母亲的蒲扇

茶缘

<h5>这是一把普普通通的蒲扇,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老百姓家家户户用来扇风,驱蚊,拍苍蝇之用具,随着九十年代以来电风扇,空调的大量普及,这些老百姓手中常用之物,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眼前,逐渐变得陌生的时候,也给我们带了无限的追忆和怀念……</h5><h3><br></h3><h5>那蒲扇,离我们渐行渐远,却无比亲切,她饱含着母亲的希翼、寄托和期望,带着岁月的百孔千疮,艰难困苦,而又天真无邪,快乐无比的童年时光,也带着母亲无比温馨的关怀和清凉的夏风飘然而去,让我们思念不已,依依不舍,回味无穷。</h5><h3><br></h3><h5>几十年一晃过去了,每当看到蒲扇,少年时代的生活场景便油然而生……</h5><h3><br></h3><h5>记得那时,每一次买来新的蒲扇,母亲都会找来布条,沿着蒲扇的边缘小心翼翼的缝一圈,以延长扇子的使用时间,手柄处也用红线编织一串红缨,(可以挂在墙壁上)扇起来不仅凉风习习,又见红缨飘然,非常精美。那时全家就那么一、二把,大家轮流扇。</h5><h3><br></h3><h5>蒲扇的原材料是丝葵树的大叶子简单加工而成,而今丝葵树冠优美,生长迅速,四季常青,成为绿化树种,栽植于庭园观赏,种植路边作行道树。给人历尽沧桑、万古长青之感。</h5> <h5><font color="#39b54a">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font></h5> <h5>相信每一个家庭都有关于蒲扇优美动听的故事、传说,而每一个家庭又有不同的精彩,演绎着不同的人生轨迹……</h5><p><br></p><h5>这里说的是70/80年代的事……</h5><h5>那时候,我们全家十几个人挤在新新巷一栋傅家祠堂的上厅居住,(据说,刚刚搬进来的时候只住一半,另一家看到实在太拥挤了,主动搬走了,留给我们家住)大约不到120平方米的地方,四间一厅以及天井倆侧两个狭长的小厢房(每一个房间面积不到9平方米),一个堆放杂物,柴火,以及关鸡鸭兔子用,一个做厨房用,中间一个天井,开口约6平方大小,说是四间房,其实就是二间房子隔成的,一分为二,那时房屋破旧,拥挤不堪,卫生条件也非常差……</h5><p><br></p><h5>三伏天,就好比在蒸笼里面一样,汗流浃背的,没有一点凉风吹来。而木瓦结构的破房子,太阳光线从两块木板的缝隙中透过,零零星星地洒落在房间里,卷起一阵阵热浪难熬……</h5><p><br></p><h5>若遇雷雨季节,大雨滂沱,雨水从屋瓦的破损处、缝隙中漏下来,以及来不及排泄的雨水瓦沟回流,屋子里便滴滴答答的下起了小雨,大家赶紧找来锅碗瓢盆盛水,不然,家里就做大水了,而我那时候只觉得好玩,母亲却急得团团转的。</h5><p><br></p><h5>到了晚上,蒸腾了一天的天气仍然是热得透不过气来,吃完饭,男孩子一般都到房子右侧旁边的一条小巷的井里吊水冲凉一下,而后,或坐在竹椅子上,或躺在母亲铺在地上的竹席上,听母亲讲一些以往的故事,夜幕降临,热气依然蒸腾,蚊子在煤油灯的光影中飞来飞去,嗡嗡有声,不时狠狠地叮你一口,顿时细嫩的皮肤肿起一大个包;有时,也会撞到火苗里,嗤嗤嗤的一声响,火苗一闪一闪的,发出一点点焦味,那蚊子就西方灵台报到去了,因为那个时代,没有电视、广播等文化娱乐,文化生活极其贫乏,听母亲讲故事,成了我了解外面世界模样的唯一源泉,母亲手里总是拿着那把用了多年的大蒲扇。一边讲着故事,一边摇着蒲扇,驱赶着蚊虫。故事有母亲童年时代的艰难的经历……外公在母亲未出生时参加红军去了,从小跟奶奶、叔叔一起生活,母亲4岁时,奶奶走了,便嫁入王家,(小时候,大家叫母亲王屋太妹哩)很小的时候,母亲开始要做事攒钱,从4/5岁开始做纸银元,每一天都要完成一定的数量,8/9岁开始贩卖点心,把油炸糕送到学校门口,躲飞机的地方最好卖等等,10来岁上山砍柴,斫草等等,每一次砍回家都要过秤,斤两不足那就惨了,不仅没饭吃,可能还要挨打了,十几岁开始起早摸黑随爸爸赶圩,挑着担,翻过一山又一山,走过一村又一村。两条腿走遍江西大部分乡村,在通往江西各地的古驿道上,不知挥洒了多少汗水呀!等等,这些故事,那时母亲认为,好好读书,才能出人头地,因此,一直监督我们要读好书,因此我也暗暗下决心,长大以后,一定努力做一个有用的人,不在让母亲受半点委屈,还有一些不平凡的故事,有惊无险,比如母亲小时候有一回运气不好,看见鬼神👻,(以前的人,碰到这种事,都说运气不好,可能是幻影吧)以后掉井里了,差点没命,发烧了好几天,头发都掉光了,想想母亲那时候,不知道是如何熬过来的,吓得我们大气都不敢出声。</h5><p><br></p><h5>更多的时候母亲会讲神仙的故事,如牛郎织女、七仙女下凡、八仙过海,吕洞宾点石成金、铁拐李惩罚坏人、汉钟离抓鬼、何仙姑如何善良美丽的故事,母亲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总有讲不完的故事,而且生动有趣,幽默诙谐,寓教于乐,有时逗得大家哈哈哈的笑,有时让我们细细聆听,感悟人生,这个时候我总是聚精会神地听着,感到非常有趣,透过天井,看看密密麻麻布满天空的星宿,瞅着苍穹中的天河,云的飘动,想象着天上的神仙的生活,很是羡慕。总是觉着神仙的生活就是好,可以腾云驾雾不用走路,要什么,就能变什么!会有好多好多的好吃的东西。有时也会问母亲,咋样才能做神仙啊!常常问得母亲都回答不了……</h5><p><br></p><h5>母亲有时候也会说老虎🐯、大灰狼会到家里把不听话的小孩吃掉的故事,这个时候我心里总是暗暗在想,一定听母亲的话,不做坏人,也常常讲一些读书人的故事给我们听,如进京赶考的举人,一个鸡蛋做菜,一直吃到京城赶考结束,还有就是以前的人萤火虫做灯笼当照明灯的故事,那时候,我们家有煤油灯了,感觉到生活无比优越,心里美滋滋的,还有就是,庵堂认母,木莲救母,定光飞虎(当地菩萨典故),凿壁偷光,孔融让梨,孟母三迁之教故事,小黄香睡父母床上,让蚊子吃饱,以免父母被蚊子叮咬的故事,我觉得他们那么小就很懂事,非常敬佩,有些也记不清楚了,很多很多,很多时候会讲谁谁谁不孝顺或者做坏事,或者心肠不好的人,雷公就趁着下雨来找他,用雷劈死他,搞得我每次打雷都在想是不是雷公来了,也会为那些坏人担心,生怕他们真的被雷打了,也从来不敢做坏事。</h5><p><br></p><h5>那时,母亲是我们心中的神,什么都懂,没有难题,一天到晚,忙里忙外的,还是街道的大组长,镇人大代表,经常有人找,都是一些家庭纠纷,邻里摩擦的事,母亲总是有求必应,及时前往处理,大白天都是忙忙碌碌的,只有晚上,才有时间跟我们说说故事,常常一边织毛衣,打鞋底,缝补衣服,一边哼着山歌,反映的也是客家人劳动、生活、喜庆的一些歌谣。</h5><p><br></p><h5>这些故事从小烙印在脑海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路,伴随着长大。</h5><p><br></p> <h5>天气特别晴朗的时候,夜晚星空灿烂,母亲摇着蒲扇也会和我讲天上星星,哪个是“牛郎织女星”,哪个是“北斗七星”,哪个是“启明星”。还会带着我们一同寻找,我们也总是在努力的找,都想看着这些神奇的星星。当然大部分应该是错的,瞎猜的。</h5><h3> </h3><h5>星星总是一眨一眨的,母亲说那是天上的神仙在看我们呢,教我们一定要做好事,不能干坏事,偶尔看到一颗转瞬即逝的流星飞过,我便闭上眼睛许个愿。因为母亲说看到流星的时候许愿最灵!</h5><h3><br></h3><h5>母亲的蒲扇不紧不慢地摇着,让我们享受着清凉一夏。快乐成长!</h5><h3> </h3><h5>夏之夜,星光灿烂的夜空,优美的传说,古老的歌谣,美丽的童话,随着母亲的蒲扇,扇来的阵阵凉风,轻轻爱抚、滋润着一颗颗幼小的心灵,播撒着善的种子,跟着时光慢慢成长!</h5><h3><br></h3><h5>这些是我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也是一生中让我留恋、最精彩的片段,每一次如梦似幻地在脑海里放映,都让我充满甜蜜喜悦,长大以后,生活虽然好了很多,但这些童年的美好也随之而去,不复再来,岁月沧桑,现在就是想给母亲闪蒲扇也不能了呀!</h5><h3><br></h3><h5>长大以后,也遇到过不少困难挫折,每当心灰意冷,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时候;或遇到一点困难,唉声叹气,打退堂鼓的时候,又会想想母亲的期望,似乎看到母亲正在微笑地看着呢,这时,又让我信心十足,勇敢的面对一切困难,因为这一些,在母亲的眼中都是那样的渺小……</h5><h3><br></h3><h5>现在,我每一天都勤于写作摄影,夏季登山,不怕太阳晒,参加冬泳,也是人体的极限运动,算是对母亲期望的一个最好的回答。因为母亲不怕困难的精神,我也多少有一点了吧。</h5> <h5><font color="#39b54a">制作蒲扇的主要材料</font></h5> <h5><font color="#39b54a">附图:重修以后傅家祠现状(1/5)</font></h5><h5><font color="#39b54a">地点:长汀著名景区三元阁背后横向街道。</font></h5> <h5><font color="#39b54a">房屋外观</font></h5> <h5><font color="#39b54a">大门、锁等</font></h5> <h5><font color="#39b54a">上厅已经完全变成祠堂,下厅住房基本保持当年的样子。</font></h5> <h5><font color="#39b54a">天井重修了,位置及大小不变。</font></h5> <h5><font color="#39b54a">房子左侧“天井”</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