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山转水转川西

桃源渔歌子

<h3>七月21日行程第六天,亚青寺,上午九点三十五分</h3><h3>活佛在一群有头面的喇嘛的簇拥下出现时,下了几个小时的雨停了。随后一束阳光穿透厚厚的云层投射在宣经台前广场上众僧的身上。一时间已经在广场上盘腿等待多时的上千手持转经筒的喇嘛和觉姆并众信徒纷纷起立双掌相合,藏语的诵唱声响起。十点整,活佛开始宣讲。</h3> <h3>沿着雅砻江溯流而上,亚青寺坐落在四川甘孜州白玉县境内,海拔四千米, 其四面环山。有数万间修行者居住的小木屋,这些小木屋包围了整个寺庙的建筑群。相比较内地的寺庙亚青寺的众觉姆喇嘛和佛学院的学生几乎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正是这种对物质无所求的态度,使得亚青寺宛若一株洁白的的雪莲开在高高的雪山顶上而闻名于世。然则因路途的艰辛,住宿简陋,来这里的游客很少,摄影者也是寥寥。<br></h3> <h3>这里以女性修行者(觉姆)居多。从她们的身上能真切感受到何为虔诚,何为宁静和什么叫圣洁。</h3> <h3>心如止水,形必端庄。</h3> <h3>身临其境,方外之人,常常感叹的同一句话;“这是信仰的力量”</h3> <h3>冒雨盘坐,等待着大活佛的出现。</h3> <h3>这天来到亚青寺的还有不少俗家弟子。聆听活佛的诵经,转寺转塔转经筒,供奉师傅帮寺院打扫,</h3> <h3>内心的快乐洋溢在他的脸上。看到我示意着举起相机朝他晃了晃,以征询他的同意。他立刻朝着我展现出灿烂的微笑。</h3> <h3>有的人会在这里待上一辈子。他们来了,就不再下山了。</h3> <h3>这是爷爷和孙女,女孩不会说汉语,比划着要和同伴合影和加微信好友。信仰并不妨碍她想了解外面的世界。</h3> <h3>褪去僧袍,他或许就是一个学者,或者大学教授。教以传教,这是思想的传承,也是一种精神财富。</h3> <h3>在山顶俯瞰修行者的聚居地。</h3><h3>一只羊跟着走过来,挡在了镜头前,它很好奇我手里的相机,还试图舔一下。</h3> <h3>如电话亭样的小木屋,就是传说中修行者用来闭关的。有道是<span style="color: rgb(76, 76, 76); font-family: Verdana, Tahoma,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不破参,不住山;不开悟,不闭关”。”悟定而掩,”,闭关也叫掩关。</span></h3> <h3>  1980年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是由晋美彭措法王创立。当时也就三十人,短短数年间从藏区的一个偏僻山谷里的这所学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三万多出家僧众在此修行居住。<br></h3> <h3>这里的佛教属于藏传佛教中的红教,也就是最古老的宁玛派。当年这里的某些人眼见着色达佛学院名声鹊起,打起了圈地售门票的主意。被佛学院否决了。至今前往色达佛学院并不需要购买门票,而且这里饭店或商店里的价格都由寺院规定,不得随意提价。</h3> <h3>和我一样,他也爬上了能俯瞰色达佛学院全景的一处高峰。他看他的,我拍我的。</h3> <h3>和他一样,我也爬上了能俯瞰色达佛学院全景的一处高峰。我拍我的,他看他的。<br></h3> <h3>佛学院街头随拍</h3> <h3>现在养着的花,总有一天会被一位尊者用纤巧的手指轻轻拈起,然后微微一笑,再不感悟更待何时。</h3> <h3>转山转水转寺转塔转经筒,一转就是上百上千甚至上万圈。在色达的“坛城”好多人就是转啊转。我转了两圈。</h3> <h3>色达佛学院院,修行者居住的小房子。前些时候网传这里在弓虽拆,似乎并非这样。可能拆掉一些,在原址要造点学院用的经堂。</h3> <h3>众觉姆在走路,浩浩荡荡的挺壮观,相机没来得及拿出来,就用手机拍了一张。</h3> <h3>和伙伴坐在坛城,等下山的班车,也看着别人转啊转的在转经。同伴指着远处说,你的300的定焦可以搂一张。这张不错。</h3> <h3>我们一行六人七月15日从上海出发,18日就到了色达县四千米不到一点海拔。当晚普遍发生高反。特别是半夜时分。头疼的很。好在恢复的快不过一两天就适应了高原环境。红景天口福液一支加三粒丹参片,对高反很管用。</h3> <h3>到达色达县的当天是下午快六点左右。住宿宾馆的后面,有个寺院。还在扩建中。</h3> <h3>坐在车上,从色达佛学院回到县城的路上。</h3> <h3>从亚青寺下来,经甘孜县,新龙县后,到达措卡湖。措卡湖也是这次自驾线中重要的一个点。</h3> <h3>措卡湖海拔约三千米,被誉为“人间仙境,九天瑶池”。原本就一座小寺院坐落在湖边。近些年围着湖才建了多了几庄藏居,寺院也扩大了。</h3> <h3>站在措卡湖边,回头看。山势俊拔,常年云遮雾罩。</h3> <h3>晚上,我们就住在红色的房子里,打着地铺,用自带的睡袋裹着冲锋衣睡觉。这里没有饭店,晚饭吃自带的自热饭。,上厕所得走上五十米开外。洗澡肯定是没有的。每人五十元的住宿费。这一切因是天下无敌湖景房而值得的。</h3> <h3>到达措卡湖的第二天,正逢藏传佛教创始者“莲花生大师”的生辰。附近村里的藏民都赶了来。师院的喇嘛举办了一系列仪式,其中有把开光过的食物水果等分给大家,我们也拿到了些水果饼干。随后就有跳金刚舞。以后还有大师为藏民祈福。</h3> <h3>金刚舞</h3> <h3>分发食物等给众人</h3> <h3>两个小喇嘛,没认真看跳金刚舞。在聊天。每个班级坐后排的都有调皮学生。</h3> <h3>两位觉姆,赶着往前凑凑,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孙子在跳舞。</h3> <h3>好久没见了,老朋友拉拉呱。</h3> <h3>旋转着跳舞</h3> <h3>参加法会的藏民们</h3> <h3>寺院门口的喇嘛</h3> <h3>长大了也是一个跳金刚舞的好手。</h3> <h3>遇到重大庆典,很多藏家女会把家里最珍贵的首饰戴起来,有些已经相传了好几代了。</h3> <h3>这是个美丽的藏族姑娘。</h3> <h3>窗内的在看窗外的。</h3> <h3>看我在拍照,她们邀请中午的时候,和他们一起吃饭。可惜中午我们就要赶路往山下去了。</h3> <h3>翻越雀儿山,公路边的小孩。</h3> <h3>甲居藏寨</h3> <h3>这个碉楼是土司建在一块大岩石上的,作为储存粮食用。那个年代土匪横行,部落间争斗不断。这样的碉楼在这一代比比皆是。<br></h3> <h3>甲居藏寨被誉为“藏区的童话世界”,清晨,现在所宿藏家客栈的楼顶。晨雾袅袅,寨子对面的<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white-space: normal;">卡帕玛群峰峭壁的纹理犹如江南水墨画。</span></h3> <h3>从甲居藏寨到色达沿途风光</h3> <h3>217县道的沿途风光</h3> <h3>亚丁,九年前只身一人曾经来过。这是三大神山之一的央迈勇。</h3> <h3>牛奶海,海拔4600米处。随后有爬上了4700米的五色海。来回六个多小时,很多人因为高反而半途折返。</h3> <h3>五色海。</h3> <h3>在亚丁两天,阵雨差不多下了十来次。天快暗的事后,才现一抹蓝天。这张是在亚丁村拍摄的。</h3> <h3>亚丁的冲古寺。</h3> <h3>去往亚丁珍珠海途中,有很多松鼠,它们不怕人。</h3> <h3>从德格去往亚青寺,途径白玉县。县的最高处有座白玉寺。从那里看全县。</h3> <h3>这是坐落于德格县的印经院</h3> <h3>这里是德格县的一条普通街道。</h3> <h3>217省道</h3> <h3>路边随便一停,伙伴们看到了什么。</h3> <h3>同伴和活佛在交流。</h3> <h3>金沙江边。雨季的川西,洪涛滚滚,滚石乱飞。这一路的开头几天路遇暴雨塌方。也算有惊无险。</h3> <h3>海子山,海拔4800米处的风景</h3> <h3>暴雨之下,左侧是有塌方危险的峭壁。右侧是滚滚雅砻江。这一段坑洼不断。好在车到此段雨渐停。</h3> <h3>折多山,康巴第一山。海拔4900米。此处大致4600米处全景风景。</h3><h3>这一路,始于成都,经四姑娘山——甲居藏寨——色达——炉霍——德格印经院——白玉县——亚青寺——甘孜县——新龙县——措卡湖——理塘——亚丁——新都桥——泸定(桥)——成都。</h3><h3>一行六人,感谢相伴。度过一段美妙的时光。</h3> <h3>旅行标配航拍器记录的一段旅程。行驶在金沙江大峡谷。</h3> <h3>川西,人文的天堂。</h3> <h3>人在旅途,风景在路上。开着车,奔驰在风景里,我们也是风景组成。相遇的每一个人都会是记忆的一部分,不管是寺院的喇嘛,还是客栈的主人,或者只是镜头里的一个影像。相遇是缘也是份。祝福善良的人。</h3><h3><br></h3><h3><br></h3><h3>转山转水转川西,我们一起转世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