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在</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北京八一建军节前夕,我有幸观看了一场解</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放军军乐团参加全军文艺汇演的军乐会《军人的荣耀》。演出结束后全场奏起了激动人心的解放军进行曲,我的眼泪夺框而出,勾起了我对往事的深深回想。</span><br></h3><h3><br></h3><h3>70年代世界风云变幻莫测,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进行挑衅;美国在台湾海峡蠢蠢欲动,动作不断;对我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形势十分严峻!用毛主席的话说,美帝、苏修亡我之心不死。为此,毛主席和党中央向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发出了"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h3><h3><br></h3><h3>在这种形势下,1972年我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应征入伍到空军工程兵独立第八团,开始了我的军旅生涯!</h3> <h3>我们入伍时,部队所在地在吉林省蛟河县的偏远山区。这里是原始森林的边缘,部队驻地群山环抱,人烟稀少。住的营房都是土坯油贴纸盖的暂设房,睡的都是木板钉的双层大通铺,冬天取暖烧地垅。部队的任务是修建地下和地上双套设施的军用飞机场。要求机场要有抗击核打击能力、能起降轰炸机和歼击机多机种机型、机场隐蔽性要好、飞机能随时起飞作战等多项工程标准。</h3><h3>蛟河机场当时是国家重点建设军事设施之一,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李德生曾亲自到施工中的机场检查工作。我们到部队后,经过短短的三个月新兵连训练,就正式分配到连队参加国防工程建设。</h3><h3>据老兵们说这个工地最多时,有六个民兵团,两个陆军团配合施工。我们入伍时主体工程己进入后期,只剩一个陆军团配合我们施工。</h3><h3>新兵连训练结束后,我被分配到团直属队技术连电工班。从此在军工师傅的带领下,早出晚归,维护从山外架设进机场的高低压线路。</h3><h3>到部队的第二年,我被选调到团政治处俱乐部电影组,做电影放映工作。在电影组经过多次培训和实际锻炼,掌握了电影放映业务。尤其是在政治处报导组负责摄影报导工作的叶䂀露战友指导下,我还学会了摄影技术,拍摄的图片曾在空军报上发表过。从此摄影成了我的业余爱好。</h3> <h3>技术连电工班送别老班长李维刚合影</h3> <h3>与政治处储干事合影</h3> <h3>电影组长洪培坤带我公出</h3> <h3>在蛟河工地,部队的施工任务很繁重,很艰苦,特别是山洞掘进,当时设备和技术比较落后,只能靠打眼放炮搞掘进,每天起早贪黑三班倒,危险性非常高,随时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机场建成后,光是陆军和空军施工部队,先后就有十七名战士在这片大山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h3><h3>我们建设的机场保质保量达到了工程标准。记得最值得施工部队骄傲的是机场的隐蔽性特别好,当时转场来的一个飞行大队,只有大队长一人降落,其他飞行员因找不准飞机跑道无法降落。由于依山而建的飞机跑道,与公路河流并列,空中很难辨别那是跑道,没把握降落。因此,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些牺牲的战友们,他们用生命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是永垂不朽的,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h3><h3><br /></h3><h3>修建机场的火热场面</h3> <h3>陪老将军到千山参观</h3> <h3>政治处全体人员留影</h3> <h3>开心时刻</h3> <h3>新兵连训练结束留影</h3> <h3>我和战友石雅清</h3> <h3>母亲到蛟河部队探望</h3> <h3>哈尔滨提干留念</h3> <h3>我的同乡战友</h3> <h3>我的领导顾其发股长</h3> <h3>拉林机场留念</h3> <h3>大连旅顺口</h3> <h3>合并到八总队后的第一次党代会</h3> <h3>大连周水子机场开工典礼</h3> <h3>战友叶䂀露</h3> <h3>周水子机场</h3> <h3>与我的老指导员潘耕田公出</h3> <h3>到广东接新兵</h3> <h3>在广东中山张家边公社征兵</h3> <h3>服役期满后,我提干了。此后,部队又转战多个机场执行修建任务,多次进行整编合并,最后东北的空军工程兵均合并到空军工程兵第八总队,我们团被编为总队第三施工大队。</h3> <h3>八一勋章获得者侯双全副团长</h3> <h3>探望老领导刘荣弟政委</h3> <h3>战友相聚</h3> <h3>战友们的孩子光荣入伍</h3> <h3>如今国家强大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有了安全保障。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是先烈和前辈们给我们打下的江山,要倍加珍惜和爱护。特别是当前国际形势仍然严峻,我们要紧紧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维护国家稳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