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之一:从高峰跌落的文明

平眼视界

<h3>每当提及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人们自然就会想到饥饿、贫困和落后,总认为那里是一片荒凉偏僻的不毛之地。其实,埃塞俄比亚只不过是全球现代化富庶中贫困地区的一个缩影。</h3> <h3>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塞尤姆·梅斯芬曾这样介绍埃塞俄比亚:你们一踏上埃塞俄比亚的土地,就会年轻8岁。整个非洲只有埃塞俄比亚有自己的文字自己日历,埃历一年有13个月,前12个日每月30天,第13月5天或6天。政府部门用可用公历或埃历,与世界的联系用公历,民间一般用埃历。</h3> <h3>乘坐埃塞俄比亚航空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到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飞行1小时40分,超级准时。</h3> <h3>的确,当一下飞机进入这个国家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时,就产生了一种非常糟糕的印象。全城规模虽然很大,有些地段也车水马龙一派繁华,但整体看起来十分陈旧,许多街道年久失修,房屋破破烂烂,路面坑坑洼洼,到处脏乱不堪。</h3> <h3>幸亏中国援建的非盟大厦、中心广场、中埃友谊路和那座大型互通式立交桥,以及被称为东非航空中心的国际机场异常地夺人眼球,才使这座城市呈现出几许瑰丽的现代化亮色。</h3> <h3>埃塞俄比亚的落后,还表现在这样一组数字上。在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排名中,这个有着8000多万人口的国家都处在最末的位置。</h3> <h3>全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每天生活费不足一美元,终年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难中苦苦地挣扎;在电力之光已经普照全球各个旮旯的今天,这个国家却还有近百分之九十的人用不上电,只能每天夜晚在漫漫的黑暗中摸索徘徊。</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数字是枯燥的,但也是无情的。在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折射的是埃塞俄比亚的残酷现实。</h3> <h3>亚的斯亚贝巴如同非洲其他国家的首都,它的街道依旧嘈杂,随处可见街道上售卖小商品的商贩,还有小巷里提着小黄桶奔跑着的孩子们,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擦鞋匠;马路中央停靠着等待红灯的车辆旁也有妇女手里抱着婴孩,摊开手乞讨......</h3> <h3>可能这本是非洲该有的模样吧,埃塞俄比亚这个非洲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贫穷、堕落、落后依然是这个非洲国家如影随形的标签。</h3> <h3>在埃塞俄比亚,宗教的传承度特别高,信徒们在经过教堂的时候会停下脚步,低头划个十字。</h3> <h3>Medhane Alem Cathedral,它是埃塞俄比亚第一大东正教教堂,在非洲排名第二。</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外观主色是白色,很宏伟霸气。大多数女信徒都会身着白色纱裙,然后围上白色头巾。</h3> <h3>教堂里宁静祥和的气氛,在嘈杂的城市喧嚣声中很难寻找到。听着美妙的鼓声,手打节拍,他们高声颂唱圣歌,低声诵读经书,周遭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h3> <h3>埃塞俄比亚地处高原,是非洲屋脊,东非水塔。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到阿尔巴门奇的路上,孩子们的笑脸。</h3> <h3>路边的足球比赛,尘土飞扬和场地坎坷,掩盖不住少年们激情昂扬的身影。</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哪怕已经残疾一条腿的一个背影,也高高地捧着一个足球在场边逡巡。热爱也是一种信仰,可以化作突破所有障碍的勇气。</h3> <h3>埃塞俄比亚不仅是咖啡原产地,这里的人还将咖啡演绎成了生活。这里的咖啡,可以在公路边的摊铺里。</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当地妇女生起一团火,将咖啡壶放在上面,不到几分钟,当地人就会围坐过来,点上一小杯咖啡,享受他们的咖啡人生。</h3> <h3>从阿尔巴门奇到金卡,路上经常看见农民拿着一根棍子,赶着一大群牛羊,如白云般在公路上飘动。也有些农民驾着一辆辆驴拉车,装着一些柴草之类的货物,沿着公路不紧不慢地走着,有水的地方也有人洗澡。</h3> <h3>在接近原始部落族群地带之前,首先经过的是孔索部落的聚居地,这是原始与现代文明的交合地带。</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孔索族长久以来都沿袭着古老的生活方式,千百年来固守传统生活,千百年从未变过。</h3> <h3>在孔索部落,穷困的情形使心里感到十分沉重和难受。大多数人家只有六七平方米的圆形茅草小破屋,里面不仅漆黑一团,而且空空如也,除了几块破木板贴地拼起来的旧床外,其余什么东西也没有。</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真没想到,在当今世界物质和精神生活变得如此丰富多彩之时,竟然还存在着贫困得这样一无所有的角落。</h3> <h3>在金卡的集市,也是首次面对面接触当地人。总以为在任何国家的集市上,都能真切的体会到当地人日常生活的情境缩影,以为是真正意义来到了与文明世界隔离的当地文明。</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难道出场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当地人欢腾地围着我们惊奇的探视么?</h3> <h3>站在四周一片荒寂的沙土地里,心里充满着感动和感恩。</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埃塞俄比亚的日日夜夜,无时无刻感受着贫穷落后,心酸都已经麻木,但在这看似贫瘠又广阔神奇的土地上,总是会有一丝丝顽强的希望,从干裂的土地和生活里,向往着阳光。埃塞俄比亚人每天看起来都是开心快乐的!</h3> <h3>其实,埃塞俄比亚只不过是全球现代化富庶中贫困地区的一个缩影。</h3> <h3><font color="#ff8a00"><i>作者2018年7月在埃塞俄比亚金卡。</i></font></h3>

埃塞俄比亚

非洲

亚的斯亚贝巴

咖啡

当地人

金卡

首都

国家

缩影

阿尔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