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令人诧异的事实:拥有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不是西方文明摇篮希腊、罗马,不是东方中国,而是西班牙

Amal

<h3><b>龙达:</b>西班牙南部小镇龙达,被赐与过无数种名称,每一个都足以让它在数目标地中怀才不遇:"建在云端的城市","悬崖边的白色小镇","全世界最适合私奔的地方"……同时这里也是西班牙斗牛士的故乡,它汇聚了最让人心动的词汇:漂亮、神秘,峭拔、纯粹、浪漫、私密、刺激、狂热。</h3> <h3>龙达新桥是一座连接新城和旧城的桥梁</h3> <h3>新桥修了50年死了50个人。新桥下的峡谷深达 100 多米,景致极为壮观,成为了龙达地标性建筑。</h3> <h3>建在悬崖上的白色房子</h3> <h3>龙达Parador古堡酒店属于西班牙一个五星级酒店,它位于这新桥之上的悬崖之顶与新桥便咫尺之遥,Parador古堡酒店的前身是龙达市政厅所在地,1761年的建筑物完整地保留至今,酒店本身就充满岁月沧桑。</h3> <h3>新城里的教堂💒</h3> <h3>查理五世门。</h3> <h3><b>米哈斯:</b>米哈斯旅游中心,毛驴屹立于此,它将告诉你这里也是"毛驴公交总站",如果你喜欢骑毛驴游小镇它将非常乐意带上你!</h3> <h3>毛驴是游览米哈斯的传统公交车哦,如果你不想走或走累了可以骑在毛驴上看小镇风景</h3> <h3>从米哈斯小镇最高点看不远处的地中海</h3> <h3>小镇两边白色房屋</h3> <h3>在阳光☀️下白色小镇的白墙红顶格外妖娆</h3> <h3><br /></h3><h3><b>阿尔罕布拉宫:</b>(英语:Alhambra Palace;阿拉伯语:الْحَمْرَاء Al-Ḥamrā(Arabic),意为"红堡")。阿尔罕布拉宫是西班牙的著名故宫,为中世纪摩尔人在西班牙建立的格拉纳达埃米尔国的王宫,为摩尔人留存在西班牙所有古迹中的精华,有"宫殿之城"和"世界奇迹"之称,始建于13世纪阿赫马尔王及其继承人统治期间。</h3> <h3>阿罕布拉宫外当晚正在举办一个活动</h3> <h3>阿罕布拉宫始建于13世纪,15世纪末摩尔人被逐出西班牙后逐渐被荒废。1828年,由费迪南七世资助,在建筑师何塞、孔特雷拉斯及其子孙三代的长期的修缮与复建后,阿尔罕布拉宫才得以恢复昔日的风采。</h3> <h3>进入后花园的一个大门</h3> <h3>和我一起去东欧游的钟姐听说我在西班牙,但没有进入阿罕布拉宫马上给我发了几张她朋友进去看的照片,今借用在此感谢!</h3><h3>回来后借用网友的游记发现宫里类似伊朗文化艺术,因今年去过伊朗了也就不遗憾啦。网友有的说好有的说一般,这就看个人了。</h3> <h3><br /></h3><h3>阿尔罕布拉宫的去后花园的一条小路,因为我们去已经关门只在外围看看</h3> <h3><b>阿尔巴⾟区</b>:在格拉纳达最古⽼的城区阿尔巴⾟区的⼭上的圣尼古拉斯眺望台,这⾥便成了最佳观赏阿尔罕布拉宫全景的地⽅。</h3> <h3>在圣尼古拉斯眺望台,我的背景就是阿尔罕布拉宫,尖顶后面是具有阿拉伯风格。</h3> <h3>阿尔拜⾟⽼城区游览,阿尔拜⾟区是格拉纳达⽼城区中最古⽼的伊斯兰街区,在阿尔汗布拉宫落成之后,这⾥就成为了许多阶层⼈群混居的住宅区,由于地理条件和格拉纳达建筑规划上的限制,使得这座源于中世纪的街区景观得以保留。1984 年与著名的阿尔罕布拉宫⼀同列为世界遗产。</h3> <h3>白色房屋爬满绿色植物</h3> <h3><b>瓦伦西亚:</b>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第二大海港,号称是欧洲的"阳光之城",位于西班牙东南部,东濒大海,背靠广阔的平原,四季常青,气候宜人,被誉为"地中海西岸的一颗明珠"。</h3> <h3>瓦伦⻄亚市区将新与旧、古⽼与先锋、海洋与陆地完美混搭的"阳光之城",进入城洞就是老城。</h3> <h3>城区里的市政⼴场,被市政⼤楼、⽃⽜场和⽕⻋北站、邮政总局等标志性建筑所环绕,是市中⼼最重要的⼴场之⼀。图片里楼上有三个旗子就是市政大楼。</h3> <h3><b>瓦伦西亚大教堂 </b>(Valencia Cathedral)与罗马时期的第一座神庙以及后来的阿拉伯清真寺坐落在同一个地方。</h3><h3>瓦伦西亚大教堂外景一角。</h3> <h3>瓦伦西亚大教堂。这是一座将罗马、哥特和巴罗克式等多种艺术风格融为一体的建筑物。1262年始建,整个工程历时一个半世纪。</h3> <h3>建于3世纪时的清真寺旧址上,在长时间的不断改建和翻修中混合了多种建筑式样。教堂的三个入口就分别是新罗马式(正门)、巴洛克式(南侧宫门)和西哥特式(北侧使徒门)。圣杯礼拜堂中摆放着据说是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使用过的餐具。</h3> <h3>教堂💒里牧师带着教徒们弥撒刚好结束</h3> <h3>牧师们正好结束弥撒下来</h3> <h3>瓦伦西亚大教堂窗花玻璃,色彩斑斓</h3> <h3>瓦伦西亚大教堂外,瓦伦西亚的老城区依然保持着古香古色的风貌,主要景点也大多集中在这一带。</h3> <h3>圣⼥⼴场,是⽼城区的地标之⼀,周边有⼀些⼩餐馆和咖啡馆,是当地市⺠休闲的去处之⼀。</h3> <h3><b>瓦伦西亚的阳光海岸</b>,⻓⻓的地中海海岸线,细腻的沙滩,时有艺⼈进⾏沙雕艺术,一群小孩正在海里去游玩</h3> <h3>在阳光海岸当地人在此日光浴,照片中正好是一个孕妇👩!美丽的海滩、每年有300天充足的日照!</h3> <h3>沙滩🏖️伞、沙滩躺椅💺,直接躺在沙滩上的人们享受着阳光☀️的照耀</h3> <h3><b>巴伦西亚科学城:</b>是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西班牙)设计完成的,是后现代建筑的典范之作。</h3><h3>建筑在流经瓦伦西亚市的杜利亚(Turia)河床。杜利亚河因为曾经泛滥,早已被引导到城外,原来河流所在位置的河床,现在成为公园、运动场、音乐厅,是当地居民休闲运动的好去处。</h3> <h3><b>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b>(西班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h3> <h3>巴伦西亚的&quot;艺术与科学城&quot;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一个天文馆、一个科学馆(菲利佩王子艺术科学宫)、一个歌剧院(索菲娅王后大剧院)。在歌剧院、科学馆、海洋馆组成的大型规划区域之间是跳动的天光与水色。</h3> <h3>天文馆球形的天文馆被覆盖在一个透明的拱形罩下,罩长110m,宽55.5m。这个混凝土结构的造型及其运作过程十分诱人:在罩的一侧,一个巨大的门上下开启与闭合,露出里面的球形天文馆,就像是一张一合的眼帘。当这种运动反射在前面的浅水池中时,眼睛的联想就更为强烈了。</h3> <h3>索菲娅王后大剧院看上去像是一艘远航的太空船!</h3><h3>计者用闪闪发亮的砖块覆盖了整个大剧院的表面,使其外表如同悉尼歌剧院一样能在白天和夜晚发光。索菲娅王后剧院的内部有4个表演区,主厅座位1700个,能表演交响乐、芭蕾和戏剧,也可作为露天演出场所。索菲娅王后剧院能同时容纳4000名观众。菲利佩王子艺术科学宫,这座造型古怪的先锋派建筑,一度成为瓦伦西亚现代化的象征!</h3> <h3>博览会场</h3> <h3>科学馆 菲利佩王子艺术科学宫设计灵感同样来自于大自然的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先生惯于用动物骨骼、鸟类的羽毛、甲壳类动物的外壳说事!</h3> <h3><b>潘尼斯科拉小镇</b>位于西班牙著名的港口城市巴伦西亚(Valencia)以北,小镇中有灰色岩石建造的古屋、棕榈树、蓝天、碧海,小镇周围都是成片的橄榄树和杏树林,一派地中海明媚的景色。以西班牙最古老的史诗《熙德之歌》改编的电影《熙德传》就曾经在这里拍摄,电影中出现的潘尼斯科拉古堡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 <h3>进入小镇就是保留着的古堡城墙遗址(后来经历了多次维修)</h3> <h3>小镇就建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个小山上,我刚上小镇就被蔚蓝的地中海惊倒,如此蓝的海水🌊,周围的棕榈🌴真是美到极致!</h3> <h3>小镇上的小巷和所有地中海国家的城市一样白墙红顶,墙上装饰着鲜花💐</h3> <h3>窄窄的小巷只给天空留下一线天<br /></h3> <h3><b>圣家族大教堂</b>(加泰罗尼亚语:Basílica i Temple Expiatori de la Sagrada Família),又译作神圣家族大教堂,简称圣家堂(Sagrada Família),是位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的一座罗马天主教大型教堂,由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设计。尽管教堂还未竣工,但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遗产。</h3><h3>此图由团友秋秋妹妹提供,在此感谢!</h3> <h3>中文名:圣家族大教堂</h3><h3>外文名:Basílica i Temple Expiatori de la Sagrada Família</h3><h3>位置: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h3><h3>宗教:罗马天主教</h3><h3>教区:天主教巴塞罗那总教区</h3><h3>现状:开放/未完工</h3><h3>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h3><h3>建筑风格: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h3><h3>朝向:东北</h3><h3>动工:1882年</h3><h3>竣工:2026年-2028年(估)[6] </h3><h3>容纳人数:9000人</h3><h3>长度:95米</h3><h3>宽度:60米</h3><h3>尖塔:18座[7] </h3><h3>塔高:170米[7] </h3><h3>最佳游玩季节:每年9月~10月</h3><h3>建议游玩时长:3小时</h3><h3>开放时间:9:00-19:00(月份不同有变化)</h3><h3>门票价格:€15(基础)</h3><h3>借用百度将圣家堂基本资料都介绍啦!首先记住从1882修建至今尚未完工哦😯</h3> <h3>站在门口仰望圣家堂,教堂的整体设计以大自然如洞穴、山脉、花草、动物等为灵感,整个教堂完全没有直线和平面,而是以螺旋、锥形、双曲线、抛物线等各种曲线变化组合。高迪曾经说过:&quot;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归于上帝。&quot;很难想象,这样完美的设计居然没有完整的设计稿和施工图,只有高迪当年建造的一个模型,便一直建设至今。</h3> <h3>高迪自1883年开始主持该工程以来,直至他1926年去世,都专心致志于这一教堂的建筑。这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最伟大的作品,也是他心血的结晶、荣誉的象征,更成为了巴塞罗那永久的荣耀。</h3><h3><br /></h3> <h3>2010年11月,教皇本笃十六世将教堂封为宗座圣殿。</h3><h3>融入自己的建筑设计风格、哥特式和新艺术运动的风格进行建设。高迪将他的晚年投入了教堂的建设,直至73岁(1926年)去世时,教堂仅完工了不到四分之一。</h3> <h3>圣家堂的建设进展缓慢,仅靠个人捐赠和门票收入维系,中间又受西班牙内战干扰,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间的建造时断时续。</h3><h3>2010年,建设的进程过半,然而整个建筑过程中最大的一些挑战依旧未被解决。</h3> <h3>圣家族大教堂的造型奇特,最与众不同的是教堂大门所对应的三个立面,建筑风格截然相反,而每种风格又与传统教堂的大门完全不同。这种完全不同甚至怪异的建筑风格统一地表现在历来严肃和教条的教堂建筑上,并且在漫长的历史中保留下来未见有教徒们的异议,这本身就令人不可思议。从其整体设计和装饰手法而言,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宗教建筑设计规范。强烈的艺术欲望通过宗教建筑显示出来,结果产生了一种不伦不类的怪异形式。</h3><h3>进入到圣家堂之前,曾一度困惑,那么迷恋色彩的高迪为什么在建造圣家堂的时候隐去了斑斓的色彩,而采用毫无色彩可言的灰暗的石头。当一缕缕清晨的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洒向教堂里划出一道道七色彩虹的时候,终于明白,高迪将色彩留给了上帝,让天堂的光芒为这片神明的森林涂抹上流动的色彩。</h3><h3>高迪巧妙地利用了光效增强了圣家族大教堂的感染力与庄严感。他曾说色彩是生命的动人之处,这也正是圣家堂表现出的独有特质。高塔和屋顶的许多画龙点睛的细小元素等等,是由威尼斯琉璃做成的马赛克,并涂以异彩纷呈的釉饰。内部的光影效果,除去各种各样的石料等建筑材料的辉映外,还因有不少象征性的装饰,例如彩色玻璃等等。</h3> <h3>2013年起,西班牙高速铁路在圣家族大教堂地下的一条穿过巴塞罗那市中心的隧道中开始运行。</h3><h3>圣家族大教堂的建设长年来饱受争议:有人质疑高迪本身的设计;质疑高迪去世后的建设可能违背了高迪的设计意图;以及西班牙与法国间高速铁路地下隧道的建设可能会影响教堂的稳定性等等,</h3><h3>但其仍以独特的形象成为了巴塞罗那的地标性建筑。</h3> <h3><b>米拉之家</b>又名"石头屋",不规则的墙面和平台戴头盔的士兵造型的烟囱是它最著名的标志,米拉之家的拱顶,呈现抛物线或悬链线的形状,米拉之家建于1906年至1912年间,坐落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市区里的Eixample 扩建区、格拉西亚大道上,<b>米拉之家是高迪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b><br /></h3><h3>当时是富豪米拉先生(Pere Milà)因非常欣赏高迪为巴特由先生设计的巴特由之家CASA BATLLó ,为了和富孀 Roser Segimon 结婚,而请高迪设计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4年将包括米拉之家在内的几个高迪设计的建筑列入世界遗产中。</h3> <h3>米拉之家波浪形的外观,是由白色的石材砌出的外墙,扭曲回绕的铁条和铁板构成的阳台栏杆,和宽大的窗户组成的,可让人发挥想像力,有人觉得像非洲原住民在陡峭的悬崖所建造类似洞穴的住所,有人觉得像海浪,有人觉得像退潮后的沙滩,有人觉得像蜂窝的组织,有人觉得像熔岩构成的波浪,有人觉得像蛇窟,有人觉得像沙丘,有人觉得像寄生虫巢穴等等。</h3><h3>米拉之家仍被许多人认为是所有现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有独创性的建筑,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该建筑无一处是直角,这也是高迪作品的最大特色,因为高迪认为:&quot;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归于上帝。&quot;。</h3> <h3><b>巴特约之家</b>是一座公寓楼,位于著名的"不和谐街区"(Mancana de la Discordia),安东尼·高迪于1905-1907年对原建筑进行了彻底的翻修,使之充满魔幻色彩。2004年被授予欧洲文化遗产奖,2005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3><h3><br /></h3> <h3>巴特约之家是一座外墙以彩色马赛克装饰的建筑,是加泰罗尼亚家庭艺术运动和现代派艺术的代表作。它的屋顶覆盖着陶瓷板,好像火龙的脊背起伏,烟囱好似一把大剑。据说是在讲述加泰罗尼亚的保护神圣乔治战胜恶龙的传说。面具造型的阳台和骨骼形状的立柱,增强了故事的奇异气氛。整幢建筑具有耀眼的美感,令人不禁要赞叹大师的奇思妙想。</h3> <h3><b>奎尔公园</b>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区市北,占地20公顷,原来是巴塞罗那富商艾乌塞比奎尔伯爵计划建立并由高迪设计的一个社区旧址,建于1900-1914年,[1]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h3> <h3>桂尔公园最有意思的就是用很多残缺的彩色瓷砖拼成有趣的图案,彩色蜥蜴就是桂尔公园最有代表性的。</h3> <h3>高迪是奎尔公园的设计师,从1906年到1926年,高迪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整整20年。虽然这个项目最终只完成了门房,中央公园,高架走廊和几个附属用房等&quot;公共设施&quot;部分,但高迪自然主义理念在这里逐步成熟并得到了充分展现。</h3> <h3>每当大雨滂沱时,蜥蜴和变色龙的嘴中就会喷涌出从百柱厅下泻的水流,显得尤其生动可爱。</h3> <h3>在奎尔公园中,有很多路段都会出现如同自然洞穴似的斜柱高架廊。有的分为上下两层,均可走人。其廊柱多为斜立,看似随时将会倾覆却已坚固屹立了近一个世纪,像是有意向人们展示着斜柱和直柱的力学实验对比。</h3> <h3><b>兰布拉⼤道</b>((La Rambla),是余秋⾬笔下的流浪者⼤街。这⾥可以说是⻄班⽛最有活⼒的⼤街了云集了来⾃世界各地的⾏为艺术家和游客。⽩天,这⾥是街头艺术和美⻝的天堂,午夜钟声敲响之后,这⾥便成为了巴塞罗那夜⽣活的游乐场。</h3><h3>兰布拉大道是巴塞罗那最为著名的街道,从加泰罗尼亚广场向下一直延伸到港口区的这条长长的"缎带"共有1800多米长,主要分成5段,尤以花卉街和鸟市所在的街段最为闻名遐迩。</h3> <h3>兰布拉大道是一条步行街,这条大道林荫密布,尽管已不是当地人闲逛的首选,却从未降低游人对这条街道的喜爱。</h3> <h3>西班牙作为欧洲热门的旅游国家一直以来吸引世界各地众多游客前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巴塞罗那的游客量更是每年达到3200万,是整个加泰罗尼亚区的重要经济来源。此前,巴塞罗那在内的欧洲几个著名旅游城市都出现了&quot;反游客&quot;的抗议行动,2017年8月17日就是在兰布拉大道发生的恐怖活动,袭击遇难与受伤的公民来自至少34个国家和地区。</h3> <h3>兰布拉大道是巴塞罗那市中心的主干路,也是最为热闹的一条步行街,兰布拉大道上一对双胞胎姐妹,</h3> <h3>兰布拉大街本身就是一出永远也演不完的戏。各路流浪艺人进行各种游艺表演,五花八门的&quot;真人雕塑&quot;沿街林立,云游其中<br /></h3> <h3>哥伦布的雕像昂首遥望,右手指向美洲的方向,这座雕像,就位于巴塞罗那兰布拉大道的尽头,巴塞罗那海港。</h3> <h3>街头随景</h3> <h3>在巴塞罗那城市可以见到人们就地锻炼身体,女士们做瑜伽,小孩在踢足球,所以西班牙足球⚽️世界有名,从小他们就热爱。</h3> <h3><b>萨拉戈萨皮尔圣母基督大教堂</b>是著名的教堂,兴建于1681年到1872年,为巴洛克建筑风格,呈矩形,长130米,宽67米,4个高高矗立的尖塔让人在远处都可看见其壮丽身姿,美轮美奂!</h3> <h3>皮尔圣母大教堂,有11 个圆顶的皮拉尔圣母教堂是萨拉戈萨的标志,关于她有着种种美丽的宗教故事。相传耶稣十二使徒之一圣雅各传教至萨拉戈萨,在公元40年1月2日见到圣母玛利亚向其显灵,慰问这位不辞劳苦在伊比利亚半岛传播教义的基督门徒。圣雅各遂将玛利亚携来的一根石柱供奉于埃布罗河畔的小教堂内,据说这也意味着圣母崇拜在基督教世界的伊始。从此以后,萨拉戈萨以"玉柱圣母"名扬天下</h3><h3><br /></h3> <h3>皮拉尔"在西班牙语里是"柱子"的意思,因坚信圣母显圣,萨拉戈萨人以圣母降临过的石柱为中心修建了大教堂和广场,祈求圣母世代佑护这里的人民,具有伊斯兰教与天主教相融合的建筑风格。或许是这份虔诚所致,在一次战争中,有两枚炸弹落在了皮拉尔大教堂屋顶,居然一枚都没有爆炸,现在,这两枚炸弹就悬挂在大教堂的墙壁上,向世人述说着圣母的神奇与力量。</h3><h3>作为最受西班牙人尊崇的保护者,圣母玛利亚与圣雅各共同支撑起一方千年信仰的天空。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从萨拉戈萨的皮拉尔圣母大教堂得到启示,朝向远方的圣地亚哥迈出虔诚的脚步。每年10 月萨拉戈萨人都要在圣母玛丽亚显灵那一天举办皮拉尔节,来表达心中绵绵不绝的敬意。</h3> <h3>萨拉戈萨这里原来是伊比利亚土著居住的地方,被唤作萨尔度瓦。公元8世纪,入侵伊比利亚半岛的阿拉伯人将这里改名为萨拉科斯塔。1118 年,阿方索一世从阿拉伯人手中收复此城,并宣布萨拉戈萨成为阿拉贡王国的首都。就这样,土著、穆斯林以及基督教这3种截然不同的异质文化被精致地灌注到了萨拉戈萨的每个角落。</h3><h3><br /></h3> <h3>在大教堂💒广场外,我们行程没有这里,只是在大教堂附近吃晚饭,所以没有进教堂里面,这又是一个遗憾,只能在外面留影纪念到此一游啦!</h3> <h3><b>塞戈维亚:</b>是西班牙中部的一个省,位于瓜达拉玛山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该市几经兴衰,对西班牙经济文化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它是卡斯蒂利亚-莱昂自治区塞哥维亚省的省会,一座古老精致的小城,因其2000年历史的古罗马高架渠和香飘万里的烤乳猪而闻名于世,古城和高架渠一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h3><h3><br /></h3> <h3>在众多历史遗迹中,首先要提的是塞戈维亚的古罗马输水大渡槽,这个建于公元1世纪末,用于从17公里外的冷水河引水到塞戈维亚的高架输水道,两层高达30米、长80米有166个孔的大渡槽,完全用大块的岩石块干砌,䇄立近两千年依然保存良好,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它既是伊比利亚半岛上最雄伟、也是保存得最好的古罗马遗迹,作为城市最重要的象征成为塞戈维亚的城徽标志,在1985年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3> <h3>罗马城的城徽被复制到塞戈维亚<br /></h3> <h3>建于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高架引水桥是塞戈维亚的标志,也是迄今保护最完整的罗马帝国古迹之一。这座引水桥被用来向城市地势较高的区域汲水,全长728米,有166个桥孔,完全用巨大的石块建造,没有使用任何灰浆或水泥。</h3><h3>后来15世纪末,主教命令将其修整,之后一直维修利用至今。1929至1930年,顶部改建为水泥槽,原物遭到很大破坏。近年,在水道石柱地基出土的文物似乎证实了塞戈维亚输水道修建于公元50年前后。这座令人惊叹的双拱建筑,镶嵌在壮丽的古城之中,成为塞戈维亚古城神奇与骄傲的象征。</h3> <h3>罗马大渡槽建于古罗马图拉真大帝(公元53-117年)时代,至今完好。渡槽用土黄色花岗岩干砌(不用灰浆)而成,坚固异常。渡槽全长813米,分上下两层,由148个拱组成,高出地面30.25米,气势非凡。最初罗马人建造这座渡槽的目的,是将18公里外的弗利奥河水引入城内饮用。为此,古罗马工程师开通了平均坡度为1%的运河。按他们的方式,唯一的天然障碍就是如何跨越克拉莫尔河。为了跨过这一天堑,到达城市坐落的坚固岩层,他们不得不采用大块的砖石,分四部分建成。输水道是由被128根柱子支撑着的双层拱洞构成。输水道顶端是水渠,到现在还在引导流水,起初断面标准是30X30cm。后来15世纪末,主教命令将其修整,之后一直维修利用至今。1929-1930年,顶部改建为水泥槽,原物遭到很大破坏。近年在水道石柱地基出土的文物似乎证实了塞哥维亚输水道修建于公元50年前后。</h3> <h3>为了长久保存这一文化遗产,减少汽车尾气对它的污染,城市管理者不惜让交通改道,从1997年开始,塞戈维亚把大渡槽所在的阿索格霍广场开辟为步行广场,其良苦用心值得点赞!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古罗马遗迹之一。</h3> <h3><b>塞戈维亚大教堂(Catedral de Segovia):</b>建于1525年的塞戈维亚大教堂,高耸于城市的制高点,其建筑被认为是晚期哥特建筑的最佳代表,有"大教堂中的贵妇"的美誉,这也是塞戈维亚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塞戈维亚还有一座不起眼但很有历史地位的圣米盖尔教堂,当年伊莎贝拉一世就是在这座哥特式的教堂,加冕登基成为卡斯蒂利亚女王的。</h3><h3>大教堂周围有20个古老的小礼拜堂,基督教堂和清真寺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塞戈维亚大教堂内的建筑和雕像都非常精美,呈现出西班牙独特的风格,繁复精细,美不胜收。</h3> <h3>教堂的门前就是塞戈维亚古城的中心地马约尔广场Plaza Mayor,通常每地的马约尔广场都是最为热闹的中心主广场。</h3> <h3>1610年建造的塞戈维亚市政厅也坐落于马约尔广场</h3> <h3>圣埃斯特本教堂(Church of San Esteban)是塞戈维亚最美丽的罗马式教堂,高53米的塔建于13世纪,素有"高塔女王"的美称。<br /></h3><h3><br /></h3> <h3>阿尔卡萨城堡大门</h3> <h3><b>阿尔卡萨城堡:</b>"胡安二世塔楼"高80米,长方形的四边上分布着12个"塔柱";塔楼上的窗户是穆德哈尔风格;城堡之上是若干个能在阳光下反射出金属般光泽的蓝色岩板覆盖的圆锥顶,显示出浓浓的童话色彩,被迪士尼公司作为了白雪公主的城堡原型。</h3><h3>阿尔卡萨城堡(Alcazar):座落在城市西部,历史非常悠久,但原建筑已无存,城堡是1862年重建的。城堡中有一座兵器博物馆,展出要塞曾经使用过的军事装备。</h3><h3>据说1469年卡斯蒂利亚女王与阿拉贡国王斐迪南多联姻,就是在阿尔卡萨尔城堡内举行了历史性的婚礼,联姻后的两国合并为强大的西班牙王国,强强联手赶走了占领伊比亚半岛达800年之久的摩尔人,实现了全国统一,开创了西班牙的新时代。</h3> <h3>阿尔卡萨城堡上眺望埃雷斯马河与克拉莫雷斯河谷的美丽风光尽收眼底,阿尔卡萨尔城堡入选欧洲最美的十大古堡之一,也是到塞戈维亚观光不可错过的地方。</h3> <h3><b>圣马丁教堂(The Church of San Martin):</b>位于小城中心的圣马丁广场(Plaza de San Martin),始建于公元12世纪,其外观为罗马式风格,钟楼则是被西化过的伊斯兰风格(东、西方合壁,室内色彩跳跃、对比、华丽,其表面装饰突出粉画,彩色玻璃面砖镶嵌,门窗用雕花、透雕的板材作栏板,还常用石膏浮雕作装饰),红砖朴素优美,黑色的塔尖颀长俊秀,如此内敛含蓄而又俊美飘逸令人惊叹!穆德哈尔色彩的连环拱合塔尖备受称赞,是西欧与中东文化相互融合的典范建筑。</h3> <h3>塞戈维亚英雄胡安布拉沃青铜雕像矗立在圣马丁广场上</h3> <h3>塞戈维亚古城小街</h3> <h3>在阿拉伯人统治塞戈维亚数百年后,1088年阿方索六世收复了塞戈维亚,塞戈维亚自此再次进入繁荣时期,13-15世纪期间,西班牙王国的前身卡斯蒂利亚王国,几代国王都把首都设定在塞戈维亚,其中包括为西班牙统一和繁荣做出重要历史功绩的伊莎贝拉女王,她就是在塞戈维亚加冕登基并在此与阿拉贡国王费迪南多联姻的,塞戈维亚见证了西班牙统一建国的重要历史时刻。</h3><h3>阿方索六世修建于11世纪、环绕整个古城的城防系统,经历千年风雨依然保存完好,古城内中世纪修建的纵横交错道路构成城市棋盘一样的布局,几百年来依然没有多大的变化,各个时代和不同风格的建筑,有机和谐共处一城,充满艺术范,多种传统文化交融的塞戈维亚,被推崇为西方城市的杰出典范。</h3> <h3><b>马德里皇宫(Palacio Real de Madrid):</b>是仅次于凡尔赛宫和维也纳美泉宫的欧洲第三大皇宫。建于1738年,历时26年才完工,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而且最精美的宫殿之一。</h3><h3>王宫正面也是极其宏伟</h3> <h3>皇宫外的当地人</h3> <h3>马德里普拉多大道及附近建筑</h3> <h3>马德里普拉多大道一景</h3> <h3><b>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b>:是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主要国际机场,位于马德里市中心东北12公里处。巴拉哈斯机场于1928年开始运作,但直到1931年才正式运营。</h3><h3><br /></h3><h3>我们从马德里进出绕着西班牙转了一圈,游览了历史名城马德里、特莱多、里斯本、罗卡角、塞维利亚、格拉纳达、瓦伦西亚、巴塞罗那、萨拉戈拉、塞戈维亚又回到马德里,这些历史名城算我们走了一半西班牙,另一半就是藏在风格各异的小镇里,因受行程和时间限制我们也只是游览了几个有名的小镇,首先去的是领队推荐的葡萄牙里斯本附近的海滨小镇卡斯卡伊斯,之后就是西班牙的龙达、米哈斯和潘尼斯科拉小镇,西班牙确实是值得一游,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我们行程只能是走马观花看看而已,所到之处的大教堂都没有进去参观(因收费旅行社不安排,因为没有安排就是愿意自费也没有时间进去,这个很遗憾),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选几个名城慢慢游、细细看,好好体会各个名城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遗产以及宗教信仰,从而使之形成的一个文明国家的基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