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公元2018年7月22日,原铁道兵8师40团30余名兵心未泯的老战友和部分家属带着满腔热情分别从海南、深圳、广东、广西、安徽以及陕西、黑龙江等地齐聚河北省隆化县,踏上了重走沙通线、寻找军旅生涯之路。</h3> <h3>这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再乘坐火车沿着铁道兵当年修建的铁路来隆化看看。</h3> <h3>沙通线铁路起点北京昌平沙河镇,终点内蒙古通辽市(京通线)。而作为全线重要节点的隆化,则是每一个曾经奋战在沙通线上的40团战友们梦魂牵绕的地方。</h3><h3>当年,为了打通连接华北与东北暨内蒙古地区的战略通道,铁道兵兵部为这项工程先后投入五个师的兵力。加上舟桥团、机械团、工程通讯营、发电营、给水营以及临时征集的民工,人数最多时曾达二十几万。工程穿过燕山腹地,纵贯内蒙古哲理木沙漠,沿线桥梁隧道数不胜数。而施工区域高山峡谷密布,河流纵横交错,地质地貌极为复杂。加上工期紧任务重,所有不利条件横亘在部队面前,无一不考验着广大指战员的意志和决心。</h3><h3>铁道兵8师40团所负责的施工区段贯穿隆化全境,自阿拉营起,至水泉、汤头沟、河洛营、张三营、唐三营、南园子、东大坝,到后来2营接管36团施工区后又延伸到围场县庙宫水库、四道沟、横河子一带。部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铁路铺到哪里,军营就扎在哪里,整个燕山腹地筑路大军遍地开花。</h3> <h3>40年后再次踏上隆化站台,心情百感交集。</h3> <h3>隆化阳光假日酒店,本次活动的主场地。</h3> <h3>一别40年,今日又团圆,曾经挥别的手,今日又相牵。</h3> <h3>战友相见格外亲</h3> <h3>参加这次活动的战友遇到很多感人的事情,首先感谢军嫂们的大力支持!</h3> <h3>陕西王庭柏战友(右二)为老乡们出行做了不少前期准备工作,遗憾临行前因家中有要事被迫滞留,但他始终关注活动的进程,体现了一个老兵的无上情怀。</h3> <h3>还有黑龙江战友风尘仆仆赶来聚会途中,不慎在承德避暑山庄遗失了车钥匙,正当大家焦急万分之时,幸得热情敬业的山庄工作人员的帮助,车钥匙失而复得,当大家高兴万分地掏出钱来感谢时,却被工作人员谢绝了。<br></h3> <h3>帮老兵们拿到车钥匙的时振霞女士。还有隆化出租车司机见到老兵们身上体恤衫的字样后宁愿中途多等候大家一会儿也不肯多收车钱,体现了善良纯朴的山区人民对铁道兵老兵们的敬重。</h3> <h3>临近傍晚,聚会活动正式开始。</h3> <h3>各省战友代表发言</h3> <h3>宴会现场,原铁道兵老兵,中铁18局2处项目部经理湖南籍战友罗少安从老家打来视频电话表示祝贺。</h3> <h3>今生有缘再相见,一切恍然如梦中。感谢网络平台使我们再次相逢,举杯祝福,我的老战友,我的好兄弟!</h3> <h3>晚宴之后是联欢会,战友和军嫂们即兴表演的节目引起阵阵掌声。</h3> <h3>如果军歌是壶老酒,那么情怀就是一场宿醉。宴会拉进了距离,最终在歌声和笑语中划上完美的休止符。</h3> <h3>23日早上,36名战友及家属分乘两辆中巴车开始沿着铁路寻找当年部队的驻地。</h3> <h3>阿拉营:40团团部遗址</h3> <h3>二营水磨军营遗址。40年前部队进驻之初搭建的吊桥,虽然已经废弃,但主结构依然牢靠。</h3> <h3>水泉特大桥</h3> <h3>水泉隧道</h3> <h3>40年前我们穿上绿军装来到军营,成为一名光荣的铁道兵战士,在燕山脚下修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沙通线铁路。那些年,我们拿着微薄的津贴,在部队这个大熔炉的感召下任劳任怨,流血流汗。我们在人生最宝贵的年华一边编制着梦想,一边做出超出常人想象的付出,甚至牺牲,我们为中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个年代,国家内忧外患,百废待兴,我们用稚嫩的肩膀为共和国挑起了一片大梁。作为军人,我们在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中贡献了青春,贡献了力量,可以说,我们是那个时期最可爱的人!
</h3><h3><br></h3> <h3>河洛营。团卫生队和修理连遗址。40团的战友们,我们来了!</h3> <h3>卫生队公路对面的小山包,是40团烈士墓地</h3> <h3>顺着一排排墓碑望去,相识的、陌生的、病逝的、牺牲的,不同的名字,不同的籍贯,不同的番号,唯一相同的,是那些鲜活的生命都永远停留在青春年华。</h3> <h3>这个曾经睡在上铺的兄弟,如今却睡在这荒漠的处所,作为生命的沉积物,他和那些早殇的战友们一起长眠在了燕山脚下。<br></h3><h3>山风呜咽着,卷起脚下的残烬,卷向他的青坟。</h3> <h3>掬一朵野花放在碑前,洒一壶烈酒慰祭英灵。安息吧,战友们,岁月的长河可能会带走人们的记忆,但大山不会忘记,我们更不会忘记!</h3> <h3>张三营</h3> <h3>约一个排的人数,在铁道兵旗帜引导下迈着大步高喊口号走进小镇,是不是有点当年的“队伍”范儿?</h3> <h3>陕西战友们和家属</h3> <h3>在张三营遇到原配属二营进行水泉隧道施工的唐三营民兵连炮手(放炮工)<br></h3> <h3>唐三营,二营部驻地遗址。对面就是唐三营中学。</h3> <h3>与营部一沟之隔的这栋布满岁月痕迹的老校舍竟然还在,曾经的那个女教师,你还好吗?</h3> <h3>测量班长找到了当年老房东的儿媳妇</h3> <h3>到了隆化与围场县交界处</h3> <h3>36团烈士陵园</h3> <h3>2营接管36团4营的庙宫水库(横河子)特大桥驻地,还有对面的锥山沟,承载过多少人的喜怒哀乐和青春幻想。</h3> <h3>锥山沟的姑娘们,如今都在哪里?</h3> <h3>二营部庙宫遗址</h3> <h3>似曾相识的老乡,说起当年的部队依然历历在目。</h3> <h3>青山依旧,岁月无羁。一晃,离开军营30多年了,草绿色的日子虽然短暂,但那段经历却刻骨铭心。多少次回首,燕山总浮现在心头,多少个夜晚,伊逊河在梦里流淌。多少回我们在被窝中哭醒,因为我们做梦还在当兵!</h3><h3><br></h3> <h3>往事如烟,可堪回首。今天我们怀着共同的心愿,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齐聚隆化,回到了我们梦魂牵绕的地方,在有生之年了却了一桩潜藏以久的心愿,也用实际行动共同庆祝铁道兵这只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部队成立70周年。
隆化是我们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不管有没有人记起我们,我们都有理由骄傲,因为我们的青春是闪过光的。<br></h3> <h3>翌日。</h3><h3>7月24号,小雨。早上八点半,大家来到隆化董存瑞烈士陵园。</h3> <h3>参观纪念馆之后大家开始依依道别。</h3> <h3>再见了老战友,再见兄弟们!此去经年,山高水远,多多保重,期待下次再相见!<br></h3> <h3>保重,兄弟!</h3> <h3>感谢刁福新战友和夫人钟凤英女士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战友们千里迢迢地前来参加聚会!天涯海角,兵心与共,铁兵一家亲!</h3><h3><br></h3> <h3>生命中有了当兵的经历,一生不后悔。感谢部队的锤炼,草绿色生涯永生难忘。再见燕山,再见隆化!
</h3><h3><br></h3> <h3>唐山,中铁十八局二处:永远的铁道兵!</h3> <h5>——谨以此篇献给铁道兵成立70周年&2018年8.1建军节。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h5><h5>(328521226@qq.com)</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