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

聂昌硕

<h3>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 作为艺术家,董其昌在中国美术史上常以书画并称,尤其是他的“南宗画论”,对后辈影响有其深远,甚至远到东洋日本的画坛,其“南画”都是一脉秉承的。 促成董其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成就的,是他的社会地位、文化情趣、个人修为等等因素。 首先,读书科考,使他顺利进入高层社会。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董其昌考中进士,并因文章、书法优秀被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深造,供职于翰林院。 再有儒家的熏陶使他文化上好古崇贤,并极注重社交中的个人修养。社会地位和文化追求,致使他“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这就为他的书画收藏打下良好基础。 史载,董其昌很精于收藏,他曾珍藏董源《潇湘图》、《溪山行旅图》(作者:北宋 范宽)、《龙宿郊民图》、《夏山图》、《征商图》、《云山图》、《秋山行旅图》,巨然的《山水图》等等,使其成为晚明收藏董、巨作品的集大成者。 其藏品中更有李思训的《蜀江图》、《秋江待渡图》,范宽的《雪山图》、《辋川山居图》,李成的《着色山图》,郭忠恕《辋川山居图》,江贯道的《江居图》,赵大年的《夏山图》,赵子昂的《洞庭二图》、《高山流水图》,王蒙的《秋山图》,《宋人册页》等名作。 而对这些收藏的赏摹熏陶,又为他的艺术进取之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他日渐笃定了自己的艺术发展的方向与格调。 关于绘画创作,董其昌个人修为之道,就写在他的画论著作当中: 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 进此,当以天地为师。 对比前后两个时代的“鹊华秋色”,我们不难看出董其昌对他的艺术理论的刻苦实践和卓绝成果:他强调以古人为师,但反对单纯机械地模拟蹈袭;认为随着阅历的增加、思想的成熟,继承前人技法时可以不倚傍他人,从而有选择地取舍,融入自己的创意。 清初开始兴盛的绘画“四王”一路,就是秉承的董氏衣钵。 长期摹古的创作实践,使他对山水、书法,都有独到的见解: 画家之妙,全在烟云变灭中。米虎儿谓王维画见之最多,皆如刻画,不足学也,惟以云山为墨戏。此语虽似过正,然山水中,当着意烟云,不可用粉染。当以墨渍出,令如气蒸,冉冉欲堕,乃可称生动之韵。 ---画禅室随笔 卷二 画与字,各有门庭, 字可生,画不可熟。 字须熟后生,画须生外熟。 行书贺丁云鹏寿诗轴 精湛的书画技巧,似乎一点也没有影响董其昌的仕途智慧,他同样精通为官之道。 董其昌以科举入仕进入精英阶层后,随即就开始结交东林派、公安派,同时又与反东林党人惺惺相惜。 从三十五岁走上仕途到八十岁告老还乡,为官十八年归隐二十七年。与家乡松江的先贤陆机崇奉"士为知己者死"相比,董其昌把明哲保身的政治智慧用得出神入化。 可惜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做到完美的“善终”。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春天,乡人把董府围住,两方大打出手,场面混乱。最后将董府数百间画栋雕梁、朱栏曲槛的园亭台榭尽付之一炬,十九日,乡民将董其昌建在白龙潭的书园楼居焚毁,还把董其昌手书"抱珠阁"三字的匾额沉在河里,这就是后来所谓的"民抄董宦"。 身后名 作为文化名人或官绅的董其昌,后世又对其褒贬双加。 崇祯十年九月二十八日(1636年10月26日) ,董其昌在松江寓所逝世,享年八十二岁。 清顺治元年(1644年),南京南明福王政权以董其昌书画成就与元人赵孟頫相类,授予董其昌与赵孟俯相同的谥号"文敏",后人因此把他称作"董文敏"。 《明史》论董其昌云: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人儗之米芾、赵孟頫云。同时以善书名者,临邑刑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瑞图,时人谓刑、张、米、董,又曰南董、北米。然三人者,不逮其昌远甚。 </h3><h1>但也有人说:不意优游林下以书画鉴赏负盛名之董文敏家教如此,声名如此!思白书画,可行双绝,而作恶如此,异特有玷风雅。</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