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个女兵和三门峡大坝的故事

安子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字 陆昌琼(86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编辑 安 子</div></h3> <h1>  一九五七年初,我们从军委通信工程学院调派到大连解放军俄文专科学校的四十八名女兵在美丽的大连经过四年的艰苦学习全部通过了国家考试。据说,我们将被分配到通信部队及军内各大院校,只待国防部命令一到就整装出发。</h1> <h3>女兵们俄专毕业照(后排男兵为同时毕业的进修班学员)</h3> <h1>  <br>  一天,校首长在大会上宣布国务院的命令:"我校五连四排、五排集体转业,参加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建设。"接着,还讲到参加建设的伟大意义:"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是把黃河改患为利,根除黄河泛滥,是为黄河两岸人民造福的大事。现在正从全国调集精兵强将汇集到三门峡,开展一场驯服黄河的大会战。这是国家的重点工程,工期五年。这一伟大工程是由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帮助设计的,大量的图文,急需俄语翻译。苏联专家与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协作,需要你们去作桥梁。"<br>  出乎意料的命令让女兵们都蒙了,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每个人都表态坚决服从分配。<br>  在部队锻炼多年的女兵们战胜了自我,坚定了执行命令的决心和信心。不过,对部队的恋、对军营的情,还是让我们难以割舍。晚上熄灯后,宿舍里,邻床似有轻微的辗转反侧;上铺不时传来低微的长嘘;好像有人鼻塞,流着无声的眼泪。<br>  1957年3月8日,我们四十八名女兵精神抖擞地背着背包,拎着行囊,列队登上火车,挥手向送行的首长、战友们告别。<br>  在北京转车时,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来迎接的同志建议:在京买些衣服,老穿军服与专家打交道不便。于是,姑娘们就三五成群地到服装店用转业费买了各自喜欢的"工作礼服"。工程局来京出差的翻译同志热情地帮助我们转上到三门峡的火车并带了许多新的俄文资料。<br> </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飒爽英姿的女兵们</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丁隆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陆昌琼(本篇文字作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欣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卫克华</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云珠</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爱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玉梅</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叶学琼</p> <h1>  我们在会兴火车站(现东风市场货站)下车时,天色已晚,来接我们的是三辆解放卡车。不久,车在一片平房前停下,我们被安排到二排工棚里住。工棚里早摆好了一张张铁床(这比我们当年入伍时的大通铺好多了!),我们按班"入座",放下行囊、背包,就有人领我们去工程局大楼后面的食堂吃晚饭。食堂里,大约有20个窗口 ,北边是个大舞台(这也是工程局的大礼堂)。在几张方桌上,已备上菜肴和白馒头,当班的炊事员很热情地招待我们。<br>  回到宿舍,铺床漱洗,倒头就睡。次日清晨,我们才环视住处周围的一切:这片工棚在工程局大楼的南边(今湖滨广场),其间有一块较大空地,还堆着一些建筑沙石。一条黄河路直通火车站,路两边正在盖八座三层的职工住宅楼。楼群南北是两大片土坯房,先来的职工及家属住在这里。后来知道,当时职工的生活中心在会兴镇,医院在大安。在新城(现湖滨城区)若要看病得走一二里地到会兴乘工程局的班车,翻过高庙山才到大安职工医院。</h1> <h3 style="text-align: left;">一九五七年,刚刚建成的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办公楼及部分职工住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五七年的三门峡城区。</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部分女兵在办公楼前合影</h3> <h1>  到新城的第二天,我们与专家工作室的领导及先到的翻译们见面。专家工作室在工程局大楼的东头三层,四、五间大办公室。工作室的领导介绍了工作任务,并说专家工作室将调集100名翻译,下设施工组、机电组、混凝土组、地质测量组、口译组。之后,宣布分到各组的名单,组长由老翻译担任。而我们的任务是尽快熟悉业务,边干边学。当时我被分到施工组,组长是张占元同志。张占元同志热情、平易近人,他向我们推荐许多施工方面的书籍,还请有经验的工程师和技术员来给我们讲课,我们有什么问题都向他讨教。很快,我们组团结一致,努力学习,向新任务发起冲锋。组里发下老翻译编印的俄译中《施工小手册》,16开油印本,近一寸厚。我粗略地数过,要在一个月里记住这些词汇、词组,平均一天,得记约100个。隔行如隔山啊!虽然大多数的俄文是认识的,但在工程中的意思与在军事方面还是不太相同。没办法,只有下苦功夫记,这样才能在翻译过程中少翻字典,节约时间。当然,其他战友也碰到我这样的问题。于是,我们不约而同地夜记晓读。<br>  每天清晨,我们跑步后,在大楼前的小树林旁,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施工小手册》,记不住,绝不罢休。(几十年后,许多当年在局大楼附近的职工仍然记得那群穿军装 每日清晨集体出操的姑娘们。)上班时,翻译图纸得到又一次实践和巩固。晚上,周一到周五大多是学习时间:有时听技术课,有时开会座谈翻译中的问题,有时自学或向人讨教。每天读书、听课使我们的翻译质量和速度逐日提高。那时,我们这些新上岗的翻译差不多不到晚上十一二点,是不会回宿舍的。好在那时,我们年轻、有劲儿、目标明确。我们憋足劲儿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相信"无论什么苦、什么难,只要坚持学、坚持练都能过去"。我们就这样在老同志的帮助下,几个月后,脱颖而出几名口译者:张元特、高云珠、李惠芬、王慧珍等同志,她们到口译组随老翻译跟专家到工地现场工作。大多数转业女兵也已经能较顺利地把设计图文译成中文,供工程局技术部门使用。当时,组长拿到我们的译文时说:"你们真行!"这话,就像在连队受到嘉奖一样,激励我们更上一层楼。</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五九年四月,专家工作室全体同志与苏联专家及夫人合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云珠与苏联专家一起工作</h3> <h1>不久,工程局党委向局直知识分子发出"到工地去"的号召。专家工作室的同志们争着报名到生产第一线,共下放二十来人,其中转业女兵就有十人。</h1><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到工地去!</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普工十大姐</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工地的灯光</h3> <h1>  我们集中住在大安东坡,参加过"大闹龙宫"之战(龙宫:当年建设者们对大坝坝基基坑的戏称),每天从大安乘火车到史家滩(大坝工地所在地),车一停,直趋"龙宫",十八道拐是大家常走的捷径。我们扛走大石头,挖出淤积在河底的沙石一筐筐抬走,用水冲尽洞底的余沙,一切为了打好大坝的基础,出大力,流大汗。感谢部队给我们强健的身体,顽强的意志,终于经受了各种挑战。</h1><h1> 之后,我们又被分到局下属的分局。那时,章宝芬、张欣生等同志分到开挖分局坝头钢桥北头的修配厂,为开挖先锋风钻工打磨钻头,她们和工人一样风雨无阻三班倒。丁隆光、陈桂云、刘文姬等同志到二分局浇筑班当打旗工,三班倒指挥大卡车将混凝土川流不息地运送到浇筑仓位。很幸运的是,丁隆光、陈桂云在现场值班时,还见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行首长。傅正容、熊光等同志被分到大安机电分局。也有一些转业女兵被分到新城的企业分局、预制厂车间当工人。</h1><h1> 随着工作需要,先后从专家办公室抽调一些同志到别的部门工作,其中我们转业女兵也不少。卫克华到局办公室秘书科任职,1958年4月,她在史家滩代表同志们向周总理献花。我们中品学兼优的共产党员胡凤娟被抽调到局审干办公室。调到局团委做青年工作的转业女兵,先后有我、伍文均、陈东明。1958年,出席局直团代会的代表中,有转业女兵陈爱珍、张莉玉、党爱如和我。</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1958.4卫克华给敬爱的周总理献花。</h3> <h1>  党培养出来的女兵,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个个响应号召,人人服从命令,尽心尽力做好工作。<br>  1960年,苏联专家撤走,专家办公室大调整。外调内化,一些留在三门峡的翻译成了工程局子弟中学外语教研组的老师。我也是其中一个留在三门峡的女兵。<br>  "转建心不变,埋头做工作。桃园育桃李,教人是兴国。甘心三尺台,树人不懒惰。为民富国强,白发也快乐。"这是丁隆光同志《夕阳心语》中的几句话。这些话表达了我们留在三门峡女兵、退休教师们的心声。我们就是三门峡水电站建设中的一块砖,一颗螺丝钉。</h1> <h3>2017年3月8日,卫克华专程从郑州到三门峡和留峡的战友们共同纪念转业六十周年,她们作为三门峡市的第一代建设者接受《三门峡日报》建市六十周年专栏记者采访。(左起:陆昌琼、丁隆光、高云珠、张欣生、卫克华)</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相聚黄河边,纪念转业六十一周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8年春,战友们唱起当年的歌。</h3> <h3>附: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座以防洪为主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68.84万平方公里,枢纽总装机容量42万千瓦,为国家大型水电企业,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h3> 三门峡市是1957年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的兴建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也是沿黄城市中距黄河最近的一座城市。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巍峨的三门峡大坝今貌</h3> <p>说明:文末附注文字和图片来自网络,其余照片均来自文中主人公珍藏,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联系本文编辑(私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