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老区教育事业发展,助推师生核心素养提升——参加2018小学数学教学年会点滴收获

王丽芳

<h1><b><font color="#ff8a00">  7月23日至26日,我参加了“2018年小学数学教学年会”。本次年会分为以下三部分:专家讲座、名师课堂、优质课。他们以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教学手段和高超的教学智慧,向我们展示了新课改下一节什么样的数学课才是真正的好课。尤其是本次年会观摩的七节精彩的数学课,让我受益匪浅。</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  龙岩市永定区实验小学曾秀珍老师执教的《数与形》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一层一层的摆,进一步感受如何将数与形结合,体会数与形之间的紧密联系,感受“以数助形、以形解数”,使学生通过数与形的对照,得出关于数规律。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特点,感受用形来解决数的有关问题的直观性和简捷性。见数想形,见形思数。让学生深入体会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增强学生对数学结合思想的认识。</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  俞正强老师执教的《鸡兔同笼》从一年级的会用画的方法解决,二三年级的可以列表法解决,四五年级可以用假设法解决,六年级可以用方程解决。用这样的回忆来分析整里这节课,让知识旧而不旧,新而更新。童话般的课堂,学生从不敢说到会说到抢着说最后排队说。</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  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陈慧蓉老师执教的《面积和面积单位》以学生的客观和心理的需要为激活点,让学在创造面积单位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充分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应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结构关联地教,互动生成地长”</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  晋江市希信中心小学的庄美雅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节课摆脱了使用具体数学研究问题的局限,在探索事物的表达方法、解题思想和研究方法等分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整节课做到既通且融,既“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关注对教学的通透把握,让师与生都享受到数学课堂的乐趣。</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  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陈小龙老师执教的《找次品》,陈老师先通过食品公司招聘的考题引发学生的猜想,并从猜想中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再从(2、3个)中找次品初步体验找次品的基本模型方法一一分成三份速度比较快,最后从(8、9个)中找次品深入理解找次品应做到尽量平均分成三份,速度将是最快的。从中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并感受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font></b></h1> <h1><font color="#ff8a00"><b>  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陈凯平老师执教的《探索规律》本节课陈老师从数的规律、图形的规律、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在复习中适当植理与总结、温故与知新、重组与提升。让学生深刻感受到:1.“规律至少出现3次”;2.数形结合,多角度思考;3.化繁为简,一一递推;4.用字母来表示等,这些探索规律的一般性方法,让知识、方法和思想,在课</b><b>堂中均获得新的生长与提升。</b></font></h1> <h1><b><font color="#ff8a00">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贲友林老师执教的《找规律》整节课贲老师以“主题情境”活动为主线,以“自主探究”活动为主导,以“培养能力”为目标,让孩子们在轻松自如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规律之美。</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  通过七节观摩课及专家们的讲座让我认识到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教师走上了讲台,不是重复一次教案,而是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进行的一次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平时应深入解读教材,了解课堂,寻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课堂生命的再创造,争取使我们的学生真正理解数学、走进数学,让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并且能自主地进行尝试,真正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见解、善于理性思考的有用之人。</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  参加本次年会,感受到自己的数学知识很浅薄,教学方法上还有很大的差距,以后要多走出去学习,多钻研教材,多在校内组织教学研讨活动,不做只会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font></b></h1>

学生

数学

执教

次品

规律

课堂

教学

老师

感受

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