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与老张》张锦涛

老张

<h3>  小张和老张是同一个人,现在的老张就是曾经的小张。曾经的小张全名张锦涛,现在的老张嘛,就叫老张,已经很少有人连名带姓地叫了。在外面,上自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下至十几岁的小孩,都叫老张;在家里,老婆孩子孙子也叫我老张。这样,老张就更加名副其实地成了"老张"。</h3><h3><br /></h3> <h3>  小张到老张,从时间来看是一个自然而漫长的过程,有30多年的跨度;就记忆来说,又恍若昨天,一忽而过。至于作用嘛,既为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也是自己人生的一次回顾;当然,也是周至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正所谓一叶知秋、管中窥豹。</h3> <h3>  老张其实并不太老,也就五十多岁;六年前开始被广泛叫老张的时候,当然更不算老,只是因为工作的缘故,被提前"老"了。</h3><h3> 小张到老张,一晃30年。这中间,没有节点,只有过程。</h3> <h3>(这是我1987年进修毕业时的照片,也是我在教育系统工作8年中难得的纪念照,一晃30多年过去了,老师同学好几位已经不在了,愿友谊长存。第四排右侧第二人是当年的小张😄)</h3> <h3>(在西街小学做音乐老师时,带领孩子们参加陕西省首届合唱夏令营的唯一一张照片,图中有好几位学生可是很有出息的了!😄)</h3> <h3>(做老师的最后一年,劳动之后孩子们给我献的野花。时值头发胡子特别容易长长的时候。😄)</h3> <h3>(时过境迁,30年之后,能找得到的照片太少了,遗憾!这张照片中的人非常青涩有木有?😂搭档应该是当年的田芳宁。😄)</h3> <h3>(这张应该是1987年第二次主持《教育之春音乐会》的搭档,实习大学生,渭南人,名字记不清了,🙏😊借此向所有合作过的朋友问好并祝福!)</h3> <h3>(1988年的黑白照,整整30年了!这张照片上的人一个个都跟我一样丑得不敢看!😂可是却是非常珍贵的了!——几乎是当年周至音乐方面的大咖云集了!几个烫发男士揭示出当时的风尚,个子最高的烫发男杨勇大哥现在靠写,当年可是靠"吹"!😂)</h3> <h3>(这个中学生模样的搭档后来可是个人物😄)</h3> <h3>(主持完第二届"金月杯"歌手大赛后,时任副县长的袁宝元即兴登台跟我一起唱歌。这张照片后来不知怎么还上了西安晚报)</h3> <h3>  当年的小张在教育战线工作了8年后,因后面几年主持了N场的各种晚会,算是比较有经验、有潜质的"可造之材"而被调入周至县广播电视局,工作身份是播音员和文艺编辑。那是在1989年底,当时的主管领导是高大耿直一脸正气的张广田局长,他是当时社会上盛行各种旁门左道风气中的一个"另类"。工作安排妥当后,我曾想送一条时下比较流行的毛巾被以表谢意,被张局长断然谢绝,并送我两句话:"调你来单位是工作需要,也是你有这个能力,好好工作比送什么都强。"被同事们私下里称为"硬项"的张局长刚正的性格和对工作一丝不苟的高标准严要求,对我后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至今时常想起。这也成为"领导"这个概念在我思想深处受人尊敬的一个标准之一。</h3> <h3>  当时的广播电视局,其实也是更名不久的周至广播站,位于防疫站隔壁的院子里。几溜青瓦房颇具历史感,有几间库房、厨房在之后没多久相继塌顶。唯一显出不同凡响的是院子里那座信号塔,在附近一片尤显高大突兀鹤立鸡群。沿街电线杆子上的广播匣子逐渐萎缩后,无线调频收音机就是通过这座发射塔接收周至的大小信息。从气氛而言缺少生机,硬件方面也乏善可陈。有一位同事很惋惜地跟我说:"你放着教师不好好当,咋想着跑到这个单位来了?"我告诉他,我喜欢这个工作。他看我的目光里充满了疑惑。</h3> <h3>  真的,我喜欢,尽管调动之后我的每月工资会少18块多钱,而这现在看来很少的钱却是我全部工资的四分之一。</h3><h3> 那时候的广播电视局是有"腿子"的,就是每个乡镇都有本单位两三个"机线员"编制的放大站。局机关二、三十号人,除了行政股就只有编播股和事业股。小张自然在编播股,股长是同样年轻的王晋周,全股只有七、八个人,播音员是王梅、刘亮和我三个,我除了播新闻外,还主持《歌曲欣赏》《名家名段》《周末剧场》等栏目。这些栏目所有的选材、编辑、主持、录制(那个时候用的是开盘式录音机,由播音员自己操作),都是我一个人来完成,整天忙得不分上下班、周内外和节假日,比在学校时忙了好几倍。当然,除了短时间要尽快适应新工作新岗位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这是自己非常喜爱的工作:我可以坐在话筒前播新闻给大家听,可以把大家喜爱的歌曲戏曲及演员成长经历跟大家分享。很多时候,我很享受一个人关起门来在录音室工作的感觉,也很庆幸曾经下功夫打下的播音和音乐基础有了施展的空间。当然,现在想想,也是因为那一段难忘的工作经历,才让我对秦腔由排斥而逐渐产生兴趣,很多经典唱段都耳熟能详,可以哼唱,得空也能来个"我爹爹贪财将我卖"、"见嫂嫂她直哭得悲哀伤痛"......</h3><h3><br /></h3> <h3>  那个时候,被大家称之为"广播时期"。彼时的"广播电视局"是只有广播而没有电视的,我们的节目也只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传送给听众的。所以,那时候的小张,是工作在"幕后"的。</h3><h3> 幕后的小张,工作得充实而快乐,独立工作能力也迅速提升。同时因为可以直接间接接触到很多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事件,相较于原来的教师工作,眼界和境界的开阔提升都有了质的飞跃。当时的编播股真的就是编辑、播音为主。当时有一支来自各条战线的通讯员队伍,他们会把消息和通讯稿送给我们,由我们编发,这其中就有现在早已成为著名作家和知名撰稿人的杜崇斌、孙智民、何俊峰、寇建全等。当然,也有很多时候我们会主动出去采访。记得有一次,张广田局长亲自带着王晋周赵彩芹我们一行骑着自行车提着硕大的"红灯牌"录音机,去采访一位家住马召仁烟村的电影放映员魏世良他经常义务免费为群众放映农业科技方面的电影。这位集爱吃肉和热心助人于一身的快乐老头那种豁达、乐观的性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让我第一次深切感受到原来帮助他人可以让自己这么享受!</h3> <h3>  那几年的日子简单而快乐,积极向上的工作风气让我迅速成长。工作之余,张康柱、王晋周、贾召等几个单身同事在院子循着香味去同事家蹭饭,也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h3><h3> 印象深刻的事有很多,其中有一件事尤为难忘:每年县上照例都会召开几次像党代会、人代会这样的大型会议,不仅要报道还要大会现场播音。因为政治要求高,自然丝毫不能马虎出纰漏;特别是现场播音时的领导名单、什么议案(草案)之类的规范性文件更不能出错。从进单位一直到2005年离开新闻播音岗位,每年都要做这一工作。最初担任这项工作的时候,王晋周为了让我意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告诉我说:这种时刻你是全场的关键,你不宣读完大会无法进入下一个环节;但同时也容不得差错,一个字的错误也会成为明显的失误。并举例说明:一次党代会上负责放国歌的同事因为录音磁带A、B面的原因,放成了运动员进行曲从而造成事故,就处分了相关人员。这样的认识,让我从骨子里重视起拿到手里的每一份稿件每一个名字,唯有认真再认真熟悉再熟悉。时隔近30年的今天回想起来,不论是很多年里的大会播音还是日常工作,都几乎没有出现过失误,这很大程度与当初对这份工作责任的认知和敬畏有关。</h3><h3><br /></h3><h3><br /></h3> <h3>(这是我职业生涯最珍贵的一张照片,在三夏大忙季节随同采访县委书记高献等帮群众割麦,由《周至报》摄影记者李养毅拍摄。)</h3> <h3>  1993年底,我们一支十来人的队伍在翠峰搞社教的时候,单位开始搞起了有线电视工程建设。次年初,周至电视台开始陆续播出新闻节目。元宵节期间100多人组成的仪仗队和几辆卡车组成的"电视墙"上街宣传,让非常多的群众欣喜地认识到周至开始有了"电视台"。我和播音前辈王玉梅作为记者,也在万头攒动的大街上采访了两位外国留学生,当时留下的遗憾至今依然无法弥补后悔当初上学时怎么就那么死心塌地地认为学英语对于我没用呢?</h3><h3><br /></h3> <h3>(这是小刘同学刚来单位不久之后的一次合影,当时还没有镜头意识。😂可惜没有我俩的工作照。另一位则是我们的男播刘亮大哥)</h3> <h3>(1993年的群众秦腔大赛轰轰烈烈地结束了,我在新搭档小刘同学的"镜子"前赶紧擦去脸上的妆容。😄中间那位小演员可是现在的著名歌手巨敏,当年九岁的她秦腔戏唱得非常好。)</h3> <h3>  周至广播电视局因为有了"电视"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广电台,我的主要工作也随之改变——从话筒后转到了镜头前,成为穿着西装扎着领带的电视播音员。不久,我主持召开了一场至今为止唯一一次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女播音员的活动。也就是那次招聘,让原本就酷爱演讲、播音的刘永利脱颖而出,成为我之后20多年的搭档;当年的执着刻苦,也让非专业出身的她,成为受到大家广泛好评的播音员。</h3><h3><br /></h3> <h3>(年轻的"老搭档"刘永利同学😄从1993年起直到今天,整整25年了!)</h3> <h3>(1994年我们跟金月酒楼联合举办的歌手大赛,是周至的电视文艺活动有了一个划时代的开始。当时跟我们紧挨一起的宣传部干部周超同志,估计不会想到十几年后会成为电视台的一员,成为我们的副台长。😄每次看到照片中被挤扁了的小刘同学就忍不住想笑😄)</h3> <h3>(1994年我生日当天晚上刚下节目,与局长蔡乾良、编播股长王晋周、赵彩芹大姐等分享蛋糕。依稀可以看到当时我们的住宿条件的确比较差,但是小张同志的发型却很漂亮哦!😄)</h3> <h3>  显而易见,周至电视台的建成,迎来了广电事业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人员没啥大的变化,工作明显增加了几倍;尤其是我们几个播音员,不仅要扛着M9000摄像机跟大家一样外出,有时候甚至一天跑三家采访,回单位还要播音、制作。记得我们经常会在破败废弃的老厨房里,坐着抽斗垒起的凳子拍完新闻片头、配完音,再席地而坐在机房里用最原始的两部录像机对录完成剪辑。三天一期新闻节目,不加班的情况是很少有的;而且好长一个时期,晚饭往往都是在晚上11点左右才吃的,好在,年轻和热情没让人觉得多苦多累。</h3> <h3>  最苦累最危险的一次采访,是和贾召对太白山为期一周的拍摄报道。这个现在的旅游胜地,当时还是一片鲜为人知的处女地。在县纪检委同志的陪同下,我们背着摄像机长途跋涉、一路拍摄,几次累瘫在地;持续很久的雨雾让向导"钻山豹"也几次迷路,带着我们在"万仙阵"绕圈儿。高山反应和天气寒冷让人坐在地上起不来;树洞里终年不化的冰块,不由人想起诸如"太白积雪六月天"、"五月披裘此地寒"等佳句。所有这些,极大地考验了第一次身处3700米海拔的我的意志,当然也成为一次终生难忘的采访。尽管后来被强紫外线晒得手脸嘴唇全部蜕层皮,好些天不好意思见人,但这些都不影响对那次采访的美好印象没有那一次,我就不会领略到大自然的雄伟壮丽,也不会相信太白山高处的老鼠一只只都没有尾巴。</h3> <h3>(第一次爬上太白极顶,极度劳累被雄浑壮阔的美景所冲淡)</h3> <h3>(太白积雪六月天,喝一口大爷海的水,清冽甘甜。)</h3> <h3>  1995年前后,单位陆续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金宏江、解改武、赵昕、刘强、陈建伟等一个个年轻人、科班学生的出现,让广播电视人这支队伍日益壮大的同时,也更加专业起来。当然,电视传媒的作用也更加凸显;特别是时任县长高献在全县大力倡导栽种猕猴桃和县城西沿线拓宽工程中,电视的宣传报道日日跟进推波助澜功不可没。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高献在很多个场合要求开展工作要"把咱的电视扛上"。那些年里,不论是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和在区县获奖排名情况,还是电视台的创建时间,我们都是位列全省基层区县前矛的尽管那个时候的制作设备非常落后。</h3><h3><br /></h3><h3><br /></h3> <h3>  随着叫我"老师"人员的增多和编播股更名为总编室,小张的工作身份也逐渐有了许多的变化:总编室副主任、文艺部主任等等。可不管是什么样的职务,我的播音主持工作一直没有撂下,不是舍不得,主要是没人替。我和刘永利两人搭档播新闻从1994年一直到2005年的十多年间,除了偶尔有谁培训、生病外,我们始终一起播音一起主持各种活动,以至于让不少人认为屏幕上的老搭档生活中理所当然也应该是"一家子"。当得知不是时竟然觉得诧异。其实,当年刚进单位时那么青涩的小刘,孩子都上小学、上中学了。与此同时,"小张"是越来越少人叫了,但是做"老张"还没资格。因为1996年的某一天,单位宣传上调来了一位颇有资历的老张——张常良,从而开启了播音之外、前后两个历史时段总编室正副主任工作上"二张"的搭档合作。</h3> <h3>  2000年前的几年,我们单位租用别的地方办公,条件自然很差。可工作状态依然是忙碌而按部就班,有几件事至今记忆犹新:</h3><h3> 那个时候,我们的新闻片头背景是由在大街上买的几张大幅风景画倒换着用,而且是过塑的那种。这就常常让摄像人员很头疼,因为很难有一个不反光的角度;尤其是在两个热光源千瓦新闻灯的照耀下,更难理想。于是,每次拍摄开始,就需要一两个人在后面拽着画儿的边角,还得一动不动,一晃就穿帮就得重来。我跟永利俩就很认真地准备稿子,力争一次拍成,这样大家都省点劲儿。可即使我们再努力,也会常常得拍好几次苍蝇闹的(普通的办公室做演播室,人来人往,苍蝇也是常客)。在整个办公室只有我俩动嘴的时候,就成了几只苍蝇的主阵地,不仅在镜头前尽情翻飞,我们的脸上背景画上都是它们随意落脚的地方。尽管当时还是大二一的模拟信号摄像机,但清晰度还是会足以说明那是一只苍蝇。得,停一下,轰走它再拍。</h3><h3><br /></h3><h3><br /></h3> <h3>  从开始镜头前播音,我们都是自己准备衣服。所谓"准备"一是借,二是买,商业街里有两家男装店曾经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但是也往往没有合适的,这就得买。可一个月少得可怜的一点工资还要吃饭养家啊,于是给当时的领导非正式情况下提说了一次,结果是没有结果。据别人说,那位上任不久的领导还很生气,认为我在翘尾巴。因此在穿衣上有一个时期就比较凑合,记得有一件浅灰色西装就跟我一起成了观众的老朋友。</h3><h3><br /></h3> <h3>  相较于穿衣来说,更麻烦的是化妆和理发,每次拍节目前都要去街上定点的"红发屋"啊"大世界"啊去刮脸理发。络腮胡的我对刮脸刀和店员技术要求很高,稍微钝点就会让我痛苦两三天,刮得重了还起不少红疙瘩几天下不去。头发被电吹风吹出型来后,再喷上发胶摩丝来定型,然后光头鲜脸地回单位;化妆一直是自己化,从来没学过甚至都没人指导过,纯属无师自通胡乱画,基本上是脸抹白眼画黑完事儿。那么多年里,到底是化上妆更帅气了还是不化妆更好点,我至今都不清楚;只是清楚我的胡子越来越重头发越来越少,"植被面积"迅速从上向下移动,原本茂盛的头发大多早早光荣下岗,让"小张"一天天向"老张"成功迈进。</h3> <h3>从宣传工作上来说,那几年总编室广告部新闻部专题部等已经越来越细化。这期间,我不管在哪个部当负责人,似乎都像是兼职,主业一直还是播音主持。这种情况,也使我更愿意拿自己当一名普通新闻工作者,而不是有优越感的领导或者播音员。</h3><h3><br /></h3> <h3>  这个过程中,有一件事让我真正意识到从一名对着别人的稿子照本宣科的播音员,到成为一名真正意义的主持人,其间的距离和蜕变过程乃至做一名主持人的社会价值。</h3><h3> 有一位三轮车夫捡到一名因患乙脑而被遗弃的女婴送到了联合医院,医院不计得失千方百计甚至号召全院医护人员捐款挽救弃婴。我们以《同在蓝天下》为题进行了跟踪拍摄并作系列专题报道,全程我都是作为策划和主持人,客观鲜活感人的报道宗旨贯穿始终,播出期间乃至此后很长时间,节目都引起极大反响和热议,可以说开创了社会性节目的收视之最,同时整个过程也让我受到了一次很大的锻炼,深刻意识到选题策划、立意角度等等,对于一名主持人的要求有多高;同时也深刻领悟到"影视艺术都是遗憾的艺术"这句话的深意所在:整个作品也罢,还是个人表现也罢,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所谓学无止境、艺无止境。</h3> <h3>  转眼到了2000年,我们从租住了好几年的临时办公室搬到了政府大院三层广播电视大楼。之后在王鹏辉、谢鹏两任局长的努力下,从办公环境到便携式数字信号摄像机再到前所未有的演播室和可以精确到帧的数字编辑机,真可以说是鸟枪换炮了。这一时期,广播电视也经历了宣传业务和事业技术、安装维护业务的分家单列。后者成为市属网络公司搬离原单位办公,我的主要工作依然是和小刘俩人播新闻。当然,这时候再没了恼人的苍蝇,没有了冬天一张嘴哈出的白气,没有了屁股下抽屉摞抽屉再加沙发垫子的惨象;而有了可以换背景抠像的演播环境,有了冬暖夏凉的大空调,有了前前后后几十盏聚光灯......就这样,又一个五年时光悄悄过去了。</h3><h3><br /></h3><h3><br /></h3> <h3>  岁月无法看见,印迹到处都是。记得后来的几年,每到上镜前,我都要用眉笔在头顶画一点"头发",否则强烈的光线会让观众看到我的"植被"显得那么的不富裕。</h3><h3> 这时候,我俩搭档并且作为唯一一组播音员的历史已经持续了十多年,我不知道周至观众的"审美"目光已经疲劳到什么程度了,但是依然是没有人替换。现在可以肯定地说,这是多年冻结的人事制度给闹的,当然也存在好的不愿来,差的看不上的原因,总之就是青黄不接。尤其是男播,一直到2013年后,还存在过两个女播音员联袂出镜的历史阶段。</h3> <h3>  在一口气干了16年之后,我终于得以退下播音岗位,干起了广告部主任的工作。终于可以不再刮脸化妆喷发胶了,也终于可以不再烟酒不能动、饮食要节制了,生活一下子变得轻松了。虽然生活状态惬意了不少,但广告部一年50多万的创收任务却成为另一个沉重的压力。不服输的性格,驱使我经常半夜坐起写啊画呀算收支,也前所未有地出现了半夜睡不着,睁眼盼天亮的状况。当然,现在看来人是有着一定潜能也是需要压力的,人无压力轻飘飘嘛。正是因为压力的存在,才让我在短短的两年里,不再像原来那么单纯而脆弱;那些复杂的事务锻炼了我的能力,复杂的人际也扩充了我的心胸,感觉自己那两年的成长速度堪比之前的十年。这也而验证了那句话:你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注定要教会你一些东西。</h3><h3><br /></h3> <h3>  结束了广告部的繁杂,再次回到已更名为监审科的总编室,1982年参加工作的我20多年后才第一次过上了既无工作压力又无经济负担的惬意生活,主要工作就是对台里各栏目播出的各类节目和广告进行审查签字,节目时长、内容等没什么问题就签字"放行",闲暇时间看书看报上网听音乐写字画漫画。</h3><h3><br /></h3><h3><br /></h3> <h3>  在这样难得的闲适中,又一个五年过去了,可最初的享受越来越被一种内心的惶恐所替代每到年终盘点,一个问号就会升起:我的成绩在哪里?看到一些同事出出进进忙前忙后而自己像个局外人一样,心里就一天天别扭起来,有时候明明知道有一个好题材好典型却无法去宣传去采访,就更觉无奈。在"忍无可忍"之后,我终于下决心自己做节目,否则多年的经验积累就这么逐渐萎缩退化、尘封心底,实在不甘心啊。</h3> <h3>(台长解林超、副台长周超带领全台干部职工献爱心)</h3> <h3>(县委书记杨向喜、宣传部部长方博来单位视察工作)</h3> <h3>  于是,在解林朝、周超两位台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也经过我充分的酝酿和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2012年5月1日,周至电视台第一档访谈类节目《老张说事》跟观众见面了。不过,作为主持人和制片人的我再次出现在荧屏上的样子,已经是一个年近50岁,头发已完全光荣下岗的光头"老张"了。</h3><h3><br /></h3><h3><br /></h3> <h3>  一档全新的节目、一个另类的形象、一个还不足以被叫做"老张"的老张,在各种各样的目光和议论中和大家见面了,而且以镜头朝下、贴近百姓、题材宽泛、节目鲜活而迅速被广大观众所认可,一时间风头无两,尤其在普通百姓心中扎下了根。"老张"似乎日益成为一个代号、一个招牌、一个固定的形象,文化名人张居仁、雷继敏、张长怀等也给予高度赞誉。时任周至书协主席的教育家李庭武先生说过一句近似绕口令般的话:这老张是唯一一位不老而自称老张却能被大家广泛接受的老张。</h3><h3><br /></h3> <h3>(一个又一个行业精英、一位又一位饱学之士使我的工作变成一种享受,使我的生活丰富而精彩,使我一天天更加成熟😄——与著名学者张居仁先生亲切交谈)</h3> <h3>(多年前一位同行曾说过:媒体从业者,可以不是某一个方面的专家,但是一定得是了解和熟悉很多个行业的&quot;杂家&quot;,尽可能减少自己的知识空白点。这话非常有道理。比如采访著名画家乔玉川先生,就得就&quot;画&quot;说&quot;话&quot;。)</h3> <h3>(所谓主持人,一定要对自己所做事情既有宏观的策划与设计,又有细节的合理处理与巧妙安排,否则照本宣科那叫&quot;传话筒&quot;。)</h3> <h3>(在商言商,干好自己本职,可赞;功夫在诗外,有责任、有担当,可敬!教师如此,记者亦如此。)</h3> <h3>(杯中有天地,笔下藏古今。镜头朝下、贴近百姓,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是我永远不变的报道原则)</h3> <h3>(道可道,非常道,字——书法——道,著名学者李庭武先生,一位非常有人文关怀和担当精神的文化人!)</h3> <h3>  站在已经开播整整六年、节目也已播出380多期之后的今天来看,一个在基层电视台以主持人为制片人和总策划的《老张说事》,是一个成功的典范,或许某些方面成为了第一;各级领导各界群众各种奖项各种荣誉都说明,老张没有让领导让观众让亲友失望,当然更没让自己失望,没有因为虚掷光阴而内心空荡,反而让自己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什么叫欣慰。</h3><h3> 当然,由衷想说的一句话是:感谢台领导的充分信任和大力支持,给了老张展示的平台,也成就了《老张说事》这一品牌栏目。</h3> <h3>(《老张说事》每期节目15分钟,哪怕是只有两个人的那段时间,四天一换的节目频次和节目质量都没有因此而改变——为观众负责、为社会负责,是我们不变的宗旨。)</h3> <h3>  记得一次为单位内部职工进行业务培训时,我超出计划时间说了很多话,至今留下深刻记忆的只有一句:希望大家珍惜自己手中工作的机会和平台,单位、工作和自己是相互成就的,千万别让自己后悔和遗憾。</h3><h3> 说这话的时候时值我在总编室"闲适"的岗位上,属于真正的有感而发,语重心长,但不知道当时在座的一屋子年轻人们有多少人能听进去、能记得住?</h3><h3><br /></h3><h3><br /></h3> <h3>(经常有一种花心心的感觉😄)</h3> <h3>(从原来的两位播音员到现在的十来位,这变化真的很大啦😄)</h3> <h3>(广播电视户户通,让群众都能看上电视,知晓天下事。)</h3> <h3>(国家广电总局和省市领导的多次视察多方支持,使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更加繁荣。)</h3> <h3>(很多人当时都显得意气风发有木有?)😄</h3><h3><br /></h3> <h3>  近几年,我们欣喜地迎来了广播电视的又一个春天,国家越来越重视基层广电的社会价值,也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宣传队伍也壮大了很多,光主播们都可以编一个班了;工作环节也细化了不少,两套节目、新闻日播和九个自办栏目及节目质量等等也在同行中居于领先地位。这一派大好的形势更需要大家再接再厉、持续发展,不是吗?当然我说的大家,自然包括我老张。</h3> <h3>  被叫了好几年"老张"的老张,现在依然不怎么老,55岁,不少人在这个年纪,已经以各种理由而不再"拉磨"了,再拉似乎就亏大了。可没觉得吃亏的老张,依然在干着自己能干也爱干的事,做方案、写稿子、出镜采访、后期制作样样都干,经常没有上下班没有节假日,栏目组四个人三个人两个人人多人少都没打住车,节目照样出还要有质量,不就是自个儿再累点吗?至今也没觉得自己傻到哪儿去,无非就是体检指标好几样都高点儿。可话又说回来,不干工作,那几样就不高了吗?呵呵,未必。</h3><h3> </h3><h3><br /></h3> <h3>突然想起一个小笑话:一个不抽烟的问一个抽烟的:烟有啥好抽的?不如省点钱去吃鸡蛋。抽烟的反问:我咋看你没抽烟也没见你吃鸡蛋?不抽烟的被噎着了。 </h3><h3> 我想,问题在于抽烟的把抽烟当成必须,而鸡蛋,对于不抽烟的,则可吃,可不吃。</h3><h3> 对我而言,工作,就是我的"烟"。</h3> <h3>(在很多次节目拍摄现场,都有人说我更像个导演,的确,专题片拍摄中,很多情景都需要还原或者再现,确实有点拍电影的感觉。)</h3> <h3>(这是一次什么内容的拍摄已经不记得了,看着这位摄像似曾相识的侧影,才知道原来是自己😂)</h3> <h3>  里里外外都有人问过:这样拼想干嘛?有人甚至调侃说,是不是想让追悼会上的悼词再长点?我不想干嘛,也觉得追悼会什么的离自己太远,当下还没活好呢考虑那么远干嘛?只是牢记着老父亲常说的一句话:人不可一日无事。无事就会生非,就会生病,就会身在地上,而神在空中。</h3><h3><br /></h3> <h3>  我有过几年看似闲适的时光,可内心不舒坦,没觉得一杯清茶一张报纸打发一晌的日子有什么好;反而听到好题材看到正能量有感要发要分享的时候,就会产生牛在井里有劲没处使的无奈与苦闷。所以我想,原本属龙的我,性格上应该属牛我原本就是个闲不住的人。这样想来,我就更加释然了,呵呵,命该如此。</h3><h3><br /></h3> <h3>  性格如此,生活照旧。小张成为过往,老张依然不老。</h3><h3><br /></h3> <h3>  好了,报告到此结束,我要去采访,拜!</h3> <h3>以下是我人生的剪影闪回😄</h3> <h3>(这是我人生的第一张照片。当时第一次面对照相机镜头忍不住想笑,最终还是没笑出来,但是嘴就咧了😄傻傻的童年)</h3> <h3>(初中毕业那一年。青涩少年,憨憨的有木有?😄)</h3> <h3>(工作第二年也就是1983年,穿上了颇具回头率的黑色西装,美美地照了一回像😄有一张被照相馆放大24寸做宣传照,通过熟人才要了回来。)</h3> <h3>(在西街小学时的音协会员证,证上的字还是当时的音协主席刘富仓老师写的😄也算是工作证了)</h3> <h3>(一转眼,儿子都半人高了。当时怎么也没想到真的是&quot;老鼠儿子会打洞&quot;——这小子长大后子承父业了。😄)</h3> <h3>(上个世纪的老张、小张、小小张😄)</h3> <h3>(这四个当年的小不点,单位同事的孩子们,仿佛在一瞬间,都有了自己的下一代,最左边我的儿子,子承父业成了另一个小张,最右边的则成了我现在的同事。真有点戏剧色彩😄忍不住想说一句:TMD!)</h3> <h3>(多少有一点当年小张的影子😄)</h3> <h3>如今我家的小张和小小张😄</h3> <h3>(感谢并祝福我的亲人们健康快乐!也许几年后还有一个家庭成员会成为我们俩父子的同行😄)</h3> <h3>(似乎每一次的浪漫瞬间,都是在工作间隙,显然,平常时候不是顾不上就是想不起😂)</h3> <h3>(真的走过来了,但远非画面中那么美好😄)</h3> <h3>(这个年龄段是工作和生活都最忙最累的时候,忙到想不起留一些照片做纪念。😄)</h3> <h3>(小张已经不小了,小赵却的确很小。😄)</h3> <h3>(一晃眼,成老张了😄)</h3> <h3>(这样的老张,那样的小张,真就觉得人生如梦。😄)</h3> <h3>(感谢&quot;朗诵&quot;,让我们继续搭档!😄)</h3> <h3>(感谢身边所有的朋友,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h3> <h3>(感谢所有的领导、同志和每一个交往过的人,大家在我走向成熟的道路上教会了我很多东西!)</h3> <h3>(真的觉得:遇上一位好领导不容易!😄)</h3> <h3>(认真态度的养成,从每一个字音做起。)</h3> <h3>(处处留心皆学问,练就慧眼识贤人。)</h3> <h3>(怡情悦性,从每件事、每次活动、每个人身上去体味。)</h3> <h3>(志趣相投 近朱者赤)</h3> <h3>(周至朗诵协会诞生了!😄)</h3> <h3>(大型朗诵:《春到活龙山》)</h3> <h3>(采访臧天朔)</h3> <h3>(采访周至籍歌手郭少杰)</h3> <h3>(很少有机会拍到这么多主持人同时在演播室的照片😄)</h3> <h3>(面对曾经,挥挥手,一笑而过;放眼前路,挽挽袖,阔步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