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6月4~15日,我们一行大部分来自山西、东北、河北、内蒙古及少数南方各地的800多人乘 “笑夕阳专列” 到祖国西北部的内蒙古、宁夏、新疆、甘肃、青海等五省区游览观光。为加深所到景点(区)的印记,便于日后欣赏,并和朋友们分享祖国美景,特制作《2018年6月西北行记》美篇。由于图片较多,分上、下两部分,供大家欣赏!</h3><h3> 第一站来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六月五日晨我们乘旅游专列抵达宁夏中卫市。中卫简称"卫",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宁夏、内蒙古、甘肃三省区交汇处,是黄河中上游第一个自流灌溉市,总面积1.7万平方千米。</h3><h3><br></h3> <h3><br></h3><div>六月五日上午乘车前往“大河之舞”黄河宫,高36.9米的黄河宫是景区的核心建筑,外形为水滴状。其创意采用唐朝诗人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词寓意,意为将黄河之水凝练成水滴形态。黄河宫主体建筑半隐于地下,以黄河全流域为主线,分为黄河地理水系篇、人文历史篇、生态生物篇三个展区。</div> <h3> 高庙位于中卫市区城北.建在接连城墙的高台上(包括高台下的保安寺)。据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经历代增建重修,至清代已成为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表现出宁夏古建筑的风貌。它与“大漠奇观”齐名,是中卫两大景观之一。</h3><div> 高庙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庙,很奇特。庙的砖雕牌坊上有一副对联:“儒释道之度我度他皆从这里”;“天地人之自造自化尽在此间”。横批是:“无上法桥”。庙里供奉不仅有佛、菩萨,还有玉皇、圣母、文昌、关公。佛、道、儒三教的偶像,济济一堂。<br></div> <h3> 高庙前有保安寺,山门朝南,两侧建有厢房,正面为单檐歇山顶的大雄宝殿。殿后为高庙,有24级台阶,拾级而上,经牌坊、南天门、中楼,最后是高达三层的五岳、玉皇、圣母殿。</h3> <h3>这些主要建筑,都在一条中轴线上,它们层层相因,逐步增高,气势雄伟。在高庙主体建筑的两侧,还有钟楼、鼓楼、文楼、武楼、灵官殿,地藏殿等配殿。在仅2000余平方米的高台上,建造了近百间九脊歇山、四角攒尖、十字歇山、将军盔顶等各种类型的殿宇。整个建筑群重楼叠阁,亭廊相连,翼角高翘,构成了迂回曲折的内外空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宁夏古建筑的精湛的艺术风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h3> <h3>这里不仅供奉有佛、菩萨,还有玉皇、圣母、文昌、关公,佛、道、儒三教文化在此汇聚。高庙地狱宫很有名,这里的塑像讲述18层地狱的各种刑法,阴暗的灯光配上音效,有点恐怖。</h3> <h3>整个建筑群重楼叠阁,亭廊相连,飞檐相啄,回环曲折,紧凑而富于变化,真是宁夏古建筑中的杰作。</h3> <h3>登上高庙的最高层,又是一番景象。古人咏颂此景:“芦花飞雪涨晴漪,烟雨冥檬望益奇。点点白鸥深处浴,扁舟遥动五湖思。”</h3> <h3>于此,催人遐思,感慨万千。这时,从远处飘来的瀚海驼铃又那么深沉悦耳,游人犹如沉浸在诗中画内。</h3> <h3>六月五日下午驱车前往通湖草原。通湖草原旅游区位于中卫腾格里大沙漠腹地,距中卫县城30公里,是沙坡头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湖草原旅游区汇集了沙漠、盐湖、湿地草原、沙泉、绿洲、牧村、岩画等多种自然人文景观,被中外游人喻为沙漠中的“伊甸园”。</h3> <h3>与我的同学合影留念。</h3> <h3>通湖草原旅游区——沙坡头的后花园。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腾格里斯苏木境内,南与宁夏中卫市及举世闻名的中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沙坡头隔沙相望,距沙坡头26公里,与沙坡头北区直线穿越距离8.3公里。</h3> <h3>通湖草原是古丝绸北路的要塞,还保留着古代商道、盐道、大盛魁古驼道,可见当年留下的沙山岩画,古旧的买卖城遗址。这里也是电影《刺陵》的拍摄地,刺陵客栈就是剧组搭建的摄影棚改建而成的。 </h3> <h3>亲临中国最神奇的沙漠草原、世界沙漠地质公园,体验惊险刺激的沙漠冲浪、骑马、火箭蹦极,驰骋沙漠草原;</h3> <h3>在大自然的造化下,沙漠既各自独立又和谐组合,魅力多姿,美奂美伦。</h3> <h3>在阳光照射下,无边无际的沙漠像黄色的大海,太阳照在上面,万点光亮闪耀。</h3><div>那连续起伏的沙丘真像大海中的波浪一样。坐越野车的和我们徒步穿越的是两种感受……</div> <h3>奇异的西部景观、多彩的沙漠旅程、豪放的蒙族风情、……</h3> <h3>通湖草原篝火晚会蒙古包宿营地</h3> <h3>通湖草原篝火晚会还没开始,场内基本上坐满了!</h3> <h3>通湖草原篝火晚会上抢亲比赛表演!</h3> <h3>夜晚观赏激情似火的篝火晚会。</h3> <h3>通湖草原篝火晚会摔跤片段</h3> <h3>篝火晚会上歌舞、马术、骆驼、摔跤、……</h3> <h3>近千人的篝火晚会,壮观及了!</h3> <h3>篝火晚会</h3> <h3>六月六日上午去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城区西部腾格里沙漠的东南缘的沙坡头。东起二道沙沟南护林房,西至头道墩,北接腾格里沙漠,南临黄河,长约38公里,宽约5公里,海拔在1300~1500米,总面积4599.3公顷,占中卫市城区土地总面积的3%。是全国二十个治沙重点区之一。 </h3> <h3>沙坡头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处,具西北风光之雄奇,兼江南景色之秀美。有中国最大的天然滑沙场,有横跨黄河的“天下黄河第一索”。</h3> <h3>黄河上最古老的运输工具羊皮筏子!</h3> <h3>这座玻璃桥,不跨山,不悬空,而是横跨大河。而这条河正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这是我国首座3D玻璃桥!</h3> <h3>沙坡长约两千米,高约80米 ,是中国四大响沙 之一,有沙坡鸣钟之称!</h3> <h3>玻璃桥全长210米,宽度2.6米。桥面距离河面的垂直高度为10米,每块玻璃的承重为3吨,只要胆够大任你在玻璃桥上折腾!“嗳,靠边走,别掉瀑布里”走过了急流般的黄河瀑布阶段,就是一片开阔的蓝天白云,站在桥上欣赏黄河景色,也是十分惬意了!</h3> <h3>沙漠电梯,为老人、小孩等特殊人群提供专用通道。</h3> <h3>这记性,人家电梯工作人员告诉我电梯多高,蹬顶时间多长……好像是六分钟!都忘记了!</h3> <h3>每颗树底下都有一个小水管在喷水浇树!</h3> <h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曰圆。”在大诗人王维笔下的沙漠是浩瀚无垠、寂静幽美的,而我去过的沙坡头却是一个热闹、让人回味,而又惬意的地方。</h3> <h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沙坡头是一处景色绚丽、集大漠、横跨黄河的3D玻璃桥、高山、苍翠的绿洲为一体,算是比较好玩的地方了。</h3> <h3>六月七日凌晨四点到达哈密,火车站建于1959年。离兰州站1339公里,离乌西站573公里,隶属乌鲁木齐铁路局。现为二等站,是我国内地西进新疆的第一大站。</h3><div>哈密地区,作为新疆的东大门,横跨天山南北,多民族聚居地。气候干燥,昼夜温差较大,生产哈密瓜。</div><div>哈密是新疆的东大门,是新疆连接内地的交通要道,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素有“西域襟喉”、“中华拱卫”、“新疆门户”之称。<br></div> <h3>哈密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位于市广东路360号。2002年6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援建的南粤文化中心迁入。博物馆有展厅面积800余平方米,库房面积300平方米。馆内收藏有原始社会至明清时期的石器、青铜器、陶器、木器、铁器、毛布、清代服饰和干尸等文物12000余件,其中17(类)件为国家一级文物。 </h3> <h3>一件镇馆之宝--羊形柄铜镜 ,长16厘米,镜径7.7厘米,镜上铸造出北山羊做柄。</h3> <h3>馆藏:自然奇石</h3> <h3><font color="#010101">从博物馆出来直接来到木卡姆传承中心观看新疆歌舞《十二木卡姆》文艺演出。这是转花表演!</font></h3> <h3>歌舞表演</h3> <h3>与木卡姆演员合影</h3> <h3>哈密回王府,坐落于哈密市回城乡,原回城东北角。是在原蒙古府的基础上于清康熙四十五( 1706年)重建。 民国19年(1930年)6月,沙木胡索特病故。次年,农民暴动,驻哈密省军进占回城,为寻找财宝,将这座有二百年历史的回王府“付之一炬,夷为平地”,连有数百年历史的“贮藏经典之库”也随大火化为灰烬。</h3> <h3>整体建筑分为内外二宫,内宫地面与城墙同高,外形是城楼式的宫殿。</h3> <h3>哈密回王府-王爷台牌楼</h3> <h3>王爷府整体建筑分为内外二宫,内宫地面与城墙同高,外形是城楼式的宫殿。吊楼为牢房,中间是校场,还有数院做为官员办公、警卫住宿以及贮藏军械、招待来宾等用。</h3> <h3> 当时进里面参观只有我一人,女工作人员很好,允许我拍照(按规定是不允许的)……伯锡尔身后其子迈哈默特袭亲王爵,因下肢软瘫,人称瘫王,就是坐着那位,王权掌握在伯锡尔福晋迈里巴钮手中(站着那位)。后福晋被捕,又落入白彦虎、阿古柏之手,被裹胁到南疆。1877年(光绪三年),清军收复阿克苏,将福晋救出,送回哈密。福晋因儿子无嗣,遂让女婿沙木胡索特为王位继承人,先是担任王府掌印伯克,1882年(光绪八年)由清廷批准承袭札萨克和硕亲王爵位,直到1930年6月病逝。次年,哈密改土归流,废除王制,设立县治。</h3> <h3>美丽的新疆姑娘!很遗憾,她让我加她微信……我却没顾上!!!姑娘如看到,请和我联系,给你拍的照片发给你🌹🙏</h3> <h3>哈密市政府非常重视这次活动,我们一行19辆旅游大巴前往天山白石头景区,前有警车开道,后有警车保护。到达休息区,随手拍了这张跟随我们的警察在公路上指挥过往车辆!</h3> <h3>远处一对新人在拍婚纱照</h3> <h3>到达景区,正赶上阴天,天空飘着零星雨点……从森林里穿越来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绿草如菌,野花竞放……右侧远处的雪山,尽收眼底!</h3> <h3>白石头风景区不仅以其得天独厚的高山草原,展现出富有特色的自然景观,而且有她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神奇传说,三者结合使优美的自然景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极富魅力。白石风景区由寒气沟、松树塘、鸣沙山、白石头、天山庙五个游览区组成,方园100平方公里。因此,在白石头可同时观赏雪山、流水、森林、草地和繁花、晴雨、晨夕,四季的景色变化无穷,环境幽静,气候宜人。这个天外来石,记述了一对青年恋人爱情传说!</h3> <h3>天山牧场,白石头风景区东临伊吾叶英格尔草原,西连巴里坤大草原,南邻高耸入云山顶终年白雪皑皑的喀尔里克山,北有白云缭绕的巴里坤北山。</h3> <h3>小摄影师</h3> <h3><font color="#010101">巴里坤大草原,感谢我的同学一路上照顾!</font></h3> <h3>六月八日中午到达吐鲁番。下午参观葡萄沟-坎儿井-交河故城-交河古村</h3> <h3>吐鲁番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是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融合,也是东西方文化和宗教错综交织与相互融合的交汇地,更是中国丝路遗址最为丰富的地区。参观古街,到维吾尔族家里购买葡萄干。</h3> <h3>一座天山把新疆分成了两种风情!天山以北为北疆,天山以南为南疆。南北两疆是截然不同的风貌!</h3><div><br></div><div>北疆以大自然风光为主,比较著名的城市和地区有:乌鲁木齐、吐鲁番、伊犁、阿勒泰、塔城、博尔塔拉等都是属于北疆。整个北疆拥有悠长的牧民文化、高山草原,还有奔驰的骏马与专属新疆特有的歌声。</div><div><br></div><div>南疆以历史文化为主,涵盖了喀什、和田、阿克苏、巴音郭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等地,其中还包含了吐鲁番和塔里木盆地、以及昆仑山脉新疆部分。在南疆,是沙漠与戈壁的完美结合,还有多元淳朴的农业文明。</div> <h3>与乌兰察布的大哥大姐合影留念。</h3> <h3>交河驿:进去需要安检的,里面的卫生间非常棒!</h3> <h3>葡萄沟!限制照相,围绳里可以照!出了围绳外就不允许拍照了!</h3> <h3>坎儿井与京杭大运河、万里长城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其结构是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积水潭)四部分组成。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把地下水抽到上面通过地势的高低形成坎儿井。地道的中央,草草看了一下,仿佛是个圆形,空间很高,里面成了一个小商场,碰见一个旅游团,都不说话,只有一个人来回在小声和他们交谈,仔细听,才发现都是日本人!</h3> <h3>暗渠越深空间越窄,仅容一个人弯腰向前掏挖而行。由于吐鲁番的土质为坚硬的钙质粘性土,加之作业面又非常狭小,因此,要掏挖出一条25公里长的暗渠,不知要付出怎样的艰辛。据说,天山融雪冰冷刺骨,而工人掏挖暗渠必须要跪在冰水中挖土,因此长期从事暗渠掏挖的工人,寿命一般都不超过30岁。所以,总长5000公里的吐鲁番坎儿井被称为“地下长城”,真是当之无愧。</h3> <h3>交河故城,导游介绍有3500年的历史。交河故城,维吾尔语称雅尔果勒阔拉,位于吐鲁番市以西10公里的雅儿乃孜沟30米的悬崖平台上,南瞰盐山、北控交河,地势十分险要。四面环水,故城状如柳叶、为一河心洲,南北长约1650米,东西最宽处约300 米,曾是车师前部王国的国都。交河城系车师人所建,建筑年代早于秦汉,(网上记载距今约2000-2300年)。车师又称作姑师,是生活在这里最早的原始居民。 </h3> <h3>交河故城为唐代遗存。建筑布局别开生面,独具一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也是保存的最好的土建筑城市。古城中央有一连接南门和佛教大寺院南北向的子午大道,把古城一分为二,分为东区、西区。</h3><div><br></div> <h3>交河故城:衰败:14世纪蒙古贵族海都等叛军经过多年的残酷战争,先后攻破高昌,交河。同时蒙古统治者还强迫当地居民放弃传统的佛教信仰改信伊斯兰教。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打击下,交河终于走完了它生命的历程。</h3> <h3>交河城址保存相当完好,古城南北长1600余米,东西最宽处约300米,分为寺院,民居,官署等部分。古城总面积47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遗迹36万平方米。城内建筑物大部分是唐代修建的,建筑布局独具特色。该城保留着宋代以前我国中原城市的建筑特点。全城象一个层层设防的大堡垒,人行墙外,像处在深沟之中,无法窥知城垣内情况,而在墙内,则可居高临下,控制内外动向,城中布防,也是极为严密的。交河故城的布局大体分为三部份,一条长约350米,宽约10米的南北大道,把居住区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大道的北端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并以它为中心构成北部寺院区。城北上还建有一组壮观的塔群,可能是安葬历代高僧的的塔林。东南方,有一座宏伟的地下宅院,顶上有11米见方的天井,天井东面南道,没有四重门栅,天井地面,有一条宽3米,高2米的地道,长60米,与南北大道相通。据考察推测,可能是安西都护府的住所,后为天山县的官署衙门。961年国务院公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h3> <h3>交河故城曾出土不少文物,如唐代莲花瓦当、莲花经卷等。最近,考古工作者,在故城保护性发掘中,首次发现一座地下寺院和车师国贵族墓葬,并出土海珠,舍利子等一批珍贵文物。中国当代艺术大师吴冠中二十年前的一幅彩墨画《交河故城》,以4070万的天价刷新了中国大陆当代艺术家国画拍卖的最高纪录。这幅画和它的姐妹篇《高昌遗址》所描绘的两座古城,立即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h3> <h3>交河古村我觉得既然顺路还是进去看看为好。维吾尔古村——位于吐鲁番市亚尔乡亚尔果勒村,是个典型的维族古村落,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景一物、建筑树木都印满了他们生活的痕迹,以及宗教信仰等等,是个活的民俗博物馆,有上百年的历史。</h3> <h3>这里俨然是一座维吾尔民俗博物馆,展示了维族古老的生活、生产方式,还有信仰习俗等民族文化。</h3> <h3>介绍维族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的小型博物,可以了解维吾尔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发展历史,全部泥土构成的建筑,只有在吐鲁番这样的地方才有。</h3> <h3>出口处,还有一处巴依老爷的豪宅,听说主人近百岁依然健在,家人还在此生活,挺有意思。</h3> <h3>因一路上,导游再三嘱咐,在这里不能随便拍照,故没能和主人合影留念!</h3> <h3>豪宅内一角</h3> <h3>豪宅的院落</h3> <h3>这个美景在故城与古村之间</h3> <h3>六月九日凌晨一点二十,旅游大巴从吐鲁番驶进乌鲁木齐市。吃完早餐,七点从宾馆出发,前往天山天池。從乌鲁木齐出发前往旅遊勝地天山天池,天氣非常晴朗。去往天山天池的路上,这个区间巴士是必须乘坐的,因天池景区距离售票大厅较远。坐区间巴士大约20分钟到达“民族风情园”,需要穿过整个民族风情园,在出口处还有一个旅游纪念品店,穿过纪念品商店才可以继续换乘巴士,走盘山公路抵达天池景区。整个民族风情园沿途出售各种食物,烤羊肉串、抓饭,烤肉,烤包子,但是因为是在风景区,价格你懂的。这个线路的设计多是让游客消费。然後再上車全程約50分鐘。一路上,我坐在副驾座,司机师傅给我介绍天山天池,经过盘山公路中,沿途會見到小天池及路边的榆树林及瀑布群(溪流),最后到达景区。</h3> <h3>上山时山路蜿蜒曲折,司机师傅介绍一共33道弯。伴随一条条奔腾的溪流,这是来自天池的水,清澈的溪水冲击岩石时激起雪白的浪花,使人感到一股清新气息。</h3> <h3>到达天山天池景区前,俏夕阳旅游2团的部分人员合影留念。</h3> <div>景区可以选择步行到天池,也可以选择坐电瓶车,每位10元,单程,直达天池。可以买往返电瓶车,也可以在天池边买回程电瓶车。可以选择水陆游天池,85元的普通游船,95元的豪华画舫,画舫里有歌舞表演,有讲解。我和同伴徒步进入天池,走了十几分钟,就到了!</div> <h3>偶遇美女摄影师,让我帮她拍照!</h3> <h3>高培望远镜扫码可观看,雪山尽收眼底!</h3> <h3> 位於博格達峰山腰的天池,清澈透明,湖面倒影着博格達峰,周圍雲杉環繞,風景優美,湖水泛起了點點的漣像在跟遊客打招呼!海拔1910米的天池就像與天空連在一起。 因为时间的关系,可惜沒能看到瀑布,不能登上最高峰俯瞰呈半月形天池全貌! 天山天池的旅程,還是帶來吸引力和驚艷!</h3> <h3>博格达峰顶冰川积雪,终年不化,银光闪烁,与山谷中的天池绿水相映成趣,构成了此地高山平湖的优美景色。<br></h3> <h3>天山天池风景区以高山湖泊为中心,雪峰倒映,云杉环拥,碧水似镜,风光如画,古称“瑶池”,据说神话中西王母宴群仙的蟠桃盛会便设在此处。“天池”一名来自清代,取“天镜,神池”之意,极言此地风光之美。</h3><div>天池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湖水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有“天山明珠”盛誉。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div><div>水上游览会停在王母庙前的码头,可以选择参观,需要登一段山路,因时间关系,导游没让去!</div> <h3>·新疆国际大巴扎位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巴扎集市,维吾尔族文化表现最集中、留存最完整的地方 。</h3><div>·最著名的景点是广场中心的丝绸之路观光塔,塔内各层都有彩绘和展览,展示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登上塔顶还能俯瞰周围的城市风光。</div> <h3>国际大巴扎中心广场,浓郁的伊斯兰风情街……</h3> <h3>大巴扎二道桥大剧场,我们一行分成22个团队,800人左右,因去参加大巴扎二道桥自助餐歌舞会,每个人自费200元,大部分都去了。</h3> <h3>歌舞表演</h3> <h3>这唢呐吹的真棒!都录了像……</h3> <h3>晚宴后,去往乌鲁木齐南站。(原乌鲁木齐火车站),因新建乌鲁木齐站,2014年9月1日正式更名为乌鲁木齐南站。乌鲁木齐南站位于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自1962年建成以来,乌鲁木齐火车南站先后经历1984年和2004年两次改扩建。</h3><div>为了给正在建设的高铁新客站预留站名,2014年9月1日,立于车站候车楼上52年、由郭沫若先生题字的“乌鲁木齐”四个书法字体,也更换成为电脑字体“乌鲁木齐南”。 </div><div> 赶往下一站 :(未完待续-2018西部五省游下)<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