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行走~翠华山篇

鹿回头

<h3>2018年7月20日跟随西港户外来到了翠华山,这是我第三次登翠华山了,1997年和几位朋友开车到天池,观看了风洞冰洞就返回了,2003年带儿子和外甥女徒步往返,但都是匆匆一览,对于这次登山我还是满怀期待。</h3> <h3>一大早我们就到达山门口,景区九点开放,我们等在门口,成了第一批游客。</h3> <h3>登山可以乘坐景交车,单程每位20元,我们选择的是徒步,刚一进山,就看到一个瀑布。</h3> <h3>一路上微风习习,凉爽无比,景色优美。</h3> <h3>石峡腾雾里竟然雾气腾腾,温度降到很低,适合避暑。</h3> <h3>登到一处观景台,留个影,休息一下继续前行。</h3> <h3>巨蚌含珠,地质运动天然形成的景观。</h3> <h3>铁链架起来的惊鸿桥,通过时很安全。</h3> <h3>剑石~象形石,形似利剑,直刺云天。</h3> <h3>夏之春,清凉世界</h3> <h3>悠悠洞,天然空调。</h3> <h3>冰洞风洞外面各种小吃,好吃还不贵,煎饼卷菜5元,浆水鱼鱼6元,玉米十元三个。</h3> <h3>吃饱了逛天池,绕天池一圈。</h3> <h3>风洞下的玄关,是两块高30余米的巨砾之间的一道狭缝,缝宽仅数米,可能是巨砾断开所形成的狭窄通道。<br></h3> <h3>翠华山风洞是由两块巨大砾石呈“人”字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狭长缝隙,整体看来像一块三角形,其长约30米,高约15米。洞内常年不见阳光,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使人感觉凉嗖嗖的。</h3> <h3>冰洞位于翠华峰崩积体的上部,海拔约1200米。冰洞较深,洞内地势低陷,形成了造型各异的外洞与内洞。据资料显示,翠华山冰洞的形成源于一场山崩。当时,巨大的砾石相互碰撞、挤压、垒叠,巨砾间形成许多缝隙,而石缝又与地下-30℃度的地方相通,缺少与洞外进行冷暖空气交换的条件,使得夏季地表的雨水流入洞穴结成冰,洞内外温差高达23℃以上。</h3><h3><br></h3> <h3>从冰洞风洞出来,我们直接往上攀登,征服翠华主峰。</h3> <h3>一路是急拔高</h3> <h3>先到达一片庙宇</h3> <h3>这里修建了滑道,可以省时省力滑回天池。</h3> <h3>太乙观星前匆匆留影,今天我们的目标是最高峰,稍作休息,我们向顶峰进军。</h3> <h3>山顶竟然还有一处铁桥</h3> <h3>做让你开心的事,</h3><h3>和让你开心的人在一起,</h3><h3>让笑如呼吸般频繁,</h3><h3>让爱像生命一样长久。</h3> <h3>在最高处回看天池,是那么的渺小。</h3> <h3>爬上山顶并不是为了让全世界看到你,</h3><h3>而是让你看到整个世界。</h3> <h3>无限风光在险峰</h3> <h3>到达翠华峰最高点,我们一路急下全是台阶。</h3> <h3>下午四点半,我们回到景区门口。这次我们无意中走了一个大满贯,各种经典景点,全用我们的双脚丈量了一遍。</h3> <h3>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风光无限好,翠华山值得一去再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