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俄罗斯是本次旅行的重头戏之一。圣彼得堡为俄罗斯帝国的首都长愈二百多年,并为帝国三次大革命——第一次俄国革命、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的中心。历史文化的沉淀比首都莫斯科更为丰富多彩。来俄罗斯旅游,一定不能错过圣彼得堡。</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圣彼得堡由彼得大帝于1703年5月27日建立,在1712年至1918年期间为俄罗斯帝国的首都。圣彼得堡多次因时空背景而易名: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后,圣彼得堡为因应当时“去日耳曼化”的风潮而改名为“彼得格勒”(Петрогра́д);苏联时期,在列宁逝世后又改名为“列宁格勒”(Ленингра́д)。1991年苏联解体后,列宁格勒经过公投决议后,恢复使用圣彼得堡的原名。</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虽然随着苏联解体和柏林墙倒下,所谓的铁幕已经落下快四十年了, 但俄罗斯仍然有一些莫名的神秘感。六月七日,邮轮一早就到了圣彼得堡的港口。天刚亮,拉开窗帘一看,我的妈呀!平地上尖尖地竖起一个高高而纤细,如同宇航火箭一般的家伙,尖锐的顶部直指蓝天。莫非是个巨型洲际导弹?!</h3> <h3>还是准备发射的样子!</h3> <h3>原来这是圣彼得堡的第一座摩天大楼 - 拉赫塔中心(Lakhta Center)。由于圣彼得堡是个世界性历史文化遗产,一直没有高楼大厦。如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距离市中心9公里的海边,矗立起一座全欧洲最高的摩天大楼。拉赫塔中心建筑高度463米(1,517英尺),总面积为40万平方米。设有办公室、共同工作中心、体育中心、儿童科学中心、会议中心, 展览大厅等等。 在位于357米高的大楼顶端有一个免费公共观景台。(2018年10月16日交付使用)</h3><h3><br></h3><h3>有趣的数据:</h3><h3>·2015年3月1日,拉赫塔中心箱型基础基底层混凝土浇筑完工。 49小时内不间断浇筑混凝土19,624立方米,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建成时整个中心耗费400,000立方米混凝土。</h3><h3>·拉赫塔中心大厦由189 000个金属结构和楼板梁组成,其中仅有2个完全相同。扭曲式结构使得各层楼板间角度相差3度,独特之处由此产生。</h3><h3>·摩天大楼玻璃窗面积77 000平方米。每块玻璃幕墙重量为780千克。如此大规模高层建筑冷弯玻璃幕墙安装在全球史无前例。</h3><h3>(摘自《维基百科》)</h3> <h3>用尽600mm變焦镜头把塔尖看个清楚。</h3> <h3>往市区方向望过去,可见大型体育中心。两个星期后,2018年世界杯有部分赛事在那里进行。</h3> <h3>虽然俄罗斯对西方开放已经数十年,但对外国游客的旅游签证仍然相当麻烦,对邮轮旅客亦不例外。我们不想办理繁琐的旅游签证,就必须跟随专业旅行团进入,而且好像还不能过夜。</h3><h3><br></h3><h3>邮轮公司的旅行团口碑不怎么样,价格不菲 (每人约$430) 而且有些我们想去的地方还去不了。彼得堡是芭蕾圣地之一,偏偏旅行团只去看民族舞蹈而不是芭蕾。还好,我们临行前做足了功课,发现了一家叫TJ Travel 的俄国旅行社有小巴旅游团,不单止游览热门景点,还可以安排观赏芭蕾(另收费,包接送),价格只有邮轮团的一半。出行前两个月就在网上订妥了。哦,对了,还有差别。 邮轮团是下图的大巴,而我们的是小巴。这也是衡量性价比的一个指标。</h3> <h3>圣彼得堡街景。</h3> <h3>小巴把我们送到冬宫门前的码头,登上了前往夏宫的水翼船。</h3> <h3>这条河叫涅瓦河(俄语:Нева,英语:Neva River),是俄罗斯西北部的一条河流,源出拉多加湖,自东向西流,经圣彼德堡与涅瓦湾,注入芬兰湾。涅瓦河水量丰富,为欧洲第三大河流(居伏尔加河和多瑙河之后)。冰期长约5个月。这里的寒冬绝对不是小儿科。<br></h3><h3><br></h3><h3>这就是天下闻名的冬宫。按行程我们今天只是路过明天再进去参观。</h3> <h3>圣以撒主教座堂(俄语:Исаа́киевский Собо́р, 英语:Saint Issac's Cathedral)是圣彼得堡最大的教堂,在兴建时也是俄罗斯最大的主教座堂,高101.5米。圣以撒是彼得大帝的主保圣人,教堂因而得名。</h3><h3><br></h3><h3></h3><h3>圣以撒大教堂坐落在同名的广场上,由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下令建造了这座巨大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内饰相当华丽。其建造工程历时40年,从1818年至1858年。在苏联时代,该建筑先是被废弃,然后变成了无神论博物馆。二战期间,穹顶被涂成灰色,以避免吸引敌机的注意力。苏联解体后,教堂的礼拜已经恢复。</h3><h3><br></h3><h3>桥上的彩旗是为了迎接即将开幕的世界杯足球大赛。</h3> <h3>彼得保罗要塞(俄语:Петропа́вловская кре́пость, Petropavlovskaya Krepost,英语:Peter and Paul Fortress)是一座昔日的城堡。现在是旅游热点之一。以后还会介绍。</h3><h3><br></h3><h3>迎风劲飘的旗是俄国海军军旗。河面上黄色的船就是跟我们正在乘坐的一样的水翼船。在内河慢行时与普通船只无异,但出海后可以快速“飞行”。</h3> <h3>水翼船途经我们的邮轮码头。这就是我们乘坐的富豪公主邮轮(Regal Princess)。</h3> <h3>水翼船来到彼得宫城(Petergof)。这里海风劲吹,尽管已经是六月初,但用春寒料峭来形容并不为过。以后朋友在这个季节来,记得要多穿衣御寒。</h3> <h3></h3><h3>彼德宮城主要有彼得夏宫及其喷泉庭园,皆為俄罗斯观光名勝。1705年奉彼得一世之命,以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建设而成,到處可发现法國凡尔赛宫的影响。彼得大帝每年夏天来此小住,也是宴请群臣和外宾的地方。</h3><h3><br></h3><h5><i>资料图:《维基百科》By Andrew Shiva / Wikipedia, CC BY-SA 4.0, </i></h5><h5><i>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50827967</i></h5>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夏宫正面与参孙大喷泉。</h3></h3> <h3>路边的小喷泉。</h3> <h3>路中心的亚当喷泉。</h3> <h3>修葺精致的菩提树大道。</h3> <h3>众多金雕像的花园。</h3> <h3>比真人还大的金像到处可见。</h3> <h3>这三条小龙并不张牙舞爪,而是在快乐地戏水。</h3> <h3>优雅的喷泉纪念碑。</h3> <h3>这是一个镀金的喷泉组,希腊神话中的海之信使特里同(Triton)撕开海怪的下巴。 一股强大的水流从怪物的下颚涌出。 四只海龟正在战场的四个角仰头喷水助战。</h3> <h3>人鱼特里同是海王波塞冬的儿子。</h3> <h3>夏宮前面的参孙噴泉瀑布真可謂美輪美渙。</h3> <h3>三百多年前还没有电力,所有喷泉的水由附近山上的水库提供。</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参孙(又译:三松)是圣经士师记中的一位犹太人士师,生于前11世纪的以色列,玛挪亚的儿子。参孙以借着上帝所赐极大的力气,徒手击杀雄狮并只身与以色列的外敌非利士人争战周旋而著名。</span><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br></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水池中央的金雕像描述了参孙(Samson)徒手撕开狮子嘴巴的场景。</span></h3> <h3>恢宏的設計与精致的制作都令人嘆為觀止。</h3> <h3>夏宮旁边的的東正教教堂。</h3> <h3>夏宫的拱顶也是东正教的洋葱头。</h3> <h3>洋葱头顶上有宣示沙皇皇權的三頭鷹。</h3> <h3>离开夏宫后,小巴开了大约一小时,来到了普希金镇的一家餐厅用俄式午餐。餐厅名字叫"赫利布尼科夫”酒吧(Трактиръ "Хлебниковъ")。</h3> <h3>餐厅内朴实无华。木头桌椅挺接地气。没有仔细看价钱,已经包含在团费里。</h3> <h3>据介绍,这个酒吧在皇村有相当的历史。大厨曾在比利时学习,并在圣彼得堡多家著名餐厅仼职,曾为俄罗斯总统们及高官烹饪,云云。</h3> <h3>餐前有果味伏特加,樱桃和桃子。</h3> <h3>甜菜汤。</h3> <h3>主菜是羊肉伴杂菜与炸薯条。</h3> <h3>饭后甜点是伴有炸薯片的冰淇淋。</h3> <h3>侍者。</h3> <h3>俄国文豪诗人普希金在这里出生和学习。为了纪念他,这个镇就以他命名。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生于1799年6月6日。昨天是他的生日,铜像脚下有好几束鲜花。</h3> <h3>离铜像不远处就是我们今天的第二个参观的主要地点 - 叶卡捷琳娜宫。因皇宫在此,这个镇又称沙皇村,或简称皇村。</h3> <h3>叶卡捷琳娜宫(俄语:Екатерининский дворец, 英语:Catherine Palace )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园林。这座宫殿建造于1717年,是彼得大帝为其妻也就是后来的叶卡捷琳娜一世修建的。1752年他们的女儿伊丽莎白女皇觉得这座宫殿太过时了,命人推到了旧宫殿,并重新建造了这座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宫殿,使用了超过100公斤的黄金。不过叶卡捷琳娜大帝也就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即位以后仍然觉得不够时髦,又按照她自己的喜好对这座宫殿内外以及花园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和扩建。宫殿的格局则是建筑精巧淫靡,色彩清新柔和,弥漫着女性的柔美、娇媚的风韵。可以说园中到处是诗,到处是画,无处不飘动着令人心醉的旋律,无处不弥漫着花草的芬芳,女皇生前声色犬马、骄奢淫逸的气息依然沁淫着整座园林。它于1990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h3> <h3>为了保护宫中的地面,进宫参观前,游客要穿上鞋套。</h3> <h3>如此精致的镶嵌木地板,怪不得要用鞋套了。</h3> <h3>看来女皇对镶嵌木板很感兴趣,连钢琴的饰板都是镶嵌的。</h3> <h3>精致的家具。</h3> <h3>众多名画,目不暇接。</h3> <h3>由苏格兰建筑师设计的阿拉伯厅(Arabesque)有奢华的地毯,令人宽慰的天蓝色和耀眼的金饰。</h3> <h3>刚刚才赞叹过黄金耀眼,隔壁的接待厅更胜一筹。等待接见的宾客们在这里等候沙皇的接见。</h3> <h3>青花瓷的壁炉。</h3> <h3>我的天哪!刚才两个厅一个比一个更金壁辉煌,这个大厅更是金辉耀眼! 这个就叫大厅(Great Hall),沙皇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h3> <h3>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II Николаевич,1818-1881,1855—1881在位)于1867年4月9日以720万美元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亚历山大二世亦是割占最多中国领土的俄国沙皇。他在位期间,俄罗斯帝国从清廷手中割取了外东北和外西北近一百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土地。</h3><h3><br></h3><h3>这是亚力山大二世的戎装像。</h3> <h3>我们还参观了琥珀厅。那是普鲁士皇帝威廉一世的赠品,除了带大型落地窗的一面墙外,其他三面墙壁都镶满了琥珀,十分美丽。遗憾的是此厅不许照相,只好白吹一下了。</h3><h3><br></h3><h3>宫里有好几个餐厅。下图是其中一间餐厅精致奢华的茶具。</h3> <h3>逾300年历史的叶卡捷琳娜宫展示了18,19世纪建筑大师和装饰艺术大师的杰作,同时也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修复宫殿者的成就。在战争年代中58个大厅被摧毁,其中32个被重建。</h3> <h3>离开叶卡捷琳娜宫后经过大约一小时的行驶,小巴将我们带回圣彼得堡市区。我们要去参观的是滴血救世主教堂(俄语:Храм Спаса на Крови, 英语:Church of the Savior on Blood)。</h3> <h3>不巧教堂的主塔正在维修,无法拍摄全景,对着教堂内一座模型拍照。</h3> <h3>1881年3月13日(俄历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的马车通过格里博耶多夫运河河堤时,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扔进一枚手榴弹,皇帝受伤出血严重,被送回到冬宫后几小时后死亡。1883年,其子亚历山大三世为纪念亡父在此地点修建教堂。工程进展缓慢,直到1907年尼古拉二世在位时期才最终完成。</h3><h3></h3><h3>暗杀发生现场的一段街道被锁定在教堂内的饰满黄玉、琉璃和其他宝石的亭子里。其中一个鲜红的十字架象征沙皇溅出的血,与周围路面粗糙的鹅卵石形成鲜明对照。</h3> <h3>滴血教堂的建筑风格迥异于圣彼得堡的其他建筑,该市主要是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风格,但滴血教堂特意设计成中世纪俄罗斯建筑,类似于17世纪的雅罗斯拉夫尔教堂和著名的莫斯科红场的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教堂内有7500平方米的马赛克——超过世界上任何其它教堂。</h3> <h3>1917年俄国革命以后,教堂遭到洗劫和掠夺,其内部破坏严重。苏联政府在1930年代初关闭了该教堂。后来成为一个歌剧院的仓库。</h3> <h3></h3><h3>1997年8月,教堂在关闭27年后重新开放,但不作为全时间的礼拜场所,只举行东正教的追思礼拜。现在是马赛克博物馆,是圣彼得堡的一个主要旅游景点。</h3> <h3>精美的穹顶。中央的耶稣像很难看出是马赛克。</h3> <h3>拉近一点。</h3> <h3>在拉近。现在看出小瓷片了吧?</h3> <h3>彩色的洋葱头</h3> <h3>刺猬一般的洋葱头。</h3> <h3>洋葱头顶上的东正教十字架,除了像罗马天主教一横一竖的两杠外,还有上面一短横和下面一斜短横和一弯新月。</h3> <h3>花几个钱可以和身穿沙皇时代装束的演员来张合照,或者站在背景板后面露出脸蛋来张“盛装照。</h3> <h3>彼得保罗要塞(俄语:Петропа́вловская кре́пость, 英语:Peter and Paul Fortress)是一座昔日的城堡,由彼得大帝创建于1703年。建此要塞是为了防备瑞典袭击新首都。不过该堡垒如同世界上不少重大要塞一样,从来没有实现其军事目的,而是成为囚禁犯人,尤其是政治犯的监狱。曾关押在这座“俄国的巴士底狱”的有国人熟悉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等。</h3><h3><br></h3><h3>彼得保罗的名字来自耶酥的两大门徒圣彼得与圣保罗,而不是像其他众多圣彼得堡地名来自彼得大帝。</h3><h3><br></h3><h5><i>资料图:摘自《维基百科》By Andrew Shiva / Wikipedia, CC BY-SA 4.0, </i></h5><h5><i>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51488758</i></h5> <h3>要塞内的建筑都环绕着彼得保罗大教堂(1712年至1733年)。</h3> <h3>它有高123.2米(404英尺)的钟塔(市中心最高)。</h3> <h3>顶部手持十字架的天使,成为圣彼得堡的重要象征。</h3> <h3>教堂内的拱顶。</h3> <h3>主祭坛。 </h3> <h3>主祭坛上面的水晶灯。</h3> <h3>彼得保罗大教堂内保存了从彼得大帝到尼古拉二世的几乎所有的俄罗斯沙皇和皇后的遗骸,尼古拉二世一家于1998年7月安葬于此。(只有彼得二世和伊凡六世没有埋葬在这里,彼得二世安葬在克林姆林宫的天使长米迦勒大教堂)。</h3> <h3>历代沙皇的石棺四角有金徽章,皇后和皇族则没有。</h3> <h3>叶卡特琳娜一世的石棺。</h3> <h3></h3><h3>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尼古拉二世家族被布尔什维克军队逮捕,囚禁于叶卡捷琳堡伊帕切夫别墅。1918年7月16日深夜或7月17日凌晨,尼古拉二世家族包括和他们在一起的仆人近10人被集体处决。他们的尸体被浇上硫酸和汽油销毁,残余骨渣被埋藏在叶卡捷琳堡地区的一个废弃洞穴中。</h3><h3></h3><h3>伊帕切夫别墅于1977年7月时被时任苏共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党委第一书记的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奉命拆除,后来他在自己于1990年出版的回忆录中表示对此感到羞愧。</h3><h3><br></h3><h3>2008年10月1日,俄罗斯最高法院正式为尼古拉二世平反,宣布他的家族是苏联镇压下的受害者。俄国当局正式推翻有关罗曼诺夫皇族罪有应得的观念,而此一皇族所遭指控的罪名正是90年前布尔什维克革命以及将沙皇一家处死的重要正当性依据。最高法院发言人奥金佐夫说:“本院主席团宣布,对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的镇压毫无理由,并恢复他们的名誉。”</h3><h3><br></h3><h3>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的石棺。</h3> <h3>本文开头提到我以为看见了洲际导弹。在这里,我确实看见了洲际导弹!</h3><h3><br></h3><h3>护城河对面的军事博物馆(红砖墙)外摆放了一组白杨机动洲际导弹。左边两辆是通讯车,右面是发射车及导弹。</h3> <h3>发挥索尼RX10M4变焦镜的优势来个近照。可以确定这是一款白杨洲际弹道导弹(RT-2PM Topol SS-25 Sickle)。该导弹发动机为三级固体燃料火箭,可携带一枚80万吨核弹头,以大约21倍声速,飞行1.1万公里。白杨导弹于八十年代中期服役。白杨的发射车有7对车轮。</h3><h3><br></h3><h3>后来,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开始研制。 2006年开始部署。白杨-M的发动机及飞行能力相差不大, 但可以携带4枚55万吨核弹头,或者10枚分导非核弹头。白杨-M的发射车有8对车轮。</h3> <h3>这是通讯接力车。</h3> <h3>涅瓦河上的飞行荷兰人木帆船。现在是一家浮动餐厅。</h3> <h3>圣母玛丽亚升天教堂在圣彼得堡的众多名胜古迹中不算出众,但其庄重气势及细腻的装饰吸引了我的镜头。</h3><h3><br></h3><h3>教堂原建于1735年,后来改建多次。今天的建筑建于1895年,是圣彼得堡第一个用铝合金建造洋葱头屋顶的教堂。1935年,苏联关闭了这座教堂,僧侣被捕。 多年来,教堂被用作仓库。1956年,它被改建为列宁格勒的第一个人造溜冰场。 壁画被涂上油漆。</h3><h3></h3><h3>1991年,这些建筑物回归俄罗斯东正教会并开始修复。 圣像在2003年完成,许多原始壁画都是从苏联时代的油漆中煞费苦心地复原的。 今天教堂的外部修复仍在继续,但它终于恢复了昔日的辉煌。</h3> <h3>来到世界芭蕾圣地,岂有不看芭蕾演出之理?于是请求导游帮我们张罗了门票,当天晚上在著名剧场马林斯基剧院看芭蕾舞《神殿舞姬》。出了彼得保罗要塞后,另外一辆小巴将我们送到剧院。</h3><h3></h3><h3><br></h3> <h3>马林斯基剧院(俄语:Мариинскийтеатр,英语:Mariinsky Theatre,也拼写Maryinsky或Mariyinsky)是俄罗斯圣彼得堡历史悠久的歌剧和芭蕾舞剧院。 它于1860年开放,成为19世纪后期俄罗斯最杰出的音乐剧场,其中许多柴可夫斯基,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 - 科萨科夫的舞台杰作都在此举行首映式。 在苏联时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它被称为基洛夫剧院。 今天,马林斯基剧院是马林斯基芭蕾舞团,马林斯基歌剧院和马林斯基乐团的所在地。如今指挥家瓦列里·阿比萨洛维奇·格吉耶夫担任该剧院的总导演。<br></h3> <h3>马林斯基剧院起源于1783年,始于1983年奉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谕旨,在今天圣彼得堡剧院广场的音乐学院位置建造了大剧院,在其对面又建造了马戏场,后被一场大火烧毁。现在的马林斯基剧院,是建筑师卡沃斯基设计、在马戏场旧址上重建的剧院,1860年10月2日这座新剧院正式启用。当时执政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取名马林斯基剧院。</h3><h3><br></h3><h3><br></h3> <h3>听到马林斯基剧院这个名字,大家会觉得肯定是一个叫马林……司机的斯拉夫人建立了这座剧院... </h3><h3><br></h3><h3><br></h3> <h3>其实马林斯基剧院(Mariinsky Theatre)更应该译成玛丽因斯基剧院(Mari-insky Theatre)。这个名字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以他的皇后玛丽命名的。俄文里,后缀 -sky 或 -insky 的意思是“谁谁的”。Mariinsky 就是“玛丽的”。意译应为"玛丽剧院"。</h3> <h3>马林斯基剧院的舞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观众席按照意大利式的剧院呈U形环绕舞台。观演厅可同时容纳1625名观众。</h3> <h3>百年来,剧院数易其名。1920年,剧院改名为国家歌剧和芭蕾舞艺术院。1935年,又以苏联领袖基洛夫命名。1992年重新恢复它原来的皇家头衔——马林斯基剧院。</h3> <h3>《神殿舞姬》,改编自印度诗剧《莎恭达罗》,原剧的编导是俄罗斯学派的奠基人彼季帕。《舞姬》是古典芭蕾舞最辉煌时期俄罗斯古典芭蕾的一部经典作品,它的出现比《天鹅湖》还要早,对世界芭蕾的发展起着十分深远的影响,许多芭蕾经典作品都是在其基础上而变化衍生过来的,堪称世界芭蕾的奠基作品之一。</h3><h3><br></h3><h3>今天的女主角由维多利亚·特列斯金娜饰演。</h3><h3><br></h3><h3>演出时不准拍照,不过谢幕时不少观众拿起了相机。我也乘机拍几张。</h3> <h3>男主角金奇敏(Kimin Kim)是韩国人。作为一个东方人能在西方顶级芭蕾舞剧团担纲真了不起。他在剧中好几个高难动作获得观众的掌声及"Bravo!"的喝彩声。我一直以为看芭蕾和听交响乐一样,演出期间观众应该静默,只有京剧演员拉长腔时观众会喝彩。原来芭蕾与京剧的观众竟有共同之之处。</h3> <h3>男女主角和乐团指挥谢幕。</h3><h3><br></h3><h3>今天的指挥<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阿列克谢·列普尼科夫毕业于圣彼得堡的里姆斯基•柯萨科夫音乐学院。1991年进入马林斯基剧院。2007开始担任舞台管弦乐队指挥。</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去年带马林斯基乐团访问中国。</span></h3> <h3>夜幕初降之中的马林斯基剧院。</h3> <h3>因为圣彼得堡位于北纬60度,夏季日照长。晚上十点半,天才开始变暗。这是对夏季游客的额外恩惠。</h3> <h3>看完芭蕾后,旅游公司把我们送回邮轮。明天我们将继续参观圣彼德堡。</h3><h3><br></h3><h3>下回再续⋯</h3><h5><i><br></i></h5><h5><i>** 本文所有照片,除特別注明外,均由筆者拍攝。</i></h5> <h3>本游記其他章節:</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ei5qdpd"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2018柏林北欧游之一 - 简介</a></h3><h3></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eiauh9h"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2018柏林北歐游之二-柏林(上)</a><br></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eib8b13"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2018柏林北歐游之三-德累斯頓</a><br></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eibzc63"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2018柏林北歐游之四-柏林(中上)</a><br></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g3kyuvl"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2018柏林北歐游之五-柏林(中下)</a><br></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h90h42s"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2018柏林北歐游之六-塔林</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