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悄然流逝的光阴里,不知是谁打翻了砚台的古墨,泼染了整个徽州大地,令锦绣山河浸润在潮湿的水墨中。<br></h3><h3> </h3><h3><br></h3><h3> 梦中,水墨徽州,我来了!</h3> <h3> 张建平老师一直致力于保护徽州文化,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君子的形象和气概。</h3><h3><br></h3><h3> 很有幸,69期探秘营邀请张老师全程指导我们的孩子走进徽州,触摸历史。</h3> <h3>在孩子们的心中,张老师是这样的。</h3><h3><br></h3><h3>CC说:张老师并不高大,甚至有些矮胖不起眼,虽感觉他背后有万丈光辉,但他仍是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他完美映证了我一直很喜欢的话:
每个平凡人背后,他一定不简单。<br></h3> <h3>RZ说:张老师微胖的身躯略显一丝佝偻,但影子尤为高大,甚至可以看见,影子的左上方,有一颗熊熊燃烧的中国心。我不敢去想这血肉之躯是如何挡住张牙五爪的钢铁巨兽的,也许每一次都是以命相抵,但他丝毫没有退缩,他为了文化,为了国家而战斗着。<br></h3> <h3> 这次与众不同之处,孩子们在张老师讲解之后,带着问卷,与当地人进行沟通,真正的了解徽州文化。</h3> <h3> 在调查的过程中,孩子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h3><h3><br></h3><h3>HX说:当他去问别人问题的时候,受到了拒绝,他当时不明白为什么会被拒绝。后来听邹煜老师讲了沟通的技巧,才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br></h3> <h3> 经过邹煜老师的指导,孩子们在与人沟通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h3><h3><br></h3> <h3>GG走进唐模写下这段话:</h3><h3><br></h3><h3> 古人在嘈杂之地立清静一碑,看此,仿佛之即化作崂山道士,穿过世俗的拍打,穿过纠葛的澌然,穿过自己,虚无便落上了肩头,这世界贮积了太多的声响,于是变得没有声响,汇聚了太多的意义,于是也就失去了意义。</h3><h3>
<br></h3> <h3>YY参观呈坎村时写道:</h3><h3><br></h3><h3> 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不久便依稀落下几粒珍珠,以为是天神的礼物,缓解夏日干酷。约摸十几分钟的功夫,忽而雷声大作,雨泻天而降。变幻莫测的大自然,隐藏了太多奥秘。用一颗发现美的眼睛,总能捕捉奇迹。我,确实被此景折服,看雨帘,听雨声,闻雨味,品雨韵,别提多惬意。
<br></h3> <h3> JW在西溪南遇到一位老人,他很乐意接受我们的采访,聊天中知道了他就是溪西南村的老村长。老人一会儿惋惜被拆除的大片老宅,一会儿感谢国家对他们村落的保护,一会儿又沉浸在子孝媳贤的欢愉中,不禁让我想起远方的家想起爸爸妈妈,很想抱抱他们。<br></h3> <h3> ZH的调查是老街的一家米酒店。店里的酒是老爷子做的,老爷子是非遗传承人,期间,他感受到店员自如的微笑和整个店的文化融为一体。<br></h3> <h3> 接下来,让我们随孩子们的视线,走进他们眼中的徽州。</h3><h3><br></h3><h3>GG说:徽州的村落从一出生,就被规划好了今后的道路,这儿抹一蔟绿,那儿架几座桥,写写画画,堆堆砌砌,就成 今天的模样,徽州虽为战乱的静谧之地,但开放程度从不落后于中原,文化的染缸使每一座村在都是新的、活的、总有不同的征途。<br></h3> <h3>XC说:每日村庄的游历总能给我带来许多惊喜。本是大晴的几天,总算是迎来了阵雨,撑着伞在雨中漫步,随时随地感受着恬静小镇的美好。<br></h3> <h3>XL说:仰望着写满历史故事的房顶,被先人们的智慧所深深折服,眼睛有些湿润了,把头轻轻倚在记满历史的黑褐色柱子上,感受历史的链接,老祖宗伟大力量,内心对古人们充满了赞叹!臣服!!</h3> <h3> 此刻我无比感恩,徽州就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勤奋、自强不息、重视教育、伦理正常、愿意付出,这不正是我们爱与幸福倡导的嘛!</h3><h3><br></h3><h3> 下面,让我们一起随孩子们喊出:</h3><h3>我爱你中国,我爱你徽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