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逛河西走廊(手机版·一)

陈旻

<h1><b>河西走廊古称雍州、凉州,简称"河西",曾是佛教东传要道与第一站、丝路西去的咽喉;这里西汉时即设四郡,屯垦戍边,是汉朝经略西北的军事要地。如今多指甘肃的河西五市:酒泉,张掖,武威,金昌,嘉峪关。(下图为酒泉鼓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h1> <h1><b>我们从酒泉出发,在嘉峪关车站接车后就直奔民乐县。</b></h1> <h1><b>嘉峪关火车站广场上的驿使(传递公文、书信的人)雕塑建成于2001年10月,整体高度12米,由青铜雕塑、基座组成。邮传驿使塑像出自嘉峪关魏晋墓彩绘砖画中的《驿使图》,现已成为中国邮政的标志。</b></h1> <h1><b>河西走廊天空中的云,就像一幅幅的画,美不胜收。</b></h1> <h1><b>下午我们到达民乐扁都口。按照朋友的老经验,我们先驱车到扁都口附近一个山坳里,据说那里的油菜花非常好看,而且没有游客。</b></h1> <h1><b>结果到了山坳里只看到两头奶牛。打听放牛者下来才知道种油菜亏本,农民们开始种牧草了;随后我们转向扁都口。</b></h1> <h1><b>扁都口位于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海拔3500多米,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代的丝绸之路南路便由此入青海入甘肃入西域。因此这里便上演了一幕幕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历史大剧。</b></h1> <h1><b>张骞从这里出使西域,霍去病从这里征战匈奴,法显从这里西去天竺,隋炀帝从这里进入河西,解放军从这里挺进甘肃……在</b><b>这条古道上也走过李白、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等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边塞诗篇。</b></h1> <h1><b>扁都口油菜花近来声名远播,慕名而来者甚多。</b></h1> <h1><b>扁都口每年7月下旬此地的油菜花进入盛花期,黄花盛开与草原绿野相连,大地宛如一个艳丽的毛毯,成为河西走廊地区的一道别致风景。</b></h1> <h1><b>但是扁都口的油菜花论规模不如青海门源,论景观不如祁连卓尔山,论山体构造不如云南罗平的金鸡峰林;而且还开始圈地收费,实属无聊。不过游客倒是不多 ,所以来民乐县扁都口的观赏油茶花,一次即可,再次无味,不推荐。</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这是扁都口国际自驾营地</b></h1> <h1><b>第二天上午我们转向山丹军马场,在路上碰到一群驴,使我们兴奋不已。拍摄牛、马、羊群的机会很多,但是拍摄驴群的机会就不是很多了。</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quot;情侣(驴)&quot;</b></h1> <h1><b>这头老驴对我们很友善,还跟着我们走了一阵子,我们抚摸它的头,喂它吃草,老驴感到很享受,与我们很和谐,属于正能量。</b></h1> <h1><b>山丹军马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地跨甘青两省、毗邻三市(州)六县,总面积329 .54万亩。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军马场,在原苏联顿河马场解体后,占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b></h1> <h1><b>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21年,由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打败匈奴,夺得其马场,始创西汉军马场。</b></h1> <h1><b>山丹军马场自1949年9月建场以来,近50年一直归属军队管理,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军马繁育基地,也是我军较大的粮油肉生产基地。</b></h1> <h1><b>2001年9月10日,山丹军马场整体移交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管理,实现了由军队保障性单位向社会化企业的转变。也是国家第一批认可的"中华老字号"企业。</b></h1> <h1><b>2013年7月,根据中国农业发展集团系统内企业重组战略部署,山丹军马场作为集团二级企业由集团直接管理。现为张掖市规模最大的中央驻地方企业。</b></h1> <h1><b>这是山丹军马场一分场的牛马群,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悠然自得。</b></h1> <h1><b>这是一路陪伴我们的"北京现代"。</b></h1> <h1><b>平羌口景区:当年霍去病在距离平羌口很近的焉支山一举击溃匈奴,又在平羌口将羌人驱赶至吐蕃。平羌口一名由此而来。</b></h1> <h1><b>平羌口景区也是甘肃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现在不对外开放了。</b></h1> <h1><b>自汉代迄今,平羌口一直都是军马场。这里绿草成荫,与呈带状延伸的金黄色野菊花、蓝天白云、蓝绿色山峦、褐色山顶以及远出的皑皑雪峰自成图画,一日之内,四季相间,变幻着移步换形、闻风而动的景致。</b></h1> <h1><b>由于平羌口景区现在封闭,不让任何人进去。我们凭着两本"中"字头摄影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和中国通信摄影协会)的会员证,与看门的警卫软磨硬泡,终于把他们给打动了,登记后给我们的车辆放行。想想也是蛮好笑的,这是典型的"拉着大旗当虎皮",不过没有这两本会员证恐怕就拍不到这些美景了,另外景区的警卫还是蛮质朴的。</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平羌口的牦牛群</b></h1> <h1><b>从平羌口闲逛到了张掖。张掖丹霞地貌群,俗称"张掖丹霞",由"七彩丹霞"和"冰沟丹霞"组成,亲眼目睹还是感到比较震撼的。</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张掖七彩丹霞</b></h1> <h1><b>"张掖丹霞"的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她不仅具有一般丹霞的奇、险,而且更美的在于色。在方圆1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随处可见有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种鲜艳的色彩,把无数沟 、山丘装点得绚丽多姿。</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扇贝</b></h1> <h1><b>张掖丹霞地貌以她那层理交错的线条、色彩斑斓的色调、灿烂夺目的壮美画图,形一个彩色童话世界。</b></h1> <h1><b>冰沟丹霞景区是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张掖市具有裕固花乡之称的肃南县境内,景区总面积达300平方公里,核心游览区约占120平方公里,分为小西天景观区和大西天景观区。它是中国干旱地区最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同时也是中国发育最完整,造型最为奇特的丹霞地貌之一。</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张掖冰沟丹霞地貌小西天景区</b></h1> <h1><b>张掖冰沟丹霞地貌大西天景区</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罗浮魅影</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