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自从儿子去宁波工作,每年的暑假,儿子就会买回很多奉化水蜜桃,让我吃个够。看着那线条圆润,色泽鲜红,肉质如玉,捧在手里,不惊有“此桃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的感叹。咬上一口,硬的爽口的脆,软的醉心的甜,味蕾的满足从舌尖一直渗透到心底,激活我尘封已久的记忆,从往事的存储器里引出一串长长的,透着馨香的有关桃子的回忆。由远而近,渐渐地清晰清晰……</h5> <h5> 记得小时候,我的父亲很喜欢在房前屋后栽上一些果树,其中为数最多的是从田边地头移植的野生桃树。由于有父亲的精心照料管理,棵棵桃树都长得枝繁叶茂。那夭夭桃树下面便是我童年时的乐园。</h5> <h5> 那时候我就常常站在桃树底下,仰望桃树发呆,当时不知道《中国神话传说》中,有夸父逐日,死后身体化作桃林一说;也没曾读过《西游记》里,孙悟空偷吃的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又三千年才成熟的蟠桃;更不知《诗经》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描述,还有《神农本草》上有“玉桃服之,长生不死”的文字记载;更不懂唐代诗人崔护在《题都城南庄》中写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浪漫情怀。我满脑子装的都是对又大又红的桃子的期待与渴望。</h5> <h5> 我每天都会有事没事的来到那几棵桃树底下玩耍守候,从枝头冒芽吐苞,破蕾绽放,到落英满地,残红褪尽,看着一个个毛茸茸的小毛桃羞答答地躲在茂密的枝叶里,一天天的长大。当长到有如土鸡蛋一般大还未完全成熟的时候,我母亲生怕我嘴馋去摘,就对我说:"没成熟的毛桃是不能吃的,吃一个毛桃会吐三碗血"。那时的我不知吐三碗鲜血是什么概念,更不知这三碗血对自身有多大危害,这种危言耸听之说哪能镇得住时不时往喉咙上爬的馋虫?有一次,趁父母都下地干活,我偷偷的拿着竹竿,想摘几个先尝为快。不知是自己太矮还是桃树太高,抑或是桃树妈妈把桃宝宝拽得太牢,加上怕被大人发现的紧张,想摘下一个小毛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掂着脚尖,仰着头,手擎一根长竹竿,费尽了吃奶的力气,终于掉下一个小毛桃,我迫不及待地捡起桃子在衣服上一擦,就往嘴里送,咬一口苦中带涩的,里面的核还没长硬,嫩嫩的,一点都不好吃,那时候水果零食都很匮乏,既使那么难吃也不舍得丢,还是慢慢地一点一点啃着连皮带核把它吃完。没想到吃完后满嘴又苦又涩,加上桃毛的刺激,嗓子眼是奇痒难忍,咳不出来咽不下去。一阵折腾后,忽然想起母亲说的“三碗血”,不禁害怕起来。时不时地吐着口唾,看看有没有血吐出来。虽然最终没看到一丁点血,但从那时起我明白了,不成熟的桃子是不能吃的。以后也就不再心心念念想去摘了。</h5> <h5> 那时我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等到桃子陆续成熟了。终于有一天,父亲早早起来,背着两脚木梯爬至树上,要赶在生产队出工之前把成熟的桃子摘下来。这时母亲会提着大篮小篮过来帮着父亲接桃子,母亲把小篮递上去,等父亲摘满了,接过装满桃子的小篮,小心地放到大篮子里,这样一上一下好几回,终于把较熟的桃子摘完。父亲对母亲说,较生的还要多留两天。这时候,母亲总会选出一些最漂亮的桃子,让我给伯伯们、堂兄们挨家送几个过去,让他们也尝一尝。其他完好无损的分给我和哥哥姐姐们吃,有虫的或有桃胶的,抠抠刮刮,洗净后留给自己和父亲吃。她还笑着对我们说:“光梨朽桃,长虫长疤的桃子最好吃。”那时候还未曾读过《妈妈爱吃鱼头》一文,领会不到其中的含义。还以为母亲真的爱吃长虫的桃子。直到自己为人母了,才明白那是被浓浓母爱驱驶下所特有的美丽的谎言。每每想到此,就会鼻子一酸,泪水不由自主地溢满我的眼眶。</h5> <h5> 因为是野生的桃树,成熟期较晚,果形也不大,口感也没有果园里嫁接过的好,吃起来酸多甜少,但那时却是我们最为奢侈的享受。后来,因为哥哥们都长大了,需要用到宅基地造房子,这些桃树也都被砍掉了。那时的我虽然心有不舍,但也无可奈何。</h5><h5><br></h5> <h5> 说到甜甜的桃子,那要数杨关溪滩的水蜜桃了。记得那时我读小学四年级,我们学校每学期都有一次组织学生到县城电影院包场看一次电影,去时由老师带队,从当时的李店小学,步行十多里到县城电影院,看完电影后就让我们自己步行回家。那时候校园安全意识没有现在这么强,回来的时候就没有老师带队了。于是我们三五成群的抄小路往回走。走过上塔背(现在的上塔寺)沿永康江畔走不多远,就是杨关溪滩水蜜桃园了。有一次,正值桃子成熟的时节,鲜红鲜红的水蜜桃挂满了枝头,把整条枝丫压得抬不起头,有的甚至趴在地上,有的趴到路边,路过的人伸手便可摘到桃子,看到这又大又红的水蜜桃,早把母亲平时教育我的“水果树下莫抬头,菱角塘里莫洗手”的警句抛到脑后,走在路上神不守舍,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诱人的鲜桃,贪念胆边生,故意放慢脚步心想趁人不备时去摘一个尝尝,结果一不留神,一脚踩空摔了个跟头,同伴们听到声音,慌忙转身将我扶起,问我摔伤没有,除了眼角擦破一层皮,所幸没有大碍。这时候突然听到一个凶巴巴的声音从桃树林里传出来,“干什么的?”原来是我们的说话声惊动了看护桃子的大叔,从桃铺里出来了,看看我们没摘桃子,也就没说什么,只是板着面孔直楞楞地站在那,目送我们走远了,才放心地回到桃铺去。</h5> <h5> 回到家后,母亲发现我脸上的伤痕,问我缘由,我把路过桃林的事告诉我母亲,知女莫若母,母亲听了,知道了我心里想的是什么,便耐心地对我说:“别人的东西再喜欢也不要拿,一回便是百回(意思是你若有一次偷了别人的东西被人发现,以后人家丢东西首先就会怀疑到你),你想吃,阿毑(相当于现在的妈妈)给你买便是了。”第二天母亲果然买回来一竹篮的桃子,让我尽情的品尝。成熟地杨关水蜜桃完全脱核,个儿不大,两手一掰,一分为二,一半有核,另一半留有椭圆形核印,印面上核纹纹路清晰,粉里透红,非常漂亮,有核的一半用手指轻轻一抠,整个桃核便脱落下来,上面竟没有一点桃肉粘连的痕迹,光洁如洗。咬上一大口,透心的甜,透心的香,我想到季羡林大师笔下的“龙肝凤髓”便是这个味了。 </h5> <h5><font color="#010101"> 跟随着时光的脚步,我也慢慢长大成为人妻,记得怀上了孩子那年,桃子成熟的时节正赶上连天的大雨,桃子多又便宜,爱人知道我喜欢吃桃,经常会带些桃子回来,虽然水分多不怎么甜,但刚开始也能吃上几个,到后来就不想吃了,再到后来,只要闻到那股桃味就不舒服了。从那以后二十余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想吃桃子的欲望。我想可能应了我母亲说的“怀孕时吃厌的东西,以后就不再想吃了”那句话了。</font></h5> <h5> 一直到2013年暑假,也是桃子成熟时节,为了能买到正宗的奉化玉露水蜜桃,儿子特意跑到奉化,从奉化水蜜桃生产基地带回好几箱桃子,兴致勃勃地向我介奉化水蜜桃如何闻名,如何好吃,可是面对儿子的孝心,怎么也吊不起我的半点胃口,为了不扫他的兴我只是“嗯嗯”的应和着。当听到5千克一箱的桃子要百来块钱时,我心里嘀咕着:又不是王母娘娘蟠桃会上的仙桃,要这么贵,真是钱太多了。</h5> <h1><br></h1><h5> 儿子回宁波上班了,除了留下他自己已打开的那一小箱,其余全都送人了。过了几天,在搞卫生时无意间碰翻了装有桃子的小纸箱,滚出了几个桃子,当我顺手捡起时,发现那桃子都已变软,如果不及时食之便会烂掉,想想一箱百来块钱,我从小被父母养成的“烂掉可惜,吃掉不可惜”的坏毛病又犯了。于是不怕为难自己的嘴巴,拿起一个桃子不经意间随手一剥,一整块桃皮顺势而落,上面竟然没有一点桃肉粘连的痕迹。里面露出盈盈欲滴的浆液,我下意识地用舌尖试着舔了一下,甜甜的,感觉还不错,于是我接着咬了一口,顿时感觉满口清香,通体的甜蜜,不用咀嚼便能下咽。这一刻,盘亘我味觉二十余年的那股对桃味的厌意消失怠尽,蜇伏多年嗜桃如命的馋虫又重新复苏了。我吃完一个,又吃一个,要不是怕犯“多吃撑肚皮”的大戒,非把余下的几个吃完不可。我一边回味着桃子的美味,一边思量着“解铃还需系铃人”的含义,难不成这臭小子在我肚里给我系上的小铃当,在他即将娶妻生子之时为我解开了?让我不得不信万事皆有缘由的道理。</h5><h5>如今又值桃子上市的旺季,在宁波陪着小孙女,享受弄孙之乐的同时,天天品尝到享誉全国的瑶池仙品一奉化水蜜桃,于是也让我时时想起儿时有关桃子的许多往事。在这他乡异地,身边有孝顺的儿子媳妇,有聪慧伶俐的绕膝孙女,可谓其乐亦融融,其情也泄泄。可每每闲暇之余,还是锁不住我那颗对故土故人眷恋与怀念的心,这缕绵长悠远的乡愁,时常在梦里带我回故乡神游。</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