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中国,一个如此遥远的国度。只要在地上挖一个很深很深的洞,就可以去到中国了孩提时代的我们这样深信着。因为中国在世界的另一端。2007年,当我漫步在卢沟桥上,回忆起1930-40年代那些曾与我们同校的中国男孩女孩们,仍恍如昨日。他们是我们的朋友,我的父母也熟悉他们的家人。等到我们更年长些的时候,"卢沟桥事变"的所见所闻使我们对中国人民充满了同情和支持。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发生时,我和我的同学即将从高中毕业。虽然尚不到参军年龄,我们仍渴望参加对日本的战斗。1943年是我升入大学的第一年,从老家马萨诸塞州布鲁克林高中毕业后,我进入空军部队接受训练,10个月后,我所在的中队被编入美军第14航空队"飞虎队",一支由陈纳德将军组建的支援中国抗日的空军部队.于是美国大兵到中国去了当然不是靠挖洞,而是飞跃了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印度、缅甸和"驼峰航线"来到一个与美国相距千山万水的战区。这本影集真实记录了我和我已故的战友威廉·迪柏先生(William L.Dibble)拍摄到的当时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一些珍贵画面,以及我们与那些英勇不屈的中国人共同战斗的难忘经历。——艾伦·拉森</h3> <h3>成都。蓝天白云映照下,农民正在水田里插秧。(艾伦 拉森 摄)</h3> <h3>昆明的水上交通(威廉.迪柏 摄)</h3> <h3>1945年的成都南河,看河水多清啊!(威廉 迪柏 摄)</h3> <h3>在自家小院里磨米、晒米。</h3> <h3>蓝蓝的天空下面,赶马车的农夫(威廉·迪柏 摄)</h3> <h3>修筑昆明机场跑道的军民(威廉·迪柏 摄)</h3><h3><br /></h3> <h3>在田间歇息吃饭的农民一家人。(艾伦 拉森 摄)</h3> <h3>迪柏在帮助成都农民晾晒棉花和红椒(艾伦 拉森 摄) </h3> <h3>基地附近村庄,中国军人走在田埂上。</h3> <h3>童子军(威廉 迪柏 摄)</h3> <h3>摆摊出售农产品的当地妇女(威廉 迪柏 摄)</h3><h3><br /></h3> <h3>成都,烟具店(威廉 迪柏 摄)</h3> <h3>成都城排队等客的黄包车夫们(威廉 迪柏 摄)</h3><h3><br /></h3> <h3>皮草,成都的商铺(威廉 迪柏 摄)</h3> <h3>成都城,繁华的绸缎商铺街的入口(威廉 迪柏 摄)</h3> <h3>成都图书馆。(威廉 迪柏 摄)<br /></h3> <h3>华西协和大学(威廉 迪柏 摄)<br /></h3> <h3>在滇池附近的公园里,餐饮店和小贩比比皆是。他们在自家小屋里营业,在诱人的美食旁放着黑板,上面是用粉笔写的菜单。(艾伦.拉森 摄)</h3><h3><br /></h3> <h3>九眼桥对面的剧场(威廉 迪柏 摄)<br /></h3> <h3>那些战后曾有幸驻扎过杭州的美国人,对那里的优美风光记忆犹新。山丘、宝塔、美丽的湖泊、五光十色的游船、湖边豪宅、多姿多彩的小岛和友善的人们,一切都令人难忘。(艾伦 拉森 摄)</h3> <h3>美丽的西子湖(威廉 迪柏 摄)</h3> <h3>美丽的西子湖(威廉 迪柏 摄)</h3> <h3>杭州基地(艾伦 拉森 摄)</h3> <h3>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政府曾计划发展现代空军,在杭州设立训练飞行员和机组维护人员的设施。在中日战争初期,当中国军队被迫撤离中国东部地区后,杭州的靠近设施沦为日本空军的重要基地。1943年至1945年间,杭州基地屡遭中美混合战斗机和第14航空队的攻击。基地里的机棚和建筑物弹痕累累。1945年10月,为了从中国的基地里收集供国民政府使用的飞机,第14航空队的小股部队进驻这个基地。(艾伦 拉森 摄)</h3> <h3>高登 汉姆上士正在拍摄杭州基地周边的乡村景象,他站立的平台是战争结束前几个月遭空袭局部损毁的一幢建筑的地板。(艾伦 拉森 摄)</h3> <h3>遭战争破坏的飞机修理库外停放着美军运输机和战斗机,建筑物上布满弹孔。(艾伦 拉森 摄)</h3><h3><br /></h3> <h3>战争结束了,在中国的美国士兵欣喜地穿上干净的夹克,戴上白色的围巾,摆出姿势照相。(艾伦 拉森 摄)</h3> <h3>艾伦与一名中国空军技师在一架缴获后被翻新的日军战机上。(威廉 迪柏 摄)</h3> <h3>昆明城墙上的抗日海报和标语(威廉.迪柏 摄)</h3> <h3>中国军队在杭州基地附近进行训练。(艾伦 拉森 摄)</h3> <h3>手拿野鸡的美军士兵(威廉 迪柏 摄)</h3> <h3>美军在杭州的军旅生活稍许轻松一点,我们住在曾经是仓库的建筑内。当地的百姓为美军提供一些基本的服务,如这个年轻女孩正在军营附近帮艾伦运送一袋要洗的衣服。(威廉 迪柏 摄)</h3> <h3>在花生堆里的男孩,背后是碉堡。(威廉 迪柏 摄)</h3> <h3>脱粒(威廉 迪柏 摄)</h3> <h3>晒谷(艾伦 拉森 摄)</h3> <h3>一位老妇人正在晒谷(艾伦 拉森 摄)</h3> <h3>看着金灿灿的稻谷,农妇喜不自禁(艾伦 拉森 摄)</h3> <h3>军营附近的当地百姓(威廉 迪柏 摄)</h3> <h3>路边的水牛(威廉 迪柏 摄)</h3> <h3>在杭州机场附近田间歇息的农夫(威廉 迪柏 摄)</h3> <h3>杭州街景(威廉 迪柏 摄)</h3><h3><br /></h3> <h3>在西湖边洗衣的当地百姓(威廉 迪柏 摄)</h3><h3><br /></h3> <h3>街上拉粪车的城市清洁工(威廉 迪柏 摄)</h3><h3><br /></h3> <h3>杭州,急救站和医院的入口。大门两旁是碉堡。(威廉 迪柏 摄)</h3> <h3>杭州,运货的民工(威廉 迪柏 摄)</h3><h3><br /></h3> <h3>杭州"太和园"会所(威廉 迪柏 摄)</h3> <h3>昆明护国门,铁饰大门前的街景(威廉.迪柏 摄)</h3> <h3>拥有六道门的昆明古城墙,建于公元8世纪。这是在其中一道城门外拍摄的集市场景。(艾伦.拉森 摄)</h3> <h3>修筑昆明机场跑道的军民(威廉.迪柏 摄)</h3> <h3>飞虎队总部"虎穴"外景(威廉.迪柏 摄)</h3> <h3>昆明城门街景。城门上有"还我河山"的标语。(威廉.迪柏 摄)</h3> <h3>运河上装运稻草的小船(威廉.迪柏 摄)</h3> <h3>美军第14航空队重庆白市驿基地指挥部(威廉 迪柏 摄)</h3> <h3>威廉 迪柏坐在重庆白市驿机场工地的碾子上,在望着起降的飞机。(艾伦 拉森摄)</h3> <h3>在重庆街上,一个年轻的美国军人正在看一个饭店的招牌。这名军人是艾伦美国学生时代的朋友,战时与中国军人共事。他的工作是训练军人如何将军火装备载在马匹上和驴子上,翻阅崎岖不平的山丘,运到前线。(艾伦 拉森 摄)</h3> <h3>白市驿空军基地入口。小桥前面的草棚是岗哨所在。(威廉 迪柏 摄)</h3> <h3>第14航空队在白市驿基地的营房是干净的稻草顶平房。部队计划把人员从昆明调到白市驿基地是为了让飞机更近距离侦查和攻击日军东部军事设施,包括那些日本本岛上的军事设施。1945年8月上旬迁移完毕后,驻扎在太平洋岛屿上的美国空军就向日本本土投放了原子弹。不久,日本政府便无条件投降了。(艾伦 拉森摄)</h3> <h3>战时日军侵入中国东北内陆和沿海地区时重庆成为中国的陪都,中国民国政府迁至重庆,直至战争结束。战争结束前夕,艾伦就驻扎在附近白市驿基地,一次去重庆时他拍了一幅总统府的照片……当中国士兵驱赶艾伦和他的飞虎队战友时,这幢巨大的红色官邸已经留在艾伦的镜头里。(艾伦 拉森摄)</h3> <h3>重庆的居民区(威廉 迪柏 摄)</h3> <h3>在营房外的艾伦(站立者)和他的战友。(威廉 迪柏 摄)</h3><h3><br /></h3> <h3>威廉 迪柏在晾晒衣服(艾伦 拉森 摄)</h3> <h3>艾伦与这位幸运的小女孩合影(威廉 迪柏 摄)</h3> <h3>昆明乡村景色(威廉.迪柏 摄)</h3> <h3>昆明护城河边(威廉.迪柏 摄)</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搜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