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b></p><h1><b> 母亲叫儿打豺狼</b></h1><h1><b> 妻子送郎上战场</b></h1><p class="ql-block"><b> 陈勇明</b></p><p class="ql-block"><br></p><h1><b> 1985年12月18日的凌晨4:30时分部队集结完毕,全营所有官兵在操场上整装待发,王民主教导员首先作了出发前的动员,蓝华钢营长讲了行军路线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下达了部队开拔命令。我们开始向桃下火车站开进,全营各连排整齐、有序的离开营区。虽然此时天还未亮,但是营区大门前的丁字路口两旁已经站满了前来送行的华阴市父老乡亲,他们自发的来欢送子弟兵上前线保家卫国。</b></h1><h1><b> 从营房到桃下车站有二个小时的行程,在送行的队伍中,有一位年轻漂亮的女人抱着一个两岁大的孩子,在她母亲和妹妹的陪伴下,前来欢送自己的丈夫出征。</b></h1><p class="ql-block"><b> </b></p> <h1><b> 这位年青漂亮的女人就是我们连长袁建友的爱人张华。张华是一位性格开朗活泼的女人,从小就崇拜军人,三年前如愿的嫁给了连长,没想到刚刚过了几年的甜蜜生活如今丈夫就要上战场。都说子弹不长眼,这一去是死是伤是残都难说,作为军嫂她深深懂得,保卫国家的疆土不被侵犯是军人的职责,祖国的召唤胜过一切。既然选择了做军嫂,当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就要勇敢的面对,没有国家,哪来的小家。</b></h1><h1><b> </b></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h1><b> 也许是为了不让爱人担心难受,让连长安心带领部队上前线,她抱着孩子默默的跟随送行的人群,并没有情绪激动的冲进队伍与连长告别。虽然连长也时不时的测过目光与自己的爱人对视,但始终没有乱了步伐,迈着坚定的步子带领我们前行。在连长身后的我看到这一幕,都感到一阵伤感,可我心里明白,连长和嫂子为什么不像其他人那样,因为他是连长,他有自己的职责,而嫂子也是一位伟大军嫂,她知道自己的失态会让连长坚定的心念动摇,所以为了大义,她们始终克制着自己的情感。</b></h1><h1><b> 连长1979年2月曾参加过一次对越自卫还击战,因作战勇敢,经过战火的锤炼,作为战斗骨干被保送上了军校,时隔六年又要上前线,而且是作为有战斗经验的干部被破格提拨为连长。又要出征作战,这个消息不知如何告诉远在千里之外的老母亲,老人家要是知道儿子又要上前线打仗心里会多担忧呀。有军人就意味着有战争,有战争就意味着有流血和牺牲。可没想到就在部队即将出发前连长收到了母亲的一封家书“儿呀:听说你又要上前线打仗,要不是你媳妇来信告诉、安慰我们,我们都不知道,你是担心我们想不通吧,虽然我们不懂大道理,但娘明白,你是军人,军人就应服从命令为天职,古有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今有我儿上阵杀敌保家卫国。娘感到光荣,娘支持你,不用担心我们,我们会照顾好自已,安心带领战士们英勇杀敌,为国争光,我等着你们胜利的捷报”。多么伟大的母亲、多么明理的娘啊!</b></h1><h1><b> 部队到了站台,列队候车,前来送行的乡亲们也一路随行的来到站台,张华抱着孩子,慢慢的走到了连长的身边,没有眼泪,没有激动伤情的话语,只是一个微笑,四目对视了片刻,张华面向站在连长身旁的我们,大声叮嘱道:“兄弟们,安心跟着你们连长上前线杀敌立功,为国争光,你们都是好样的,等你们凯旋归来之时,嫂子我为你们摆庆功酒”。此时的张华虽然言语铿锵有力,但脸上还是那副柔美的微笑神情,看到她的微笑,战士们的心此时都是暖暖的,像得到力量一般。一番叮嘱后张华转身再次面向连长,并将自己手中的孩子举起,轻声对孩子说:亲爸爸一个,此时的连长僵硬的伸出双手抱住孩子,嘴角露出了微笑,孩子也十分懂事的张开双臂,抱住爸爸的脖子,在连长的脸上深深的亲了一下,然后小脑袋紧紧贴着连长并抱的紧紧的,依恋的不想放手。列车鸣笛,要上车了,张华赶紧将孩子从连长怀中抱回,并伸出一只手在连长的右脸颊上亲亲的抚摸了一下,强忍着即将流出眼泪,对连长说道:"放心去吧,我会照顾好父母和孩子的”。然后抱着孩子让到一旁,与前来送行的乡亲们站在一起,抓着孩子小手与我们挥手告别。</b></h1><h1><b> 部队开时登车,军列漫漫向前动了起来,连长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情感,走到车窗前,深情的望着窗外不停向他挥手的张华。就在军列要驶出站台时,张华大步的向着军列追赶上来,挥舞着右手向连长大声喊到:我要你平安的把兄弟们带回来,我和孩子等着你,一定要好好的回来!</b></h1><h1><b> 这时车站广播里传来了李双江的歌曲:再见吧!妈妈,再见吧!妈妈,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行装已背好,部队要出发……。</b></h1><p class="ql-block"><br></p> <p><b>再见吧父老乡亲,签名留念</b></p> <p><b>军列经西安、宝鸡、成都、西昌、攀枝花、进入贵州,一路向西于1985年12月22到达昆明东站</b></p> <p><b>1985年12月22日从昆明东站乘军车向战区开进</b></p> <p><b>临战训练成绩突出团长向连长授予锦旗</b></p> <p><b>连长猫耳洞值班,当年老山前线猫耳洞受地理环境天气的影响,都是裸战!</b></p> <p><b>连长向原云南前线总指挥廖锡龙汇报部队临战训练情况</b></p> <p><b>七连指战员在云南前线临战训练时合影</b></p> <p><b>凯旋归来后幸福的一家人</b></p> <p><b>三十年后嫂子风采依旧</b></p> <p><b>陕西省华阴市丁字路口原84865部队军营</b></p> <p><b>本文作者原七连战士:陈勇明</b></p> <p class="ql-block"><b>35年后,当年带领我们打仗的老团长,老政委,(后分别担任天水军分区司令员和政委)带领部分参战老兵在全国5省14市县祭奠我团在老山前线牺牲的烈士并看望伤残战友及烈士父母。</b></p> <p class="ql-block"><b>老团长、老政委在老山防御作战中牺牲的我团烈士墓前老泪纵横</b></p> <p class="ql-block">35年后张怀杰政委在祭奠马文平烈士的仪式上宣读祭文。</p> <p class="ql-block"><b>团首长看望烈士的老母亲</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