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故有此名"。它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火车站东南约35公里的秦岭山脉之中。周围山奇林郁,溪石联映,风景优美,有小江南之称,素有"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誉。</h3> <h3><br /></h3><h3>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h3> <h3>麦积山石窟以保存各时期大量精美的泥塑造像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东方雕塑馆",在中国石窟史具有突出地位。</h3> <h3><br /></h3><h3> "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当地的始祖为吐蕃第三十二朝顺赞干布的后裔。</h3> <h3> 仿佛置于仙境中、宁静的扎尕那古村。</h3> <h3> 扎尕那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 【扎尕那简介】 扎尕那村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蛙乡,从迭部县城到扎尕那大约30公里,柏油公路通到村子里。迭部县海拔2600米,扎尕那村海拔3000-3300米,周围最高山峰海拔4500米。 80多年前,洛克曾经步行到过这里,这里又称为甘肃省的香巴拉--香格里拉。</h3> <h3>一遇扎尕,终身不憾。</h3> <h3>也许你不知道若尔盖,可你一定见过那个如梦如幻的场景:一条木栈道穿梭在天地之间,从你眼前穿过绿油油的水草一路延伸到亭台尽头,仿佛沿着这条小路就能一直走到云彩的尽头、梦境的天边。。。这里就是你梦见过无数次的场面,这里是若尔盖花湖,水天一线。</h3> <h3><br /></h3><h3>若尔盖花湖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和甘肃郎木寺之间的213国道旁,是热尔大坝草原上的一个天然海子。热尔大坝上有三个相邻的海子,最小的叫错尔干,最大的叫错热哈,花湖是居中的一个。</h3> <h3>何为自由,看那展翅翱翔的苍鹰!</h3> <h3>见过花湖的人们都不由得感叹:一见花湖误终身,不见花湖悔一生!</h3><h3><br /></h3> <h3>想必神赐草原给若尔盖时,也有一个柔软的心意,不然它何以如此晶莹、丰饶、温顺、润泽呢?对夏天闯入的游人来说,城市生活早就失去了重心,只有草原能让人感觉到美和魔力。</h3><h3><br /></h3> <h3>虽然天公不作美,阴云密布!依然挡不住骨子里透出的大自然赋予的美好。</h3> <h3>拉卜楞寺,位于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大夏河岸边,是位于大经堂旁的下续部学院的佛殿,本名噶丹夏珠卜达吉益苏奇贝琅,简称扎西奇寺,拉卜楞由拉章音变而来,意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1980年对外开放旅游。</h3> <h3>拉卜楞寺宗教体制的组成以闻思、医药、时轮、吉金刚、上续部及下续部六大学院为主,在全蒙藏地区的寺院中建制最为健全。</h3> <h3>藏族的天籁异常的蓝,蓝到没有一丝杂念。</h3> <h3>一抹朱砂红,虔诚藏教路。</h3> <h3><br /></h3><h3>全寺所有梵宇,均以当地的石、木、土、茴麻为建筑材料,绝少使用金属。整体建筑下宽上窄,近似梯型。</h3> <h3>拉卜楞寺有六大学院,最大的是闻思学院,属于显宗,其余五学院属于密宗及其他。显宗重理解,要系统学习佛学原理;密宗重修持,学僧接受专门教育。</h3> <h3>中文名</h3><h3>拉卜楞寺</h3><h3>建立时间</h3><h3>公元1709年</h3><h3>所在地点</h3><h3>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h3><h3>特点</h3><h3>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h3> <h3>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h3> <h3>人首像画面简单、奇异,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有的戴尖形或圆顶帽。</h3> <h3>在贺兰山东麓发现了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它记录了远古人类在3000年前至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 舞、交媾等生活场景,以及羊、牛、马、驼、虎、豹等多种动物图案和抽象符号,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人类文化史、宗教史、原始艺术史的文化宝库。</h3><h3><br /></h3><h3><br /></h3> <h3>贺兰山岩画在不同的地点有着不同的内容:石嘴山一带以森林草原动物为主。</h3> <h3><br /></h3><h3>红石峡又名雄石峡,位于榆林市城北3公里处, 红石峡谷长约350米,峡谷东崖高约11.5米,西崖高13米,东西对峙,峭拔雄伟。峡内玉溪河水流湍急,穿峡直达城西。两岸垂柳青翠,景色优美。</h3> <h3>红石峡的得名,一说是因山皆红石而来。又说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余于誉为副都御史巡抚延绥,驻榆林,凿石为渠,引水由西而下与无定河合流,定名"榆溪河"。渠成之时,夕阳东照,红石映日,分外耀目,名为"红石峡 "。</h3> <h3>据统计,红石峡题刻、石匾和各类碑记共有200种之多。更有蒙文题刻,堪属一绝。它们虽久经风雨剥蚀,但其雄姿英貌经久未衰,向来被人们誉为塞上小碑林,陕北书法艺术的一座宝库。</h3><h3><br /></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