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樱花一样的时光随风摇曳,清淡,易逝。却也,一季又一季地,穿梭往复,生生不息。<br></h3> <h3>七十六岁的德江女士,樱花树下,仰着脸,双眼微眯,缓缓长长地驻足呼吸。
不问今夕何夕,只在流年辗转的脉温里,在早春的薄凉中,扬起“入秋”而依然净洁的脸,在被温润的花朵筛成细粉色暖亮的阳光下,心醉神驰。
小小的铜锣烧灶间,颗颗丰润饱满的红豆,在沸水里翻滚,在无数小小的气泡簇拥下,在德江女士“辛苦了”“要加油哦”的倾情瞩目下,优雅地完成着“穿过长长的旅途”后,生命的华丽涅槃。
千太朗和若菜,带着沉重的忐忑和忧伤,一步步穿过参天浓荫的覆隔,进到有生以来首次踏足的陌生世界。这个世界向他们传来的最先的声音,竟是欢笑。<br></h3> <h3>(2018年的夏日午后,利用星期天,我和好了馅儿,揉好了面。坐在厅里的长条几旁,对着连了wifi的电视。边看影片边包饺子。同时分着批次,把包好的饺子放到冰箱冷冻。为下一周的某些时候储备伙食。)<br></h3> <h3>选定这部2015年即已上映的影片,是因为它的名字里,隐约的日式精致和舒缓。以及说不上为什么会产生的,某种让人感觉松软熨贴的温暖和包容。
然后,我看到了沿着街路由远及近的德江女士,看到了将铜锣烧饼液慢慢滴淋到铁板上的千太朗,看到了总是一个人来小店吃饼话语很少的若菜……然后我看到了德江变形的手,看到了千太郎的忧郁,看到了若菜的迷离……再然后,我看到了麻风病被用另外的学名“汉森病”来交流的暖意,看到了千太郎的坚持和眼泪,看到了德江离世后,千太郎和若菜来到属于德江的树下,那久久的站立……
我想,这部电影和很多影片一样,是有主题和表达的。接纳,善待。理解包容,与打开。
只是,穿越主题,我更多看到的,是德江女士向着阳光将樱花和春天一起深深吸进体内的迷醉,是德江跟豆子们说话时的专注欢喜,是德江十几岁就永别了父母家人再不能相见,却依然在与世隔绝的寂寥深处,将豆沙做到极致、将糕点做到尽味的对生命的体贴与珍重。
<br></h3><h3>我听到了隐匿于世界以外的院落里,传来的清爽的笑声。
我看到了忧伤的千太郎吃了一小块德江女士送来的豆沙后,脸上瞬间闪过的惊叹。看到了惊叹背后,德江在每一片叶每一滴水每一颗果实上面认真寄放的,爱和希望。画面以外,我看到,无数看似无望的日常,被许多个德江们,演绎得活色生香。
(饺子一粒粒被包好。筋道苏醒的面皮呈现着淡淡的莹绿,温润剔透,圆白菜和青椒里挤出的汁液全部进了面皮。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完成了属于它的水乳交融。)
《橙沙之味》,主题以外,我收获了日常。一风一叶,张翕开合。任何时光的任何角落,都有岁月的珠蚌,熠熠闪光。
深陷命运之笼的德江,由此走过四季,完成了漫长岁月的生命摆渡与救赎。<br></h3> <h3>想起很久以前用了很长时间,断断续续跳跃式读完的《追忆似水年华》,那部世界公认最长的120万字的小说。出身安逸富足家庭的马塞尔·普鲁斯特,用了《战争与和平》两倍之多的文字量,来追索生命的意义。
里面很多悠长的细节描述,随着时光,湮没在一个又一个日升月落里,踪迹皆无。至今仍然能够清晰记起的,是他对日常的迷人之处的描写,在火车上阅读,在夜幕下开车,在春日里嗅花,在海边看闪烁不定的日光……
在对日常和平凡的拥抱中,普鲁斯特找到了答案。沉睡的感知被唤醒,意义在从前习以为常的美好中,跳跃欢腾。<br></h3> <h3>鸟唱泉鸣,一蔬一饭。日复一日的匆促忙碌,无限往复的繁杂琐碎。
用心感受,皆有至味。<br></h3> <h3><font color="#b04fbb">文字(原创)/美丽世界</font></h3><h3><font color="#b04fbb">图片/来自网络</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