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7月17日 </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我爱的人们,愿你们健康、平安</b>。</span></h3><h3><br></h3><h3>老同学援非归来,路过相聚。</h3><h3>见面一个大大的拥抱。突然想起这应该是认识20多年头一次这样亲近。</h3><h3>抛却杂念只为高兴,无论如何,平安归来就好。</h3><h3><br></h3><h3>美篇升级在即,草稿和回收站里一堆待整理。我翻着看了看,有一时情绪小记、生活碎片、风景世情。。。还有一封年初时响应官方活动写给一位美篇中的人。</h3><h3><br></h3><h3>凡事必须一鼓作气,一鼓作气势如虎,才能虎超超的做一个内心最真实的表达而不加掩饰。</h3><h3>我整理过后发给那位 “姐姐”。<br></h3><h3>然后…然后反正也撤不回来了。</h3><h3><br></h3><h3>觥筹交错之间,看到有消息回复,推荐读一本书“第二性”。</h3><h3>我有瞬间的恍惚,这部书曾经在大学读书馆里借阅过,还要背着人羞哒哒的看。虽然内容并不如我们曾经想象那番,但也只是走马观花翻过而已。</h3><h3>“一个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女人,她是变成女人的”。女人是后天形成的…</h3><h3><br></h3><h3><br></h3><h3>……夜海姐姐发文章说他会好起来,一个多月来时时困扰我的郁气奇迹般消散。</h3><h3>至于么? </h3><h3>至于。</h3><h3>一个陌生人,有那么喜欢么?</h3><h3>有。</h3><h3>如今这世上人们把喜欢、爱说的太随意而廉价了一些。</h3><h3>殊不知有时候,有些喜欢无需要太多交集,看着关注的人们健康平安行走四方,只看着也欢喜。</h3><h3><br></h3><h3>就如朋友从非洲平安归来。</h3><h3>和你有关么?</h3><h3>有。</h3><h3>有什么关系?</h3><h3>我的20多年的老同学。</h3><h3><br></h3><h3>真是个冒傻气的姑娘。</h3><h3>嗯,那便傻吧。</h3><h3><br></h3><h3>我爱的人们,愿你们健康、平安。<br></h3> <h3>2018年7月18日</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妈,我不方便接电话,你给我微信留言吧!</b></span></h3><h3><br></h3><h3>自觉办了一件大事。把公公婆婆手机里一些订阅号给彻底清除了。</h3><h3>比如:婆婆手机里的“烂掉的西红柿不要扔,以下几种吃法XXX" 一类的。</h3><h3>难怪近期桌上各种菜里都有西红柿,当然是不是烂掉的西红柿,这画面还是不想了。</h3><h3><br></h3><h3>比如:下列几个活动常做,生病不用打针吃药一类的。</h3><h3>再比如,标题充满性与暴力,其实就是个标题党一类的。</h3><h3><br></h3><h3>看着两部清清爽爽的手机我满意的叹口气,虽然可能用不了太久就会被一系列类似的内容重新填补。</h3><h3><br></h3><h3>老妈自从学会了微信后经常会成段的书写,抒发想法提出意见触类旁通的,然后发给我。</h3><h3>初时看到心中有说不出的别扭,常常看完不回复,或直接一个电话拨回去,顺便还说:写那么多干嘛,以后直接打电话吧。渐渐的不再经常收到。</h3><h3><br></h3><h3>最近突然有些明白了,我每天在手机上浏览了大量的信息,偶尔也会去认真回复他人,为何这种耐心从来没有给父母。</h3><h3>当你许久不再收到他们转发的鸡汤、保健文章时,当你许久没有收到编写得大段感慨时,不妨给父母打个电话。</h3><h3><br></h3><h3>妈,我不方便接电话,你给我微信留言吧!</h3> <h3>2018年7月19日</h3><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世间事,因好而好,因好而好。故愈好愈好,愈好愈好 。如此循环🔄</b></h3><h3><b><br></b></h3><h3>还在上班的时候便收到手机消息提醒:您有一个包裹到丰巢柜啦!</h3><h3>下班回家,打开。</h3><h3>是我偶像🤩姐姐寄过来的波伏娃的《第二性》合卷本。</h3><h3>可惜没有签名儿。</h3><h3><br></h3><h3>世间事,必因好而好之,或因好而好之。是故愈好愈好,愈好愈好 。不是顺口溜,是我认为的至理。</h3><h3>为什么推荐这部书,我隐约有些模糊的概念。<br></h3><h3><br></h3><h3>就像有句话不止一次的说过:做好这一篇,比你过去十篇都强……</h3><h3>其实,我似乎也明白…</h3><h3><br></h3><h3>用书中的原话来说,就是:</h3><h3>“一种没有雄心也没有激情的金光闪闪的平庸,漫无目的,无限地周而复始的日子,缓缓地滑向死亡,不寻思原因的生活。原封不动地保存和重复世界,看来既不可取,也不可能。”<br></h3><h3>对么?😉</h3> <h3>2018年7月20日</h3><h3><b>心理暗示很重要</b>。</h3><h3><br></h3><h3>三伏天娃娃脸,说变就变。</h3><h3>包包里的一把伞是我最忠实的朋友。我与它一起经历风雨、抵抗烈日,纵然有了其他新的也无法取代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妥妥的恋物癖。</h3><h3><br></h3><h3>又是细雨朦胧,往年也许一次都不得见,今年连番遭遇细雨天。</h3><h3>细雨如烟、细雨如织、细雨绵绵……</h3><h3>到车上后为防止伞上的雨滴到旁人身上,便把它挂到车门处。挂的时候在想:下车若是忘拿就没了……</h3><h3>然后就按照所想的那般忘了。<br></h3><h3><br></h3><h3>似乎类似的例子很多:许多场景发生的时候,恍然如梦里见过;许多结果似乎早就预测过;许多人初次见面就有种熟悉感…</h3><h3><br></h3><h3>今日唯心主义一回:</h3><h3>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你记得吗?</h3><h3><br></h3><h3><br></h3> <h3>2018年7月21日</h3><h3><b>还记得下面👇这花儿吗?这花儿名叫“花手绢”。</b></h3><h3>把花瓣去掉,只留中间花蕊,然后掐掉一点点根部,便会有粘液流出来,可以粘在皮肤上。</h3><h3><br></h3><h3>儿时看部电视剧,剧里化了梅花妆,与小伙伴一起喜欢的不要不要的!可没有什么趁手化妆品,于是便也想了这个办法。用几朵手绢花花蕊摘掉根部,粘在额头,粘出一个梅花状的图案来,大气不敢出,自我感觉简直美炸了天。</h3><h3><br></h3><h3>芨芨草配白矾,捣蒜臼子捣成泥,包在指甲上,用纱布缠起来。卸掉后肉肉粉粉的指甲很漂亮,再不是随便哪款OPI的甲油胶能比的上的</h3><h3>。</h3><h3>……</h3><h3>不知道小时候的残缺记忆是不是会对人的一生喜好有影响,刘兰芳评书联播《杨家将》、《岳飞传》…这一章章、一回回听的都让人对宋朝爱不起来。反倒是那些秦风汉韵、隋唐演义的,记的津津有味。</h3><h3>直记到今日。<br></h3><h3><br></h3> <h3>2018年7月23日</h3><h3><b>今日推翻了压在我心头许多年的一座大山</b>。
大二的时候,被狗咬过,小腿穿透伤。
消毒处理后,打第三针的时候开学了。用冰冻矿泉水带着剩余的两只药回到学校,好友带我去防疫站寄存并打针。
接待我们的那位大叔是好心人,也是热心人,就是嘴有点碎,忒能絮叨…
他拿起一只药看了一下,开始嘀咕:唉!你这搁哪儿买的药啊,这款早就停产了。
一边又絮叨:也只能给你打这个了,先打上吧。
抓狂!我勒个去!
那之后的这许多许多年,每当想起来都磨牙。每次磨牙都赶快遏止自己,并提醒自己,小心,别想咬人。
今日彻底弄清楚了,人们有两种“以为”是错的:
1、人狂犬病潜伏期有10-20多年。
这是谣传,经过世界卫生组织研究,人狂犬病潜伏期一般是2周-3个月。99%的人在一年内发作,超过1年的已经很少见。
2、猫狗体内的狂犬病可以一直潜伏,动物不发病但是能传染给人。 这是又一谬论,动物不存在长期潜伏或是携带者,很多国家动物检疫中心在动物(疫区)入境时仅仅隔离你带的宠物6个月,如果没有发病,证明没有狂犬病,同时也不携带狂犬病毒。
呼。当年防疫站那位热心叔叔那一句话,成为压在我心头一座大山,今日终于被推翻,我可以随便磨牙(^-^)V了。
阳光真好,呲牙……嗯!晒晒~<br></h3> <h3>2018年7月24日</h3><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你是深海里那只52赫兹的鲸,听不见海平面上的狂欢。</b></h3><h3><br></h3><h3>年假你要计划去哪里?</h3><h3>“没想好。”</h3><h3>稻城?坝美?禾木?…这些不都是你想要去的地方么?</h3><h3>“不想去了,这个时期去的人太多了…”</h3><h3><br></h3><h3>🤦♀️海边?林区?草原?…</h3><h3>“也不想去,学生放假去的人太多了…”</h3><h3>那你想去哪?</h3><h3>“找个没人的地方…”</h3><h3>……</h3><h3><br></h3><h3>你是否也患有“人群恐惧症”?越来越沉默、有些话会写不会说了?</h3><h3>你是否有时会乐不可支,旁边的人看你像白痴?而你摸摸鼻子,讲一个真笑话,别人“吁”一声,全当假的听了。而你说段假的故事骗人,却被当成真的流传……</h3><h3><br></h3><h3>想起前天在一个公众号上看到的一篇文章,讲到一种 “52赫兹的鲸”。</h3><h3>这种鲸在1989年被发现,它的叫声频率有52HZ,而正常鲸是15~25HZ,这么多年来,没有同类听见它、也没有同类回应它。</h3><h3><br></h3><h3>如今与人群越发脱离,越发自觉难容。</h3><h3>你是深海里那只52赫兹的鲸,听不见海平面上的狂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