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7月19日,我们开车从巴黎出发,自驾游在法国的西部,22日返回巴黎,历时4天,行程1000公里。</h3><h3> 7月19 日上午,我们开车沿着巴黎不太宽敞的街道,走高速,穿地头,进田间,住村庄,看牧场,爬上象鼻山,赏神秘大教堂,中世纪老城墙上漫步,大西洋边上看潮起潮落……</h3> <h3> 开车从巴黎出发,2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有象鼻山的小镇,埃特勒塔是法国西北部的一座海滨小镇,位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的雪白海岸,被誉为“法国第一海岸”。属于英吉利海峡。</h3> <h3> 小镇不大,停车场不少,我们把车停在一个大一点的停车场,从第一天下午到第二天上午,停车费只有5元,停车缴费自己刷卡打印收据,自己把收据放到车的前挡风玻璃上。</h3> <h3> 小镇干净漂亮,鲜花装扮着街道,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芬芳,小镇上的人们悠闲自得,虽然是个旅游景点,但是没有商业的气场,饭店不用揽客,服务生忙得不亦乐乎,旅行的游客放慢了急匆匆的脚步。</h3> <h3> 有的饭店有了中文的菜单,有图有文字,比较方便。</h3> <h3> 小镇上有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在演奏,在国外,这样的演出比比皆是。</h3> <h3> 象鼻山在小镇的西边,紧挨着大西洋。白色的悬崖、雄伟的象鼻山和奇特的针峰是埃特勒塔三大标志性景观。</h3><h3> 白色峭壁和海滩绵延近百公里,白色的鹅卵石,景色非常壮观,独特的拱形岩壁和别致的建筑令人称奇。 </h3><div> </div> <h3> 英吉利海峡的沙滩上不是沙子,而是干净的鹅卵石,非常漂亮。</h3><h3> 这些鹅卵石是不能带走的,否则罚款90欧元!</h3> <h3> 这里的海鸥随处可见,与人和平共处,每只海鸥都是胖嘟嘟的,这样才能经得起大风大浪的冲击。</h3><h3> 海鸥被称为海港清洁工,在海边、海港,在盛产鱼虾的渔场上,成群的海鸥欢腾雀跃,它们有的悠然自得地漂浮在水面上,有的游泳,觅食,有的低空飞翔、有的......偶尔见到两只海鸥突然如离弦之箭,在空中直矢海面,瞬即又腾空而起,互相奋力争夺着一条鱼。</h3><div> 唐代大诗人李白诗曰:"众鸟集荣柯",海鸥当然也喜欢群集于食物丰盛的海域,碧海群鱼跃,蓝天任鸟飞。</div> <h3> 山上有圣母教堂也叫“加德圣母礼拜堂”,位于海边的高崖上,修建于12-13世纪,俯瞰着城镇和大海。</h3> <h3> 据介绍, 1927年,两位飞行员从这里开始飞跃大西洋到了纽约,这是人类第一次飞跃大西洋。</h3> <h3> 山顶上是起伏的山坡,有高尔夫⛳️球场。打高尔夫球,在欧洲国家,就像我们国内打羽毛球一样普通,但是要比打羽毛球累的多。</h3> <h3> 还有悠闲的🐶小狗,紧随主人的脚步,东张张西望望,赏景看人还挺忙。</h3> <h3> 这是晚上9:45我拍摄的太阳☀️落下的镜头,不是太阳落山啊,非常壮观。</h3> <h3> 一到周末,法国人家开上房产,拉上自行车,皮艇,舰艇等器械,全家出动度假去了。</h3><h3> 法国人的休闲方式,真是羡煞旁人。</h3><h3> 一到周六周日,巴黎的大街上的人很少,大部分商场酒家关门休息,就连街道上的电梯都是停运的。</h3> <h3> 我发了这个麦秸打捆的照片,很多人都感兴趣,有的人说只在画里见过。在英国法国等国家,麦秸基本上都是这样收集和存放的。</h3><h3> </h3> <h3> 这个季节正是法国麦子收割的季节,都是大机器收割。先把麦穗收割,再把麦秸收割打捆。</h3> <h3> 麦秸打捆也是个技术活,有的打的光滑好看个头还大,有的打的毛糙还小。</h3> <h3> 我小的时候,对麦秸垛还是比较熟悉的,我们的麦秸垛就是一个大垛,一层一层的堆放在上面,最上面抹上泥,压住麦秸垛。</h3><h3> 刚堆起的麦秸垛,是暖黄的,香喷喷的,麦秸的清香有着甜丝丝的味道,记得小时候,麦子收割完了,要用碌碌去压碎成滑秸,在运回到家里,有的用来做饭,有猪圈的时候还垫猪圈,有的也做饲料用,有时是孩子玩耍的地方,还是母鸡下蛋孵小鸡的暖窝。总之,在农村,麦秸的用途很多。</h3><h3> 用新鲜麦草蒸馒头,就好比用青草喂牛,散出的是雪白雪白的乳香,好多电影电视里的镜头是,夏雨浙浙沥沥下时,那麦秸垛也静悄悄私语着。</h3><h3> 雨后的麦秸垛,有一种淡淡的霉味,身上就像披一件年深日久的蓑衣,表面是苍古的,可骨子里依旧暖暖的,如初如新。</h3> <h3> 还有的打成长方块儿的,这个形状不如圆形的有艺术感。</h3> <h3> 法国的小麦,我近距离观察,没有我们家乡的好,这里的小麦麦穗小,麦粒也不饱满,包括玉米也是,因为是机器耕种,都种的太密了。</h3> <h3> 法国的鲜花随处可见,这是农民地头上的鲜花,牌子上写的是不要攀爬。</h3> <h3> 法国人是真的喜欢🌸花,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鲜花随处可见,而且鲜花的修剪整形很重要。但是这些鲜花也不是名贵的花,大部分在我们国内都有,有夹竹桃,有大丽花,有天竺葵,有矮牵牛等各种各样的草花……种植和摆放都比较整齐,所以不乱就好看。</h3> <h3> 这个花我小时候家里就有,我们叫花柄花。</h3> <h3> 圣米歇尔山:被称为万众朝圣的天涯孤岛</h3><div> 位于诺曼底地区的圣米歇尔山和圣米歇尔山修道院,一座庄严肃穆的尖顶锥体教堂孤悬水面,在朦胧月光下与湖中的倒影相映生辉。退潮时,它与海岸相连的沙滩会显露出来,而当涨潮时,它就成为了一座仿佛近在咫尺、远在天涯的孤岛……</div><div> 它是天主教除了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的第三大圣地!它最初由红衣主教奥贝尔于公元8世纪下令修建,并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几经翻修、重建,罗曼式与哥特式完美相融的建筑风格十分耀眼,在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div><div> 每年都会有无数信徒来到这里朝圣天使长圣米歇尔,欣赏这座建筑的美轮美奂。</div> 英法百年战争中,曾有119名法国骑士躲避在修道院里,依靠围墙和炮楼,抗击英军长达24年!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此岛是该地区惟一没有陷落的军事要塞! <div> 法国大革命期间,这里曾移做监狱之用,之后就慢慢沉寂下来。到了20世纪中后期,这里才重新发展起来。</div> <h3> 参观的门票是每人13欧元,这个汉语的解说器是3欧元,还有这个中文的宣传页,每个展区都有相对应的编号,可以点开来听。</h3> <h3> 圣米歇尔大教堂牧师和教徒。</h3> <h3> 这是运送食品物料的通道,上面有个大车轮子,需要六个人合力才能转动轮子运送食物。</h3> <h3> 观光的马车,很漂亮。</h3> <h3> 由于是自驾,所以我们选了几个村庄。</h3><h3> 看,这也是法国的村庄,鲜花草坪,最主要是干净,没有那么多的垃圾裸露在外面,家家户户门前有分类的垃圾桶,法国的窗户都没有纱窗,因为很少有苍蝇。</h3><h3><br></h3> <h3> 村民的房子和麦地就隔着一条不太宽敞的马路。</h3> <h3> 这是村委会。</h3> <h3> 这是农民家的农业机器。</h3> <h3> 欧洲的牛羊享受着蓝天,白云,阳光,牧场,偌大的牧场只有几头牛悠闲自得,在英国,偌大的牧场只有2只羊……</h3> <h3><br></h3><div> 圣马洛位于布列塔尼半岛北海岸的东段,面朝圣马洛湾,是法国历史上重要的海上要塞和军港,航海传统深厚悠久。它的海滨拥有几乎是世界上最汹涌澎湃的潮汐,每逢涨潮落潮时场景非常壮观。</div><div> 7月20日下午我们到达圣马洛,晚上游览了老城。</div> <h3> 圣马洛在一千多年以前曾是凯尔特公国的领地,圣马洛海港因其美丽的海滩、古老的围墙包围的城市而扬名世界,这里是世界潮水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布列塔尼最为热门的旅游胜地。17世纪和18世纪时,这里曾是重要的海港,也是商船和官方严打的海盗基地所在。</h3><div><br></div> <h3> 晚上10点,太阳☀️刚刚落山,站在老城的城墙上,老城内依然灯火辉煌。</h3> <h3> 美食,在法国也是必不可少的。法国人吃饭讲究前餐、正餐、甜点。</h3><h3> 在等餐的过程中,饭店会送小面包和冰水。</h3> <h3> 西餐看着很美,味道,自己感觉还是中餐好。</h3> <h3> 巴黎第十一大学,是我儿子读大学的学校。位于法国法兰西岛大区的一所综合型国立大学,前身为巴黎大学理学院,是法国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欧洲大陆的主要科研中心之一。</h3><h3> 主要位在巴黎西南方郊区,现在是法国最顶尖的研究型公立大学,是法国最大及最富声誉的大学之一,与巴黎第六大学及斯特拉斯堡大学为法国前三强。</h3> <h3> 22日下午,我们来到儿子读大学的学校,因为放假,校园里没有见到学生,因为放假,学校在搞建筑和修缮。</h3> <h3> 在法国,找个服务人员比较困难,高速全程都是自己刷卡缴费。在旅游景点基本上没有或很少有商业的项目。</h3> <h3> 22日下午,我们安全回到了巴黎的家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