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父亲”“母亲”这两个词是多么亲切,我想,这世间,再没有比“父亲母亲”更能让我感到温暖的字眼,也再没有谁能抵得过父母在我心里的份量。在2019年父亲去世四十六年,母亲百年诞辰来临之际,我以此文纪念我那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母亲。</h3> <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母亲</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我在脑海里搜寻,搜寻那些最遥远的与父亲有关的记忆。我想把这些记忆遂动笔成文,却不知如何用恰当的语句来描述父亲平凡的一生,只能用浅薄、陈旧、直白的话语来诉说他大地一样厚重之爱点滴。</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杨万昌,一九一四年(具体日子不详)出生在山西省晋城县。一九七三年农历正月初三不幸病故,享年不足六十岁。子欲养而亲不待。父亲健在的时候我们为他做的太少太少,甚至连一个普通的生日也没给他过一个。忙碌和疏忽都不应成为理由,每忆及此,总感到愧对父亲。</p><p class="ql-block"> 父亲生逢乱世,出身贫寒。童年的苦难,少年的迷茫,青年的求索,中年的奋斗,老年的牵挂,构成了他平凡朴实的人生。回忆父亲生前的点点往事,那浓浓的父爱仿佛还索绕在我们身上。</p><p class="ql-block"> 父亲凭着坚韧的毅力、诚实的品质、忠厚的个性、好学的精神,毕业于晋城崇实中学。虽然只拿了个初中文凭,但放在那个年代就算作一个文化人了。</p> <p class="ql-block"> 崇实中学是晋城爱国人士马俊先生一九二九年(民国十八年)在晋城创办的一所私立中学,是民国时期晋城、高平、阳城、陵川、沁水南五县仅有的两所中学之一。办学之初的校址在万寿宫(今大十字往东的泽州县教育局所在地),后因学校扩大规模于一九三一年迁址到东关禅院和旌忠庙(今晋城一中前院)。晋城的近代文化人都是从崇实、濩泽两所中学走出去的,以后他们或升学,或出洋,或为官,或从医,或行武,或经商漂泊在外,有的或许有明确的理念和追求。父亲或许和那些迫于生活压力的人一样,没有明确的理念追求,只是在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一种方式。</p> <h3> 篆书,隶书,行书,草书</h3> <p class="ql-block"> 父亲求学期间用的是毛笔,还没有铅笔、圆珠笔和钢笔一说。从上小学得到人生第一支毛笔开始,他对学习书法表现出了极大兴趣。他勤学苦练,刻苦研习。在老师指导下临摹书法名家的字贴逐步形成了以楷书见长,并“篆、隶、楷、行、草”五体全能的书法风格。临帖是他从源头学起最受益的方法,他悟性强,爱动脑,勤琢磨,善于从用笔、结体、章法及意境等方面进行揣磨,用心领悟,找出规律,不断去提高书法水平。长期学习书法的经历,不但让他提升了临摹能力,也拓展了他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还让他对工作和生活也了更深的理解。</p> <p> 楷书 </p><p> 父亲的楷书用笔上非常讲究,起笔上冠以藏锋为主,行笔稳健,收笔干净利落,没有一丝一毫的拖沓,点画安排更是到位,笔笔有水平,字字见精准,点画之间的关系处理的十分恰当。尤其是字形方扁,显得十分稳妥,沉着稳重,正如人的品质一样,字如其人,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p> <p class="ql-block"> 几十年来父亲扛着生活的重担,吃苦受累四处奔波,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换来了全家的安逸幸福。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晋城解放后。在鲁迅书店做伙计。公私合营前在南门外瓮城做小百货生意。父亲老实本份,他经常被税务所的老闫捉弄,他每月纳的税比那些摊位比他大的还多。一九五八年公私合营后,他做过百货公司的售货员;做过食品公司西马匠猪厂的职工;做过土产公司黄华街店和小十字店的售货员。</p><p class="ql-block"> 不论岗位如何变换,不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他都把“和为贵,善为本,勤为先”作为一生的实践和追求。他诚实做人,老实做事,在德善信念的支撑下,不忘初心,坚守着每日的坚守,重复着每日的重复。他就是这样将日子过成月子,将月子过成岁月。</p> <p class="ql-block"> 父亲从事商业工作,有一手过硬的珠算本领,让我小时候特别崇拜。现在想起父亲打算盘的情景,晃两下手碗,算盘珠子会齐刷刷地站成二路和五路纵队,无论数字多大,算理多复杂,他只要动动手指头,对着算盘心噼噼啪啪一阵拔弄,数字会准确无误地显现在算盘上。</p><p class="ql-block"> 记得后来开了珠算课,父亲把家里那架旧算盘两端系上绳,我们谁上珠算课,谁就斜挎在身上把算盘带到学校,难免磕磕碰碰,常常把框子震开,珠了散落下来。回到家,父亲总是在昏暗的灯光下重新加固好。为了练习加减法口决,父亲教我们做加减法游戏。在家里我们还跟着父亲学会了乘除法,每次他手把手教,直到我们弄懂为止。</p> <p class="ql-block"> 五、六十年代城内的大街小巷,建筑墙体各种公共区域随处可见惹人注目的标语,或宣传某些政策,或主张某种理念。标语的作用便于造势,形成一种氛围,也可以起到安民告示的作用。标语定期更换时,有关部门总要抽调父亲去书写,这既是对父亲扎实的书法功底肯定,也是对他乐于奉献的人品认可。虽然没有任何经济报酬,但他做到了有求必应。</p> <p class="ql-block"> 每年春节来临,父亲总要抽时间给街坊四邻写春联。小时候我曾在他写春联时帮他拽纸、倒墨、摆春联,干些打下手的活儿。写春联是一件雅致又忙碌的事。他脸上显出恭敬庄重的神色,笔下又是一番龙飞凤舞。当乡亲们感谢他时,他总说:给乡亲们写春联对我来说是举手之劳的事,虽说我贴了点时间和笔墨,但看到邻里之间和谐相处,我比什么都高兴。</p> <p class="ql-block"> 父亲除了喜欢书法外,还有一个看篮球比赛的爱好。我们家紧邻球场,为父亲看球提供了方便。看球时间长了,他熟悉比赛规则,会看球会评球,大小也算个球迷。 </p><p class="ql-block"> 高水平的篮球比赛极富有趣味性和观赏性。父亲把看球当成一种乐趣,经常陶醉在精彩绝伦的比赛中。我跟随父亲看球经常听他说:看球要看球队的整体配合,既要看运动员的精湛球技,也要体察他们场上的灵感和智慧,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拼博精神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p> <p class="ql-block"> 在我儿时记忆中,父亲像一只船载满了欢乐和希望。建国初期的生活虽然饥不择食很艰难,但他从不委屈我们。中秋节的一个月饼切成几块分在我们手中,久长香甜。逢年过节的一顿粗粮素席成为我们的翘首所盼。不论多忙他都要抽时间带我们去吃肉丸子、炒凉粉等风味小吃。偶尔也会带我们去看场电影,高兴的我们像过节一样,令人期盼,令人快乐。</p> <p> 父亲始终信奉“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改变人生”的哲理。他认为:不读书不知道世界有多大,科学有多深。书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智慧的结晶。书中有做人的道理,治国治家的理念,还有生活的常识和科技的成果。在这种理念支撑下,他无论生活多艰难也要省吃俭用供我们上学读书。一九六五年姐姐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和父亲的眼界及对教育的投入密不可分。我们因文革的特殊原因没读上大学,但我们把上大学的梦想寄托在我们的子女身上。成年后的我们受父亲的影响对子女教育也小有建树。我们的子女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现在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独当一面,成了业务骨干。</p> <p class="ql-block"> 父亲爱子的每一个细节都刻在我的骨子里。一九六九年我在矿山参加工作,当了一名采煤工。煤矿是高危行业,采煤工又是矿山最辛苦的工种。每次我从矿山回家,他总要问长问短,冷暖成败都在他的惦念牵挂之中。叮嘱我最多的话是注意安全。他的牵挂是一封无形的信,写满了疼我爱我关心我成长的句子。我能读懂他关爱我的内心世界,能感受到父爱如山带给我的温暖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勤劳和俭朴有口皆碑。他不抽烟,不喝酒,生活习惯简朴而随意。他有喝茶的喜好,却不讲究茶的品质。他吃饭不讲究所谓的健康饮食,总说粗茶淡饭能吃饱就知足了。他穿戴不讲究,常穿的那身黑布中山装经常被母亲用“小包黑”染的焕然一新。冬天除了那身旧棉衣,再没有其它防寒的衣服。平时洗脸用的毛巾化了,脚上穿的袜子有了窟窿,总是缝缝补补再接着用。</p><p class="ql-block"> 父亲过了一辈子租房生活。晋城有句俗语是:穷搬家,富挪坟。要问父亲这辈子搬了多少次家,我可能回答不上来,但跟随父亲过的“串房檐”生活我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代我们租住在文庙巷司院的三间东屋,房子小不说,三伏天像住在蒸笼里一样,又热又闷又不透气。六十年代在文庙巷城后魏院的三间南屋,雨天外边大下,家里小下。雨停了,家里仍在滴答,脚底下床铺上摆满了接雨水的锅和盒。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在东来巷口秦院的三间南房,与其说是三间房,不如说是一间房面积,家里东西挤的满满。父亲就是在这间房子走完他六十年的人生路。</p> <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生正直善良,坦荡磊落,诚朴敦厚。在那一个又一个逆境中,他用博大的胸怀,仁厚的父爱把我们培养成人,他用坚韧的毅力,勤劳的双手,坚强的脊梁撑起了这个家。从他身上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坚韧的魅力和希望。虽然他没给我们留下一砖一瓦和一分钱遗产,却给我们留下了享用一生,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回想父亲走过的路,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大的感悟:一个人的伟大也许是轰轰烈烈,也许是默默无闻,但对很多平凡人来说,只要你踏踏实实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为社会不遗余力地奉献,那你也应该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人。</p><p class="ql-block"> 父亲就是这样的人。</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以慰父亲天堂之灵。</p> <h3> ㈡我的母亲</h3> <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郭秀祥。一九一九年农历十一月初十出生在晋城城内西仓巷,二00一年农历九月十八日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三岁。</p><p class="ql-block"> 母亲阅尽人间沧桑,留给我们最大的精神财富是她勤劳善良的朴素风格,宽厚待人的处世之道,严爱有加的朴实家风。她在八十三年的人生岁月中践行了中华民族孝当先,和为贵,勤为本,俭养德的传统美德。母亲去世虽然己十七年,但我对他的思念之情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她的音容笑貌和殷切教悔还时常萦绕在我的眼前和耳边。</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姥姥的独生女。姥姥去世的早,是在日本人侵略晋城的躲反路上不幸染上伤寒病离开人世的。姥爷开了个卖常饭的小饭铺养家糊口,解放后在晋城师范学校做厨师,晚年患帕金森综合症,一九六六年病故。每当我回忆我的成长路,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串关于姥爷的记忆:忘不了他步履蹒跚的背影;忘不了他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给我们省下的玉米面窝头;更忘不了他生活中对我们的关怀和疼爱......</p><p class="ql-block"> 母亲毕业于晋城女子高级小学。这所学校一九一九年(民国八年)在城内儒学馆建立,一九三九年(民国二十八年)曰本人侵占晋城后停办。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能读个小学毕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p><p class="ql-block"> 母亲年轻时在犁川和钟家庄乡下有过做乡村小学老师的经历。她的学生虽然谈不上桃李满天下,但让她欣慰的是曾做过晋城一中资深数学教师崔克梯和全国教育劳模郭象壁老师的小学启蒙老师。随着子女的出生,她离开了她喜欢的教学岗位,做了家庭主妇。</p><p class="ql-block"> 母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她勤奋好学养成了看书读报的阅读习惯。她记忆力好,经常用书中的名言警句勉励我们要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报效国家和人民。我买回的书,带回家中的报纸杂志,她经常挑灯夜读,第二天再把她喜欢的文章、故事分享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一生不烧香拜佛,不相信阴阳八卦,却非常重视传统文化。农历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及二十四节气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母亲总要按照晋城的本土习俗为我们张罗过这些节日,通过节日这个载体去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她总要给我们讲节日的由来和意义,重温先民们与天地万物,四时寒暑消磨出的诗意和智慧,培养我们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慎终追远等传统伦理观念。</p><p class="ql-block"> 春节话团圆吃饺子;正月十五看花灯吃元霄;二月二龙抬头吃春饼;四月八油圪擦吃油糊角;五月端午吃粽子、插艾嵩、抹雄黄、戴脖索;六月六吃新面冲猪羊;八月十五赏月光吃月饼;十月十吃扁食;冬至要摔老南瓜吃软饭……</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初一寒衣节这些特殊的节日,母亲还要带领我们去祭奠逝去的先辈亲人.重温家规,传承家风。</p> <p class="ql-block"> “过日子要点滴节约,才能细水长流”。这是母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家里她不允许我们随心所欲多开电灯,更不允许开无人灯和长夜灯。用水更是“点滴节约”了,洗菜用过的水要留着涮锅洗碗用,涮锅洗碗之后再留着调煤用,套用母亲的一句话叫“物尽其用”。背地里我们也觉得母亲太抠门小气,可细想多亏了母亲这样节俭过日子,不然这生活还怎样过下去。我们的衣服鞋帽都是母亲亲手缝的.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吃的方面更是精打细算,达到了“细水长流”。为了省着吃每人每月供应的二两食油,她把筷子劈开插块小布,用小布蘸上油在锅里擦一擦炒菜做饭。没钱买蔬菜,她就带我们去拔野菜,让我们从小就认识了灰灰菜、扫帚苗、山韭菜等几十种野菜。白面供应比例小,她总是粗粮细做变着花样给我们改善伙食。没钱买煤,她带领我们去拾焦炭,不仅保证了做饭用,而且还保证了冬季取暖用。</p> <p class="ql-block">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大食堂生活给我留下的记忆刻骨铭心。从食堂打回的饭菜母亲总是先分给我们吃,然后自己吃点儿残羹剩饭。有时刮刮饭桶对付几口也算作一顿饭。母亲常说我们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先保证我们吃。总说自己往老处长,忍一忍,扛一扛就挺过去了。每逢我想起母亲这席话都感动的泪湿衣衫。人人都说母爱伟大,我就是从生活中这些小事中感受到了母爱伟大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 这是妈妈和相处了半个世纪的邻居堂屋婶婶。妈妈经常和我们说:“邻居,邻居,一墙之隔的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是亲戚的亲戚,能相处几个堂屋婶婶这样的好邻居,是我们生活中的福气”。</p> <p class="ql-block"> 母亲在我们心中是世界上最勤俭的人。我们姊妹几个从小到大都被母亲的勤劳和节俭耳濡目染着。五、六十年代家里生活艰难,父亲每月二十九元五角的微薄工资维持不了一家人的生活。为了让生活宽裕点儿,母亲常年累月打临工做短工。在缝纫社锁过扣眼做过针线活儿、在糕点加工厂包过饼干做过月饼、在印刷厂包过粉笔串过语录、给我留下记忆最深的是顶酷暑冒严寒在戏院门前摆水果瓜子摊……</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们虽然吃不到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但在粗茶淡饭中吃出了妈妈饭菜的味道。她的辛劳成就了我们的美食。她对我们的爰,成就了我们的味蕾。</p><p class="ql-block"> 清汤饸饹是最具晋城特色的一种家常饭,也是她厨艺中的拿手好戏。可能得到了姥爷开饭铺手艺的真传,她做的清汤饸饹色香味俱全,吃起来香气扑鼻、面道有力。老晋城人说清汤饸饹最有家的味道,我们说清汤饸饹最有妈妈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母亲烧的猪油翻鳌层如纸薄、软绵味香、色泽金黄,我们称是她厨艺的一绝。姐姐一家人也喜欢吃这一口。每次从陕西回晋城,母亲不顾年老年弱还要亲自下厨去亮一手。母亲对我们的爱融入到每碗饭菜中,她做的羊肉里圪抓、毛头丸、假肥肉、豆腐丸也很有特色。几十年来我们学着妈妈的手艺做这些饭菜,总感觉做不出妈妈的味道。我常想可能是一窍难得没有把母亲的厨艺学到手。不管怎么说,我们再也没有口福吃到妈妈做的饭菜了,只能在记忆中慢慢回味妈妈饭菜的味道了。</p> <p> 人们常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难言的愁。对母亲而言,生活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全都压在她一个人肩上。经济上入不付出的生活压力,精神上父亲久病卧床,孩子们的工作、婚姻大事一连串问题,她没有一件敢轻慢和回避。她是个很重感情,也很脆弱的人,即便生活再苦,经济再困难她都要想办法熬过去,唯独孩子们的工作和婚姻人生大事不能有个闪失。在她看来孩子们的事是一辈子的大事。虽然她根本没能力去处理这些事情,但她要想法去尽母亲的责任,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她也要去做百分之百的努力。</p> <p class="ql-block">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九七三年正月初三对我们家来说是个塌天大的日子,久病的父亲离我们而去了。上天并没有眷顾母亲这个坚强的女人,是她挺着腰板忍着悲痛为我们作主给父亲送的行。送走父亲后,母亲总想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新生活消除悲痛在她心灵上造成的阴影。当她看到女儿正处在拉扯孩子的困难时期,便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帮女儿带孩子的忙碌生活中。</p><p class="ql-block"> 外娚姚勇、外娚女姚莹都是刚断了母乳之后送回晋城,母亲带到四、五岁再送回他们父母身边的。兄妹俩刚送回时,市场上买不到牛奶及乳制品,母亲精心把小米熬成非常黏糊的粥作为牛奶的替代品。我们太行山的小米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营养价值比较高。母亲用小米粥一勺一勺把两个孩子养的白白胖胖。吃苦受累她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唯独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她彻夜难眠,精神上受到的惊吓要比身体上受到的劳累难受的多。</p> <p class="ql-block">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是母亲赠于我们的精神财富。小时候母亲不但给我们讲很多相关的道理和故事,而且用行动为我们铨释这句话的真缔。</p><p class="ql-block"> 母亲处处与人为善,是个爱管“闲事”的热心人。五、六十年代我们租住的大杂院住户多、孩子多,邻里之间常因为孩子引发一些鸡毛蒜皮的纠纷。遇到这些不和谐的局面,母亲总要主动站出来去当和事佬。母亲常说,大家在一个院子生活是一种缘份,都要相互包容、理解,因为有句老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p><p class="ql-block"> 在街坊邻居中母亲还是出了名的“红娘”,经她牵线搭桥结为夫妻的我知道就有十多对。她不怕麻烦,不图回报,生活中注意收集谁家有未婚小伙和待嫁姑娘的信息。从开始为双方牵线搭桥起,她总是在两家人之间传达彼此的愿望和要求。她介绍对象成功率高,归结于她明白说媒之道。她介绍对象讲究学历、家庭背景、经济基础在同一水平,她认为这样的婚姻沟通起来容易,婚后生活幸福。</p><p class="ql-block"> 母亲活到八十三岁,不仅经常念叨帮助我们的“贵人”,自己也常去做扶危济困的“贵人”。院里有位孤寡老人生病的时候,她一边帮老人请医问药,一边想法通知老人的近亲属来陪护。对于五、六十年代那些遭遇水灾、荒灾的逃荒人,她总要尽自己所能,拿出家里的旧衣服和不多的粮食接济他们度难关。</p> <p class="ql-block"> 女儿虹虹、儿子瑞瑞都是母亲一手带大的。瑞瑞生下来吃的胖,邻居们都喊他“胖堆”,带瑞瑞时母亲年龄己年过花甲,身体上已感到吃力。等弟弟的孩子婵婵和准准出生后母亲年近古稀,她心里也想帮他们带下孩子,但已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敢再大手大脚接带孩子的活了。为了弥補心中的遗憾,和我商量想把婵婵接到我们家,来东关小学上小学,我满足了老人的愿望。婵婵在我们家生活了六年,在她身边读完了小学。 </p><p class="ql-block"> 母亲不仅把伟大的母爱给了她的儿女.也把满满的爱给了她的孙子(女),外孙(女)。</p> <p class="ql-block">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老年体征的退行性变化,母亲身体和心理越来越脆弱。花甲年之后出现了血压、血脂、血糖“三高”;古稀年之后高血压和糖尿病缠身;耄耋年之后又出现震颤、慌张步态、腿脚不听使喚的轻度帕金森综合症。在晚年,她一直同病魔作斗争,坚强的为我们撑起一片天空。</p><p class="ql-block"> 二00一年农历九月十八日,母亲因脑萎缩走完了她八十三年的人生路。</p> <p class="ql-block"> 岁月荏苒,母亲己离开我们快十七年了。如今我也两鬓斑白年近古稀,尽管再也听不到母亲亲切的声音,但她慈祥的面容,高贵的人格己深深植入我的心里。母亲教给我的人生真谛和生活哲理,我永远不会忘记,一定会薪火相传。母亲留给我的精神财富让我享用一生,受益一生。</p><p class="ql-block"> 在二o一九年农历十一月初十母亲的百年诞辰日来临之际,谨以此文寄托我对母亲的缅怀,感恩和哀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