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造吉隆坡(1985)

晓天

<h3>  我是1976年末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摄影专业毕业后走入黑龙江电视台的,从事了一辈子 我最喜爱的电视摄影记者工作。</h3><h3>  1985年10月,黑龙江电视台派出一个摄制组前往马来西亚参加第十五届亚州广播电视联合会(简称亚广联)新闻短训班学习,我当时因为是新闻部副主任,所以由我带队,这是一次很难得的进修业务的机会,更是摄影记者提升内涵的加油站。</h3><h3> 我们一行四人,都是新闻部的,健鹏是我大学同学,他此行是学制片;小韩当兵出身,人厚道,能吃苦,他学录音;克明原是厅团委书记,不要职衔,非要当记者,很有灵气,这次去学摄影;我是学编导,他们三个男同志都比我大两三岁,我们都是年轻人,都是第一次出国,很兴奋、很激动。而今回忆当年在国外一个月的学习之事已经朦朦胧胧,但是翻开日记,阅读起来却又历历在目。</h3><div> 1985年10月13日</div><div> 我们先坐飞机去香港,在那里转机,四点整,乘马来西亚航班MH017飞机起飞。我是第一次出国,心情的激动是难免的,走到哪,我都喜欢观察。</div><h3> 吉隆坡火车站前黑龙江台4人合影,右一是我,接下来是克明,小韩,健鹏</h3><h3> </h3> <h3> 马航飞机上的服务员一般是华人,有的还会讲华语,座位上的耳机可以听中国歌曲,感到很亲切。飞机一直开得很稳,比我以前坐过的任何一种国内班机都平稳。 从窗户向外望去,景色异常吸引人,大概与气温有关吧,和我以前看到的情景都不一样。飞机的方向正是逆光,放眼看远处一片云海,十分像我们家乡的冰天雪地的景象,冰地上涌起堆堆白雪;近处似鱼鳞般的冰地清晰可见,看上去就像只有二三百米远,朵朵白云像一个个雪塑,千奇百怪,形状各异。顺窗户向后侧光看去,冰地不复存在了,而是一片汪洋大海的景象,白云似荷花漂浮在水面上,更准确地说,像白云漂浮在水面上,简直是人间想象不到的美景。向上看去,一片瓦蓝瓦蓝的天空浩瀚无边、广阔无垠。天边上偶尔耸立起的白云,像天女散花的雕塑,还有的像八达岭起伏的山峦。美景尽收眼底,好不痛快。(搞摄影的人喜欢欣赏美,观察也比较仔细,这的确是我的特质)</h3><h3><br></h3> <h3>  9点到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地面温度30度,比哈尔滨高近20度。10月是马来西亚最好的季节,平均温度30度,对当地人来说就是很凉快了(夏季都达40度左右),所以这个时候也是旅游、开会、办班的旺季。</h3><h3> 一下飞机热浪扑人,虽然我们事先有精神准备,也带了很多单衣,但是第一次感受亚热带气候,第一次出国,还是有许多不适和新鲜感。</h3><h3> 吉隆坡火车站全景,还真是挺朴实,规模也不大,挺有民族特色的</h3><h3><br></h3> <h3>  这是我第一次走出国门,机会实属难得,令我兴奋和激动。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烫头,第一次带项链,结婚都没这样讲究过。原来在我的观念中(也是中国的传统教育)崇尚自然美,认为一切外在的美、修饰的美都是资产阶级的,只有内在美、心灵美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改革开放的春风让我们的观念开始改变,出国的教育也要求仪容风貌的整洁清新,所以我也不能给国人丢脸呀。</h3><div> 10月14日</div><div> 临行前,我们了解到,第15届电视新闻短训班是由亚洲广播学院和西德艾伯特基金会联合举办的,马来西亚与我国建交是东南亚最早的国家,但双边关系没有交往。</div><div> 9点半参加了开学典礼。参加学习的有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文莱、马来西亚、中国等7个国家的30名学员。(中国去了两个队,我们和江苏电视台)亚广联聘请了芬兰、西德、比利时、马来西亚的专家教授讲课。</div><div> 我身后背景是我们居住的亚广联招待所</div><h3> </h3> <h3>  典礼仪式很简单,大概是马来西亚电视台的记者在现场进行了拍摄采访,记者比较年轻,用的摄影机,灯体积很小,携带很方便。采访时一人拍、一人打灯光,拍摄的角度、方式、时间、长度与我们都很相似。</h3><h3> 整个典礼都是用英语发言,我们就像聋子一样什么也听不懂。翻译选重要的偶尔给我们解释几句。我们都感到不懂英语出来学习真是太困难了。</h3><div> 马来西亚室外很热,室内空调设施很齐全,所以一点也不觉得热,有时在屋里还会感到凉。学员都在30岁左右,除了我,只有两个女的,都是学编导的。</div><div> 就学习的内容并不是很难,都是我们业务范围之内的,只是被翻译吃掉的太多了,晚上大家重新整理了白天听课笔记,一直到11点。</div><h3> 开幕式后,我在院中拍照留念</h3><h3><br></h3> <h3>  10月15日</h3><h3> 上午听编导课,首先每个学员回答作业题。江苏台的翻译懂业务,可以直接回答,这样别人成了傀儡。评讲作业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要比讲课还大,但是别的同学回答,我们都听不懂,至于作业的全部内容我们都搞不清楚,翻译自己看完,自己就作回答了,结果他都明白了,我们还糊涂着呢。不过在课堂上也只有这样,没有很多机会给你翻译,征求你的意见。我们的翻译小李不懂业务,我们解答,他再翻译。这样虽然麻烦点,我们却能多知道点,最后只好利用晚上时间补课了。</h3><div> 下午,看欧洲电视新闻交换的教学片,虽然有些字幕、对话听不清楚,但从画面上看明白了。交换的形式与我们向中央台交换差不多,只是他们更先进一些。首先电传文稿,选择后再决定送哪些片子,国内不能电传文稿是很不方便的,容易出错。</div><div> 下午还去亚广联总部看传送情况, 亚广联编发当天新闻8条,有邓小平会见客人。</div><h3> 亚广联第15届新闻短训班全体师生合影,中间三位是老师,我在后排左一 ,照片上留下了我当年记载的笔记</h3><h3><br></h3> <h3>  10月17日</h3><div> 全体看教学片,虽然语言不懂,但画面基本能看明白。主要讲摄影技术、构图、用光、轴线、景别、推、拉、摇、移、剪接等,这些基础知识过去在大学都学过,也实践过,只是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形式,不喜欢什么样的,我们不太掌握(由于语言的障碍),这对我们完成一个好的作业是很困难的。按我们几个人的实际水平,如能理解老师的意图,拍出好片是一点都不成问题。只是翻译给我们的信息太少了,我们只好摸索着干,基本按着在家的规律。</div><div> 上下午中间都有休息阶段,大概半小时,这是大家交流的最好时间,我们很羡慕别的国家的学员都会英语,可以自由交流。其他国家来的都是国家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只有中国是地方台的。不过就是我们国家中央台的记者也达不到用英语交流的能力,这是中国的国情和弊病。 </div><h3> 下课了,我们轻松的走出教室,左二招手的是我们小组的翻译广院教师小李,左一克明,右一健鹏,右二是我,背景是我们住的亚广联招待所</h3><h3><br></h3> <h3>  参加学习班的有三位女士,另两位是斯里兰卡和文莱的,我们都是学编导业务的。文莱的女士姓郑,31岁,会讲简单的华语,所以我们之间还有一些交流。他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马来人,丈夫也在电视台工作,两个孩子,男孩7岁,女孩5岁,由母亲照看。她住在宾馆,每天都要给孩子挂长途,她说很想他们。她也问我的孩子怎么办?当听说是整托时,问我:想孩子哭过没有?我说自己没哭,孩子哭了两次,她听完笑了。斯里兰卡的女士来后与我住邻居,由于语言不通,没有什么交往。她有40岁,完全是民族服装(与当地人和印度人一样),在一次喝饮料时,她通过翻译问我:“孩子放在哪里,是否影响工作?”我说:“孩子一直放在幼儿园。”她说:“你真幸福,我生了三个孩子,丈夫三年没让我上班。”看来全世界的女性都有共同的愿望——渴望工作,不想因孩子影响自己的事业。</h3><h3> 学习班中的三位女学员都是学习编导的,中间是文莱人(中文混血),右边是斯里兰卡人</h3><h3><br></h3> <h3>这是我们招待所的背后,不同环境,不同角度都留张影</h3> <h3>这张还是我们住的地方,80年代中期,马来西亚私家车已经不少了,那时中国私家车几乎没有</h3> <h3></h3><h3>1985年10月18日<br>  今天开始拍作业,内容:某国领导人接见外宾。(假设)</h3><h3> 上午拍摄,一组一组的进行。主要看拍摄角度和场面调度,至于采访就是做比成样了。克明的抓拍经验少些,我的现场采访经验也不足,下午看样片,相比之下,我们感到这次作业拍的不大好。所以及时进行了认真的总结,把别的组的优点概括出来,自己的缺点找出来。我鼓励大家不要泄气,再接再厉争取获前几名。第一次就没拍好,大家感到压力很大,这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应该变压力为动力,千万不能一蹶不振。 </h3><h3> 晚上,我们参加了马来西亚国家电视台主办的周末文艺晚会。国王和王后前来观看。地点:国家电视台演播大剧场。</h3><h3> 我们和三位老师合影,他们分别来自芬兰、德国、比利时,都讲英语,老师的付出,永远值得我们珍惜,永远值得我们尊敬,永远值得我们记取。</h3><h3><br></h3> <h3>  演播剧场相当气派,设备完善,装饰别致,各种聚光灯、吊灯为现场转播和录制各种节目提供了十分方便的条件。剧场大约有一千个座位,整个是一个大斜坡,每个座位的视线都很好。二楼中间有个大包厢,是专为首脑人物准备的。我们进去时,不需要对号,每个座位上都放着一本精致的情况介绍。第一页印有国王像,第二页印的王后像,介绍是用马来文。所有的大厅设备和电视设备都要比中国先进,那时他们已经有摇臂移动摄像机了。<br>  我们7点50分就入场了,据说在公开的大型活动中除了穿民族服装外,一律要西装革履。所以各国学员都进行了一番打扮,我还是老样子---那套亚麻黄西服。</h3><h3> 马来西亚国家电视台演播厅</h3><h3><br></h3> <h3>  8点国王步入会场,全场起立鼓掌、肃然起敬的感觉。我也抱着好奇心不住的张望。国王看上去要比照片老一些,穿的花上衣(大概是民族服装,许多人穿的都是这种衣服)深色的长裤。王后看上去要比照片漂亮,一副慈祥的笑容,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坐在旁边的大概是国王秘书或宣传部长吧,他紧跟国王寸步不离。</h3><h3> 晚会开始前,首先奏乐曲(大概是国歌)整个演出的都是残疾人。节目有盲人独唱、合唱、独奏、伴唱舞蹈、独舞、二重唱等,节目不是很精彩,但还是得到阵阵掌声。最后国王为每个节目的演出颁发了奖品,晚会在乐曲中结束。我想这大概是一场义演,国王对残疾人表示一点赞助的意思。晚会整整进行了两个半小时,场内秩序井然,转播效果很好,镜头的运用,场内指导都是很熟练的。 </h3><h3> 吉隆坡城市建筑上的雕塑,突出民族风情和古典风味</h3><h3><br></h3> <h3>  周日休息,我们到吉隆坡市区去逛逛。虽然室外温度三十五、六度,但是所有的公交车和商店室内都有空调,当时的中国国内还很少见。十年之后,中国的一线城市才达到这个水平。20年左右,中国的二三线城市也实现了这样的标准,如今连小县城都有空调了。</h3><h3> 吉隆坡高楼,1985年我国还没有这么高的建筑,到那感觉才是现代化的大都市,比北京繁华多了,哈尔滨就差的更远了<br></h3><h3><br></h3> <h3>  </h3><h3> 吉隆坡风光,我背后是市区 <br></h3><h3> </h3> <h3>两个中国队10名成员合影,只有我一名女士(左五)</h3><h3><br></h3> <h3>1985年10月20日 (星期天)</h3><h3> 写给女儿的信:</h3><h3> (一封不可能发出的信,一封留存在自己心中的信,女儿仅五岁)</h3><h3> 我心中的小天使,我可爱的小宝宝,妈妈又一次地离开你,到异国他乡去学习,把你一个人扔在了幼儿园,丢在家里,你会责怪妈妈吗?你能原谅妈妈吗?</h3><h3> 平时只有妈妈最关照你,最喜欢你,你也愿意在妈妈怀里撒娇。这一次长达一个月的分离,虽然你已习惯了“整托”的生活,虽然你还有奶奶、爷爷、姥姥、姥爷和亲属们无微不至的关照,但妈妈心里总是不能平静的,远离女儿的心是孤独的、思念的、不放心的。</h3><h3> 我和女儿在一起,女儿5岁,就是这个小宝宝让我在异国他乡想得直掉眼泪,有一种歉疚感</h3><h3> </h3> <h3>  你甜甜的声音,娇小的身影,俊俏的小脸时常浮现在我眼前。我把你的照片带在我身边,这是我希望所在,力量的源泉,精神的支柱。</h3><h3> 申申:(女儿的名字)每当妈妈离开你时,都会感到一种深深的内疚,虽然妈妈很爱你,虽然妈妈觉得离不开你,但为了工作,为了学习,我不得不经常的舍弃你,使你得到的母爱远远少于其他幼儿。妈妈为你做的事情太少了,妈妈为你做出的牺牲也是微不足道的。是妈妈太重工作了,还是妈妈太自我了,我真分不清;我的选择是高尚的、还是自私的,我真想听听你的见解。</h3><h3>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在这里就会想到祖国、想到家、想到女儿</h3><h3> </h3><h3></h3> <h3>  记得临走前送你去幼儿园时,你是那样的高兴,一点都不清楚妈妈就要离开你了。我是多么留恋那短暂的时刻呀,在送你的车上我仔细地看你,怎么也看不够,我一遍又一遍地亲吻你,你怎么会理解妈妈的心情。到幼儿园了,眼看就要分别了,我是多么不想离开你,多么想再看你一眼呀,然而你已经像往常一样,一声“妈妈再见”溜到孩子们中间去了。我见你高兴的小样(你刚刚适应整托的生活),真是从内心流淌着一股甜滋滋的清泉。我默默地喊着:再见了可爱的小宝宝,再见了!我心中的小天使!妈妈在异国他乡会时刻想着你,为你祝福的。妈妈会珍惜你做出牺牲的这一个月,会为你增光的,妈妈一定为你买回一件心爱的礼物,给你作为永久的纪念。</h3><h3> 在国外思念女儿是发自内心的,经常的</h3><h3><br></h3> <h3> 在这里每当闲暇时,我就会想到,当你在幼儿园一周回家时,一定盼望妈妈去接你,然而失望了,不是奶奶,就是姥姥。当你回到家时,多么希望能扑到妈妈怀里喊一声:“我多想你呀,妈妈。”然而你又失望了,一周复一周,一次复一次,我多么不忍心你心灵上受到这么多打击呀。申申,原谅妈妈吧!妈妈现在心里也不好受,我是哭着在记这篇日记,眼泪一次又一次浸湿了我的双眼。</h3><h3> 我想这对我是一种惩罚,一种感情上的折磨。人总是要有得有失的。当你得到某些东西时,同样也会失去另一些东西。出国对我来说是难得的第一次,是一次极好的学习和长见识的机会。但我也有失,思念女儿的折磨是痛苦的。文莱的女编导每天给她两个孩子挂一次长途,我没有这样的条件,只好把思念记在纸上。总之,我比她的忍耐性要大得多。不过,我想世界上母亲的心都是相通的。</h3><h3> 小申申,请接受妈妈在遥远的国外给你的一个飞吻。</h3><h3> 我在马来西亚国家电台楼前留影,身在国外,对女儿的思念不时敲打着我的心房</h3><h3><br></h3> <h3> 10月21日</h3><h3> 今天上午剪接上次的作业,老师在机房做具体指导,对我们帮助挺大,大家不但很快熟悉了编辑机,而且老师对画面剪接提了许多建议。</h3><h3> 中午拍作业,给的题目是采访邮电部总经理。因为这个国家的收费比国际文教组织规定的高。对于这种提问式的采访,过去在国内虽然搞过,但都是政治性很强的,事先也有采访稿,像这种即兴采访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交给你的内容不过10分钟就要提出问题,开拍。从哪个角度提?怎么提,我这个做编导的感到很棘手。提前准备了三个问题,到现场,第一个问题回答的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只好重新考虑。幸亏翻译在旁边提示了两次,否则我真不知道怎样完成这次采访任务了。其他几个人忙着摄影、录音,没人帮我的忙,搞的我简直措手不及。</h3><h3> 各小组自己拍摄假定邮电部部长采访,这是中国浙江队在拍摄,画面都千篇一律,主要看你采访提问的水平,这就是考验编导的能力,中间拿话筒的就是编导的活,你要根据对方的回答,提出你想了解问题的话题,让对方解答,我就是学习这项业务来的</h3><h3><br></h3> <h3>  那时国内的电视新闻记者只是拍摄和写文字稿,没有同期采访的任务(主要是设备比较落后),而且新闻报导都是歌功颂德的多,成绩多,很少涉及问题和深度的采访,所以对我学习编导来说,现场提问,挖掘问题,还真有点冷手抓热馒头的感觉。</h3><h3> 最后征求老师的意见,他认为问题提得很好,都提到点子上了,还可以再尖锐一些。他说:“我作为邮电部长极力想回避你提出的问题,你应该步步紧逼,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提”。</h3><h3> 在讲评时,老师认为摄影、录音也比上次有进步,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好的,我们终于得到精神上的一点安慰。 </h3><h3> 我们在吉隆坡街头拍片<br></h3><h3> </h3> <h3>  1985年10月23日</h3><h3> 今天我们摄制组与印度队一道来到马来西亚最大的博物馆拍片。这个博物馆要比北京的博物馆小得多,与黑龙江的差不多。二层小楼,里面四个馆,我们侧重采访了社会发展馆,印度队采访音乐馆。<br></h3><h3> 在异国采访是很困难的,这里的负责人露了一面就不见了。整个情况无人介绍。还好,他们允许复印,我们马上将有关材料复印了三张,否则的话需要花很多钱买一本书(其实许多内容是无用的)。博物馆是以实物、照片、模型为主,向人们展示马来西亚的历史、风土人情。 </h3><h3> 我在马来西亚博物馆门前留影</h3><h3><br></h3> <h3>  马来西亚博物馆始建于1963年8月,它是根据国家总理的要求设计和建造的,体现了马来西亚的建筑风格。在这里我们看到马来西亚古代人用的各种兵器,这些兵器大约有800年的历史,它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兵器。木雕是一种古典的艺术作品,它是用树桩精心刻成的,有两种用途:一是为了装饰,二是用于随葬。 这里的陶瓷大部分来自中国,大约11至18世纪的产品。博物馆的展品充分反映了马来西亚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br>  纵观几个组的片,从画面、用光、构图到解说,全面看,我们组的合作是不错的,大家都信心百倍的要拿“奥斯卡”奖,可是一宣布结果是马来西亚队,我们感到很不理解。后来经了解,他们拍的是无剪接片,这样还说得过去。不过时间一天天过去,大家的压力越来越大。<br>  在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黑龙江学员和德国老师(中)合影,右一是我<br></h3><h3><br></h3> <h3></h3><h3> 10月24日</h3><h3> 今天我们和中国二队、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队来到距吉隆坡7英里的岩迪洞,每天这里都有许多慕名者前来游览。这个洞是由巴特卡夫委员会发起的,于1971年2月7号由马来西亚邮电部长正式宣布对外开放。沿着石阶向上望去,山洞雄伟多姿十分壮观。272阶台阶吸引着前来游览的人鼓起勇气向上爬去。我们带着摄像机,电瓶灯、三脚架,一路上一路拍,虽然很疲劳,但情绪很饱满。</h3><h3> 当我们登上了顶峰,放眼望去,吉隆坡的风光尽收眼底,真是心旷神怡,这时你会感到所有的疲劳都消失了。</h3><h3> 我身后是岩迪洞272节台阶,很壮观<br></h3><h3><br></h3> <h3>和健鹏与印度队四位记者在岩迪洞半山腰合影,前两位典型的印度男人的小胡子,右边是我<br></h3> <h3>在洞中喂鸽子 , 这个景观也是当时国内没有的 <br></h3> <h3>  山洞里奇形怪状的岩石向人们展示着它们的风姿,有的像孔雀、有的像鳄鱼、有的像狮子,这中间大概还有许多美好的传说吧,我们认真拍摄了这些细微、神秘富有想象力的镜头。洞内的一线天,给人一种深奥莫测的感觉,我们用摄影机录下这十分美妙、十分奇特的画面。</h3><h3> 回来后,后期编的也比较满意,特别是声音效果有较大的提高,比较理想。如照相机的效果声、祈祷声、鸟叫声等等。大家又一次信心百倍的争取拿“奥斯卡”奖。相比其他几个队,我们的片子可以说高人一筹,但最终我们没有得奖,大家都憋了一口气。</h3><h3> 我在洞中留影</h3><h3><br></h3> <h3>  1985年10月25日</h3><h3> 今天我们小组来到马来西亚艺术馆拍片,这里集合了全国12个省的艺术精华,凝结着马来西亚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我们昨天晚上仔细研究,决定拍一条无剪接的片子。来到艺术馆后,我们首先把全部镜头列出来,翻译去看文字介绍,录像机因受潮卷带子,小韩负责晾晒,健鹏负责灯光,我和克明负责分镜头。大家分工合作十分融洽。拍摄时,四个人也都献计献策,虽然有时也有急躁情绪,但这时总有人提醒,不要着急,慢慢来,要有条不紊,大家配合默契,合作是成功的。 </h3><h3> 我在马来西亚美术馆门前留影</h3><h3></h3> <h3>  我们又按原计划顺利地找到了马来西亚民族音乐,在翻译的配合下,配好解说词。整个片子的全过程,大家都比较满意。评选时,首先文莱队拍的新闻片决定在亚广联播出,赠给他们一个播出奖;之后看到江苏队拍岩迪洞,从画面到剪接相当不错,老师也很满意。</h3><h3>  当最后宣布“奥斯卡”奖时,我的心都悬起来了,终于命运之神落到了我们头上,我们得了第一名。</h3><h3> 吃晚饭时,大家高兴的心情真是无法形容。十几天来第一次感到轻松愉快,露出了笑脸。我知道小组的每一个人,都把“奥斯卡”奖看的特别重要,这的确是一种荣誉。出来学习,拍了几次作业得不了第一,回去都无法向领导和同志们交代,这一次对大家可是一个慰藉了。</h3><h3> 马拉西亚妇女和她们的着装,各式民族服装很漂亮,感觉和印度服饰很接近(街头抓拍)</h3><h3><br></h3> <h3>  晚上,我们应慈善话剧社导演曾钦昭的邀请去吉隆坡新市政局礼堂观看日本话剧“冰点”。剧场很大,条件也很好,主人把我们当贵宾请为上座。坐在第一排的有议员、赞助人等,坐在我们后面的是电视台的演员,他们年纪比较大,华语说得很好。难得在马来西亚能看到华语话剧,我的心情有点兴奋。“冰点”这个剧反映的是日本战后的一个家庭的矛盾,生活、事业、爱情,很富有哲理性,演员的演技也不错,对我颇有启迪。许多对白我都记下来了,我感觉爱情是永恒的主题,爱是没有国界的。我边看边记,故事的剧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也许因为那时国内还不开放,所以,看到这种言情为主的话剧,有情感,有生活、人性化的语言,让我很感动。演出结束后,我们还上台与演员合影留念。 </h3><h3> 与马来西亚华裔演员合影,后面排右三是我</h3><h3><br></h3> <h3>  1985年 10月26日</h3><h3> 今天上午看一周拍过的作业进行讲评。每个队选了两三条片子播放。相比之下,我们觉得别的队有许多长处。看来各队的实力还挺强。比较好的有马来西亚、中国江苏队、我们队也算上游,然后是斯里兰卡和印尼,印度和文莱稍差。</h3><h3> 下课前将下周计划发了下来,大家一看任务更多,而且大多是自己抓新闻,每天早8点就出发。我们已经估计到下周压力一定会很大、很疲劳的。大家在一起分析了一下形势,5条片,我们争取拿一个“奥斯卡”奖。</h3><h3> 吉隆坡留影</h3> <h3>  与斯里兰卡学员在吉隆坡“米马高原””游乐场</h3> <h3></h3><h3> 马拉西亚国家电台</h3> <h3>  下午,我们中国队一行10人来到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一到这里像到家一样亲切。办公室负责人段增琪领我们参观了大使馆的环境和设施,并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情况和注意事项。在国外听到乡音是最温暖、最开心的一件事,来到这里语言不通,无法交流,让我们别扭了好几天。</h3><h3> 这个使馆是由武汉设计院设计的,大约占地两万平方米,除苏联外,是第二大的了。于1979年搬迁到这里,是华人财团修建的,他们收费很少。现在大使馆有20多人,干部是四年轮换一次,工人三年。 </h3><h3> 这是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房子的设计简单、庄重、大气,院内种的花草增添了和谐的气氛,美化了环境,马来西亚是亚热带气候,所以这些花草几乎伴随着全年。我的摄影构图也让大使馆在花草树木中显得更漂亮,更有立体感。</h3><h3><br></h3> <h3>  我在大使馆门前留影全景</h3> <h3>在大使馆留影近景,这是马来西亚行中我比较喜欢的一张照片,是我青春的美好留念</h3> <h3>上图:中国两队学员在大使馆游泳池边合影,左三为大使馆办公室负责人段增琪。<br></h3><h3>下图:我在游泳池边留影</h3> <h3></h3><h3> 10月30日</h3><h3> 今天 斯里兰卡、文莱、我们三个队拍摄新市场,其他队去拍原有的市场。今天大家情绪还可以,我鼓励大家,再加一把劲,得个“奥斯卡”。本来我们计划好一些镜头,搞一些顾客的现场采访,以为货物一定琳琅满目,顾客应接不暇。结果一到现场傻眼了,是部分开业,整个大厅冷冷清清,原来的计划只好完全打乱。我们临时采访了商店副经理,介绍了商场的状况和发展。然后如实报道了商场的现状,回来后剪接的也比较顺利。</h3><h3> 在讲评时,我发现,我们根本没有理解老师的意图(准确地说是翻译没理解老师的意图),老师给我们提的意见是:没有用对比的手法和镜头,现场采访没有必要等。其实我们是完全按着新闻的角度采访的,我觉得新闻不能用对比。</h3><h3> 吉隆坡华人一条街</h3><h3><br></h3> <h3>  晚上我一个人在屋里看书,写日记,很自在,充分享受了安静和自由的时光。一个人的房间是很随意的,一切由自己安排,不受别人和客观的限制,这一个晚上,我又成了自由的人,很惬意。</h3><h3> 临走前,妈妈给我找了一本好书《英迪拉、甘地》,几天来,我简直看入迷了,深深被甘地夫人所走过的政治道路、经历的生活、爱情所吸引,对我都有一种新的启迪。今后这样的好书,我应该多拜读几本,好好学习伟人有远大目标、努力奋斗的精神,使自己更快的成长起来。</h3><h3> 吉隆坡街景,那时中国还没有这么多出租车和私家车<br></h3><h3><br></h3> <h3>10月31日</h3><h3> 我们与印度和文莱队去港口拍片。</h3><h3> 我们已经多次与印度队一道拍片了,两队关系处的不错,他们还常和我们学一些中国话、哈尔滨地方方言学的也挺准,大家在一起挺乐呵。</h3><h3> 码头控制的很严,我们去时办了好长时间手续,港口派一个人同我们前去。就这样还总碰到干扰,一会这不让拍了,一会来警察干预了。</h3><h3> 斯里兰卡与印度尼西亚队拍机场,据说也不太理想,江苏队、马来西亚队两点半才回来,没编辑。只有五个队进行了评比,每个队都提了一些意见,最后也没发奖。 </h3><h3> 我们在吉隆坡的码头拍片,左边是我,右后方是文莱队也在拍摄</h3><h3><br></h3> <div>1985年11月1日</div><h3> 今天去锡矿采访,斯里兰卡和印度同去。</h3><h3> 锡矿距离市区40公里,采锡与采金有些相似,采锡的船是在水里挖锡。今天的采访环境是最差的,船上到处是泥和油,不巧,我又穿了个小白褂,结果弄了许多泥点和油渍。天气也特别闷热,一上午大家都很辛苦,最累的要算小韩,他背的录相机很重,其次是克明,扛摄影机选各种角度。 </h3><h3> 马来西亚是世界产锡大国,“锡”是马来西亚的主要出口产品,由于近来“锡”的价格不断下跌,使许多生产锡的厂家倒闭,工人失业,我们报道时,最后也提到了这个倾向。其他几个组都从正面报道了生产锡的过程及马来西亚如何盛产锡等等。而我们组却抓拍了锡矿倒闭,大批生产锡的工具、机械荒芜在旷野上的情景。解说词也从马来西亚产锡的历史谈到近几个月“锡”价猛跌导致工人失业,锡矿倒闭的事实。</h3><h3> 吉隆坡“米马高原””游乐场一景,呵呵,展示一下本人的模特身材,可惜缺少模特的姿态和气质<br></h3><h3><br></h3> <h3>这个公园留下了不少我的身影和纪念</h3> <h3>  此片讲评时受到老师的表扬,大家一致认为我们的片拍得不错,新闻角度找得好,但是从昨天开始,由于印度学员提意见,就不评“奥斯卡”了。我很同意印度人的观点。大家很不容易从各地聚集在这里,本应为了学习和友谊而来,评比的结果相互间矛盾很大,评的又不尽合理,基于这种状况,还是不评选为好。<br></h3><h3> (后来,老师告诉我们,今天我们拍的片已送马来西亚电视台和亚广联播出。)</h3><h3> 公园一景,下面是游泳池</h3><h3><br></h3> <h3>  晚上,我借了几本当地的华语《风采》杂志,主编是个女青年,副主编也是个女性,只有五个人,其中两个男青年。从照片上看,平均年龄不到30岁。我佩服他们的才干和工作能力。这本杂志全部是中文,文字量很大,照片量也相当不小。五个人居然20天出一本很厚的杂志,在我看来,真是不可思议。杂志的内容大部分是风土人情方面的,生活气息很浓,人情味也很浓。其中人物专访很多,各行各业的人物写的很有个性,很生活化。各类奇闻、案件也与生活息息相关。文章很善于抓住你的情趣,吸引你很认真地看下去。我从中摘抄了一些,并不都是生活的真谛,带有着理性的语言,不少是因为新鲜,或引为借鉴,或从另一个侧面了解社会,了解人生。 <br>  在异国他乡能从文字上交流思想和信息,这对我来说是十分急需和有兴趣的,我们共借了5本杂志,我一定利用走之前的时间,全部浏览一遍。</h3><h3> </h3> <h3>  吉隆坡的一处雕塑。</h3><h3> 1985年时,中马虽然建交了,但是还没有贸易往来和旅游项目,马来西亚对中国也是敌视态度。我们出国前就被告知公园里设有华人被踩在马来人脚下的雕塑,千万别靠前。</h3><h3><br></h3> <h3>  我在吉隆坡街头</h3> <h3><div style="font-size: medium;">1985年11月3日 (星期天)</div></h3><h3> 8点出发去马六甲海峡,大约有一百多公里,汽车跑了两个多小时。一路上我们观赏了吉隆坡的城市建筑,很有现代气派</h3><h3><br></h3> <h3>途径寺庙,我们看到结婚的人很多,几对都是华人,完全按西方的方式,新娘穿着白婚纱服,新郎穿西服。每对新婚夫妇都请人用二分之一机器录相。他们还要到庙里去朝拜。慈善庙前都有要饭的。看来各个国家都有穷富之分,而且差别很大。</h3><h3><br></h3> <h3>这是寺庙门口乞讨的人</h3> <h3>在神店前正好有一家五口人前来朝拜,被我们摄入镜头。</h3> <h3>据说 每年都有50万人前来敬神,他们带着许多水果,到这里来祈祷幸福、健康、富裕、爱情等美好的愿望。 </h3> <h3>  马六甲海峡是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知名度非常高,不过那里很肃静、可玩的地方不多。马六甲小镇清净又干净</h3> <h3>黑龙江学员在马六甲公园历史遗留下来的大炮前合影<br></h3> <h3>  我们到了海边,拍了一卷的照片,可是让我过了一把照相的瘾。这是马六甲海滩上的小船和我</h3> <h3>马六甲的风光很美,我站在海岸堤坝上,海水很干净,没有污染</h3> <h3>喝椰汁,右前方的是印度学员</h3><h3> <br></h3><h3></h3> <h3> 11月4日</h3><h3> 采访手表元件厂,这是吉隆坡唯一一家生产表盘、表零件的工厂,它是瑞士手表厂的子工厂。目前这个厂生产上千种表盘,全部出口,主要有瑞士、新加坡、美国等。<br></h3><h3> 回来后,我们换班吃饭,换班编辑,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编好了,是最轻松的一天。 </h3><h3> 在讲评中,老师对我们的片子评价很高,特别是比利时那位老师,与我们一块去的,他平时对我们小组也很关照,这次讲评他十分满意。对镜头的拍摄、用光、剪接都进行了表扬,别的老师也都提的优点。老师说:你们的片子一看就像搞专业拍的、编的。</h3> 今天,其他组拍的也不错,老师很高兴说:“可以与马来西亚新闻比美了,并且超过了他们。“奥斯卡”奖发给斯里兰卡,他们的片画面拍得不错,就是太长,简直不像新闻。 <h3></h3><h3> 在吉隆坡市区留影</h3><h3><br></h3> <h3>  11月5日<br></h3><h3> 晚上,国家电台华语节目的负责人陈天然和播音员林青青小姐在中国餐馆请我们吃饭。他们很热情,但由于马来西亚的对华政策,他们与中国人接触多了要受监视,很不方便。即使这样他们还是请了我们10个人,大家都感到很不好意思,我们分别送他们一些纪念品,表示谢意。<br> 和马来西亚国家电台的华语播音员林小姐</h3><h3><br></h3> <h3>  参加马来西亚召开的棕油废物利用会,与印度队同去。会议一百多人,讲马来语。我们采访很困难,只好拍点会议,拍点参观。会议来了一个部长,很年轻看上去只有40岁。在这样的会议上要求衣着一般都是西服、领带。主席台就座5位领导西服革履,每人右上角衣兜里都别一束花很好看。</h3><h3>  这里每天都是下午下雨,上午晴。今天特殊上午下了雨,不过我们拍的都是室内,也就无关紧要了。据当地人讲,这里气候特点是:终年是夏,一雨成秋。现在正是秋季,然而在马来人眼中的秋,可比哈尔滨差远了,即使下雨,气温也在20度以上,比哈尔滨夏季的雨天还热,这里人已经感到很惬意、很舒服了。</h3><h3> 吉隆坡一家人在公园度假</h3><h3><br></h3> <h3></h3><h3>  1985年11月6日</h3><h3> 与文莱队同去啤酒厂,这是马来西亚最大的黑啤酒生产厂家,世界驰名的黑狗牌啤酒是这个厂的主要产品。一位华人小姐给我们介绍了情况,她能讲简单的普通话,是福建人。这里的华人老家大部分是广东、福建一带的,都会讲好几种方言,闵南话、客家话、广东话等,普通话一般讲的都不大好。这个小姐每月工资600,据她讲是比较满意了,比原来薪水高。工厂的酿造方法与国内比较相似。前几天拍片,因为克明搞摄影时间不长,我担心他掌握不好镜头语言,大概我这个编导指手画脚太多了,让他不太适应给我提了意见。今天我完全解放了,让摄影人自己拍,这样他自由,我也轻松。<br></h3><h3>  在蜡染厂采访,因为是华人,所以可以交流。马来西亚新闻短训班锻炼了我的采访能力,让我对编辑的工作更加重视了。在国内刚做电视记者时,往往更重视拍摄画面,而文字解说常常是要点资料、看看报纸,摘几句了事,所以文字能力的重视和提高是从这次短训班开始的。</h3><h3><br></h3> <h3>  在休息室,我们品尝了贵厂的啤酒,我是不爱喝啤酒的,只喝了点麦精露。<br></h3><h3> 利用休息的机会,我们与文莱队的几个人交谈了一下。我们对文莱队印象不错,他们本分、老实,平时很少讲话,相互间都是很不熟悉的,这一次加深了点友谊,我送他们中国的零钱做纪念,他们也把本国的硬币送给了我。从中受到了启发,最好与其他几个国家的同学也交换一下,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五个国家的硬币作纪念了。<br></h3><h3> 晚上,大概是以亚广联学院的名义请了一些工作人员,全部老师和同学吃了一顿饭,大家都很活跃,相互问候,照相留念。</h3><h3> 与斯里兰卡学员、班管理人员(左) </h3><h3> </h3> <h3>马六甲海峡的海边风光</h3> <h3>  马六甲海峡的大炮</h3> <h3>  1985年11月8日<br></h3><h3> 上午,由马来西亚电视台负责把每个队的片编辑在一本磁带上,看了大约一个小时,每个队选3至5条,我们队选了4条。放完之后老师给做了简单的总结和讲解。<br></h3><h3> 最后举行了毕业典礼,发了毕业证书,每个队还给了一本二分之一的磁带。<br></h3><h3> 第15届亚广联新闻短训班毕业典礼上,老师为我颁发毕业证书和磁带。这个证书虽然对我评职称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我却很看重它,它使我眼界更开阔,把自己的新闻事业融入了国际范围。因为我是领队,所以学习班发的磁带一直由我保管,当时不仅那些资料很珍贵,就连这种磁带国内都很少有。30多年了,我一直精心保留着,直到最近我才把它交给了电视台媒资部。</h3><h3> 感谢同行为我抓拍的这张照片,很有意义</h3><h3><br></h3> <h3>  我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一份总结报告,赴马来西亚学习情况的汇报,仅摘学习与收获部分:<br></h3><h3> 1、在吉隆坡,我们参观亚广联的工作情况,对亚广联、欧广联如何交换节目和具体工作程序有所了解,基本上掌握了交换节目的要求以及欧广联的活动特点,为今后给亚广联提供节目奠定了基础。<br></h3><h3> 2、这个短训班,讲课一周,其余三周一边采、拍、编,一边讲评。过去我们在国内各自为战,编、采、摄合一。在吉隆坡我们却要进行专门的学习和实践 ,各自钻研自己的业务科目,在这个基础上再训练如何配合。学编导、摄影、录音、制作的每个人都在各自的业务上有所提高。实践了摄制组应该如何工作,如何配合。</h3><h3> 基隆坡留念</h3><h3><br></h3> <h3>  3、锻炼了抓拍的能力。在吉隆坡采访时,根本没有陪同,无人介绍情况,完全在陌生的条件下选择内容, 怎样抓住重点选择拍摄?怎样迅速采访、提问?寻找角度和构思文稿。编导、摄影、录音和制作都进行了尝试。</h3><h3> 4、国内采访比较注重选择角度,配合形势,掌握政策,亚广联强调用画面说话。对画面要求:必须看明白新闻的内容、事件的发展过程(不能光靠解说介绍事件)。解说也最忌空话、废话。这样我们的整个采访在画面和音响上下功夫比较大,锻炼也就大,收获也自然大。</h3><h3></h3><h3> 在吉隆坡“米马高原”游乐场</h3><h3> </h3><h3><br></h3> <h3>  5、解说可配可不配,文字稿不强求。解说和画面要求一致,像国内理论和政策方面的文字配画面,老师都要提出“文画不符”的意见。</h3><h3> 6、记者招待会和时政性会议必须用画面交代会议地点、然后要穿插与会议内容相关的画面,如:讲宾馆就要有宾馆画面,讲市场,就要有市场画面,记者现场采访也是如此。<br></h3><h3> 7、音响要求很严格,有一个专门讲音响的老师,他评片很严,每个画面都要求有现场效果声。画面要求在拍摄时录音员必须用手动,不准用自动。<br></h3><h3> 8、要求画面故事情节完整,不限长度,一般在2---3分钟。我们在国内习惯拍短片,都编1分30秒,老师也没提出短。<br></h3><h3> 结业式上,我给别人签名留念,也让大家给我的照片背后签上了各自的名,有汉字,有马来字,有英文,五花八门很热闹。如今改革开放后见外国人也多了,各种文字大家也都见识到,不感到稀奇了。30多年前,那可是个新鲜事,让我感到挺荣耀。</h3><h3><br></h3><h3></h3> <h3>  亚广联学习班全体学员合影照片后面,我请每一位学员签名留念</h3> <h3>吉隆坡街头很有特色的小木房,黑龙江四位学员合影,右一是我<br></h3> <h3>  9、无剪辑拍摄法,即前期拍摄时将全片剪辑构思好,前一个镜头用什么样的景别结束,后一个镜头以什么样的景别开始,拍完后无需剪辑,直接可往播出带上合成。这是较难的一种拍摄方法,老师不太主张新闻搞无剪辑拍摄,虽然课上提到了,却没安排作业。我们摄制组在拍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时,采用了这个方法,获得了意外的成功,对我启发很大。(回国后,我曾多次在会议采访时使用了这种方法,大大缩短了采、拍、编的过程,即使下午4点发生的新闻,当晚6、30即可及时播出,一改以往需要第二天才能播出的惯例。)</h3><h3> 在吉隆坡感到最大的不方便就是语言障碍,不懂英语,无法与老师同学交流,而其他国家的学员都能直接与老师对话,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差距,也是我最大的遗憾。 </h3><h3> 各国使节办公的小楼,楼前竖立着各国国旗<br></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span></h3><h3> <br></h3> <h3>   我在马六夹海峡岸边喝椰汁</h3> <h3>  我还第一次摆姿势照相,有没有点车模的感觉,呵呵</h3> <h3>  1985年11月9日上午<br></h3><h3> 9点30分登机, 再见了,马来西亚!拜拜了,吉隆坡!<br></h3><h3> 虽然我只在这里停留了28天,虽然这短暂的日子里是紧张的、疲劳的、有时是烦躁的,但我毕竟得大于失。在这里, 我了解了亚洲、欧洲广播电视网的传送情况;在这里,我得到了国际电视短训班的文凭,收获了新的知识;在这里,我认识了东南亚地区国家的朋友,开阔了眼界;在这里,我游览了吉隆坡的名胜,用摄影人的眼光欣赏了异国风情(文中所有的风光照都是我自己拍的)。</h3><h3>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祖国,踏上了国外的土地,这里使我了解了第一个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这里留下了我终身难忘的记忆。</h3><h3> 我在吉隆坡机场</h3><h3><br></h3> <h3>  这是一次难得的出国机会,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我盼望已久的事情,它曾经令我多少次激动的睡不着,梦寐以求的幻想终于变成了现实,我希望它不是我的“唯一”,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机会去世界各地旅游、学习。<br>  在马来西亚国家电台前留念<br> </h3><h3></h3> <h3>  我第一次出国,第一次看到外面的世界,有点眼花缭乱、不知所措的感觉。系统的学习国际电视新闻的理论实在是太难得的机会了,这是我的幸运,中国电视人仅有几百分之一的概率让我享受了,发自内心的感谢组织。这也是我以后发奋尽职的动力和不屈不饶追求电视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吧。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 <h3>  今天一整天同学们都处在永久分别的激动之中,特别是印度尼西亚的几个人,挺爱动感情,结业式后与同学握手告别拥抱时,眼圈都红了。</h3><h3> 我(中)和印度尼西亚学员合影,呵呵,他们的个子有点矮,男士都比我差半头,但是他们的友好和热情让我感觉很亲切</h3><h3> </h3> <h3>  黑龙江四名学员左起:健鹏、我、克明、礼文在学习班结束酒会上</h3><h3> </h3><h3></h3> <h3>  与斯里兰卡学员(右)、马来西亚服务员(中间两个)在宴会上<br></h3> <h3>教堂的建筑很有欧洲风格<br></h3> <h3>华人街上的糖炒栗子 吉隆坡华人一条街 </h3> <h3>  吉隆坡一个很有特色的小别墅和小广场</h3> <h3>  吉隆坡的风景是美好的,马来西亚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很高的。这些都使我耳闻目睹了另一个世界——陌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 </h3><h3>  马来西亚是一个新兴的多元化经济国家。在我们离开后的五年,1990年代就突飞猛进,成为“亚洲四小虎”国家之一,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马来西亚已成为亚洲地区引人注目的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旅游业是马来西亚的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知识经济服务业也在同步扩张。目前在我们国内,新马泰游是热门旅游线路,1996年我还曾带女儿去港泰旅游,至今再也没去过马来西亚,所以1985年的第15届电视新闻学习班成为我永远的记忆。</h3><h3>  吉隆坡的建筑风格,有些也很有民族特色, 1985年看上去要比北京的建筑别致、新颖、不落俗套。几乎每座楼的造型都不一样,颜色、材料都各异。特别是晚上,装饰在建筑物上的霓虹灯都很漂亮。</h3><h3> 吉隆坡街景</h3><h3><br></h3> <h3> 走进香港</h3><h3> 11月9日下午 结束了马来西亚的学习,我们到达香港停留两天,我曾经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好激动呀。(1984年我在接待港澳记者团时和香港记者建立了友谊,希望有机会到香港)感谢电视台给我的学习机会。</h3><h3> 香港“东方明珠”我将走进你。 1点30抵达香港,地面温度28度,因为没有官方接待单位,我的朋友小谭来接机,她是大学教师,去年港澳记者团小谢的朋友,1985年初到哈尔滨旅游(小谢电话委托我照顾和接待她),我陪同她们游览太阳岛,逛商店和市区,到家吃饭,于是,我们俩成了朋友。小谭带路,我们去了我爱人的朋友谢先生家,一行五人全住在那,既不用花钱又方便,感觉很温馨。 </h3><h3> 和小谭(中间)小谢(左)在香港机场合影。他俩都是我的朋友,我们一行到香港两眼一抹黑,第一次出国更是有点不知所措,真正感觉到出门靠朋友的可贵,他们为我们安排了最好的旅游购物行程,小谭义务为我们做了两天的导游,让我好感动</h3><h3><br></h3> <h3>   谢先生家有大小4个屋,两个屋都闲着,家里条件还是不错的,当时只有他一个人在家,听说太太9点才下班。我们安排好,就去饭店吃饭,我的记者朋友小谢也来了,是他请的客,这是一顿很丰盛的晚餐。(小谢是1984年随港澳记者团来黑龙江采访时我们认识并成为朋友的。接待我们的两个朋友都姓谢,不知是巧合,还是香港就是姓谢的多。我就按年龄划分,称我的朋友为小谢,称我丈夫的朋友为谢先生吧)</h3><h3> 吃完晚饭,已经6点了,小谢带我们去了山顶。通过地下铁(从海底穿过)又乘“电缆车”,那里海拔一千多米,是香港最高峰。在山顶,透过几十倍望远镜把对面的景色看个清清楚楚。</h3><h3> 我和谢先生夫妇合影</h3><h3> </h3><h3></h3> <h3>  站在山顶,俯瞰整个香港,能看到全貌,星星点点,真是个繁华、富丽的社会。小谢和小谭给我们当导游,介绍香港情况。</h3><h3> 当香港尽收眼底时,我好像感觉自己变大了,香港变小了,我们似乎可以拥抱这个世界了。简直像做梦一样,我竟然能凌驾于这个世界之上,真不可想象。 接着,我们来到“明仁亭”,据小谢讲,香港人把这里叫“傻瓜亭”,意思是说:站在这里,好像自己超脱了人世,看到下边一片迷茫,人们就在这个世界上不停的奔忙,都是一些“傻蛋”。那么自己就是其中一员了,到这里来的,也都是傻蛋了。 俯瞰香港,让我还有另一种的感悟:其实人生和登山一样,是需要一定高度的。 站在山顶的确感到超脱,过去只能从画报和电影上看到的景象,今天身临其境了,我站在这里,有点激动。</h3><h3> 在山顶俯瞰香港全貌 ,高楼林立,灯火辉煌。这样的景色,如今在国内许多大城市都能看到,但是当时在香港第一次看到这种情景时,的确令我有些震惊</h3> <h3>  在轮船上,我们欣赏了香港的海上夜景,维多利亚港湾很美。同时商量下一步的安排,决定去看一部电影。回到谢先生家,已经11点了,谢太太也回来了,大家见面很热情,互相问候,聊天。谢太太,年轻漂亮,是从国内来的,会讲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她说:刚来时,她不会广东话,找工作很困难。现在她可成了大忙人了,不但学会了广东话,会普通话还优先录取呢。现在像她这样会三种语言的(外加英语)最吃香,最好找工作。 谢太太兴致勃勃没有睡意,我也只好奉陪了几个小时,最后实在顶不住了催了好几次,大家才去睡觉。 谢先生家临街,香港的车一夜不停,平均2分钟来一次大噪音,吵得我根本就没睡好。 这一天真是疲劳与兴奋的一天。</h3><h3> 维多利亚港湾</h3><h3><br></h3> <h3>  1985年11月10日 中午谢先生带我们去酒家吃饭,在那里,我们认识了陈老板。 陈老板与谢先生合作搞生意,年龄40多岁,一副香港大亨的气派,在饭前,他帮我们很顺利的将500美金换成港币。 午餐全是山珍海味。陈老板、谢太太谈笑风生,谢先生虽然十分高兴,但话不多,看来他是个很内向的人,席间,克明很活跃,跟几位香港朋友交流的很亲热。 原定我们4人去见一位女博士,吃饭聊聊。结果三个男士都不想去,要买东西,派我当代表去了。我对博士非常敬仰,由于“文革”的原因,我从来没见过真正的博士,这也是我第一次与博士打交道,所以非常有兴趣。</h3><h3> 和陈老板(左三)谢先生(右三)合影,右一是谭慧雯,右二是我。那时国内几乎没有个体老板,看着陈老板为我们请客上千元的花销,感到很吃惊(如今经商的人已经太正常了)</h3><h3><br></h3> <h3>  5点小谭带我前往约会地点,钟博士已经在那里等我们一个小时了,我很过意不去,博士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浪费人家一个小时是很不道德的。还好钟博士说她记了点东西,没白等。我才多少有点心安理得了。钟博士40多岁,已经有很多白发了,她家在美国,大学毕业后,回港工作的,现在三个孩子都在美国读书。我与博士近距离的接触和交流感到很荣幸,钟博士很和蔼,温文尔雅,没有一点架子,她和小谭关系不错。在席间,她简单了解了哈尔滨妇女工作的情况,问了《妇女之友》杂志的内容。她对于广州妇联工作比较熟悉,曾经专程去过,对黑龙江妇联也有所闻。她说:全国只有几个省有妇女培训班,其中有广州和黑龙江,这事,我都不太清楚。钟博士还讲到:香港1997年要回归祖国,现在她要向香港的青少年介绍大陆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情况,起到沟通和桥梁作用。</h3><h3> 我向来对学者都是十分敬佩甚至崇拜的,从钟博士那里,让我看到了高知女性的儒雅风度、不凡气质,更是渴望与这样的人交朋友了。</h3><h3> 1985年初,我和小谭在哈尔滨太阳岛留影,没想到10月份我们又在香港见面了</h3><h3><br></h3><h3></h3> <h3>  和谢先生(左)、谢太太(中),我们学习小组一行五人,在人家吃住了两天,确实给他们添了不少麻烦,最后分文没要。谢先生夫妇的热情款待,给我们的香港之行增添了许多温馨和暖意</h3><h3> 谢先生是和大陆做生意的,所以认识了我丈夫,两年之后,他来哈尔滨,我们又见了面,大概行程也都由我丈夫安排。 我的腰包是在香港买的,非常适合我们搞摄影的,里面装些本和笔,名片什么的很方便,可以腾出双手来拍摄和工作。谢太太告诉我,那都是男士用的,女士应该用手提和肩背小包(像她那样的)。而且在香港女士穿西服和裙子没有带腰包的。我也没听那个邪,因为我不是小女人,因为我的工作需要,所以男士腰包照挎,自己随意就好。(现在做买卖的不论男女,都用这种腰包,方便安全实用,很流行)</h3><h3> </h3><h3></h3> <h3>  10点30分小谭把我送到夜总会,我的三位同事还有陈老板、谢先生两对夫妇都已经到达了。是陈老板请的我们,当天是香港著名歌星徐小凤独唱音乐会。徐小凤是在台后开唱的,随着她的歌声,舞蹈演员出场,徐小凤伴着舞蹈和歌声徐徐走出,穿着一套白裙子,显得十分高雅。整个独唱会,有伴唱、伴舞,每个歌曲结束后,徐小凤都有5分钟左右的道白,讲的广东话,一句也听不懂。但是听着观众们不时发出的笑声,我感到:她与观众的感情交流是很融洽的。当时国内没有这种形式的演唱会,让人感到艺术、亲切、自然、大气,所以我印象十分深刻。</h3><h3> 陈老板还买的酒和什锦水果,一场夜总会,陈老板花了1200元。12点30结束后,陈老板又请我们去吃夜宵,他们喝酒,吃蛇肉,我只吃了两小碗面条。与陈老板一天的接触,真正看到了花钱如流水的情景。在国内这样的大场面也不少,但都是国家、单位或集体拿钱。这里都是从个人腰包里掏钱呀。像我们与他的关系是朋友的朋友,关系一般,竟这样大方的破费,可想而知他平时类似这样的应酬是不会少了。 回到谢先生家已经凌晨2点了,我们又忙着整理东西,一直到4点才睡。 </h3><h3> 我们黑龙江学习小组成员与老谢夫妇合影</h3><h3><br></h3> <h3>  1985年11月11日 早7点就醒了,实际上只睡了两个小时,但精神还是蛮好的,一看许多摊位已经卖东西,大家就又开始采买了。 10点谢先生夫妇送我们到机场,小谢、小谭也来送我们大家。时间还早,我建议大家在一起合影留念。 在机场,和香港的朋友要分手了,我的确有些激动,短短两天的接触,我们从不认识到认识,从过去的友谊到现在的进一步了解。我感激朋友们对我及我的同事们的盛情款待,感激他们整整用了两天的时间陪同我们游玩,买东西。我深知,时间对任何人来讲都是千金难买的,特别是在香港。然而谢先生、谢太太、小谢、小谭却用了那么多时间来陪同我们这些远方的来客。</h3><h3> 在香港街头,那时感觉香港就是一个花花世界<br></h3><h3> </h3> <h3>  记得中国有句古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次香港之行我是深有体会。假如没有我的这些朋友,我们在香港逗留将会感到孤独、陌生、可怕。然而有了朋友我们感觉像到家一样,有宾至如归的感觉。<br></h3><h3> 再见了香港!两天的逗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对你产生了兴趣,更准确地说是与朋友的感情更加深了,我迫切地想了解你,也希望与朋友的友谊不断发展。</h3><h3> 香港我的四位朋友对我及我的同事们盛情款待了两天,让我心存感激,难以忘怀。</h3><h3> 谢先生夫妇两三年之后到哈尔滨旅游经商,我先生热情接待了他们,我和电视台的四位同事作陪,之后再也没有他们的消息了。</h3><h3> 小谢在香港工作几年之后又到国外去发展,小谭也在忙她的事业。我这个人从来不主动联系任何人,所以和两位远方的香港朋友也失联了,真是有点儿遗憾。</h3><h3> 1996年,我带女儿港泰游再次到了香港,因为是随旅游团,时间安排的很紧,所以没找其他朋友。1997年香港回归后旅游事业更加开放,我在深圳的朋友说:他们去香港很方便。</h3> <h3>  登上中国民航,服务态度就感到明显下降,比“马航”空中小姐的热情差远了。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就看出差距了。 马来西亚、香港之行,我仅仅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记了一些感官的认识和感受,远谈不上深刻和感触,更比不上日常的新闻、专题采访的深入及思考,但是我觉得这些即兴的东西反而真实。重读当年的日记,我是兴致勃勃,历历在目,感慨万千。<br></h3><h3> 我们在马来西亚飞机场的传送带上。</h3><h3> </h3> <h3>  人生总是有许多值得留恋和回味的东西,在我而立之年,正是精力充沛,瞪着一双好奇的眼睛,对不同社会、对大千世界、对自然界的一切都刚刚有所感悟,又兴趣万千之时;也是我身体强健,能吃苦,天不怕、地不怕,梦想周游世界之际,马来西亚和香港之行给了我这样梦想成真的机会,怎能不让我兴奋和难忘。 当年在国外看到的眼花缭乱的一切,如今中国也都有了;当年我们与世界差距的震惊和感慨,如今也都习以为常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令世界瞩目,新闻界更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引领时代的潮流。所以,眼下我们更应该紧随时代向前看。</h3><h3> 当年出国都是公派,如今,到世界各地旅游对于老百姓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现在虽然退休了,有了充分的时间,但是有老妈需要照顾,还是很难实现周游世界的梦想。马来西亚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但愿有生之年能够到欧美世界去看看,打开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胸怀更开阔一些,眼光更长远一些,人生更丰富一些。</h3><h3> 亚广联新闻短讯班全体学员旅游途中合影留念</h3><h3> 注:马来西亚所有风光照都是本人拍的,香港两张风景和第二张空中云彩是网络下载的。 感谢同行为我拍摄的工作照和风景照,留下了永久的纪念。</h3> <h3>回帖摘:</h3><h3>祝贺你拜读你的大作,其中让我感动的是你给孩子的那封信,現在想你真是工作狂人。 @敏杰 给孩子的信是全文的亮点,好多人提到这个话题。我每读一遍也会心里流泪的。好在女儿很自立,至今都不依赖于我,但是感情也是淡淡的。人生就是有得有失。曾经的事业魅力让我无怨无悔的追求。 又一部大作品问世,晓天你是那个时代的记忆, 80年代,哪里有扛摄像机的女记者?而你是惟一。更难能可贵的是:你把当年的足迹都清晰地记录下来,又一次呈现给我们,非常感谢你,非常怀念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韩春艳 谢谢你的点评,又给升华了。我的点滴成果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同行的支持,电视观众的捧场。感谢时代和机遇,让我走上了电视摄影这一行,让我有梦想、有追求、有干劲。 让我有回忆、有激情,让我的人生丰富多彩,有亮点。其实同行中有许多同样经历的人,只不过我给说出来,写出来了。更希望看到大家的人生故事和感悟。<br></h3><h3>天姐你真的好棒,在国外一个月学习,让我看到国外那时候真的好美。</h3><h3>秋菊,谢谢你的欣赏和分享。吉隆坡在80年代的确比中国北京先进。</h3><h3>照片:吉隆坡“米马高原””游乐场游泳池</h3><h3><br></h3> <h3>晓天,在八五年能出国学习机会难得,你是幸运的。一次学习让你写出如此精彩的记实报道,有专业内容,有风土人情,有个人感受,尤其是妈妈对女儿的愧疚,真感人,看的我心酸酸的。<br></h3><h3>正因为你对事业的执着,才成就了你一番事业。学习了。 @徐威 谢谢你对本文的评价和解读,这是我第九本美篇书,所以编写的又臭又长,总得凑上100张照片,文字也得够分量。出国学习的确是美好的回忆,业务的学习,眼界的开阔,外面世界的冲击都永远难忘。如今改革开放,出国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打开了国门,打开了世界之窗,人们不再故步自封,不再固守田园,华人遍布世界各地, 说走就走的世界旅游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回忆33年前的每一幕,还是令我兴奋激动,让我珍惜。<br></h3><h3>天,拜读了吉隆坡,领略了马来西亚的发展,建筑风格,街道的干净;吉隆坡的美丽风光,学习的紧张收获。特别是看到你给女儿的信,让我很是感动。你今天的成绩,是你付出的太多太多。女同志事业上有作为,更是困难重重。祝贺你啦天!</h3><h3>老房,我写的你看到的马来西亚风情都是旧新闻了,33年前的事了,现在肯定还有很多新的发展和变化。谢谢你的点评和赞美,很多人看到我给女儿的信都会感动或有同感,女人干点事业不容易啊,这一段或许是全文的亮点,最人性化的内容,也是女人心底最温柔的部分。出国学习,我人生只此一次,不过已经很感谢组织了,让我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对我以后的事业发展,朝前看有信心和动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h3><h3>照片:吉隆坡城市一景。</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