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我们这样走过

罗治

<h3>2007年9月7日,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举行90周年庆典活动,我们在怀念所有为母校作出贡献的师长同时,更加怀念文革中不幸身故的卞仲耘校长。为卞仲耘校长塑像的倡议是由高中65届海外校友沈乾若、华欣以及高中67届校友张育芷、罗文冬和罗治提出的,本来大家希望实验中学在举办隆重热烈的校庆同时,能为我们敬爱的卞校长召开一个严肃的追思会。当得到否定的答复后,我们转向准备为卞校长塑像。首先成立了塑像执行小组。</h3> <h3>上图是2007年9月23日执行小组十几位各届校友在郭沫若纪念馆开会,商议为卞校长塑像的具体事宜。照片从左到右依次为刘进、刘文莲、刘蓓蓓、牛立、张育芷、高宁、王学、罗治、黄光光。下图是执行小组向校友发出塑像倡议书,倡议得到老校长王本中和时任校长袁爱俊的支持以及校领导会议的批准。</h3> <h3>各班的校友利用节假日聚会、校友网、电话、邮件等形式,回忆女附中的文革,反思自己当时的行为表现。这期间也遇到不少问题,“八五事件”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大家的记忆存在不少偏差,有些甚至有所遗忘,加之出身经历各不一样,文革中派性也不相同,所以捐款初期对“八五事件”的观点与看法,还有不少出入。执行小组成员开会分析,我们的目的是告慰死者,反思文革,首先应从还原“八五事件”真相入手。校友王友琴、叶维丽、冯敬兰等所写的回忆文章以及胡杰拍摄的“我虽死去”影片在这时起了很大作用,绝大多数同学看完后都觉得作为当时在校的学生,对于这样公然践踏人权、违反宪法的暴行没能阻止,负有责任并深怀愧疚,纷纷捐款表达自己的怀念和忏悔之心。经过大家的努力。从1959届到1980届十八个年级四十四个班级五百位同学和几位老师及校外朋友共捐款人民币九万余元。上图为67届高二三班同学聚会为卞校长捐款塑像。<br></h3> <h3>上图是塑像执行小组同学,中图是高中67届二班同学,下图是初中66届一班同学聚会,传达落实为卞校长塑像的倡议。</h3> <h3>18个年级44个班级近500名校友和教师响应倡议,积极参与这项活动,大家分别收到了执行小组设计制作的纪念卡。</h3> <h3>文革前就从女附中毕业的学姐们不是“八五事件”的亲历者,但有十几个文革前毕业的班级捐了款,特别是高中1965届,她们是塑像的首倡者,也是捐款最多的年级。捐款人员还包括1973年和1980届的校友,他们是“八五事件”之后入学的学生,但他们主动了解女附中的这段历史,积极捐款、写文章,谈感想,还专门出资复制了两千张卞校长揭幕仪式的光盘,发到实验中学后学圈中,扩大了捐款塑像者的范围,促进了校友们对文革的集体反思。在制作铜像的过程中,很多校外的朋友们也对我们表示了大力支持,八中老校友钟里满得知我们为卞校长塑像这件事后,特别为女附中人的独立思考精神,反思忏悔意识所感动,他说文革初期不少中学也打死了校长,有的甚至更为残暴,但都选择了集体沉默,唯独女附中开始了对文革的反思。他还联络知青诗人郭小林写就了一首专门献给卞校长的长诗《悼念一位母亲》,校友们读后大为感动。照片从左至右依次为傅珉、刘蓓蓓、于羚、牛立、罗治、郭平英、钟里满、郭小林。<br></h3> <h3>我们与卞校长的女儿王学一起到孙家钵先生工作室,孙先生与我们共同讨论卞校长塑像的形象设计理念和细节。</h3> <h3>2011年5月7日,母亲节的上午,在实验中学东楼会议室,我们举行了隆重肃穆的卞仲耘校长塑像揭幕仪式,<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塑像</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充分</span>彰显了她献身教育事业的忠诚和仁爱,并寄托我们的缅怀和哀思。高宁作为塑像执行小组的领头人作了“我们的承诺和担当”的发言,她全面介绍了塑像过程当中的六个节点。同学们相继发言。大家表示,为卞校长塑像,是为了向卞校长以及和卞校长一样为教育事业献身的一代贤达表达我们的无限敬意;为卞校长塑像,即是为了警示来者,也是为了抚慰我们自己的心灵。虽然八五那天,绝大多数同学不是施暴者,很多同学当时可能没有在事发现场,或者在场既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来制止这种惨无人道的现象发生,但是这能成为漠视、躲避、与己无关的理由吗?我们每一个当时在校的同学在对待卞校长之死的事件中,应该反思,应该自检自省,扪心自问,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表现,以儆戒将来,以唤醒我们存于内心的良知。要让昨天的悲剧不再发生,今天的我们必须勇敢的直面历史,正视自己,对卞校长的英灵,对她的家属诚恳道歉,对历史对社会彰显我们的觉醒和忏悔之心。</h3> <h3>塑像温婉大气,柔中带刚,她使我们又像见到了敬爱的师长、母亲卞校长,充分彰显了她献身教育事业的忠诚和仁爱塑像寄托了我们的缅怀和哀思。</h3> <h3>上图是65届校友高宁发言,她是捐款塑像的总指挥。下图是65届校友郭平英,她深情朗诵了诗人郭小林特意为我们创作的长诗"悼念一位母亲"。诗中写道:我们道歉/不仅是为了卞校长/我们忏悔/也是为了拯救我们自己/更是为了世世代代母亲和儿童的/幸福和安宁!请记住!今后/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母亲那慈爱的目光/将会永远永远注视着你/渐行渐远的身影/如同当年迎接我们/走进校门……</h3> <h3>校友们纷纷发言,大家表示,我们不能忘记卞校长,不能忘记女附中的文革,我们每个人要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良知呼唤人性、道德和反思!对历史对社会彰显我们的觉醒和忏悔之心。<br></h3> <h3>卞仲耘校长铜像揭幕仪式议程 主持人:李汝宜 (1968届高中校友) 宣布卞仲耘校长铜像揭幕仪式现在开始 一、1967届高中校友 罗治 发言 介绍捐款和铜像制作的过程。 二、铜像揭幕 请1965届高三一班校友 原师大女附中党总支副书记刘文莲代表捐款师生为铜像揭幕 三、献花 1、按照卞仲耘校长子女的委托,请65届高三(1)班同学鲁克全代表卞仲耘校长的子女敬献鲜花 2、捐款校友代表1966届高中校友 陈琨 和1966届初中校友 黄光光 代表全体捐款校友向卞校长铜像敬献花篮 四、全体参会人员向卞校长铜像默哀 五、发言 1、1965届高三一班校友代表 李绍民 宣读铜像制作发起人 沈乾若 华欣 的海外来信 2、捐款校友1965届高中一班 高宁 发言 3、捐款校友1966届初中一班 傅珉 发言 4、捐款校友1973届高中一班 王丽 发言 六、 高宁 代表捐款校友 将 捐款校友名单 通过刘文莲,送交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永久保存。 七、诗歌朗诵 题目是“悼念一位母亲 ”,作者郭小林,由1965届高中校友郭平英朗诵 八、会议在合唱“在太行山上” 中结束 <br></h3> <h3>为了让更多的同龄人和后辈了解女附中1966年八五校耻,大家决定将塑像的全过程和揭幕仪式编辑制作成光盘。</h3> <h3>同学们纷纷献计献策,写出光盘脚本,请人剪辑编辑,配音配乐,终于制作完成反映卞校长塑像完成过程的光盘。</h3> <h3>2012年3月7日我们召开了光盘发行会议,将光盘发给每一位倡议响应者。</h3> <h3>很多看到光盘的师生都被深深的打动了,大家纷纷来信来电,认为我们不能忘记文革,不能忘记卞校长之死。反思要从自身做起,这是我们作为女附中学生的良知和责任。图中后排中为67届高一三班学生王友琴(现为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高级讲师),前排左一为文革中受难的著名语文老师周学敏老师的女儿刘大文,右一为62届学姐刘蓓蓓(已逝)。</h3> <h3>2013年夏天,陈小鲁代表八中老三届校友向在1966年受到伤害的老师公开道歉。经叶维丽提议,2014年1月4日我们举行了<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反思文革 拒绝遗忘”老三届同代人座谈会。</span>陈小鲁在会上作了“我的想法和建议”的发言。他说女附中文革发生的事情很有典型意义。第一是时间长。四十七年过去了一直没有被遗忘,一直被关注,是社会热点;第二是层次高,与中央最高层领导有直接交集;第三是影响大,“八五事件”,给毛主席戴袖章,宋彬彬被变为文革符号,国内外的影响很大;第四是内容丰富,如文革初期的造反、贴大字报、反工作组、“八五事件”、反中央文革等等,所以他认为女附中是研究文革的好典型,既有历史价值,又有故事可说。还建议今后要对女附中文革进行整体研究,不以辩白为目标,要以更严谨求实的态度研究。另外他还告诫我们,不要指望人人都会支持,肯定会招来骂声,但要相信社会的良知和公正。他还建议我们可以出书,多说自己,注意反思的深度,联系事实等等。</h3><h3><br>  </h3> <h3>上图是参会的北京四中、八中、师大女附中、师大一附中和清华附中的"老三届"学生,还有来自《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财经》杂志和《记忆》网刊的年轻记者等20多人。下图是参会的原女附中学生刘进、宋彬彬,于羚、罗治、郝新平、顾湲、叶維丽、冯敬兰、李红云。<br></h3> <h3>早在几十年前,就有女附中的校友,对1966年文革的事情开始了调查。1986年,女附中68届高中毕业生王友琴就发表了《女性的野蛮》,最早写出了卞校长文革中的被虐。此后,有关女附中的文革研究论文、文章屡见报端,美国学术刊物《Chinese Historical Review》2006年秋季期,刊发66届初中校友叶维丽(耶鲁大学博士,现为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波士顿分校历史系教授)的《卞仲耘之死》。上图是同学们看望卞仲耘校长的丈夫王晶垚先生。图中左边第一位穿黄衣者是中五年级(实验班,相当于高三年级)的于羚。2002年年初叶维丽请于羚帮助整理王晶垚先生在文革初期极为困难的条件下收集的卞校长的原始资料。那时于羚已退休,身体也不是太好,当得知是帮助王先生整理材料时,于羚说,我责无旁贷。过了一段时间,王先生对于羚的工作表示非常满意,说于羚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啊!</h3> <h3>2010年11月2日,在李宇峰公司召开网刊《记忆》“女附中文革专辑”(第三辑)策划座谈会。<br></h3> <h3>2012年7月18日我们与女附中1968届高中毕业生王友琴见面,沟通核实女附中文革之事。王友琴,2004年出版了《文革受难者》一书。<br></h3> <h3>同学们的调查和所写的文章,得到了老师们和校友们的广泛支持赞同,不少老师都说,1966年的事情事件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研究,不武断,不乱下结论,有调查,有研究,不怕拍砖,不抡棍子,有分析,有观点。拿这种态度来研究女附中就好了。2010年8月,一个全国有影响的月刊刊登了冯敬兰、刘进、叶维丽、宋彬彬、于羚等5人的文章“卞仲耘之死的另一种陈述”。全文围绕“八五事件”,从六个方面向社会首次披露了她们多年来的调查结果。1.第一张大字报,2.工作组期间,3.后工作组时期,4.八五事件,5.红卫兵和“八一八”,6.关于宋彬彬。<br></h3> <h3>2014年1月8号我们召开工作总结会,会后看望一向支持我们的金元老师。谈起学校发生的这些事情,金老师说,咱们都已进入花甲之年,师生还不赶快见面谈谈,再不说,就来不及了!当时我们立刻给王本中老校长打电话,王校长刚下飞机,说你们等着我,我这就赶过来商量。王校长当时已从学校退休,但他的权威还在,他特别迅速地与我们一起沟通了情况,联系了学校领导、会议室及开会的相关事宜,当即决定三天后开会。王校长此后全力带领我们干了下去!</h3> <h3>1月12号那天,23位老教师、31位老校友冒着严寒参加了见面会,朱学西老师89岁,张静芬老师85岁,住在昌平,老两口也早早来到会场。尽管我们各项会议准备的并不是特别充分,但还有媒体记者11人参会,塑像执行小组特别向文革受难者家属发出了邀请。<br></h3> <h3>2014年1月12日举行的“老三届校友与老师见面会"就是这样诞生的,完全不是外界后来传说的有什么后台,后台如何策划的等等。</h3> <h3>见面会在安放卞仲耘校长铜像的学校东楼一楼会议室举行。会议由塑像执行小组召集人罗治主持。她在开场白中说,母校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老师更是我们成长的引路人和终生的精神导师。离开母校已经四十多年了,今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和歉疚的心再次回到母校,某种程度来说,我们是来赎罪的。半个世纪了,文革初期发生在女附中的“八五事件”,就像梦魇一般压在我们心头,对于受迫害的老师和亲属,也包括同学们,更是锥心刺骨的记忆。罗治介绍了今天的四项会议内容,一是女附中文革初期的学生负责人对受迫害的校领导、老师和及亲属,还有同学公开道歉。二是向老师们汇报近年来校友对女附中文革初期这一阶段所做的调查,特别是关于“八五事件”的调查以及集体为卞校长捐款塑像的经过和反思。三是汇报今后继续深化文革反思的计划和打算。四是希望老师们和各位来宾继续给予我们指导和帮助。反思文革的目的就是为了直面历史,抢救记忆,弄清真相,最后达到宽容和解。</h3> <h3>宋彬彬发言,她真诚的为自己当年对校领导的人身安全保护不利向老师们道歉,并表达了对母校和老师们的感恩和怀念。刘进也深情地说出了埋藏在心里的话,她诚恳地分析了当年的中学生特别是“红五类”在文革中被利用,成了暴力活动的主力军,反思了60年代阶级斗争教育对学生造成的严重影响。</h3> <h3>上图为王本中老校长讲话:他高度评价了同学们几年来对“八五事件”历史真相的深入调研,充分肯定了刘进、宋彬彬直面历史,不推卸、不回避,坦然承担的道德勇气。认为总结历史教训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政治条件和历史环境。王校长还从民族复兴的高度谈到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代表世界先进文化的认识,谈到如何防止文革的再次发生。下图为朱学西老师讲话,他言简意赅地讲了“文革三害”等几个问题。还有很多老师发言,他们非常赞成女附中同学的反思行为,认为应该加强法制教育,加强独立思考,通过调查研究,抢救记忆,最后弥补学校的文革历史。</h3> <h3>胡志涛校长的女儿丁东红以校友和受害者家属的双重身份发言,她首先对很多同学怀着历史责任感,来抢救学校的这段历史,做调查收集材料,感到很了不起。她说,如果现在不做或者说不抢救的话,这一段历史就被淹没了。那不是又埋下将来灾难的种子?她说第二个是既然“八五”是一个历史事件,肯定有人在其中活动。每一个个人置身在当时的潮流当中,你自己的角色怎么扮演,是有你自己的行为构成的。她对一些同学的行为表示赞扬,她说:她们能把自己当年的行为真实的展现给大家,但也有一些同学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觉悟,或者说没有胆量站出来,但是历史是不会饶恕任何人的,你自己不接受良心的拷问,你的后人也会接受历史的拷问。她希望大家都有这种面对历史的勇气。她还说一个民族,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历史,这个民族就没有前途。她还讲到胡校長有幸熬过了文革,并宽容了所有的同学,胡校长说文革这么大的事,组织上要负责任。65届校友郭平英希望在建校一百周年之际,校方能将铜像从东一楼会议室移到校园,以便让学生了解文革,记住校耻。66届校友王思梅、郭北临是“八五事件”的目击者,她们在即兴发言中,谈到了极左思潮对她们的毒害,提供了“八五事件”的新证据。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她们承认了自己当年对老师、同学的伤害,并向他们当场道歉。<br></h3> <h3>会议开的庄重肃穆,罗治最后总结“我们今天的道歉,是良知的回归,是公义社会的追求,是从个体反思上升为集体反思,是用民间的反思撬动上层的反思,更重要的是公开的道歉能化开我们的心结,揭开历史疤痕,弄清真相,找到根源,最终寻求宽恕与和解”。罗治还代表大家向老师们汇报今后的工作计划,要以历史担当的精神,以严谨求实的态度,继续开展对学校文革以及历史情况的调查,编辑整理出书,补充完善学校史料。近四个小时的会议使师生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舒畅!图为参加见面会的全体师生合影。</h3> <h3>见面会的消息第二天迅速见诸报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立刻引起了全社会极大的震动和反响,国内外媒体争相进行了大量报道,正面反面议论纷纷,成为当年重大的文化事件。有评论写道,一个民族,如何对待曾经走过的弯路,或犯过的错误,考验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如何对过去那些痛苦的记忆作一个清理,答案是需要反思。呼吁道歉与忏悔,不是为了培养仇恨,而是为了驱逐促使罪恶继续发酵的因子。从这点出发,宋彬彬和刘进的道歉是难能可贵的!</h3> <h3>图为2014年1月16日《南方周末》评论。</h3> <h3>图为2014年3月13日《南方周末》连续四大版的文章。<br></h3> <h3>会议也有一些反面的回声,这是网上著名评论“为什么有的道歉不被接受”,我们理解反思任重而道远。</h3> <h3>《中国新闻周刊》杂志文章“校长之死,伤痕撕扯48年”。</h3> <h3>1月18日我们接受德国南德意志报记者采访。这是我们第一次接受外媒采访。下图是刊登在2014年8月20日《南德意志》报上的采访文章,文中左图是卞校长夫妇年轻时的照片(我们没见过这张照片,不知这个德国记者怎么找到这张照片的),文中右图是采访我们的时候所照。</h3> <h3>之后我们又接受法国世界报记者采访,他们努力了解中国的事情,我们深受感动,因为中国人现在对很多中国事情也不了解。</h3> <h3>1月20日我们又接受了美国CNN记者采访,还有不少中外媒体要求采访,我们简直招架不住了。</h3> <h3>社会上不少有识之士全力支持我们,电子杂志《记忆》专门配发了六期(47、49、80、106、108、112)女附中专刊,共识网登载了多篇有关女附中的文章,网易不到一年的时间,先后刊登了30多篇冯敬兰撰写的女附中有关文革的文章。</h3> <h3>2014年2月23日老校长王本中召集老校友开会,提议立即开始口述历史、抢救记忆的工作,准备为母校百年校庆编写校史资料。3月份成立了编委会,王校长任主编。2014年3月蔡校长主持召开了编委会成立会议,确定了编委会名单和编书工作计划。</h3> <h3>2014年4月22日实验中学蔡校长接见我们,蔡校长首先对同学们的做法表示敬意,他说你们都是六十五岁以上的人了,本来是该安享晚年,现在还要做这些事情,从某种意义上你们是给自己找麻烦。看得出来女附中对你们这代人的教育是非常优秀的。蔡校长还说大家做的这个事情,不管是从正视历史的角度,还是从反思历史,利用它来间接的教育我们现在的学生,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核心是对人性的思考。蔡校长非常支持我们出书的计划,并帮助做组织落实的协调工作。我们感谢蔡校长的大力支持,并向蔡校长汇报了编写计划,全书按文章的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师恩难忘""校园印象""多彩生活""女附中人""深情怀念""回眸历史"。确定了各部分工作负责人。老校长王本中为本书作序。</h3> <h3>在这期间,我们分别召开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座谈会,与人约稿,找人访谈。上图是与老师们交流座谈,下图是2015年5月25日与当年女附中反对工作组的同学座谈。</h3> <h3>2014年3月到年底,编写组相继召开了二十多次会议,主要研究最初定名为《女生女校》,后来改名为《远去的女附中》一书内容和稿件问题。我们在追寻历史的过程中,逐渐把视线从1949年之后往前推移到了1917年创建学校,为此追溯到了学校创始人、民国教育家欧阳晓瀾。在欧阳校长及一大批致力于女子基础教育的有识之士的努力下,铸就了女附中的辉煌。母校的历史简直就是中国近现代基础教育的一个缩影。</h3> <h3>2014年10月29日,《远去的女附中》编委会会议,王本中老校长、蔡晓东校长以及在职老师鄂文艳、任维兵、王新新、退休老师徐乐同,老校友高宁、刘进、陈琨、朱晓茵、罗治、郝新平、牛立、黄光光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全书组织、主题、编纂、约稿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h3> <h3>2015年3月7日我们将《远去的女附中》第三稿交给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该公司作为重大题材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查。世图公司郭力总编特别理解支持我们,十分尊重我们的立意和策划——我们要写出女附中师生的共同回忆!想起初期一个有名的出版公司与我们联系,明确提出要写学校的公主们,大家断然拒绝,为此我们特别感谢郭力总编。</h3> <h3>2015年7月30日我们与图书设计师刘治治见面,刘治治也曾是实验中学的学生,设计作品在国际频频获奖。关于我们图书封面及整体设计理念与风格要求等想法,与我们非常一致。他与我们认真沟通,全力配合,并且分文不取,校友们深受感动。</h3> <h3>关于与出版社签订的合同,大家也极为认真,请学法律的同学多次修改完善。2015年8月20日我们基本确定了与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即将签订的合同条款。</h3> <h3>2015年8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传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批文,同意安排《远去的女附中》的选题,这意味着我们的重大选题通过上级审查。我们感到欣喜若狂。</h3> <h3>这是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批文。</h3> <h3>这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批文。</h3> <h3>中央党史研究室在审读的具体意见中写道,这本书的集体记忆,对于认识和研究我国文教事业发展,总结"文革"的历史教训,具有史料价值和存史意义。</h3> <h3>接到批文复印件后,大家特别高兴,王校长8月18日给我们发来短信说:“太好了!你们的不懈努力和坚持,终于可见天日!!你们对历史、对人性、人权的直白;对自由、公正、正义的呐喊,感人至深,坚守‘直面历史的独立思考,全民参与的真诚反思’《远去的女附中》终于可以出版,来之不易!”</h3> <h3>编委会立刻安排三校,审定印刷等一系列工作。刘进、朱晓茵、郝新平、牛立四个人日夜兼程,忙得不亦悦乎<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校对的草稿摞上有一尺来高。</span></h3> <h3>王本中校长作为主编在与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远去的女附中》的合同上签字。</h3> <h3>各位老师同学与我们分别签订了文章照片发表的授权书。</h3> <h3>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为我们题写了书名并写下了言简意赅的前言"中国女校之先锋,培养新女性之摇篮"。先生写道:“《远去的女附中》虽然不是一部校史,但它以师生群体记忆的形式记录了从1917年建校到1968年招收男生前半个世纪间女校的人和事。这无论对于保留历史遗存,还是以史为鉴,对今后的学校发展都是会有重要意义的。” 的确,五十年间女附中经历了多少跌宕起伏,风云变幻,但至今她的精神犹存、传统依然。把铭刻的记忆变为文字,把真实的足迹留作历史,把伤痛的追悔献给前辈,把真诚的反思视为己任,这是“女附中人”应尽之责。这样便诞生了《远去的女附中》这本书。如今虽然“女附中”已经远去,然而曾经在这里工作和学习过的师生,心中的“女附中”从未远去。他们愿意把自己的记忆汇集成册,把《远去的女附中》献给母校。</h3> <h3>2015年12月4日刘治治为我们设计完成了清新典雅内涵丰富的封面,大家感到十分满意,刘治治不愧为设计大家。</h3> <h3>就在开印的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之时,2016年3月14日下午三点多,我接到刘进的电话,说郭力总编刚刚来过电话,我们的书被紧急叫停了。郭总说国家出版署刚刚电话问女附中的书的进度怎样了?答曰,刚三审完,还没印。十几分钟后出版署又电话说今年是重要节点,关于文革的书一律叫停下架。这是郭总给我们写来的告知函。大家可以想到,我们受到何等摧残。</h3> <h3>正式出版受阻,百年校庆快到了,我们不能干等着。2016年4月11日我们17位同学提出"关于把记录校史纳入百年校庆计划的建议",建议"用口述史、教育叙事、教育故事这三种更利于记录和流传的形式反映学校历史",体现母校的教育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为母校留下一份宝贵的历史资料,为百年校庆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为此组成了更多同学参加的丛书编写组。</h3> <h3>鉴于编写组的人员构成,我们提出了"女附中1948-1968"项目计划书,具体工作目标是在百年校庆之前把完成的口述史、教育叙事和教育故事集结出版为一本教育文集,并为完善和补充百年校史收集资料。</h3> <h3>2016年5月8号召开了师生座谈会,在百年校庆即将到来的日子里,我们提出“把记录校史纳入百年校庆计划的建议”,用口述史、教育叙事和教育故事,这三种更利于记录和流传的形式,来反映学校历史,更加真实生动的总结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和教学体验,展现母校的教育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我们的预期目标是在百年校庆之前把完成的口述史、教育叙事和教育故事集结出版教育文集。老师们表示热烈支持,希望共同努力,为百年校庆做贡献。随后我们还向校友发出了征稿倡议书。倡议书中写道:虽然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只是这所百年校园的匆匆过客,但这所学校却给我们心中留下一生的印迹,严谨的教学方法,朴素的校风校训,滋润和熏陶着我们,学识渊博、品格高尚的校长和老师们,用言传身教培育着我们,塑造和净化了我们的灵魂。我们的青春曾经和这所学校融为一体。这一切,抹不去,忘不掉。在迎接母校百年生日之际,我们倡议:拿起你手中的笔或敲击电脑键盘,把你记忆中的师长、同学、校友和校园那些感人的故事记录下来,把你经历过的光阴岁月娓娓道来,献给那些曾经培育了我们的老师,献给母校的百岁生日。</h3> <h3>实验中学陈书记参加了会议,并做讲话。陈书记说,2016年4月26日实验中学校长办公会批准了我们的工作计划,将"女附中1948-1968"项目列入百年校庆校史修订计划中的一个专项,并批准在资金使用及查找学校教学档案等给我们提供一定的方便。令我们高兴的是陈书记还表示,为迎接百年校庆,学校同意自费印刷《远去的女附中》。</h3> <h3>我们邀请教育专家梅汝莉老师给我们讲课。</h3> <h3>邀请口述史专家邢小群教授为我们讲课。</h3> <h3>随后大家分头开始对各位老师的采访。上图是采访王本中老校长,中图是采访高文鸾老师,下图是采访金元老师。</h3> <h3>上图是采访老校长张锦斋和李光华老师;中图是采访夏秀容老师;下图是采访张静芬和丁德泗老师。</h3> <h3>上图是采访沈心天老师;中图是采访李令倩老师;下图是采访张春条老师。</h3> <h3>上图:采访老主任白耀;中图:采访朱学西老师;下图:采访赵克义老师。</h3> <h3>采访:上图是张继林老师,中图是赵世昌老师,下图是张贵斋老师。</h3> <h3>上图是采访王本中校长,中图是采访赵桂英老师,下图是采访金元老师。</h3> <h3>上图是采访沈心天老师,左下图是采访马成瑞老师,右下图是采访马新云老师。<br></h3> <h3>采访:上图是刘嘉瑞老师,中图是李贵老师,下图是沈信予老师。<br></h3> <h3>上图是采访谭雪莲老师,中图是采访李东香和赵德顺老师,下图是采访艾立川老师。</h3> <h3>上图是采访任孝娟老师,中图是采访储瑞年、童琦因、娄金洲、胡雅文老师,下图是采访董淑兰老师。</h3> <h3>我们还采访过女附中58届高中毕业生宋晓燕(左图左3)、顾家珍(左图右2),这是贾达黎老师(左图左一)帮助联系两位学姐并一起接受采访的。我们还采访了59届初中毕业生杨正宜(右上图)、66届高中毕业生张立雄(右中图)、周静(右下图)。后两位学姐八十年代后陆续回到母校执教。回忆起往事,感慨无限。几位学姐都谈到文革前因为贯彻阶级路线给单纯快乐的学校生活带来的干扰。出于对文革的反思,出于对历史的责任感,我们彼此敞开心扉,谈到“那时我们正当花季”时的迷惑、痛苦、经历和感触,这些我都写在了《教育叙事》中“浅谈师大女附中(1949-1966)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谢谢我的学姐们!<br></h3> <h3>2016年6月5日开会,大家汇集采访老师、编辑稿件的情况。先后共采访了30余位老师,随后采访者要分别整理录音,加工提炼,在整理稿件的过程中,要对疑点和问题再进行问询,了解,保证时间、地点、人名、事件准确无误。要求编写组成员加强学习口述史知识和学校校史资料,努力掌握背景知识,在采访中能够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多学习,多思考,多想问题,使口述史达到真实可信,有内容有质量有内涵,把老师们的宝贵经验,师德师风,把女附中的教育精华内涵提炼挖掘出来,针对“八五事件”的发生,把该反思的问题也展现出来。</h3> <h3>文革后进入实验中学的学弟学妹程红军、韩彪、刘燕欣、朱首捷、陈越、陈泓等(还有叫不出名字的同学)非常理解支持我们,给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谢谢学弟学妹们!</h3> <h3>2016年8月25日,80届韩彪、刘燕欣等同学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实验中学百年校庆征文组,建立了实验中学网上公众号,发布老师校友回忆文章,编辑了《岁月拼图》(上、下)《超尘》三本纪念文集,配合学校百年校庆,在宣传学校历史、精神风范、教师楷模、校园生活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公众号至今还在正常运行,这是韩彪、燕欣努力的结果。</h3> <h3>图为2016年9月22日我们到学校查资料,此后编写组到各处,甚至有校友到南京国家第二档案馆,到台湾、日本,美国的图书馆,到一切可以查到原师大女附中资料的地方和人那里,搜集学校各方面资料。然后我们自己录入,整理,编排,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认识了一些人,又发现了一些线索,查到了一些过去闻所未闻的人和事,比如女附中创始人欧阳晓澜建校初期的事,直接推动了校长家乡对这位民国教育家的重视和研究。编写组认为,这么系统的整理学校建校以来的资料,对于有着繁重教学任务的中学来说,是不容易完成的,既然我们挖掘到这些宝藏,势必对今后研究中学教育有益,王本中校长也高度认同。所以后来仅《史料文存》就形成了三大本1639页。<br></h3> <h3>这是整理的部分材料。</h3> <h3>在对"序言"和"编者的话"的编写中,编写组专门开会讨论了多次,几位编辑们又反反复复认认真真修改了几十次,组中的历史学家秉持史料必须有史料价值历史眼光;组中的专业作家和编辑严把立意和文字关,在价值观和文学性方面要求高度统一,特别要体现史料价值的真实可靠,以及在当前形势下,抢救记忆,反思历史的重要性。最后这几篇文字终于得到大家的认可,这真是不易!</h3> <h3>我们又集中三天时间日夜兼程对所有稿子进行最后审定。</h3> <h3></h3><h3>在对40余位老师的访谈进行整理,以各科<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老师口述方式回顾教育实践</span>行为的基础上形成了《岁月女附中》丛书之《口述春秋》。《教育叙事》是写作当中最艰难的一本,我们差一点就放弃了。但是在对学校教育功过得失的思考中,在追求史料的真实全面有价值的立意中,大家觉得必须要有这么一本体现专题研究的内容,于是经过反复调研,查找资料,讨论分析,终于形成了由六个专题,即<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对学校语文、数学,思想政治教育、体育、音乐和劳动教育课等整体回顾</span>组成的《教育叙事》。</h3><h3> <br></h3><h3></h3> <h3>《史料文存》是本书编写组近年工作中所搜集到的部分内部及公开资料,为今后研究参考方便之用,特汇集成上、中、下三册。每册均按来源汇总资料。上册包括1.国家第二档案馆资料、2.江西省档案馆等资料、3.北师大资料、4.北大图书馆资料四部分;中册包括5.学校教育教学档案资料、6.班团日记、7.学校“文革”资料三部分;下册是8.书报刊中有关学校的文摘资料,均为1949年后书、报、刊中公开发表的文章。为了查找方便,每册目录尽量列出作者、标题、时间等信息;在每部分之下,尽量按内容或来源分类,每类内容再按时间排序。 尽管收集整理工作繁杂庞大,但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添砖加瓦,我们乐此不疲。</h3> <h3>起初我们只打算编写一本书,随着访谈和思考的逐步深入,我们在追述母校发展历史,研究母校教育,反思功过得失的过程中,材料和文章越来越多,最后形成了《岁月女附中》丛书,丛书由《口述春秋》《教育叙事》《史料文存》三个分册组成,《史料文存》又分为上中下三册,加上最初的《远去的女附中》,所以我们最后一共编写印制了六本书。</h3> <h3>2017年8月收到印好的新书,就像得到十世单传的婴儿,我们真是太高兴了。</h3> <h3>老师和老校友承担了搬运入库的工作,要知道,在2017年百年校庆到来之际,我们的书怎么运送,怎么存储,何时发放,怎么发到已经退休在家的同学手中,着实费了我们很多脑筋,最后还是在校领导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以上问题。</h3> <h3>我们将散发着墨香的新书送给校领导,校领导在百年校庆得到这一套凝结校友感恩母校情节的大书时,对这些毕业多年白发苍苍的老校友的行为非常感动。蔡校长说到,你们传播了正能量,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h3> <h3>由于大家可以理解的原因,我们这六本书都是自印本,目前没有公开发行。最后我们是以成本价提供给同学。学校出钱部分是免费送给老师的。2017年11月初在学校北楼进行了发放。同学们拿到书后纷纷向我们表示,实验中学百年校庆,有这一套书足矣,足矣!</h3> <h3>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江西省档案馆等单位分别收藏了我们的书。</h3> <h3>十年了,我们用这厚厚的六本书,尽了一点女附中学生的责任,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和怀念,也留下了我们刻骨铭心的难忘记忆。为此我们感谢校领导对我们的支持;感谢老校长王本中,他是我们十年前行的舵手;感谢高文鸾、金元、沈心天和徐乐同等各位老师,他们一直在用实际行动推动、关爱着我们。感谢社会上所有理解支持帮助我们的人。同时我们也感动自己!在这十年的过程中,我们有两个好姐妹刘蓓蓓、张育芷由于积劳成疾离世了;有三位姐妹因为用眼过度,做了眼睛手术;还有好几位同学由于匆忙赶路开会,摔断了胳膊、腿和肋骨。所有编写组的同学都以自觉的认识和极端的负责精神对待为学校编写资料的工作。六本书,白纸黑字,记录了学校的历史,也记录了我们的记忆和思考。远去的女附中,今天,我们仍在苦苦追寻着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