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h3> 如果说童年最辛苦的日子,我觉得非初中莫属!初中生涯的开始,意味着独立的第一步!这个独立,不仅仅指生活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和思想上的!同样的,后来高中也是独立生活、住校,学习任务比初中要强很多,但是由于高中在各方面都较初中成熟,再加上三年后的生活条件要比初中好的多,相比较并没有感觉比初中辛苦!</h3><h3> 现在仍然记得初中开学的那段日子!因为家离学校较远,所以初中入学那天开始,我跟大多数同学一样,住进了学校的宿舍!穿过教学楼后面的操场,便是我们住宿的地方,简单的两条长凳支起从家里面带过来的简易竹铺,然后将一个同学的被子铺在上面作为褥子,另一个同学的被子放在上面盖,这样,两个学生的床就算好了。我到现在还能想起,睡在竹铺上的滋味,虽然有一床被子,但是仍然阻挡不了坑洼不平、硬梆梆的竹竿硌着后背的难受,一觉醒来,有时候背上是一条条竹子的印痕,还有那一翻身便会听见咯吱咯吱响的声响。</h3><h3> 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怀抱,在一个除了家之外的地方生活、住宿,头两天还能说服自己继续坚持,到第三天的时候,实在是支撑不住了,刚好头有些发热,许是稍微有些感冒,生病就像是一根救命草,让我有了请假的理由。骑着车子走在回去的路上,满心都是喜悦。可是这种喜悦劲并没有延续多久,随后而来的恐惧便充满了心头。可能是愉悦的心情赶走了本来就不严重的发热,或许本来就没有生病只是几天的想家让我有感觉身体不适,总之很快我发觉自己的头不再发热了。从来都是乖学生的我,不知道回去后该如何向父母交代,但是又一心想着要回家,哪怕是回去看一眼也好。当经过一条河流的时候,终于有了主意,不知道是哪儿来的勇气,丢下车子,对着河水,使劲的猛喝一阵,结果第二天真的是高烧了,一连几天没有去学校。</h3><h3> 记忆最深的,是每天早晨都会有个驼背的老爷爷,提着油炸的花生饼和油条油饺子在宿舍的门口叫卖,早已忘记了是多少钱一个,但是那阵阵香气,仍然记忆犹新,每个礼拜总会有那么一两天,买一个花生饼或者饺子就着稀饭,便是是最奢侈的佳肴!</h3><h3> 最难的日子,要数冬季了。冬天天亮的比较晚,并且山村的路上雾气也比较重,由于家比较远,每个周一的早晨到学校去上课,天不亮就得起床,迎着刺骨的寒风,艰难的骑着自行车行走在能见度极低的山路上,这都不算什么,最难的是到学校 要经过一段无人居住的道路,路的两边是稻田,在灰茫茫的早晨,一个人经过这里的时候,总是提前便牟足劲,然后眼睛直直的瞪着前方一直不停的蹬着着脚踏板,除了能听见自己呼哧呼哧的呼吸声外,周围便是死一般的寂静。等过了这段路,便全身热乎起来,头上手心里全都出了汗。天也渐渐亮起来,学校也便在眼前了。</h3><h3> 冬季的早晨,除了周一难过,其他的几天也不会太好熬。周二到周五的早晨都是在学校度过的,那时候的冬天似乎比现在要冷的多。每天早自习起床洗脸的时候,基本上水龙头已经被冻住流不出水来,这时候大家不得不砸开厚厚的冰层,然后将硬梆梆的毛巾放在水里沾几下,等毛巾变软便开始洗脸了。手是不敢完全没在水里的,只能用手指黏着毛巾的一角在水里摇晃。我很惊奇,这样几年下来,我的脚和手居然没有长过冻疮,反而是现在长大了,在没有冬季的鹏城待了很多年后,居然一到冬季就不敢回老家了,一回老家脸上、脚上便会肿一大片。</h3><h3>每每提到初中,便会自然的想起初中的班主任周老师。之后很多年,我再也没有遇见过像这种如父亲般温暖的老师了。说起难熬的冬天,便会想起这位老师,在那段最冷的日子里,周老师经常会早早的烧好开水然后灌进暖瓶里分给同学们,让饱受寒冷的我们,感受到冬季的温暖,我知道,在那个年代,还有很多如周老师这样的班主任,将温暖洒给他们班级寒冷中的学子们。让我想起的,除了周老师对学生的爱,还有他的敬业精神。记得有段时间,周老师的腿受伤了,不能到教室上课,但是他硬是放心不下学生们的情况,每天放学便会分别找同学去他家里了解学习情况,顿时,一间狭小的屋子里便连转身都困难起来。但是并不是每位好人都会被上天眷顾,不幸的是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周老师由于车祸离开了,我清楚的记得当得知这个噩耗的时候,是多么的惊愕和伤痛,那时候唯一能表达的,只能蒙着被子偷偷的哭泣,而后很多次都想去老师的坟前看一看,可惜由于一些原因终没成行,直到现在,还仍有这个心愿。</h3><h3>现在回忆起来,觉得那时候的生活很难想象,但是那时候,好像大家并没有觉得艰辛,反而比现在要快乐的多。好像也比现在的小朋友们过得开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