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来到广州后,接触到身边的潮汕人,对他们最大的感受就是能干,谦和,务实,吃苦耐劳,不由对他们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好感。潮汕有接近2000万侨胞在海外,他们凭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很多方面都干得很出色,李嘉诚、马化腾、黄光裕等都是潮汕人。我觉得潮汕人的成功不是靠简单的勤劳获得的,他们身上有一些共同的品质代代相传,让他们像犹太民族一样,无论在什么困难的环境里都能生存下来。今年暑假,托儿子班上同学张鸿鑫妈妈的福,带着好奇,和他们一起来到他们潮汕的老家,揭阳市下面的一个中心镇——白塔镇,得以深入潮汕人的生活,可以真正的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真正的潮汕生活。鑫妈美丽,能干,热情,外表温婉,其实内心狂野,有点女汉子性格。她一个人开车,400公里的路程,她4个小时就开回来了。晚上我们到达白塔镇,她带我去吃当地的小吃,鹅肝很新鲜,地道的潮汕美食。潮汕美食讲究新鲜的食材,注重原汁原味,吃法健康。吃完后太累,我们很快入睡了。</h3><h3> 今天上午一觉醒来,开了窗帘,外面蓝天白云,棉花团似的白云在天上飘来飘去,天空像被洗过一样,美好的一天开始了。很快,我被窗外的一排一排的屋檐高高翘起的老房子吸引了,阳光的映照下,老房子显得古朴气派。鑫妈见我很兴奋,跟我说这就是她小时候住过的地方,我很惊讶,没有想到他们小时住过的老房子都完好无损保存了下来。我们老家都是推倒老宅建新宅,根本见不到什么老房子,就是我们父辈的土坏房都见不到了,到处焕然一新。</h3><h3> 吃过早餐,鑫妈带我出门,穿过一条小街,我们就来到了这些老宅子里,鑫妈说这是她小时候住过的地方。房子泛黄,墙壁斑驳,岁月有声,厚重的石头和有些炸裂的木头柱子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这里的大部分人都搬走了,一排排老房子静静的立在那里,想着这里曾经应是多么热闹啊,鸡儿飞,狗儿跳,炊烟袅袅,如今都已不复存在。每一间屋子的门牌上都有号码,我知道这里原来叫塔西村。鑫妈告诉我,白塔镇主要由塔东村,塔西村,塔南村,塔北村等几个村子组成,这个镇大约10万人左右,是揭东地区一个重要的城镇。我坐在车子里,一路观看,发现这里村子非常密集,一个挨一个,鳞次栉比,老宅新宅交相辉映,错落有致,有一种时空交错之感。</h3> <h3> 潮汕人的房子都是集中在一起建筑的,房子一排排,巷子很窄,非常的密集。族人住在一起亲近而又团结,但是生活有些逼仄,生存空间狭小。所以潮汕人想要生存下来,必须要到外面去闯荡,潮汕人的骨子里有一种敢拼敢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h3> <h3> 鑫妈说她小时候就是在这座房子里面长大的,现在他们已经不住在这里了,但这里仍然非常的干净,整洁。门上还贴着红色的对联,墙被白色的石灰粉刷过,显得旧而不破,可以感受到这家主人对生活的热爱。你会发现这里每一个小地方都收拾得很精巧,可能还是住着一些其他的人,因为我看到在一些门前还种了一些盆栽,不知名的小花静静地开放,爱美的潮汕人啊!</h3> <h3> 不经意中,抬头看到高高翘起的屋檐,灰白的墙壁、高远的蓝天自然组合在一起,浑然天成,好像一幅山水画,散发出一种纯净、静穆的美。</h3> <h3> 鑫妈告诉我潮汕人在祭祀的时候喜欢用石榴花和仙草来祭神,他们的墙壁上也有石雕的石榴花,我用手摸了摸用石头雕出来的花,粗朴厚重、又精致大气,把美和生活融为一体的潮汕人啊。</h3><h3><br></h3> <h3> 一路闲逛,远远的就被一排屋檐翘起的房子吸引住了,鑫妈告诉我说这是他们村的祠堂。</h3> <h3> 一看门上顶石块上写着“端和公祠”四个烫金大字,鑫妈告诉我说端和公是他们的祖辈,祖辈一家兄弟六人,他们一家是第二个兄弟传承下来的子孙,代代相传,到现在他们这一代是第八代了,到现在一共繁衍出了大约四五千人左右,他们周围住的都是端和公的后代。</h3> <h3> 房子非常的气派,用大方块石块筑成,雕龙画凤 ,石壁上的雕花仍然清晰可见,多年过去了,仍然还是非常的精美。</h3> <h3> 潮汕文化和我们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他们的祖辈都信奉诗书传家。公祠的墙上刻着一行一行的唐诗,从这里可以感受到潮汕人对文化的极端重视。</h3> <h3> 现在还保存着很好的传统,每年重大的节日,从世界各地潮汕人都会回来祭祖,为他们的祖先祭祀,还会捐款,帮助自己的族胞做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大事。</h3> <h3> 石壁上还刻着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石雕画,象征四君子,潮汕人希望自己的子孙们走出去的时候能像谦谦君子一样,温润如玉,有君子的风采。这样的风姿我确实在潮汕人身上看到了,大部分潮汕人都很谦和。</h3> <h3> 出了这个古朴的小寨子,我们到了路边,看到了千丝万缕的电线杆横亘在天空,突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这时我觉得我又被拉到了现实生活中来。</h3> <h3> 再走一点,我们又看到了一排一排的老房子,不过这排老房子跟我们刚才看到的老房子显得更加高大一点,而且巷子也更大,这里住的人更多。鑫妈告诉我这是她后来大一点的时候住过的地方,潮汕人住的老房子都是不拆掉,所以我能到她曾经住过的毎一老房子里面去看看,我们还去看了她爷爷奶奶住过的地方,很低很矮很小,但仍然保存了下来。</h3><h3> 这些老房子都安安静静地立在那里,灰白的石灰墙在常年的风雨侵蚀下,显出历史的痕迹,岁月悠悠,一代一代的潮汕人生活在这里。他们成长,离开,又回归。哪里有潮汕人,哪里就兴意盎然。他们的巷子里总是摆放着各种花草,点缀着平淡的日子,让日子过得肆意,鲜亮,充满生命的色彩。潮汕人啊,你在,美在,生命因你而美丽。</h3> <h3> 狭窄的老巷子,水泥路延伸到又深又远的地方,干净,古朴,泛出寻常百姓生活的悠悠韵味。</h3> <h3> 房子的铁锁锈迹斑斑,但门上的对联鲜亮明丽,字迹遒劲,生活中的处处跃动着潮汕人的热情。</h3> <h3> 抬一撇,灰白的高高翘起的屋檐,衬托着碧玉一般的天空,苍茫,悠远。</h3> <h3> 古村落的前面有一个很大的荷塘,绿色的浮萍铺满了水面,很开阔,像一巨幅绿色的油画安静地驻守在哪里,只为等待行人不经意的一撇,为行人带来夏日的凉意。</h3> <h3> 我们的美女导游,剑眉星目,顾盼神飞,白衣怒马,烈焰红裙,热情开朗。当她站在这个圆形的石门前,画风突变,手遮着阳光,抬眼远眺,一个温婉的南方女子出现了,我觉得,潮汕女子的骨子里充满柔情,因为她们爱家,爱生活,他们以柔和的态度接纳一切人生的遂意与不遂意。</h3> <h3> 灰黄的泥墙旁,想着曾经有无数的人在这里住过,他们哭过、笑过,红尘万丈中,他们都有过属于自己的喜乐人生,一时感慨 ,激情涌动,我无法和过去拥抱,但我愿把自己的倩影交给这里的残垣断壁,因为我爱它,我爱烟火尘世中的一沙一石,一草一木。</h3> <h3> 鑫妈带我在在古巷里才走了一半路程,我的手机出状况了,天气太热,它拒绝工作,好多美好的画面我不能拍下来,但好奇和热情激励着我继续前行。一路上,好多人都和鑫妈打招呼,他们用自己的乡音俚语彼此问候 ,笑声朗朗,激动无比,多年未见,再见亦是朋友,是家人。不管出门多久,不管相隔多远,家乡是我们每个人最想用尽全力去爱的地方。我们一路走着,来到鑫妈他们族人拜神的地方,这个祠堂有两重门,过了第一重门后,还有一个圆形的门,投过两重门往里望,里面空旷,安静,庄严肃穆。</h3><h3> 我正被这保存完好的祠堂感到惊讶时,突然后面传来一串爽朗的笑声,回头一看,只见一个带着草帽的大哥向我们走来,近看,原来是一位大叔,古铜色的皮肤,脸色红润,身形健硕,声如洪钟,笑起来一排洁白整齐的牙齿露出来,好健朗的大叔。他看到我们很高兴,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主动要给我们当导游,真热心啊。鑫妈和他聊了几句,才发现原来是他们的老邻居,多年不见,又见面别提多开心啊,大叔告诉我他已经67岁,身板仍如此硬朗,真是看不出来,论辈分,这位爷爷辈的大叔也只能算是鑫妈的哥哥。看着他们在一起交谈甚欢,一老一嫩,却原来是哥妹关系,觉得很滑稽,忍不住偷偷地笑了起来。可惜我没有给他拍一张照片,太遗憾了。他教我们认刻在祠堂石头上的字,是篆体,我认了半天,没有认出来,他告诉我们石头上的四个字是“诗书礼乐”,并推荐我去买一本五体字典,我好惭愧。这位大叔好像并不愿意跟我们这么快就分开,一路跟随着我们,聊天中,我才知道他原来也是一位老师,已经退休,原来在海南教书,现在是专门回来照顾他90岁的老母亲。不一会儿,我们走到他家门口,发现他的老母亲刚好出来,背已经驼得直不起来,精神却非常好,看到我们,热情的跟我们打招呼,我听不懂她说什么,但我能感受到她的情谊。我随大叔进到他们的家,好小的一间屋子,以前的老房子,周围的人都搬走了,只剩他和母亲住在这里,屋子很简陋,我一抬眼就看到一本五体字典房子桌子上,他很高兴的拿起字典跟我探讨了好久,也许是同行的关系,我觉得我对他有种天然的亲切感。我觉得老师跟其他职业有一点不同,就是老师一般都比较纯朴,热心,没有架子。当然我也碰到一些极度自私自利的老师,但不多。这样的老师是我喜欢的,他的憨厚,热情,友好,让人心生欢喜。我觉得他的老母亲好幸福,他离开自己的妻女,专门回老家陪伴照顾自己的母亲,给母亲洗衣煮饭,母亲这个时候更像个顽憨的小孩,百依百顺的享受着这种照顾,仿佛又回到了几岁时的样子。我看着他母亲在太阳下憋着嘴对我们盈盈笑着,没有牙齿,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幸福,满足的笑容,我被这笑容感动着。想一想我的老家,我周围的老人经常被儿媳甚至儿子打骂,活得还不如一只虫子,不经心声寒意,父辈教育我们要好好读书,光宗耀祖,却从不教我们做一个善良,懂孝顺的人。我们中原人跟潮汕人比较,我们更像荒蛮中野蛮生长的一个群体。其实潮汕人真的是身体力行,很好地践行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h3><h3> 我们一路走,看到一个小卖部,里面坐着两位老人,快90岁的样子,那位奶奶的牙齿基本都掉光了,鑫妈热情地走上去跟他们打招呼,他们见了鑫妈也非常的高兴,颤巍巍地站了起来。他们在一起聊天,不时传来阵阵笑声,我站在门外,清风徐来,笑声一直传到很远的地方。出门后 鑫妈告诉我这个小卖部在他小时候就一直在,这对加起来差不多快两百岁老夫妻靠这个小小的空间养儿育女,坚守着岁月中的繁华与落寞,一直到老,他们才是这个村庄的历史的见证者。</h3> <h3> 我们慢悠悠的在附近逛,随处可见这样的祠堂,这样的老宅子。</h3> <h3> 我发现潮汕的每个村落前面一定有个大池塘,鑫妈说水聚财,是风水宝地,潮汕人择地而居,选择有水的地方居住。他们懂得选择,是传统,也是智慧。</h3> <h3> 夕阳中的古村落,安静的像空气,不急躁,不慌乱,大美无言。周围蝉声低鸣,隐隐约约,热闹的夏天。</h3> <h3> 幽蓝的天空下,月亮升起来了,又大又亮。</h3> <h3> 现在潮汕人的房子比过去大好多倍,潮汕人推崇多子多福,所以房子都特别大,一般3至4层,每一层一百多平米,里面可以玩溜溜车。</h3> <h3> 鑫妈的弟弟已经生了四个女儿,弟媳肚子里面还怀着一个呢。潮汕人有一个传统,他们向来认为多子多福,在我教过的潮汕学生当中,有很多的学生兄弟姐妹至少五六个。有一次一个学生聊天,他说他是在家里排行老八,我很惊讶,脱口而出说你们家好多兄弟姐妹呢 ,他说我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呢。兄弟姐妹九个,这在我们湖北是无法想象的,他们兄弟姐妹很多,可是父母对他们的管教非常严格,小孩子从小遵守家规,很有礼貌。例如大人没有吃饭,孩子是不能先吃饭的;客人的来时候小孩子一般是不能上餐桌的。我看现在的小孩子在家里都是掌中宝,什么都以小孩子为中心,我们跟这里的小孩子相比,有点无法无天,很没有规则了。潮汕人的礼节和他们的生活融入在一起,外公告诉我潮汕人喜欢喝茶,喝茶的时候呢,一般要先让老人先喝,然后才轮到自己;茶盘里茶杯水满了要往自己这边倒,不能往对方那边倒;还有拿茶杯的时候,如果茶杯的杯底有水了,不能用茶杯的杯底在茶盘的边沿上擦拭,要用手指轻轻刮掉,不然是很不礼貌的。</h3> <h3> 外公带着才一岁多的老四在玩手机呢,一起听“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呀”,其乐融融。</h3> <h3> 家里的老二5岁,我觉得她最安静,我们吃饭的时候她爷爷过来了,她主动把她的位置让给爷爷坐,自己端着碗就跑到一边去了。</h3> <h3> 家里的老大,虽然只有12岁,可是已经很高很高了,很安静,开始变得羞涩了,很懂事。她平时照顾妹妹,没事的时候我发现他会坐在一边安安静静的找本书来看。</h3> <h3> 老三老四一起围着爷爷看手机,我觉得老三最特别的,总是一个人玩,不跟其他的人玩。鑫妈说她最喜欢穿裙子了,有点特立独行。我看她总是一个人安安静静的跑到角落边,要么独自玩,要么坐在凳子上面沉思。</h3> <h3> 小孩子的妈妈很漂亮,也很贤惠热情,虽然怀孕了,但是我看他从早忙到晚,要给一大家子人做饭。我们四个人去了之后,一共十几个人,给她增加了很多繁重的任务,我感到很过意不去。但是每天她笑盈盈的,好像很知足的样子,对公公婆婆也是很礼貌客气,一家人和和气气。我来的这几天,没有见她家几个小孩子打架,也没有见她们哭闹,就是只有一次老三见妈妈骑电动车出门,老三怕妈妈不带她,急得哭了,不过很快就好了。</h3> <h3> 外公在外面忙了一天,傍晚回来跟孙子们在一起打牌,他也不嫌累,跟孩子一起玩,高兴的时候跟孩子们在一起哈哈大笑。</h3> <h3>我很少看到到儿子这么开心的笑过,他们家气氛很融洽,很自在,儿子也被他们家的欢歌笑语感染了,无比快乐。</h3> <h3>小孩子跟外公打牌的时候都是非常专注,一定要赢过外公,要是学习也这么专注就好了。鑫哥可厉害了,我第一次跟他接触就被小帅哥给征服了。他在我们家吃饭,非常地安静,吃完饭后我发现他的碗干净得就像洗过一样。他不动声色的把他吃过的碗送到厨房里去了,然后又安安静静的坐在一旁的凳子上,等我们吃完饭。她才10岁,居然要求她的妈妈给他买高中的化学书来看,我一看那些复杂抽象的公式就觉得头晕,我怀疑鑫哥是否能看懂这些书,我试着问他,“你能看懂这些书吗?”小孩子很干脆的回答:当然了!好孩子,加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