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嘴的传说

晚霞

<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柏林嘴的传说</b><br></h1><h1><font color="#39b54a"><b>柏林嘴位于湟源县寺寨乡政府东一公里处,距湟源县城26公里。这是一个地质变化形成的断崖。三面是高不可攀的悬崖绝壁,只有北面可以勉强爬上去,在遥远的古代,这里是天然的险关和屏障,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笔者在1973至1975年在家乡的寺寨中学上学,有空闲时间与同学们常常攀爬上柏林嘴玩,在悬崖顶上可以捡到锈迹斑斑的铜钱,也有生锈的箭头。悬崖顶上那一排排房屋的建筑遗址、城墙遗址和遍地的瓦片,还有那神奇的传说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来挥之不去的疑问——是哪个年代的人在这难以攀爬的悬崖顶上构筑城堡?在遥远的古代,这是一个多么宏大的工程!</b></font></h1> <h1><font color="#ff8a00"><b>柏林嘴所在地曾是蒙古族的牧场,对于柏林嘴的文献记载很少,笔者只在杨治平的《丹噶尔厅记》有关森林的描述中见到了扎藏寺“附近西北相距十余里柏林嘴地方,惟余小柏数十,无人培植,难成长养林矣。”的记载。</b></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b>四十多年过去了,幼时的疑问驱使我去探访柏林嘴。2017年9月2日,那是一个阴雨缠绵的日子,不会开车的我乘侄子的车去探访柏林嘴。夫人担心山高路滑,我一人登悬崖有危险,也陪我上山。</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崖顶最高峰上用黄土筑成的的烽火台依然高高挺立在东北方,覆盖在上面的茅草在秋风中发出凄凉的低吟,似乎向我诉说它的过去。东西对称的两个哨口(瞭望台)是几米见方的平台,不知过去平台上面是否有建筑。峭壁顶上城墙的基础的基石排列依然有序,不过经过四十多年的坍塌,低矮了许多。城堡东面的垭口上用石头砌成的防御建筑多于西面,这也证实这关口主要防御东面的方向———朝廷军队的进攻。南北排列的五排房屋的基础遗址还是很明显。齐腰的秋草中我想找到古铜钱、箭头已是不可能,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捡到瓦片,只有捡到瓦片才能证明古城堡的历史。也许是秋草茂盛的缘故,北面的几排房屋基础上没有找到瓦片。失望中来到靠近悬崖的最南面的房屋遗址,在这里发现了静卧在草丛里破碎的瓦片。欣慰之余,独自思量,这瓦片告诉我们前排的房子才是高大的瓦房,是主建筑。</b></font></h1> <h1><font color="#ff8a00"><b>本打算走下前面悬崖边的石缝,那里有个平台,四十多年前在平台岩石上见到过人工凿成的石窝,石窝里常有雨水积攒,但天近黄昏,秋雨又淅淅沥沥下了起来,加之体力有限,未能拍下石窝的照片,只能黯然退下。</b></font></h1><h1><font color="#ff8a00"><b>现实的荒凉和无人问津与曾经辉煌的历史和美好的传说并不相称!但关于这片神奇土地的传说始终在我心头流淌了几十年。</b></font></h1> <h1><font color="#ff8a00"><b>关于柏林嘴的民间传说很多。笔者在家乡任民办教师期间,多次拜访了同为民办教师的宋积珍老先生。宋老先生是民国时期的乡村教师,在寺寨乡算是文化人。他学识渊博,记忆超强,写得一手毛笔字。三杯两盏青稞酒后,老先生口若悬河,唐诗宋词、历史典故信手拈来。对乡里的历史文化、人物传说更是如数家珍。老先生对柏林嘴的历史传说讲起来更是头头是道。笔者从那时起就有了写《柏林嘴的传说》的打算。可惜懒惰和繁忙,始终没有写出这段文字。时至今日,笔者退休后有空暇去完成萦绕心头几十年的心愿,但遗憾的是宋老先生早已作古。他当年讲述的关于柏林嘴的有趣传说也随时间的推移在我的记忆里模糊了不少。但四十多年的心愿还是要去完成。这里不敢杜撰和瞎编,只能写出零星的片言碎语表达对家乡古迹和古人的敬意</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一、柏林嘴的形成<br></b></font><font color="#39b54a"><b>柏林嘴是地质变化形成的天然险关。在遥远的年代柏林嘴与对面的铧尖山(形似铧尖)是一个完整的山。后来地质变化将此山一劈为二,中间形成了峡谷。县乡公路和寺寨河从峡谷穿过。<br></b></font><font color="#39b54a"><b>传说过去两山之间的距离没有现在这么远、中间只有数丈的石缝。先人们将皮绳固定在两山之巅,皮绳上面再把牛皮固定串连,成了闪桥。人站在上面摇摇晃晃地用栓着皮绳的木桶从悬崖下的河中取水,不用再到悬崖下去背水。后来地质又一次发生变化,柏林嘴与对面的铧尖山疏远了很多,皮绳和牛皮再也够不着了,形成了今天的峡谷。</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二、柏林嘴的主人<br></b></font><font color="#167efb"><b>传说柏林嘴古迹的主人是一个叫达吾婆(口音)的妇女(这个传说至今仍在)。传说她精明强干,能骑善射。是罗卜藏丹津的压寨夫人。对罗卜藏丹津,家乡的蒙古族称他为丹津王,汉族称贼丹钱(津)。(因罗卜藏丹津是清代青海蒙古首领,曾发动叛乱。年羹尧、岳钟琪等率军镇压)。罗卜藏丹津常征战在外,夫人达吾婆是柏林嘴险关的统帅。所以柏林嘴是罗卜藏丹津的后宫和反清叛乱的大本营。罗卜藏丹津兵败后这个大营被大火烧毁,柏树林也难以幸免。留给后人的是现在没有柏树林的柏林嘴。</b></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b>三、关于““妖洞”<br></b></font><font color="#b04fbb"><b>传说在柏林嘴悬崖下有个很深的石洞,它的另一出口在北方的巴燕乡。关于这个洞有很多的传说,其中不乏迷信和谣传,笔者不想过多描述。最后牧民们聚众用牦牛驮来五色土将洞口封死,洞口形成了一个人造的小土山包。<br></b></font><font color="#b04fbb"><b>1978年,正是大修梯田的年代。笔者高中毕业回乡参加农田打会战。寺寨全乡的会战在柏林嘴悬崖下展开。处于对柏林嘴“妖洞”的传说的好奇,好奇的人们期望将封住洞口的土运走,看看“妖洞”的真面目。时任公社书记的余新云是从团县委书记刚调任到公社的年轻有为的书记。他选派了一个连的会战民工,用两周时间将封住洞口的土用架子车运到梯田。也许是河床的抬高,也许根本不存在那个所谓的“妖洞”,小土包没有了,可悬崖下没有出现传说中的“妖洞”。但封住洞口的那些土明显是从远处运来的,黄土、白土、红土,中间还夹杂着恰恰(口音,一种将红胶泥用模型做成的宗教品),与周围的沙土截然不同。</b></font></h1><h1><font color="#b04fbb"><b>照片为传说中的妖洞。</b></font></h1> <h1><font color="#ff8a00"><b>传说毕竟不是历史事实,柏林嘴是唐宋时期唐蕃古道的重要关口和驿站,还是清朝罗卜藏丹津的大本营,这些留给专家学者们去考证。但如果有关部门、有识之士投资重建柏林嘴古城堡,重现昔日的雄关辉煌,开发、展示家乡的自然遗产的美丽,那是我们的祈盼!</b></font></h1><h1><font color="#ff8a00"><b><br></b></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东城墙遗迹。</b></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东瞭望台(哨口)</b></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散落草丛中的瓦片</b></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从遗迹上捡到的瓦片。</b></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最高处的烽火台。</b></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古城遗迹平台。</b></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9b54a"><b>作者晚霞。出身农民,爱好文学,音乐,摄影。</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