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div> <b>当我们离开困苦艰难的环境和时代后,对后代知恩于德行的教育尤为重要。在安逸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后代,如果没有培养起居安思危的意识,没有通晓得之不易后的感恩和珍惜,终将在享乐与无忧之中日渐麻木颓废甚至变得低能而将既得的美好葬送。</b></div><div><br></div><div> 我们越来越发现,后辈们在越来越安逸无忧的生活中,人性道德的变化,情感生活的起伏,处世行为的不恭,生活态度的轻鄙,追求方向的偏离等习性凸显,常常让我们瞠目结舌,茫然而费解。特别是新生代表现出来的一代比一代无能、无情、懒惰等劣质,让我们在惊愕之后不得不对后辈的教育引导皱眉质疑,深知长此以往后辈们所处的美好社会的危机隐患正在加重。</div><div> 最近读到一篇名为《中国教育沉思》的短文,文者在观察了游学于中国的美国孩子在寄居家庭生活的几个细节后,将此与所在家庭的孩子进行了比较,仅仅是一些简单的现象便见了高低优劣,国内孩子除了生活条件上的自我优越感外,其它方面明显处于下风,让我们陷入了深思。假如不去正视与重视,或许无需几代,中国的孩子们长大了也只是名副其实的“宝宝”了。</div><div> 这篇短文从两国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饭后的表现、受教的方式、生存的历练以及娱乐的思维等方面进行了观察比较分析,美国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完善的人格个性,无疑映射了我们当前学校、家庭对孩子教育引导的弊端和不以为然。或许,以世界霸权国形象立世的美国其之所以“霸”,是有其底气和原因的。</div><div><br></div> <h3><br></h3><h3> 在《中国教育沉思》中对比发现,我们的孩子与美国游学寄居的孩子有明显的养成差距,这些差距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比如感恩的习惯,从吃饭这件小事上,中国孩子司空见惯的挑食和这样那样的要求比较多,情绪不佳时还会责怪辛苦为他(她)做了十数年饭的父母们,却不知道说一声谢谢,而美国孩子却对每一餐即使很普通的食物懂得赞美和感谢。比如在自觉劳动上,中国孩子饭后大多数是碗一推嘴一抹猫在手机电脑上行自己的乐去了,很少见到有主动帮助父母们收拾整理,有时让其帮忙还会一百个不愿意,而美国孩子却真诚主动地提出帮助收拾碗筷干活,这肯定是本能也是习惯。在教育上,中国的孩子基本都是封闭的书本灌输,课上如此,周末假期更是各种辅导班爆满,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求分数高”,无论老师、家长还是学生本人,都是这么个追求定式,因此培养出大批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而美国的孩子除了在抓好课堂学习的同时,利用假日等机会拓展游学,广开眼界,甚至是让其进行残忍的生存历练。在日常生活上,国人对孩子基本是面面俱到的保姆式关爱,两代甚至是三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从起居到所有琐事一包到底,美其名曰让孩子集中精力抓学习,而美国孩子其家庭会安排一些日常家务等劳作作为他们必做的工作,培养他们的义务和责任意识,这在担当上自然就高出我们的孩子一筹了。还有,在是非意识、原则坚守上,美国孩子从小就被示范和灌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因此遇有此类事情时对不可为的往往会说一不二地予以回绝,而国人这方面似乎有所缺失,许多家长对孩子的不当行为大多施以包容态度,更有甚者还会护短,因此我们的孩子爱憎分明的对错辨识就越发稀有了,更别说去与不可为说不了。而美国孩子那种连普通的玩耍中都及早扎根的利益最大化思维,不免让我们感到压力山大。</h3><div> 现阶段,我国生活条件改善明显,但在追求富裕生活的过程中,恰恰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引导,以至于出现方向方式上的偏颇。客观上,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一户一孩的实际现象让每个孩子成了掌中宝、土皇帝;以及长期的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脱贫思维,使得教育引导也失之于软;主观上,国人让孩子少受一些我们曾经受过的苦的传统思维,实则正在演变成一种愚善。因此,过分的溺爱、过分的干预、过度的保护,无形中怂恿了他们的享受欲和惰性,逐渐养成坐享其成的心理,也扼杀了孩子自然、自由的天性和本性,带来活力和动力上的萎缩。孩子们在长期的代劳和安逸的环境,加上缺乏有效的发掘触动其内心感恩的教育,渐渐地就形成了无能、无情的劣质。有时一些貌似良好的教育,也只是停留在自私的家族小圈子,而明显缺乏社会大爱和责任担当。</div><div><br></div> <h3><br></h3><h3>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祖辈护孙父母护子的行为且几近疯狂,无论啥事总是以孩子为中心,似乎不能吃一点亏,坐车是、行路是、吃饭是、穿衣是、处事是……反正自己的孩子,不可受一点点委屈还是累,甚至为了孩子全然不顾社会秩序和公德,溺爱有加而严爱不够,即使孩子的行为举止明显有错误,也无视是非界限,一个劲地护着、包庇着,使社会产生了许多类似“李刚的儿子”的另类。对孩子本能和习惯的培养上,一些明明该是孩子自己须为的事,也被家长代劳了。而在知恩于行的教育上,传统的尊老、爱幼和心怀敬畏与感恩等美德,似乎只有“爱幼”一项得到过度落实,终至为溺!可想而知,孩子长成之后会形成怎样的性格和思维?</h3><div> 因此,我们在平常便不乏听到一些父母议论和哀叹孩子不懂事,不知道感恩,不懂得感谢,只知道玩乐和享受,缺乏上进心和理想;听到一些父母忧心孩子沉湎于网络、游戏;听到新生代聚在一起除了吃喝享乐,就是满嘴不着调的新潮词和离不开的“王者”“吃鸡”话题,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反正家中有父母”啊!不足为奇。而这些何尝不是我们这些得意于经济建设大潮中的爷辈、父辈们,滋养催生出的苦果呢?</div><div> 每代人的成长及一种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需要前辈和教育者高站位的认知和规划,需要所有个体的支撑和奉行,需要全社会对优良传统美德的倡行与坚守。</div><div> 其实,一代代人的成长教育并不是个复杂的事情,也没有什么神秘。记得我们自启蒙起所受的教育都很简单,那时的教育者纯洁而方向清晰,也没有如今这么多神乎其神的花样和技巧。无论老师还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基本上是简简单单地让我们知道该传承怎样的精神、做什么样人。特别是在做人的引导上,大方向上是爱国教育,每个人需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对社会有担当的人;行为引导上,便是对做勤劳、正直、善良的人的秉承和坚持。在那样的思想教育引导下,人们可以夜不闭户,对不良行为绝对会鄙视而群起攻之,孩子们自小起都以能帮做点事解点忧为荣。</div><div> 富足与文明知性,本该是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的事。而今,倒是社会发展了、生活条件优越了之后,人们教育的思维发生了改变,似乎所有的眼睛都闪着利益的光,一切行事都靠利益来称重,这肯定是社会文明发展的误区。你看,原本耳熟能详正能量满满的教育内容有多少退出了课本;而教育者的教育行为与利益挂钩风行,尊师需有红包礼,甚至在校教学留一手,待到课后补习挣外快;家庭教育方向上更多的人注重专业的利益率,考虑多的是学成后能不能挣钱,而不教如何为人;在挣钱思想引导下,一些科技开发者的眼光停留在能致富发财上,引诱甚至麻醉青少年思想的游戏软件铺天盖地风靡盛行;各种不劳而获的思维传播蔓延,淹没了青少年成长的心智……类似的现象不胜枚举。在这样的思潮和环境影响下,即使能有一些明辨是非好恶能力的新生代,也如同进入了一个染缸,耳濡目染后便也随波逐流了,不免埋下一代代忧患。</div><div><br></div> <h3><br></h3><h3> 西哲布勃说:“真正配称为教育的,主要的是品性的教育。”而这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没有赋予受教育者以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文化意义上的“人道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我们的教育仅仅侧重于知识的传播上,没有很好地告诉被教育者如何寻找“人何以为人”的答案。正是这些最基础的建构的缺失,让后辈的成长少了品性的根基,若得不到及时拨正,我们的后辈说不定到哪一辈就真将万劫不复了……</h3><div> 或许你可以不以为然地说我只是危言耸听!当我们的孩子玩着“王者”、玩着“吃鸡”,沉浸在祖辈父辈创下的既得的美好时光中优哉悠哉时,作为祖辈父辈应该看到的不是我们的孩子有多悠闲和安逸,不是欣慰我们的奋斗给了孩子多么巨大的享受,我们更该思索这种美好的局面能坚持多久,后辈及他们的后辈能不能把这种美好继续和更上一层楼。</div><div> 而我们的孩子应该知道,生活里没有王者,只有小心翼翼的敬畏和守护。当你忽视了这一点,生活便会虐你没商量的。当我们离开困苦艰难的环境和时代后,知恩于德行至关重要。在安逸环境中只有培养起居安思危的意识,通晓得之不易的感恩和珍惜,才能在谨思慎行中不至于将既得的美好葬送。</div><div> 或许,这并不是后辈的危机!</div><div><br></div><div> ——2018年7月17日于青岛怡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