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7日早上,用过早餐,收拾行李赶往车站。今天要去的地方是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县,县城很小,只有2.66万人。大部分是塔吉克族人。塔吉克族源自中亚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公元前10世纪前是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东部使用东伊朗语的一些部落。到17世纪后帕米尔西部和南部的许多塔吉克族人陆续迁入到我国,成为我国的塔吉克族人。</h3><h3><br /></h3> <h3>我们沿着中巴公路G314前行,过了盖孜检查站,在阿克陶县境内,由于夏季冰山融化,前方发生泥石流,正在抢修,车队停留了一小时左右,又继续向山上攀爬。一路上车队都在绕着慕士塔格峰和乔戈里峰、公格尔九别峰前行,那些冰川似乎触手可及,你用肉眼就能看见冰川的断层,裂缝,但要真的征服冰川,没有一定时间的专业训练和专业装备是不可能到达山顶的。</h3> <h3>车辆沿着G314,也就是喀喇昆仑公路继续前行,G314北起中国新疆城市喀什,穿越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经过中巴边境口岸红其拉甫山口,南到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全长1224公里。其中中国境内415公里,巴基斯坦境内809公里。上个世纪修建喀喇昆仑公路时,中巴双方共有约700多名军人献出了生命,相当于每公里公路是用一条人命换来的。<br /></h3> <h3>帕米尔高原:古代称"葱岭"古丝绸之路在此经过,地处中亚东南部,中国最西端,横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平均海拔4000——7000米。拥有许多高峰。也是亚洲大陆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群山起伏,连绵逶迤、雪峰群立、耸入云天。而塔什库尔干是要冲中的要冲,也是中国通往南亚次大陆的重要门户,战略位置相当重要。</h3> <h3>在海路尚未开通之前,帕米尔是东西之间来往交流的必经之地。古代丝绸之路进去塔里木盆地以后,分为南北两道,向着不同的目的地延伸,而到了葱岭以后又交汇在一处,直达古丝绸之路上著名的石头城。从那里起,又分为南北两道到中亚细亚、小亚细亚,南亚次大陆北部和西北部地区以及欧洲大陆等更远的地方,这使塔什库尔干成了东路的终点和西路的起点。</h3> <h3>远处的白雪皑皑巍峨又神秘雪山就是举世闻名号称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h3><h3> </h3> <h3>由于乘坐的是大巴,只能在车里一睹慕士塔格峰的壮观了。</h3> <h3>在喀什车站,结识了巴基斯坦小伙time bas,从他的眼睛里可以看出,巴基斯坦人很信任中国人。他在中国工作了好几年了,刚开始说英语,熟识之后汉语说的挺溜,有时我真怀疑他是不是外国人。这要再在中国待几年,还不成精了。</h3> <h3>帕米尔共分为八帕,由北向南依次:和什库珠帕米尔、萨雷兹帕米尔、朗里库帕米尔、阿尔楚尔帕米尔、大帕米尔、小帕米尔、塔克敦巴帕米尔、瓦罕帕米尔。</h3> <h3>正因为塔什库尔干是丝绸之路的要塞,因此在周穆王西巡以来的三千年时光中,已有无数的使者、将帅、王侯、艺家、文人、僧侣、和往来跋涉的商贾,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他们通过政治上的抗争与亲睦、军事上的冲突与结盟,经济上的交流与贸易,文化上的冲撞与交融.科技上的渗透与演进,留下了无数浓墨重彩的画卷和撼人心魄的诗篇!</h3> <h3>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令人耳目一新,唱了近半个世纪,仍然久唱不衰,而塔吉克族也因为这首歌为人们所熟知。影片从真假古兰丹姆与战士阿米尔的爱情悬念出发,讲述了边疆战士和杨排长一起与特务假古兰丹姆斗智斗勇,最终胜利的阿米尔和真古兰丹姆得以重逢的故事。</h3> <h3>杨排长、阿米尔、古兰丹姆、都它尔、羊皮古兰经</h3><h3>……</h3> <h3>由于路上限速,泥石流冲断了道路,本来5个小时的路程,整整跑了8个多小时,晚上九点多到的塔县,此时太阳还没有落山,估计天黑透了要到十一点左右。在这里,食物是需要用高压锅加熟的。所以手抓饭就不吃了,要了些烤肉和面条果腹了。</h3> <h3>路上临时凑起了一个组织,贵州刘佳,四川李宁,河南马箐、都是只身闯南疆的豪杰啊,哈哈哈、</h3> <h3>第二天信心满满的想去国门,但是最近管理很严,去红其拉甫只能到前哨班,不能去国门。经过一番折腾,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国门的希望还是破灭,这也让我们的的心情一下子失落到极点。只能在塔县附近的石头城和金草滩看看了。</h3><h3><br /></h3> <h3>公元644年,唐玄奘从印度求取真经回国时,路过这里,玄奘并没有留下什么遗迹,只留下了一篇旅行记。1300多年前,这里叫朅盘陁国。在《大唐西域记》中,玄奘记述了朅盘陁国的概况和流传已久的建国传说。这篇旅行记不足千字,对于后人了解塔什库尔干却弥足珍贵。<br /></h3> <h3>1724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前往元大都(北京)、途经帕米尔,发现帕米尔的大头🐐,记载其游记中,从此,帕米尔大头羊被记录为"马可波罗大头羊"。</h3> <h3>塔什库尔干,塔古克语为"石头城"的意思。</h3><h3>在中亚有三个"塔什库尔干",一是在阿富汗,二是在原苏联,第三个就在中国新疆的塔什库尔干县。</h3> <h3>石头城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北侧,是新疆境内古道上一个著名的古城遗址。城堡建在高丘上,形势极为险峻。城外建有多层或断或续的城垣,隔墙之间石丘重叠,乱石成堆,构成独特的石头城风光。汉代时,这里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蒲犁国的王城。唐朝统一西域后,这里设有葱岭守捉所。元朝初期,大兴土木扩建城郭,旧的石头城换了新颜。光绪28年,清朝在此建立薄犁厅,对旧城堡进行了维修和增补。</h3><h3> </h3> <h3>帕米尔冰川消融的雪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的塔吉克人。</h3> <h3> 去帕米尔高原,除了民居,见到最多的就是这种建筑了,大小各异,有破败不堪的,有华丽高贵的。我同行的小刘,知道那种建筑是干嘛的吗?小刘说:供人休息的吧?我说:还真让你猜对了,不过住的人不一样而已。</h3> <h3> 塔吉克人的丧葬习俗</h3><h3><br /></h3><h3> 按照伊斯兰教墓葬形制,塔吉克族墓地都是长方形的竖穴石椁墓,墓地表面修筑的马鞍形泥塑饰物,寄托着塔吉克人祝愿逝者安息之后仍能与马相伴的心意,也包含着塔吉克人祖先信仰拜火教(祆教)的遗存。</h3><h3> 对一些德高望重的逝者,亲人还会专为他们修建"麦克布拉",这在维吾尔族里称为"麻扎",是用土砖在墓穴上砌成穹隆顶或平顶的拱拜,显出不同于普通墓葬的庄重。</h3> <h3> 塔吉克人的丧葬习俗。</h3><h3><br /></h3><h3> 塔吉克族人丧葬按伊斯拉教伊斯玛仪派的宗教方式来举行,过去,塔吉克人如果死在外地,必须将遗体运回故乡安葬。<br /></h3><h3> 殡葬前,先为遗体净身,男人剃光头、女人梳好辫。吊唁时,男性亲友拍抚死者男性家属的肩膀,女宾则紧握女性家属的双手,致以深切的慰问。举行哭祭仪式的时候,妇女坐在大炕的里面,男性则坐在大炕的外面,同唱传统曲调的哀歌,歌词颂扬死者生前的功德善行,以其对家乡的贡献。唱时由死者的女性亲属领唱,其他人则边哭边唱。</h3><h3>丧家三天不动烟火,接待亲友和自己的饮食,全由亲戚和邻里提供。遗体一般在家停灵三天,第三天、请海力派念《古兰经》,用白布裹好遗体,放在制好的木架上,抬往墓地。出殡那天,全村的男子停止一切生产劳动,都去参加送葬。而女人则不能前去。</h3><h3> 塔吉克人每家都有自己的墓地,墓穴由死者的亲属挖掘,墓穴呈长方形、南北向。埋葬男女的墓穴深浅不同,男子的齐腰深,女子的齐肩高。遗体在入穴时加裹毛毡,尸身头朝北,脚在南,侧卧面向西方,表示朝向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最后用石板封墓填土。埋葬的当天晚上,由海力派主持起度亡灵的"乃孜尔",家属宰杀牛羊款待送葬的人们。</h3> <h3>说完了丧葬习俗,我们去了解塔吉克的饮食文化和婚礼习俗。</h3><h3>由于我们对乡下的生疏,我们四人就找了个导游带我们去塔吉克族人家里去做客,晚上去乡下一个叫库兹滚的村庄参加塔吉克人的婚礼。</h3> <h3>塔吉克族家庭一天吃三餐,早餐一般喝奶茶,吃馕。午餐吃面条、馕、酸奶等。晚餐较丰富,吃米饭、蔬菜、肉食。一日三餐主要由妇女来做。</h3><h3><br /></h3> <h3>塔吉克族人喜食牛羊肉、酥油、酸奶、好饮奶茶。</h3> <h3>女主人给我们端上来酸奶</h3> <h3>这种自制的酸奶味道很酸,一般人估计吃不惯。</h3> <h3>不够还一大盆呢</h3> <h3>塔吉克人品性敦厚,好客,重礼仪。家有客至,必让上座,并奉以奶茶,奶制品,或敬酒,敬以煮羊肉。</h3> <h3>两位男士对纯正酸奶的味道好像不是很接受。</h3> <h3>席间,女主人又为我们端上来奶茶。</h3> <h3>塔吉克奶茶</h3> <h3>味道咸咸的,既有奶的香味又有茶叶的清新。在高原地区喝了嘴巴不干裂,补充能量。</h3> <h3>主人把奶酪也叫奶疙瘩一一掰开</h3> <h3> "库鲁特"奶疙瘩</h3> <h3>女主人又为我们端上来一道哈密瓜果盘</h3> <h3>馕是塔吉克人喜爱的主食之一,同时也是招待客人的主要食品。馕以面粉做原料,加少许盐,和好发酵后在馕坑里烤制。奶茶被塔吉克人称为"艾提干恰依",将茶水煮开,加牛奶或羊奶和盐入锅煮成,是塔吉克族最爱喝的饮品。一般奶茶和馕"不分家"。<br /></h3> <h3>最后和善良好客的塔吉克老乡一起留个纪念</h3> <h3>下午我们去库孜滚村参加塔吉克族人的婚礼,这可是难得的机会</h3> <h3>婚礼的第一天,男女双方各自在自己家中准备菜肴,亲朋好友前来送礼祝贺。塔吉克的送礼也相当随意,通常是馕、衣服、首饰。一壶牛奶就也可作为席婚礼的礼品。我们也特地买了些水果和糖果作为礼物,男主人很热情的邀请我们进屋喝茶。</h3> <h3>鹰是帕米尔高原上神圣动物,它是自由勇敢的象征。鹰是塔吉克族先民的图腾,至今塔吉克人仍自称为鹰的传人。鹰文化在帕米尔高原上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它已成为了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力量之源。多少年来,塔吉克族人和鹰朝夕相处,他们观察鹰,模仿鹰。鹰舞的诞生,就是塔吉克族人从鹰的各种矫健姿态中受到的启发。</h3><h3> </h3> <h3>塔吉克族把山鹰看成是英雄的形象,用鹰的翅骨制成的短笛,被称为鹰笛,舞蹈也多是摸拟鹰的动手来舒发自己的情感。</h3> <h3>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赶来参加晚上的舞会,这就需要一个维持场子秩序的人,他手里拿一条鞭子,抡动鞭子,保证人员不向中心聚拢,塔吉克人手里挥舞着一块,五块的钞票,以示向主人的祝贺和向维持场子的人员的敬意,这些小面额的纸币都会被维持人员收走,他会问清你的姓名,然后大声吆喝我听不懂的塔吉克语,我想那意思应该是"***先生向主人捐赠五块钱,大家一起跳起来,跳起来!"每一曲结束之后,维持秩序的塔吉克人会先走向舞场中心,跳起🦅舞,然后一一请出下个场次跳舞的人员,由于场地有限,每次也只能有三对🦅舞表演者在起舞。</h3><h3><br /></h3> <h3>跳鹰舞有鹰笛和手鼓伴奏,固定的曲调不断重复延续。</h3> <h3>塔吉克人有类似西方人的礼节,男子见面互相亲吻手背。女子相见,互吻面颊。</h3> <h3>吻手礼是塔吉克族典型的见面礼。</h3> <h3>入乡随俗,我也和塔吉克朋友问候一下。</h3> <h3>不断的有亲戚和村子的人们前来祝贺。</h3> <h3>男子舞姿俊健粗犷,他们会激烈抖动双臂并摊开双掌,向左右旋转、侧身跃起,作雄鹰展翅、搏击风云之势。</h3> <h3>而女子的舞步却小而轻盈,动作舒展而柔和。</h3> <h3>塔吉克人能歌善舞,无论是牧民或是农民,都喜欢跳舞。</h3> <h3>吾尔加和阿斯尔古丽。</h3><h3>塔吉克人眼窝深,鼻梁高,嘴唇薄,肤色淡,发色金黄或黑褐,眼睛碧蓝或灰褐,是典型的欧罗巴人种,也是中亚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h3> <h3>鹰舞多以双人舞形式在喜庆佳节或家庭晚会中表演。从内容到形式皆模拟鹰的动作。跳舞时,众人围坐或半围坐,男女相邀,成双而舞。有时若干对舞伴同时表演。</h3> <h3>热情的塔吉克人会用最好的羊肉和热茶告诉你,什么是质朴和豪爽。</h3> <h3>主人告诉我,给女儿结婚,家里杀了四只羊和一头牦牛。</h3> <h3>全村的人都会着节日盛装前来参加婚礼</h3> <h3>这种狂欢会持续到凌晨四五点钟……</h3> <h3>居住在寒冷高原的塔吉克男子,戴羔皮高统帽,用黑绒作面,上绣几道花边,帽沿下翻时可以掩双耳和面颊。</h3> <h3>我还以为这位就是新郎官,最后热情的吾加尔和阿斯尔古丽告诉我:这是他们村前几天才结婚的新郎官。不是今天的男主角。</h3> <h3>前来祝贺的客人不分亲疏远近,一律受到盛情款待:尽情地吃肉喝茶,任意享用瓜果点心;吃喝完,到院内跳舞,直跳到午夜时分,仍然兴致勃勃。</h3> <h3>好客的塔吉克长者</h3> <h3>尝了一个,酥脆香甜。</h3><h3><br /></h3> <h3>晚上两点钟,我们实在熬不住了,开锅羊肉吃不上了,要走的时候,塔吉克小孩把我们的小马抱住,恋恋不舍的哭泣,孩子上五年级,去年遭受了地震,单亲,身体和心理还在恢复期,非常懂事,也很坚强。我出来没带什么,把随身的一根笔留给她,写了小马的联系方式,告诉她,好好上学,这样以后才能到内地找小马姐姐。临上车的时候,村里的小孩子都跑来向我们挥手告别……</h3><h3>再见,帕米尔高原下的小山村。</h3><h3>再见,好客的塔吉克朋友们………</h3><h3><br /></h3> <h3>当新郎去库兹滚村迎娶新娘的时候,我们已坐上返回喀什的大巴了,塔吉克朋友好多加了微信,我答应回内地会把照片整理出来发给他们。当然,她们也要把第二天迎娶新娘的照片发给我。以下图片均来自于塔吉克姑娘迪丽。</h3> <h3>塔吉克人喜欢红色和白色,新郎帽子上缠绕红白相间的丝带,白色象征着纯洁、纯净,红色象征着喜庆和幸福。</h3> <h3>塔吉克新娘的打扮别具一格,她身着色彩艳丽的民族衣裙,脚蹬高筒皮靴,头戴自己精心绣制的花帽。头上围一条长四、五米的围巾,脸上罩着面纱。</h3> <h3>长辈们向新娘新郎和伴郎的肩头撒面粉以示祝福;新娘新郎向长辈行吻手礼……</h3><h3><br /></h3><h3><br /></h3> <h3>塔吉克族的婚礼要举行三天,热闹而隆重。第一天,新郎和新娘要在自己的家里进行打扮和准备,男女两家忙忙碌碌,喜气洋洋。新郎和新娘都要挑选自己的陪伴。</h3> <h3>第二天,婚礼进入高潮,新郎骑高头大马,由亲朋好友护驾。弹起民族乐器,浩浩荡荡来到女方家迎亲。迎亲时,男方要准备一份厚礼~只肥羊,送给女方家。迎亲的队伍来到女方家门口时,女方的父母及亲戚朋友要在门口迎接迎亲队伍的到来。这时,新娘的女伴代表新娘要向新郎敬上高原的最纯洁、最富有营养的两碗放了奶油的牛奶,新郎当众喝光,表示接受了女方的盛情和甜蜜的爱情。</h3> <h3>新郎下马后,新娘的奶奶要向孙女婿的肩上撒些面粉,表示祝福,愿两个年轻人互敬互爱,白头偕老。进屋后,新郎要向蒙着面纱的新娘赠送礼品,并和新娘交换系有红、白布条的戒指。尔后,新娘的父母要拿出丰盛的食品招待新郎和迎亲来的人们。人们吃完喝完之后,便开始举行高原上特有的赛马、叼羊等娱乐活动。能歌善舞的青年男女吹起鹰笛,打起手鼓,欢乐的气氛进入高潮。</h3> <h3>第三天早晨,新郎和新娘要同骑一匹马回到男方的家。路上,伴随的青年男女们弹起各种乐器,边歌边舞。马到门前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婆婆要亲自给儿媳妇端上两碗放有酥油的牛奶,骑在马背上的儿媳妇喝完后才能下马。从下马的地方到洞房早已铺好了红毯子,新娘子踏着红毯子进新房,表示幸福甜蜜的新生活的开始。这天,客人们来的很多,男女引吭欢歌,婆娑起舞,尽情娱乐,直到太阳落山,人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去。</h3> <h3>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娘家人要来赠送礼物和饭食,表示还挂记着自己家的女儿。男方也要给娘家人每人送一份礼物表示感谢。这些礼节结束后,新娘才能揭去脸上的面纱,开始正常的家庭生活。</h3> <h3>三天的帕米尔之行,不足以让我更多的去了解这个民族的神奇与魅力,匆匆作别,这三天将在我的生命里留下闪光的一页,并一直珍藏到生命的尽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