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租的车开到内夫谢希尔机场还掉,然后飞最后一站伊斯坦布尔,开启历史文化之旅</h3><h3><br></h3><h3>这个机场好小,值机柜台转个身就是安检口,安检也很松,水啥的都不管,打火机也可以带上飞机</h3> <h3>原定一个半小时的飞行时间愣是又提前了半个小时到,土国国内航班坐了三次,两次是提前半小时到的,看来是常态</h3><h3><br></h3><h3>机场出来坐地铁M1转有轨电车T1</h3><h3><br></h3><h3>地铁是使用字母M加数字标注的,最常乘坐的应该是从阿塔图尔克国际机场到市区的M1线,在Zeytinbumu站可以换乘有轨电车T1线。</h3><h3><br></h3><div>T1这条线贯穿老城区,伊斯坦布尔著名的景点都可以乘坐该条线路前往,在苏丹艾哈迈德(Sultan ahmet)站可前往蓝色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托普卡帕宫、大巴扎、地下水宫以及众多博物馆等,在艾米诺努(Eminonu)站下车可乘坐游览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游轮,加拉塔大桥,鲁斯坦帕夏清真寺,苏莱曼清真寺,香料市场等景点均在此站。卡拉廓依(Karakoy)站可前往加拉太塔,换乘隧道缆车可到独立大街。而终点站是位于贝伊奥卢区的卡巴塔什(Kabatas)站,可前往新皇宫多玛巴赫切宫。</div> <h3>伊斯坦布尔的轨道交通分三种票,单次收费5TL,多次票10TL三次,最便宜的是办张交通卡(istanbul kart),地铁(Metro)、有轨电车(Nostalgic Tramway)以及隧道缆车(Tunnel)、巴士、轮渡都能用,卡费6TL,买完卡后充值付费使用,可以多人使用一张卡,进站刷卡,出站不刷卡,不论路途远近,每次收费2.6TL(多人刷卡限第一人优惠),转线需要重新付费。</h3><div>交通卡无法退款,不建议一次充很多钱。</div><h3><br></h3><h3>就是这种机器,每个站点都有,可以查询余额、充值</h3> <h3>拿破仑曾说过“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那首都一定是伊斯坦布尔”。</h3><h3><br></h3><h3>作为一个千年古城,拜占庭(东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他融合了东西方文明。</h3><h3><br></h3><h3>一条博斯普鲁斯海峡将亚欧大陆分隔两边,伊斯坦布尔也被分成了两半,这是一座地理割裂的城市,但是又是一座多文化融合的熔炉。既有东方的含蓄保守,又有西方的热烈奔放。似亚非亚,似欧非欧,是一个独特而有魅力的城市。</h3><div><br></div><div>伊斯坦布尔横跨欧亚两洲,实际上热门的景点都集中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西边的欧洲区。</div><div><br></div><div>我们就住在苏丹艾哈迈德广场边上,蓝色清真寺和圣索菲亚教堂就在广场两边遥遥相望,步行时间两分钟;托普卡帕宫(老皇宫)就在教堂后面,步行时间五分钟,非常方便</div><div>酒店的欢迎饮料和软糖</div> <h3>正要出去午饭,突然一阵大雨,竟然下起小樱桃那么大的冰雹来,在大厅坐了一会儿,雨过无痕,又是蓝天白云太阳高挂</h3> <h3>就在附近找了一家土耳其菜的老店,座无虚席,都是当地人</h3> <h3>坐下就来一大盆面包,并且在吃的过程中少掉一个就会有人来补上,无限量供应</h3> <h3>烤肉味道很不错</h3> <h3>吃饱了来了解一下这个城市的历史吧,这对之后的游览有很大的好处</h3><h3><br></h3><h3>脚下的城市历史上还有过两个广为人知的名字:拜占庭和君士坦丁堡。</h3><h3><br></h3><div>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大帝决定将首都从罗马迁往拜占庭,并将该城更名为新罗马,很快又更名为君士坦丁堡。</div><div><br></div><div>直到1453年陷落于默罕默德二世的铁蹄之下,才被冠以伊斯坦布尔这个带有浓厚穆斯林色彩的地名。</div><div><br></div><div>奥斯曼帝国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默罕默德二世,他简直就是为奥斯曼帝国而生。</div><div><br></div><div>默罕默德二世的性格成谜,对伊斯兰教无比虔诚,作为帝王又十分残暴,对征服以东罗马帝国为代表的基督教世界有着无比的执着与热情;他精于权术,老爹一挂就急不可耐的处死了自己所有的兄弟和一众亲戚,扫除了王位的威胁,为了让自己这凶残的举动看上去更加合法,他甚至留下训令:每个新苏丹继位后都可以合法杀死他的全部兄弟。</div><div><br></div><div>自此,奥斯曼帝国的王子们从小被分封到帝国的各个地方。当苏丹死亡的时候,哪个王子最先赶到首都,得到大家的拥戴,就成为新的苏丹,其他王子都会被新任苏丹命人用丝质的弓弦绞死------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王族的尊贵血液溅洒在地,可以想见奥斯曼的王子们童年过得有多么煎熬。</div><div><br></div><div> 后来发现过早的处死王子也有弊端,如果苏丹还没有留下子嗣就身亡,而王爷们都已被处死,会造成王位后继无人,于是,王子们从出生就被软禁在皇宫某处,除非能够成为新的苏丹,否则一辈子都被软禁,虽然这种生活方式似乎一点也不比被直接处死要人道。</div><div><br></div><div> 穆罕默德二世能流利使用八种语言,他喜欢研究历史,特别崇拜古代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在军事方面,他冲动坚毅,固执而充满了想象力,刚刚继位的他就夜以继日的整治军备,号称要用弯刀为真主征服这个世界,以此偿还杀死自己兄弟的罪孽。显然,对他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君士坦丁堡。</div><div><br></div><div>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大陆交汇之处,地势高高矗立,三面环水,在东罗马帝国千年历史中该城共遭23次围攻,没有一次敌人可以突破它的城墙,之所以能在一波波的攻击中屹立不倒,延续东方基督教帝国的统治,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它近乎坚不可摧的城墙。</div><div><br></div><div>默罕默德二世在攻克君士坦丁堡的过程中,展现出了他作为一名白羊座令人吃惊的狂热和想象力。在正面进攻君士坦丁堡西面坚不可摧的海防城墙无果之后,他买通了加拉太地区的热那亚人,在夜幕的掩护下,利用涂满牛羊油的木板,将80艘奥斯曼战舰从陆地拖进了金角湾。并利用这些战舰排列成了度过海峡的浮桥。</div><div><br></div><div> 默罕默德招募的匈牙利工程师乌尔班铸造了巨型火炮-乌尔班大炮,也在君士坦丁堡攻城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种巨炮将君士坦丁堡西面相对薄弱的城墙炸出了一个豁口,虽然乌尔班巨炮最终自爆,乌尔班殒命当场,但是已经对君士坦丁堡的战局已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div><div><br></div><div> “征服者”最终是从西面的城墙攻入君士坦丁堡。身骑白马的默罕默德二世终于将多少位前任苏丹梦寐以求的夙愿实现。</div><div><br></div><div>君士坦丁堡的沦陷,是世界史中的里程碑事件之一,并一度被视为中世纪结束的标志。它代表着拜占庭千年帝国的陨落,奥斯曼帝国自此走向最辉煌的巅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消息震动了整个基督教世界,千年来被视为坚不可摧的强堡在短短时间里陷落,这无异于世界末日。</div><div><br></div><div> 默罕默德二世在自己的30年统治期间亲率大军远征26次,几乎连年作战,虽然有穷兵黩武之嫌,但却毫无争议成为了奥斯曼帝国开疆拓土的传奇人物。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黑塞哥维那逐一遭到征服,而意大利南端的拉特朗也突遭土耳其人入侵。</div><div><br></div><div>1481年5月初,他的长子巴耶济德王子急于登位,暗中买通了御医,毒死了远征马穆鲁克的穆罕默德二世,享年49岁。</div><div><br></div><div>有人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使得东西方文化交流被阻断,拜占庭帝国的千年文化传承在默罕默德二世手中毁于一旦,其实默罕默德二世本人对于异域文化十分痴迷,据说在攻入君士坦丁堡时,他曾下令不准破坏城内的诸多教堂和艺术建筑,当然在众多兴奋和狂热的土耳其士兵手中,这道命令显然得不到非常彻底的执行。他曾经请人修补教堂的壁画,记录精美的马赛克绘画。对不同宗教信仰,默罕默德二世十分宽容,他甚至保留了君士坦丁堡东正教会,并特赦君士坦丁堡牧首的职位得以保留。穆罕默德二世命令牧首把一些基督教的文献翻译成土耳其语。在其占领君士坦丁堡后,陆路的东西方经贸来往被削弱,但是这也从侧面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兴起,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促进了英国,葡萄牙与西班牙等海上强国的兴起。</div> <h3>第一站:托普卡帕宫</h3><h3>托普卡帕宫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金角湾以及马尔马拉海的交汇点,又称老皇宫。从征服者默罕默德在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起到19世纪,将近四百年的时间历任苏丹都居住在这里接受拜见,治理国事。</h3><h3>托普卡帕宫是昔日举行国家仪式及皇室娱乐的场所,现今则是当地主要的观光胜地。</h3><h3>托普卡帕宫翻译过来成为“大炮之门”,昔日碉堡内曾放置大炮,故以此命名。</h3><div>现存的老皇宫保留有7个大门、4个庭院。</div> <h3>帝王门(Imperial Gate)是最外围的城墙门,这道门距离其他的大门距离很远</h3> <h3>持枪士兵,看着严肃,实则很友好</h3> <h3>进门后是第一庭院,植被繁茂,据说这样的设计为的是可以有充足的地方搭帐篷,以满足奥斯曼人一时间难以改变的游牧习性。</h3> <h3>老皇宫的真正入口是崇敬门,这座设有两座尖塔炮楼的大门只有苏丹能够骑马通过。</h3><div>售票处在这个门口,40里拉,通票可用</div><div>队伍很长,有通票可以省去排队之苦</div> <h3>崇敬门上用黑底金字标识着古兰经最重要的教义“真主是唯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皇宫的建立者苏丹默罕默德二世的印玺标注在大门两旁。</h3> <h3>崇敬门后的第二庭院</h3> <h3>帝国议事厅</h3> <h3>外宫宝库内不允许拍照,展示了来自奥斯曼帝国及欧洲的各种武器和盔甲藏品,非常华丽</h3> <h3>御膳房</h3> <h3>后宫,还需要买票,25里拉,通票可用</h3><h3>买票游览有点不值,有通票可以进去看看</h3> <h3>苏丹在位时,后宫由黑人阉人掌管,后宫的嫔妃与其说身份尊贵不如说是失去了自由的女奴。而且基于伊斯兰教徒不奴隶伊斯兰教徒的原则,后宫挑选佳丽一定要外国人,大多是战争中掠来或者奴隶市场买回的北高加索或者欧洲金发美女。这些女孩,先接受伊斯兰宗教、文化、语言的教育,还有穿戴、礼仪、家政和艺术的教育,七年的训练之后才能成为地位最低的女仆和舞者,有幸得到苏丹宠幸的成为嫔妃,位置最高的是皇子的母亲太后。<br></h3> <h3>这是第三重门-吉兆之门,里面的第三庭院属于苏丹的私人区域</h3> <h3>觐见室</h3> <h3>图书馆</h3> <h3>帝国宝库正在修缮,无法参观,据说藏品丰富</h3> <h3>第四庭院,风景独好,海峡对面就是亚洲区</h3> <h3>第二站:圣索菲亚大教堂</h3><h3>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也叫阿亚索菲亚博物馆(Ayasofya Muzesi)。坐落伊城老城区蓝色清真寺的对面,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h3><h3>周一闭馆。门票40里拉,通票可用</h3><div><br></div> <h3>门外一只懒猫在慵懒地午睡</h3> <h3>圣索菲亚大教堂在拜占庭君主查士丁尼的监督下,在537年完工;1453年,征服者默罕默德将其改为清真寺;1935年,土耳其国父阿塔图尔克下令将其改造成博物馆。</h3> <h3>什么建筑能美到敌手都不忍心摧毁?来到这里你就能知道答案了。这是一座改变建筑史的拜占庭式建筑,它还是融合东西方文明,合并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会文化的绝美建筑,对于基督徒来说它是神圣的索菲亚大教堂,对于穆斯林来说它是伟大的阿亚索菲亚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已经是屹立于此近1500年的建筑古迹,看尽世事的权力更迭、宗教斗争和历史沧桑。</h3> <h3>底层</h3> <h3>圣母和圣婴,华丽镶嵌画,创作于九世纪</h3> <h3>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式建筑现存的最佳典范,教堂内的中央穹顶曾无数次出现在世界各地游客的镜头和电影大屏幕中。圆顶下连绵的拱廊使圆顶看似失重,其下方的40个拱形窗户引进光线,使室内呈现令人着迷的色彩。</h3><div><br></div> <h3>镶嵌着大理石的这块地板,是历任拜占庭君主加冕的地方</h3> <h3>六翼天使,守护上帝宝座的天使</h3> <h3>敏拜尔,教坛人士宣教的地方</h3> <h3>走上一段旋转的石头坡道,可以到达二楼画廊</h3> <h3>索菲亚大教堂被改造成了阿亚索菲亚清真寺时,各种基督教的镶嵌画和壁画得以保留,没有被全部刮掉或者铲去。因此她也成为了世界上鲜有的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两教共存的教堂。</h3><h3><br></h3><div>虽然外观破旧,但教堂内部却格外华丽,金碧辉煌,细腻微小的马赛克是用精致的金箔制成,在窗口射入的阳光下烁烁发光。</div><div><br></div><div>最后的审判,创作于13世纪,这幅三圣像马赛克(耶稣、圣母玛利亚、圣徒约翰),因人物面目柔和、神情和善及其格调而被广认为圣索菲亚大教堂最精良的马赛克。可能是因为靠近二楼帝王楼座的窗口,镶嵌画的下半部分已经损毁剥落。</div><div><br></div> <h3>圣母玛利亚、约翰二世和皇后艾琳娜,创作于12世纪</h3> <h3>这幅从介绍来看是讲捐赠的</h3> <h3>离开教堂之前,千万别忘了回头看看门口内部半圆壁上的壁画。这幅名为《君士坦丁大帝、圣母玛利亚和查士丁尼一世》的马赛克镶嵌画创作于10世纪。</h3><h3>画面中,君士坦丁大帝(右边)正在向手托着幼年耶稣的圣母玛利亚奉上伊斯坦布尔,而查士丁尼一世(左)则献上了圣索菲亚大教堂。</h3> <h3>教堂出来就是苏丹艾哈迈德广场,以前是跑马场</h3><h3>君士坦丁大帝大规模扩建城市,其中一项重要的工程就是修复赛马场。赛马道呈U形,估计长约450米,宽约130米,能够容纳10万观众。在整个拜占庭时期,赛马场是城市社会生活的中心。</h3><h3>广场上有两个方尖碑和一个青铜蛇柱,说实话,看完简介就又忘了,印象不太深刻,就不详细介绍了,就只记得下面这个方尖碑是公元前1400多年古埃及法老建造的,后来又被那个帝王给买了,分成三段运回来,这是最上面一段,3500年的建筑,保存得相当好</h3> <h3>晚上就在广场边上大名鼎鼎的中餐馆-长城饭店用晚饭,可是说实话很失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