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五)

扎东

<h3>江布拉克美景继续!</h3> <h3>几乎天天都能见到的晚霞</h3> <h3>江布拉克,再见!</h3> <h3>Day20奇台~乌鲁木齐~昌吉</h3><h3>今天的主要目的地是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新疆首府,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端。中原王朝自西汉即在此屯兵,至清乾隆年间,为平定准噶尔叛乱,加大此地屯军规模并筑城,称城为‘乌鲁木齐’,准噶尔蒙语本意为‘美丽牧场’之义,后改称‘迪化’,为‘启迪教化’之义。‘迪化’沿用至解放后,为民族团结、平等考虑,恢复‘乌鲁木齐’之名(新中国建立后,为此更名的地名有很多,新疆除乌市外,’和靖’更名‘和静’,‘镇西’更名‘巴里坤’,‘承化’更名‘阿勒泰……’全国如‘镇南关’更名‘友谊关’,‘归绥’更名‘呼和浩特’,‘平虏’更名‘平鲁’……)。乌鲁木齐是最内陆,离大洋最远的大城市,现有汉,维,回,哈,蒙古等民族生活于此。</h3> <h3>奇台至乌市约230km,虽全程高速(大奇高速转吐乌大高速),但吐乌大高速和乌市市内交通很令人心烦!吐乌大路面窄,货车多而不规矩;乌市交通拥堵和内地绝对有得一拼!费尽周折到了乌市博物馆,闭馆!好在旁边有一洗车房,得以将那台脏得无以复加的GL8由内至外搞了个大清洗,也算没白跑。再次费尽周折赶到新疆自治区博物馆(为停车在一条路上转了好几圈!😓)。中午在一维族人开的馆子吃了最后一餐羊肉抓饭,开始转博物馆。</h3> <h3><font color="#010101">偌大的院子,不允许停车!</font></h3> <h3>干尸展!看了看,没拍照,既为了尊重古人,又为了封建迷信!</h3> <h3>博务馆布展内容除干尸外有二:一为新疆各民族风情民俗,一为新疆历史。其实每到一地,首先应到此地的博物馆转转,一能更好了解该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二来免费景点,不去白不去!😆</h3> <h3>2017年底新疆总人口2208万,维族近1100万,汉族800余万,哈族155万,回族100万,柯尔克孜与蒙古族均不到20万,塔吉克族4万出头。</h3> <h3>除锡伯族外,新疆甚至曾有鄂温克,鄂伦春人。可见外蒙未独前,新疆与东北的沟通联系通过漠北蒙古还是很方便的!</h3> <h3>参观过库车与吐鲁番这二位的王府!另外,‘’回部‘’的称谓,意指回纥,回鹘部,即维部,并非指回族。当然,历史称林则徐曾在云南保山平定过的杜文秀回部叛乱,是特指云南的回族。</h3> <p class="ql-block">西域三十六国,系指张骞通西域时西域所立三十六小国。</p><p class="ql-block"><br></p> <h3>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出自《史记》,占卜师所云。据说2040年会重现"五星出东方"之星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预兆?吾深信之!!!</h3> <h3>大唐,‘’忆昔开元全盛日,天下朋友皆胶漆‘’(唐朝乐队〈梦回唐朝〉语)!</h3> <h3>有清一朝,为维护,巩固新疆的统治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虽然割让给沙俄100多万平方公里。这其中就包括安西四重镇之一,一说为李白出生地的碎叶,现在吉尔吉斯境内。</h3> 参观完博务馆,再再次费尽周折来到二道桥大巴扎。<div>二道桥这个名字,始闻于刀郎的一首歌——《关于二道桥》。本集就以此歌为背景音乐吧!tm找不到这首歌!只好换一首了!😔</div> <h3>二道桥国际大巴扎位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南端的二道桥商业圈。大巴扎____新疆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于2003年6月26日落成,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大巴扎。二道桥国际大巴扎是一片现代与古代相结合的伊斯兰风格的街区,蓝色与银色的穹隆形屋顶气派而华丽,是“新疆之窗”、“中亚之窗”和“世界之窗”。大巴扎是新疆商业与旅游繁荣的象征,也是乌鲁木齐作为少数民族城市的景观建筑,又是一座标志性建筑。国际大巴扎具有浓郁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在涵盖了建筑的功能性和时代感的基础上,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集中体现了浓郁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2004年入选乌鲁木齐市“十佳建筑”,享有中亚风情缩影之称。</h3><div> ——度娘</div> <h3>大巴扎广场为游人献歌献舞的少数民族演员。</h3> <h3>全景拍摄出奇效!😂😂</h3> <h3><font color="#010101">屋顶的乐队!</font></h3> <h3>若羌灰枣也很好!</h3> <h3>一架宝贝,打包处理。</h3> <h3>很有名气的英吉沙小刀,可以托运。</h3> <h3>大巴扎出来,决定还是奔昌吉住宿,因为地窝堡机场介于乌市与昌吉之间,二者至机场距离差不多,但昌吉交通畅通,宾馆价格便宜些。</h3> <h3>回到昌吉还早,遂来到昌吉有名的回族小吃街逛逛,捎带解决晚饭。</h3> <h3>玲珑塔,塔玲珑。</h3> <h3>汉文化气息浓重的砖雕。</h3><h3>回族虽信仰伊斯兰教,但中原文化对其影响的深厚远胜于维、哈等新疆其他民族。此点,小吃街的建筑可见一斑。</h3> <h3>生意最好的一家店。我们去时牛骨头已售罄,只好喝丸子汤了!</h3> <h3>丸子汤与搭配的花卷,其它店买来的牛肉饼,外加大乌苏一瓶,美啊!</h3> <h3>网红小店,攻略中涉及到昌吉回民小吃街的,无不提到这家酸奶店!</h3> <h3>Day21昌吉~乌市地窝堡机场~太原~阳泉</h3><h3>返程航理7:50起飞,早上五点半即从宾馆出发去往机场。天黑漆漆地(也难怪,这点儿相当于内地三点多丿,很快便到达机场。在经历了本人所经历过的最严格的安检后进入候机楼,已近七点,天空的"鱼肚白"才渐行扩张!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飞行回至太原,哥们儿安排中饭,喝汾酒,吃过油肉,才真正觉得回我们山西了!</h3> <h3>后记</h3><h3>新疆之行,匆匆廿曰,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意犹未尽,意犹未尽!惟愿宜时,重蹈旧辙!</h3><h3>此行感受良多,不能尽书,略表一二:</h3><h3>1,新疆,太大!166万平方公里,1/6中国!二十天驱车8500公里,也不过麸皮潦草一游!</h3><h3>2,新疆,太美!高山、峡谷、河流、沙漠、草场、湿地、湖泊……涵盖了绝大多数地型地貌。阿尔泰山、天山、昆仓山、喀喇昆仓山连绵的雪峰,库车峡谷的红山、额尔齐斯河峡谷的碧流,开都河的弯延曲折,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广袤,伊犁河谷那拉提、巩乃斯草场徜徉的绿,江布拉克流淌的翠,赛里木湖倒映的白……一切的一切,美!大美!碗瑞美!无法言表!!!</h3><h3>3,新疆,太富!地大,物博!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无论是可再生的还是不可再生的,新疆都有,还多!可可托海、塔里木油田、巩乃斯林场、准格尔煤田、长绒棉、薰衣草、"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雪莲、贝母、阿魏(钓鱼人的好东西)、细毛羊、伊犁马、哲罗鲑、狗鱼等等等等,等等等等!</h3><h3>4,新疆,太歌太舞!据说,我国56个民族,新疆有46个。相较西藏较为单一的民族,新疆可谓多民族大家庭。一路走来,见过了太多的载歌载舞,见识了太多的能歌善舞!维俄回蒙塔,克吉乌土哈,无论男女,无分长幼,个个是歌唱家、演奏家、舞蹈家!跳舞不会,唱歌招鬼的我,自惭形秽自愧弗如自暴自弃了!</h3><h3>感受很多,当然收获也很多。"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扎西告我下句为:行千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惟有设身处地,方能真正认知。遗憾也很多:喀纳斯季节不对,没能尽享其景之盛;伊昭公路修路,没能尽揽喀拉峻、特克斯、夏特古道;路线设计缺陷(也是没办法的事),没能尽行独库公路……希望自己能再次踏上这块土地,以步为尺,丈量她的美!</h3><h3>新疆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h3><h3>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h3><h3>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