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绝大多数游客去肯尼亚大概都奔着野生动物而去,野生动物才是动物们真正该有的样子,人们在野生动物身上看生命天然的强悍、坚韧、物竞天择、生生不息,当然也释放文明人悲悯、残忍兼而有之的某种情怀。 <br> 肯尼亚是世界公认的观赏野生动物的最佳国度,散落着大约60个野生动物园,此行我们到的安博塞利、纳瓦莎湖、马赛马拉、纳库鲁、博高丽亚、桑布鲁都是国家级野生动物保护区,这样的国家级野生动物保护区在肯尼亚有26个。应该说,肯尼亚野生动物旅游之所以在全世界享有盛誉,是和他们的理念有关。进入保护区,动物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而游客如果能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要挑逗、喂食动物,尽量不要带塑料制品(肯尼亚禁塑),保持和动物的安全距离,一定也会惊喜不断。</h3> <h3> (一)非洲五霸 <br> 在肯尼亚看动物,少不了非洲五霸——狮子、猎豹、大象、犀牛、野牛,很荣幸我们都看到了。 </h3> <h3> 五霸中我们最先看到的是大象。在安博塞利,一头大象出现在路旁,悠闲地啃着树叶,任近在咫尺、还没开始见世面的我们大呼小叫、狂拍滥拍。五霸中,也数大象最容易看到,或单独出现,或成群出现。桑布鲁我们住的房间外就是一条大象通道,晚上能听见大象在不远处呦呦地叫。</h3> <h3> 大象在渡过桑布鲁国家保护区内的伊瓦索尼罗河。</h3> <h3> 这对小象掐了不少时间的架,边上它们的家长对此不闻不问。</h3> <h3> 在桑布鲁见到的这个象群大概是我们此行见到的最大象群,但见不到它们的全貌,它们在树林中半隐半现,我们触目可及却又数之不尽。</h3> <h3> 猎豹是五霸中我们看到比较早、但也是看到最少的动物。在马赛马拉开始Safary没多久就见到一只猎豹在独自享用它的猎物斑马,让我们这群文明人感官刺激了一把。但这也是我们此行唯一见到的豹子,传说中会上树的花豹一直未见踪影。猎豹有猫一般的妖娆敏捷,脸颊上的黑色线条又让它有了狐媚,这一切融入了它的野性,它是五霸中的狂野美人。</h3> <h3> 每次看到非洲之王狮子总是会让人莫名地兴奋一把。我们见过正分享猎物的狮子家族,见过懒洋洋、睡眼惺忪的狮子,见过在荒草间匆匆穿行的狮子,遗憾的是没见着嘿咻的狮子。</h3> <h3> </h3> <h3> 狮子在拖拽角马(酒月歌摄)</h3> <h3> </h3> <h3> 这是狮子正在享用被它捕获的角马。这一捕获打断了正在向马拉河进发迁徒的角马队伍,也让这天从世界各地赶来等着看“天国之渡”的高等动物失望而归。</h3> <h3> 犀牛在纳库鲁孤独地出现在我们眼前,我现在也没搞清楚我们看到的是白犀牛还是黑犀牛。但肯尼亚的一头名为"苏丹“的白犀牛是这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它于今年3月死了,肯尼亚中文官方网站还为此专门发了一篇文章叫《今天苏丹死了》,那是献给地球上濒危动物的祭文。</h3> <h3> 野牛Buffalo经常成群地出现,让我想到《红河谷》的那句歌词,”野牛群离草原无影无踪“,不过那是在北美。在肯尼亚,它们还在无忧无虑地享受着自然带给它们的草丰水美。在我眼里,它们可以和角马、河马、犀牛并称为”四巨丑“,但当它们融入野花丛中时,那是自然界最温柔的景象之一。</h3> <h3> </h3> <h3> (二)三马 <br> 河马、角马、斑马在中文里都有一个马字,其实形态各异。在肯尼亚稀树草原上,这三马还真不是彼此生命中随随便便的过客。每年角马大迁徙都是跟着斑马走的,而在它们的必经之路马拉河中,总是有河马在守候着,一说河马是角马的朋友,它们会因为河中危险的鳄鱼向角马预警,甚至助角马一臂之力,但也有各种视频、照片见证河马会和鳄鱼一起围剿渡河的角马。</h3> <h3> 河马虽相貌丑陋,但体态圆滚滚、肥扑扑得很蠢萌。它们彼此间很闹腾,会不停地互相亲嘴、亲屁股、啃咬,要不就来个大大的哈欠,展示一下它丰富的口腔景观。它的非洲名字发音也有趣,Hippo,音似中文的“嗨泡泡"。Hippo,open your mouth!</h3> <h3> 这个时候来到马赛马拉,奔的就是以角马渡河为代表的动物大迁徙。季节转换,在坦桑尼亚塞伦盖蒂草原的角马将为新一季的粮草渡过坦肯边境的马拉河,食物链上的一大批动物都随之而动。马拉河并不宽,但河中危机四伏,特别是鳄鱼在静悄悄地守候,角马的每次过河都涉及生死存亡,这种生命的互搏让从世界各地伺机到来的高等动物激动莫名。 <br> 这是正在迁徙中的一队角马。这天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守着这群已经集结的角马,它们动我们动,它们奔向河边,我们也奔向河边,它们吃草我们吃午饭,我们跟着它们进进退退数次,直到天色渐晚,角马已彻底放弃渡河,我们才悻悻离去。虽然没有看到著名的“天国之渡”,但角马群体一致性所体现的某种气势在面对险境时依然流露出的俊巡、审慎、犹疑,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决绝前的百转千回,那和高等动物一样,有着对生命的万分流连和热爱。而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场血腥大戏啊!我们没有看到这场大戏,这是我们此行最大的遗憾。<br></h3> <h3> 迁徙途中的哺乳</h3> <h3> 角马的迁徙伙伴——斑马。</h3> <h3> 马拉河边的角马、河马和鳄鱼。角马最后没有渡河,也许是河马浮出水面发出警告,河中布满鳄鱼。</h3> <h3> 马拉河中,鳄鱼在吞食死去的角马。</h3> <h3> 斑马是非洲草原上最常见的动物,也是最俊美的动物之一。据称斑马很难被驯化,我们可以见到被驯化的狮子、老虎,它们的近亲更是被驯化成人类的朋友和助手,但很少见到被驯化的斑马。</h3> <h3> 这是马赛马拉草原上的斑马在源源不断地迁徙。</h3> <h3> 在纳库鲁, 我们见到两匹在互相追逐的斑马,那种飞扬跃动,是生命在天地间最好的表现形态。</h3> <h3> 这是生活在桑布鲁的斑马。它和别处的斑马不同,腹部是白色的,身上的条纹更细。</h3> <h3> (三)美人儿 <br> 野生动物中的美人儿主要说的是身材和仪态,比如线条优美、举止优雅,外加小头小脸,就和智能动物一个标准。 </h3> <h3> 长颈鹿当然符合这些标准。在安博塞利,它是此行进入我们视野的第一个大型野生动物,引来了我们好一阵狂呼乱叫。</h3> <h3> 而在这天Safari行将结束的时候,更是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落日已经美得惨绝人寰,一群长颈鹿还意外地进入我们的镜头,用它们的美丽剪影给我们带来了永生难忘的视觉享受。</h3> <h3> 这么长的脖子,躲不了猫猫。</h3> <h3> 桑布鲁的长颈鹿也和别处不同,上图拍于马赛马拉,下图拍于桑布鲁,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它们身上的花纹。</h3> <h3> 羚羊家庭盛产美人,呃,角马除外。角马也是羚羊家族的,学名叫黑尾牛羚,嗯,可能更应该属牛家。 <br> 我试着照着手上的动物图谱给我拍到的羚羊找个学名,可能有错。 <br> 这是还没长出角来的汤姆森瞪羚。</h3> <h3> 转角牛羚。</h3> <h3> 超美的黑斑羚。</h3> <h3> 大角斑羚。</h3> <h3> 犬羚。</h3> <h3> 火烈鸟。</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