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div>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是四川省省会,西南地区唯一一个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div><div>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我国第四大航空枢纽,内陆地区领事机构最多的地区;作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有国家级科研机构30家,国家级研发平台67个,高校56所,各类人才约389万人;世界500强企业达281家。</div><div>成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中国十大古都之一。公元前五世纪,开明王朝九世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城址未徙,城名未易;先后有7个割据政权在此建都;成都又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治所;汉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唐为中国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孕育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众多名胜古迹,是中国最佳旅游城市。</div><div>-</div> <h3>三国遗存一武侯祠</h3> <h3>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的历史名城,成都在千年历史中曾多次作为都城。但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三国时期由刘备建立的蜀汉都城。尤其是脍炙人口的名著《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刘关张结义的壮怀激烈、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可歌可泣、姜维假投降的豪情悲歌给这座城市留下了太深刻的三国烙印,而沉睡在成都大街小巷中的那些三国遗迹,则在人们的记忆中、在市民的口碑中被逐渐唤醒,为世人传诉着属于三国时代的兴衰往事。行走成都,你能感受到浓浓的三国气息扑面而来,或许就是你身边一块不起眼的小石头,或许是一段已经荒废的水渠,那里就承载着千年以前的蜀韵汉风。</h3> <h3><font color="#010101">武侯祠三义堂</font></h3> <h3>刘备墓</h3> <h3>孔明苑</h3> <h3>武侯祠园林景观</h3> <h3>不朽工程一都江堰</h3> <h3>都江堰是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拜水都江堰” 导游带我们从游客较少的秦堰楼进入景区,秦堰楼原为观景台,站在秦堰楼上凭栏远眺都江堰全景☞鱼嘴分水堤,飞沙堰,离堆,玉垒关,松茂古道,安澜索桥等尽收眼底,一边听导游讲解,一边感叹其气势之恢宏,古人之智慧。 </h3> <h3><font color="#010101">历史遗存</font></h3> <h3>都江堰鲨鱼嘴</h3> <h3>人文风情一宽窄巷</h3> <h3>宽窄巷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长顺街附近,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全为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这里也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1]</h3><div>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平定了准葛尔之乱后,选留千余兵丁驻守成都,在当年少城基础上修筑了满城。民国初年,当时的城市管理者下文,将“胡同”改为“巷子” 。二十世纪80年代,宽窄巷子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3年,宽窄巷子街区正式出现在世人的词典中。[2]</div><div>宽窄巷子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先后获2009年“中国特色商业步行街”、四川省历史文化名街、2011年成都新十景、四川十大最美街道[3]等称号。[4][5]</div> <h3>创意</h3> <h3>这里石磨的用途</h3> <h3>好安逸好享受</h3> <h3>宽巷子</h3> <h3>热情服务</h3> <h3>这里每天都是集</h3> <h3>趁热吃</h3> <h3><font color="#010101">你瞧瞧这是啥(猪鼻子)</font></h3> <h3>吃货们的天堂</h3> <h3>看着都馋嘴</h3> <h3>传统手艺</h3> <h3>有热也有冷</h3> <h3>络绎不绝</h3> <h3><br></h3><h3>目不暇接</h3> <h3>工匠精神</h3> <h3><font color="#010101">茶点</font></h3> <h3>民俗博物馆一锦里</h3> <h3>锦里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h3><div>传说中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现在,锦里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div> <h3><font color="#010101">琳琅满目</font></h3> <h3>咱也试试</h3> <h3><font color="#010101">夜市正欢</font></h3> <h3>诗圣故里一杜甫草堂</h3> <h3><br></h3><div>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div> <h3>诗的海洋</h3> <h3>石荷成诗</h3> <h3><font color="#010101">诗圣千秋</font></h3> <h3>对话</h3> <h3>杜甫千诗碑</h3> <h3>曲径</h3> <h3>鱼潜荷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