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初心——难忘我的入党纪念日

祥富

<h3><b>  1970年7月23日,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恰逢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日49周年之际,在中共空军遵化场站通信营导航连党支部大会上,我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入党当天的日记)</h3> <b>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我就被党支部正式确定为“纳新”对象,随即填写了入党志愿书。但是,过了很久,眼见与我同时填写志愿书的两位同连队战友都已入党,而我的入党问题一时没有动静,心中不免暗暗地有些着急。在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下,我认真地学毛著,学党章,找差距,认为自己既然向党组织提出了申请,就要接受组织的考验,自己应做的,就是端正入党动机,坚定党的信念,以实际行动努力做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争取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nbsp;</b><div><b> 当时,我还是入伍仅一年多的新战士,担任空军遵化场站近距导航台无线电调配员。面对上级的考验,我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我们部队直接担负着保卫首都领空的重任,在建国二十周年前后,防苏联突然袭击、防核大战的任务十分艰巨。由于导航台位于机场跑道中心延长线上,位置固定,目标明显,我们台自发提出,自行建设防空设施,将有关人员装备转入地下。于是,在完成正常战备任务的同时,在台长王增珍(我的入党介绍人)的组织下,我们几位战友轮流推着手推车,从几公里外的羊角山等地釆运石块,修筑地下机房,得到上级高度评价。时任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李际泰等军区、军首长多次亲临视察,给予鼓励。接着,为落实周恩来总理关于要解决地面大型天线战时防炸问题的指示,我按上级要求,携带当时最新型的国产无线电导航机,独自住到一所闲置的地方学校,开展两项技术革新任务(试制小型天线;改善导航机发话功能,以备在特殊情况下利用中波对飞机实施“单向指挥”),后经空24师时任师长薛伦亲自驾机试飞检验,取得了一定效果。&nbsp;</b></div><div><b> 在那段时间里,通信营党委书记薛建生和导航连党支部书记赵锡贵等多次与我谈心。以后我才知道: 当时上级党委预审时,发现我的年龄尚不满十八岁,便压了几个月。经过考验,上级认为,虽然党章对入党的最低年龄有规定,但衡量能否入党,更重要的是看思想和行动上的表现,要符合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当时党章的表述是要符合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条标准)。于是,1970年8月6日,在距我十八周岁还有三个多月时,正式批准我加入了党组织。</b></div><div><b> 不久,营里举行入党宣誓仪式,我作为新党员代表发言。从此,努力在思想上行动上完全入党,全心全意为党的事业而奋斗,成为我的毕生执念。</b></div> <h3><b>  几十年来,无论在部队在地方,无论工作岗位如何变动,工作环境如何不同,当年入党的初心,始终不敢忘怀;那神圣的入党誓言,始终警醒着自己,要以实际行动,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b></h3><h3><b> 在部队期间,无论担任技术人员、机关干部和军事管理干部,我认为这都是党的工作,自己首先是一名党员,从而告诫自己要从对党负责的高度,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服役期间,曾先后多次立功受奖,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转业到地方工作后,也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b></h3> <h3><b>  1987年,我转业到九江第三棉织印染厂工作,报到通知上只是没有具体部门的“厂直机关副科长”。我把这当作一名党员战士阵地的转换,积极学习所在企业的有关知识,认真熟悉了解情况,努力做好所承担的每一项工作。半年后,被确定为厂劳动人事科副科长。1989年以后,又先后担任厂党委组织科科长、厂(公司)党委办公室主任兼组织部部长。</b></h3><h3><b> 九棉三厂原为福州军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第21团,是国家大(二)型纺织印染企业,因职工素质高、经济效益好在业内外远近闻名。但在进入九十年代前后,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印染业连续九年全行业亏损,该厂(1994年“转机建制”为国有独资的捷成印染公司)也终因资不抵债,难以为继,被迫在1997年依法实施破产。</b></h3> <h3>  (本人主编的九棉三厂组织史&lt;简本&gt;,被收入《九江市企业组织史资料》&lt;为第5章&gt;,由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发行)</h3> <h3><b>  我在党委部门工作期间,正是社会上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被逐步“淡化”、本企业生产经营日渐困难的时期。好在三厂的小环境中,“兵团”留下的传统、职工主要是“知青”的人员结构和党的队伍的努力,使得党组织的“三个作用”整体上发挥较好。在企业困难时期如何做好党的工作?我认真学习,努力探索,经过深思熟虑,1996年向党委提出建议:公司党的工作要做到五个不: 思想不能乱,斗志不能减,工作不能等,管理不能松,队伍不能散。党委肯定了我的意见,并形成了党政领导班子的共识。</b></h3> <b>  在捷成公司实施破产清算时,上级明确宣布“企业破产,党组织不破”,并任命我为公司党委副书记(时任党委书记幸文豪因逾龄办理退休手续,但留岗工作)。在那段最困难的时期,我和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一起,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结合实际,以“五个不”为指导思想,深入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我所提出的“五个不”(后来调整为“企业破产,班子不散,思想不乱,斗志不减,工作不等,管理不松”)得到了中共中央组织部和省市党委的充分肯定。1998年,《江西党建》以《企业破产临困境,党委迎难护大局》为题,介绍了公司党委的经验。1999年,我在江西省困难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作重点发言介绍经验。2001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召开全国停产关闭破产企业党的工作座谈会,我公司作为全国破产企业党组织的唯一代表参会并介绍经验,尤其是党委做到“五个不”的经验得到中央组织部领导的高度评价,有关材料除中央组织部印发外,还分別刊载在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的《学习与研究》杂志、黑龙江等省委的党刊、江西省委的《江西通讯》等中央和省级党委的权威刊物,先后收入中央组织部编辑的《企业越困难,越要加强党的工作》和《党建研究纵横谈》两本书,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向全国发行。2002年7月,江西省委组织部在九江召开全省关停破企业党的工作现场会,推广我公司党委经验。上级的充分肯定,使我们深受鼓舞。在企业面临空前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不忘初心,坚守党交给的阵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工作,为困难企业党的工作探索了经验,趟出了新路。</b><div><b> 在工作之余,我还注重学习党的知识,努力提高思想水平。近十余年,先后在省委《求实》等刊物发表了一些研究探讨等专题文章,并获得《半月谈》杂志党的知识竞赛二等奖。</b></div> <h3><font color="#010101"><b>  2004年,上级决定九江三棉公司整体改制。我们积极做好有关工作,确保企业平稳改制。在改制完成后的留守工作中,我一如既往地坚守党组织交给的岗位,努力做好各项留守工作,直到2014年,在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两年之后,按照上级要求,留守机构工作结束,方获退休。</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 时隔四十八年,入党时的情景,历历如在眼前。追忆初心,铭记党恩,我深感自己与党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现在工作虽已退休,但思想不能退步。作为一名老党员,要一如既往地加强党的知识学习,坚定党的信念,积极参加党组织生活,为党的事业作力所能及的工作,努力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b></font></h3> <h3><b>附件:</b></h3><h3>  一、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景田:《在全国停产关闭破产企业党的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h3> <h3>  二、全国停产关闭破产企业党的工作座谈会大会发言典型材料:《釆取有力措施,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破产企业党组织的作用》;</h3> <h3>  三、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学习与研究》2002年第5期《充分发挥破产企业党组织的作用》;</h3> <h3>  四、中共中央组织部《企业越困难,越要加强党的工作》文章(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h3> <h3>  五、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纵橫谈》文章(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h3> <h3>  六、江西省停产关闭破产企业党的工作现场会典型材料;</h3> <h3>  七、江西省困难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在企业破产重组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做法和体会》;</h3> <h3>  八、《江西党建》1998年第8期文章:《企业破产临困境,党委迎难护大局》;<br></h3> <h3>  九、《半月谈》2001年第13期:庆祝建党80周年知识竞赛获奖名单;</h3> <h3>  十、江西省委《求实》1999年第11期文章:《浅议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出主意、用干部”工作;</h3> <h3>  十一、九江市委党刊《九江》2011年第7期文章《心中赞歌献给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