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的关键词是文化、抽象和美。</h3> <h3>文化——就是以文教化,以文化人,重在对人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数学的思想、精神、语言、观点、方法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都是文化,是数学文化。平日里我们教授数学,也是文化的传播。职业教育的孩子们面对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总是有习得性的无助。待他们毕业时留在记忆里的数学还有什么呢?我想绝对不是公式和习题。而应该是为学习概念时老师巧设的情境,是推导公式时老师讲的故事,是诵读规律时全班一起同频共振的韵律。三角函数讲完了,公式记不住几个,但同学们一定记得正余弦函数的图形就像人生起伏,胜不骄败不馁。等比数列的公式难记,但他们一定记得,人生的坚持越到最后越困难,可收获也越多的道理。原来这就是文化的魅力。</h3> <h3>抽象——越抽象的东西应用就越广。数学本身就很抽象,算命先生的一个“1”可以是各种情况所有可能。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它的抽象恰是它可以渗透到各个领域的前提。我们在职业教育的数学教学中,用形象化的引入带领孩子们进入抽象的数学世界,以此作为基础,我们便可以结合孩子们所学的专业将抽象的数学应用出来。孩子们喜欢专业,而数学恰能服务于专业,这样更好地促进他们学习数学这一基础学科的热情。形象抽象再到形象的转化,或许是职业教育中数学教学的神圣使命。</h3> <h3>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数学中的美育不可或缺。下次的课堂评价加入美的感受,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小的挑战。但这是文化的渗透,美的传承。我们作为使者应该感到荣幸。</h3> <h3>🌸🌸生趣生趣4🌻🌻</h3><div>兰老师在讲立体几何时,拿来了她儿子的玩具磁力棒,让大家随意拼些图形来感受空间。很多同学都拼了复杂的立方体四面体,只有刘天昊同学用磁力棒连成了一根长条,立在讲桌上,然后一边窃笑一边大步走下讲台。兰老师走到讲台上,来了句:“刘天昊,你真帅!——幸亏这有避雷针!”瞬间全班爆笑!😁😁</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