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心灵的洗礼。

陈艳

<h3>七月十五日,炎热的夏日,我们迎来了远赴北京的名师成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在开班仪式上,师校的陈瑞校长做重要讲话,勉励老师们珍惜此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将这次学习作为提升自己的一次培训。汪泓股长对我们的生活做精心的安排。期待着接下来聆听专家们的教学精髓……</h3> <h3>第一课是朱传世教授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听到"核心素养"这个词时,我一脸茫然,带着这个疑问,我仔细聆听了朱教授的解读,原来核心素养有3大维度:文化基础、自主发现、社会参与,6个领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创新精神,18个目标: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索、科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真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我们初步知道了核心素养的内容。总之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学习中,必须学会的能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指向我们的教育过程,关注学生在培养过程中的体悟,是对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回答。</h3> <h3>这是何志强局长的《课程核心论》,他说我们教师的底线是不能误人子弟,所以我们要终身学习,和孩子们共同成长,最起码的做到:急用先学,学以致用。</h3> <h3>张宏伟老师是一位幽默风趣的教育专家,他的专题是《重构不一样的数学教育》,他的全景式教学——让学生无死角地认识数学,认识世界;全面完整地认识数学;全面完整地认识世界;全面完整地认识自我。他的课堂让我们感受到数学与各学科之间的内在之美!就像他说的"数学是一位天生丽质的美人"。</h3> <h3>专题《核心素养与高效课堂构建》,这是一位心理学家师保国的报告。他对核心素养的定义是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在教学中需要孩子们具有:交流,合作,批判性地思考和创造力相结合的能力。</h3> <h3>褚宏启教授的专题《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培育》,他把长长的核心素养十八个内容压缩归为两大类:创新+合作。对应的是:聪明的大脑+温暖的心。</h3> <h3>他是一位年轻帅气的资深媒体人,也是我们河南的老乡,倍感亲切,他的专题《合作学习新样态》。当看到"厌学男孩"这个视频时,我感到痛心,是什么让孩子如此惧怕上学?所以我们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反思,可以学学"陶行知喂鸡"——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爱他就给他"自由"。</h3> <h3>七天学习,不虚此行,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知识的浅陋和不足。六位讲师,各有千秋。感谢中科教育的三位老师对本次培训的精心组织,感谢师校陈瑞校长,汪泓股长,张明武主任和各位教师的陪伴与付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充实自己,反思自己,和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