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四年前我做梦也不会想着踩着单车去拉萨,近两仟公里,最高海拨唐古拉山垭口5231米,一路强紫外线、风沙、荒无人烟、不可预见的雨雪、还有很多未知……也许你认为我很不正常,人群中的另类,N0、我是一个正常人,只是人群中极少数罢了。骑单车也是被逼无奈,糖尿病患者需要运动,我又患有腰椎间盘实出压迫神经至右腿麻、胀、痛;不能慢跑和快走,偶然间骑了一次自行车感到很舒服,运动消耗了血糖、腰腿又不痛,慢慢的就爱上了这项运动。几年来受益非浅,胰岛素没打了,降糖药没吃了,血糖控制非常好,减肥十五公斤,检查身体各项指标均处于正常状态。</h3><h3> 本次省外骑行青海湖活动是孝感执着骑行群发起的,参加这次活动一共有十三人,四名女骑神,九名男骑土,骑至黑马河后我和执着(网名)与环湖的十一名骑友分手就去骑青藏线;我现在最大顾虑是高原反应,不知能否骑下来……当然我骑青藏线也不像别人骑一回川藏线、青藏线就找到自己新的人生,我很现实也不浪漫只是感受一下骑行过程,把糖元留在路上,把风景装在心中,去一下别人去过的地方,回避一下孝感的高温汗蒸天气。</h3><h3> 昨天十三名骑友上午九点半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来到东城区美利达自行车店,还有很多送行朋友,照完像话别后分乘五辆送行小车直奔云梦火车站;一切都象设定的程序一样:十一点五十分登上武昌至西宁的火车~~今天十一点二十分准点到达西宁~~在中铁快运取回自己的单车~~下午一点乘西宁至西海的班车~~三点来到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西海镇。吃完饭后,住宿租车调车、下午六点一切准备完毕,静等明天开始骑行(代前言)</h3><h3> 下图:西藏拉萨、布达拉宫(青藏行终点)</h3> <h3> 环青海湖、骑青藏线路线图</h3><h3>起点:青海湖西海镇,终点:拉萨、近二仟公里。</h3><h3> </h3> <h3> 美利达自行车店合影</h3> <h3> 环川乐骑群部分驴友来美利达自行车店为我送行 (好感动)</h3> <h3> 平安到达西宁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西海镇</h3> <h3> 骑行青藏线(环青海湖)第一天 线路:西海镇~达玉部落(环湖起点)~二郎剑~江西沟。昨天下了一整夜雨,早上还下个不停,骑友很高兴六点半准备工作基本到位,七点半留影后在雨中出发,高原天气任性,不停的穿脱雨衣、增减衣服至十点钟基本雨停;午后两点在阳光中骑行,今天在环湖最美段骑行,游人如织,全天骑行103公里,下午五点半来到今天落脚点——江西沟。</h3> <h3> 一同骑青藏线的骑友执着(网名)他与我在同一个大院工作,年龄相当、志趣相同(偏爱骑行这项运动)。去年一个人独骑川藏线,刚开始他说去骑青藏线,我并不心动、看了骑行青藏线攻略后,感觉我可以去试试,我想在这位大神的指导下,我一定会骑完全程。</h3> <h3> 路遇转场羊群</h3> <h3> 二郎剑景区</h3> <h3> 喇嘛也户外</h3> <h3> 在天路上骑行,今天海拨3100~3300米</h3> <h3> 偷拍游客秀美</h3> <h3> 碧海蓝天白云,盛开的油菜花。</h3> <h3> 路遇嗑长头朝圣女藏民</h3><h3>朝圣者:</h3><h3> 宗教信仰和日常生活己揉合成他们的现实,这是他们的生活。 我们以为艰辛的,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当然, 我们以为苦行的,在他们看来是必然的生命轮回。 他们用心灵感受山河的脉博 他们用身体丈量大地的起伏 满怀感恩,踏上朝圣之路,那是天赐的福份。 同样行走在青藏高原、我们只是过客。</h3><h3> 我们知道,他们体会的快乐,远超我的想象……</h3> <h3> 触手可及的云朵</h3> <h3> 江西沟(乡镇所在地)</h3> <h3> 骑行青藏线(环青海湖)第二天 今天晴天,早上七点半准时出发,上午在一马平川的环湖公路上骑行、骑至大约八公里后右拐至牧场草原骑行,本想零距离接触青海湖水面,在大约接近水面八十米处被一水沟挡住;骑友只好拍照留恋。在草原骑行约二公里返回公路继续前行,中午十一点二十来到黑马河。</h3><h3> 中餐后他们租车去茶卡盐湖,我和执着考虑到明天骑车要经过茶卡盐湖,明天还要翻一座橡皮山,没有陪同他们去,在酒店养精蓄精锐。</h3><h3> 下图:草原日出</h3> <h3> 草原骑行</h3> <h3> 女骑友草原摆酷秀美丽</h3> <h3> 湛蓝的天空 白云朵朵</h3><h3> 碧绿的湖水 波光涟漪</h3><h3> 肥美的草原 广 袤无垠</h3><h3> </h3><h3> </h3> <h3> 骑友中途休息</h3> <h3> 骑行青藏线第三天(7月25日)晴天,紫外线相当强,早上七点半与环青海湖骑友分手,我和执着两人开始真正意义的青藏行、骑出黑马河就开始爬山、缓上17公里后开始爬狠坡,骑6公里盘山公路来到橡皮山垭口、此时海拨3817米。在垭口休息观光后下坡一直来到青海湖彩门。</h3><h3> 翻过橡皮山,我们就算进入柴达木盆地,土地渐渐沙化,路边景色也渐渐从绿色转入黄色,下午骑行42公里后来到茶卡盐湖镇。</h3><h3> 下图是与环湖骑友分手时合影</h3> <h3> 翻越橡皮山、己成曾经走过的路</h3> <h3> 垭口经幡</h3> <h3> 橡皮山 海拨3817米</h3> <h3> 走出青海湖(大美……青海湖我还会来的)</h3> <h3> 骑至109青藏线2222公里处</h3> <h3> 进入柴达木盆地,土地渐渐沙化,景色由绿色渐渐变成黄色。</h3> <h3> 下午3点来到茶卡盐湖镇,镇上居民大多是蒙古族人,茶卡盐湖己成国家5A景区(茶卡盐湖也叫茶卡或达布逊淖尔,“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盐的海;“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附近,茶卡盐湖的湖水面积可达104平方公里,湖水属卤水型,底部有石盐层,一般厚5米,最厚处达9.68米。该盐湖为天然结晶盐、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盐。)</h3><br> <h3> 骑行青藏线第四天(7月26日)今天全天在柴达木盆地骑行,黄色的天、黄色的地、黄色的山,没什么风景,好在风不大,不然天气更加恶劣,今天骑行130公里,其中110公里无补给,坑人哪,好在我俩有足够的食品和水,下午四点半来到今天的住宿点——都兰县城。</h3> <h3> 骑行大约九公里遇一大土堆,同行执着去察看,正在修过水涵洞,自行车可以通过。109这条线共有四处正在施工导致130公里全程没有车辆通行。今天我们两人骑行非常顺利。</h3> <h3> 路上没有车辆通行,好像是我俩的骑行专用道。</h3> <h3> 十一点翻越旺尕秀山,垭口海拨3666米</h3> <h3> 全天在柴达木盆地骑行,黄色的天,黄色的地,黄色的山</h3> <h3> 骑行青藏线第六天(7月27口) 线路:都兰县城~香日德镇~巴隆(伊克高里工区)。清晨从都兰县城出发,经过大约30公里起伏路后再骑了20公里平路、中午十一点二十来到戈壁绿洲——香日德镇。中餐是在东北人开的饭馆吃的,份量足、价格也不贵;今天天气晴天,蓝天白云、柴达木盆地气温高但不感觉热,饭后我俩出发了,骑行大约一个半时來到一片绿洲感觉是个休息的好地方,不知不觉休息了一个小时。最后翻过二个小山来到巴隆乡——伊克高里工区,全天骑行100公里。</h3> <h3> 路遇香日德河,水是红色的,整个河床也是红色的。</h3> <h3> 从沿路宣传标语看,当地政府对绿化植树工作很重视,但从实际育林情况看效果不明显,听当地人说培养两排树真比培养两个大学生都难。</h3> <h3> 骑行休息处,戈壁绿洲。</h3> <h3> 戈壁绿洲</h3> <h3> 戈壁绿洲(有水就有绿色)</h3> <h3> 骑行在一眼都看不到尽头的109青藏线上</h3> <h3> 今天天气好,蓝天白云。</h3> <h3> 骑行青藏线第六天(7月28日) 今天天气阴,骑行遇逆风、比较累、骑行107公里。早上七点半从伊克里工区出发,此时风力不大,骑至宗加路口后风力渐渐变大,逆风骑行比较用力,我不停的补充能量,全程荒无人烟,无补给,中餐自带干粮解决。</h3><h3> 一马平川的柏油路,一成不变的戈壁荒滩,除了沙子就是石头,除了黄色还是黄色,</h3><h3>望不到尽头的公路,公路上行驶飞快的大货车、沙漠、电线、依然是黄色的山……这就是今天印入眼眶的场景;下午四点二十来到高原传奇——宗加镇。</h3><h3> 下图是沙漠中的河流</h3> <h3> 宗加路口</h3> <h3> 深入盆地探寻沙漠奇观</h3> <h3> 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3> <h3> 梭梭树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它既能耐旱又能耐寒、还能抗盐碱,防风固沙,遏制土壤沙化,改良土壤、恢复植被,又能使周边沙草原得到保护,在维护生态平衡上取到不可比拟的作用。<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 font-family: XinGothic-SinaWeibo, "Microsoft Yahei", Simsun; font-size: 18px;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span></h3><h3> <span style="color: rgb(31, 31, 31); font-family: XinGothic-SinaWeibo, "Microsoft Yahei", Simsun; font-size: 18px;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span></h3><h3> 下图:梭梭树</h3> <h3> 诺木洪是全国枸杞之乡,沿途几处有农业开发的产业园。</h3> <h3> 沙漠中培养一个树真不容易,下图是采用点灌技术解决树需水问题。</h3> <h3> 枯木对新绿在诉说着自己的前世和今生……</h3> <h3> 诺木洪……高原传奇</h3><h3> 亿万年贝壳梁</h3><h3> 千余载诺木洪文化</h3><h3> 百万亩梭梭林</h3><h3> 十万亩枸杞园</h3><h3> 传统桑阿米尼敖包</h3><h3> 罕见的高原草原湿地</h3><h3><br></h3> <h3> 骑行青藏线第七天(7月29日) 线路:诺木洪工业区~大格勒乡路口~格尔木。今天骑行144公里,一个字——累、累并快乐着;这就是我想要的。全天在沙漠中骑行,全程无补给,中餐自带干粮解决,下午六点来到美丽的高原城市——格尔木;平安顺利的结束了第一阶段青藏线骑行。</h3><h3> 贝壳梁</h3><h3> 柴达木盆地在250万年前是一片海洋,在地壳的变化下,最后由海变湖,湖水逐渐变少,贝壳为了生存逐渐移动抱成一团,形成一道梁,贝壳梁见证了柴达木盆地的沧海桑田。</h3><h3>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white-space: normal;"></span></h3> <h3> 七点四十从昨晚住店门前出发</h3> <h3> 大 格勒乡</h3> <h3> 骑到吉利里程碑2666处留个影</h3> <h3> 高原阳光太强烈了,盆地沙漠温度高,连个避荫的地方找不着,太坑人了。</h3> <h3> 格尔木街道</h3> <h3> 末学(网名)欣闻我在青藏线上骑行,发来寄语,特此刊用。</h3><h3> 《转轮经幡》
悠悠的笛声
最配塞外的寂寥
寂寥无言
有的只是伸向天边的、长长的柏油路
在青藏线上的骑行
天是那样的湛蓝
云是那样的洁白
仿佛触手可及
要不是偶见红衣的喇嘛、转场的羊群、还有匍匐前进的朝圣藏民
我以为这一切是梦
我以为恍如仙境
那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啊
那草原金色的日出
随那缓缓的笛声成了悠扬
穿过哑口
又过了橡皮山和无边无际黄土地的柴达木
我记住了茶卡盐湖、旺尕秀山、以及红色的香日德河
我的骑行似乎有种向往
只为见那漫漫的戈壁、绿洲、沙漠、河流
我仿如也是一个朝圣的人
车轮转动
那山河的脉动、大地的起伏
不是丈量
是连起蓝天的哈达和苍茫高远的经幡</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