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特殊事业特别关怀</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物院从事的核武器事业,</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事业重要,</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保密要求严,</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决策层次高,</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形成了对中物院特殊的领导管理体制。</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1958年1月,</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机部九局成立;</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1958年7月,</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机部决定在北京成立核武器研究所(九所);</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10月将研究所定点并正式运行。</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1964年2月,</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机部决定在核武器局(九局)</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与核武器研究所(九所)</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基础上合并组建"二机部第九研究设计院";</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1967年12月,</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九院划归国防科委领导,</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授予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研究院"。</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1973年7月,</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九院脱离军队序列,</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划归二机部领导。</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1982年5月,</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机部更名为核工业部,</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九院使用"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名称。</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1985年1月,</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开始使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作为对外名称。</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1990年2月,</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国务院、中央军委发文,</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改由国防科工委归口管理,</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国家计划中单列户头,</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相对独立的国防科研事业单位。</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1996年1月,</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编委发文,</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批准中物院机关机构编制方案,</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确院长为副部长级,</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组部明确党委书记为副部长级。</h1> <h3>张志坚,</h3><h3>作为人事部副部长、</h3><h3>中编办副主任,</h3><h3>利用在绵阳开全国人事工作会议的机会,</h3><h3>在九院开了几个座谈会,</h3><h3>听到中物院领导和职工反映的问题,</h3><h3>回京后与有关部委协商,</h3><h3>解决了几个关于我们院发展的大问题,</h3><h3>中物院院机关的编制</h3><h3>和院、所长的级别都得到解决。</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0年12月,</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国务院、中央军委发文,</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调整国家相关部委对中物院的领导分工,</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进一步加强了党和国家对中物院的集中统一领导。</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0年,</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组部发文,</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确把中物院院领导班子的干部</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纳入中共中央管理的名册。</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领导管理体制上的这些变化,</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核武器事业的高度重视,</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对中物院的特殊关怀。</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突破原子弹、氢弹时期,</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毛泽东、</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直接决策核武器研究过程的每一个重要试验活动,</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到后来几届中央和国家领导亲临视察,</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决策和解决了许多发展中的问题。</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实践证明,</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对核武器事业</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领导管理非常重要。</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一切都成为中物院广大职工</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努力为核武器事业奋斗的强大动力。</h1><h3><br /></h3> <h3>没有毛泽东主席的决策,</h3><h3>就没有中国今天</h3><h3>的核工业和核武器的发展。</h3> <h3>周恩来总理</h3><h3>为了中国的核工业和核武器研制操透了心。</h3><h3>他领导的中央专委,</h3><h3>对武器发展中的问题,</h3><h3>事无巨细都要研究。</h3><h3><br /></h3> <h3>邓小平于1966年,</h3><h3>代表中央到221,</h3><h3>看望核武器研制人员。</h3> <h3>聂荣臻元帅</h3><h3>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直接领导人。</h3><h3>每次大型试验活动他都亲自听取汇报,</h3><h3>并常常在第一线指挥。</h3> <h3>1986年7月16日,</h3><h3>当时的副总理李鹏</h3><h3>前往医院授予邓稼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h3><h3><br /></h3> <h3>邓小平接见中物院院长胡仁宇</h3> <h3>1999年4月21日,</h3><h3>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中物院,</h3><h3>作重要指示</h3><h3>并为中物院题词。</h3> <h3>1999年9月,</h3><h3>朱鎔基总理视察中物院,</h3><h3>并作重要指示,</h3><h3>回京后亲自批示,</h3><h3>为中物院的科技人员提高待遇,</h3><h3>并拨专款解决职工住房问题。</h3><h3><br /></h3> <h3>2000年2月,</h3><h3>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同志,</h3><h3>来中物院视察,</h3><h3>并作重要指示。</h3><h3>回京后先后解决了</h3><h3>中物院领导管理体制的问题</h3><h3>和中物院领导班子纳入</h3><h3>中央管理名册的问题。</h3> <h3>2004年8月、2008年5月,</h3><h3>温家宝总理两次来院视察</h3><h3>并作重要指示。</h3> <h3>2011年8月,</h3><h3>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h3><h3>来中物院视察</h3><h3>并作重要指示。</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物院所在的科学城,</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一个特殊的政府,</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称四川省人民政府科学城办事处,</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对科学城辖区的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和服务,</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体现了国家和四川省对中物院的关怀。</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它的设立有一定的历史沿革,</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但发展到今天,</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功能如此齐全,</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中编办和四川省政府几届领导关心的结果。</h1></h1> <h3>杨汝岱同志在任四川省委书记时,</h3><h3>非常支持九院的工作,</h3><h3>特别是为四川省科学城政府的建立,</h3><h3>作出了重要贡献。</h3><h3><br /></h3> <h3>张中伟同志在任四川省省长时,</h3><h3>对完善科学城政府的职能给予了大力支持。</h3><h3><br></h3> <h3>在蒋巨峰省长的关心支持下,解决了四川省人民政府科学城办事处的公共财政体制问题。<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物院历届领导</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都深切体会到党和国家</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对我们这个事业的关心,</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体会到国家有关部委</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和有关省市领导对中物院的照顾,</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物院人不会忘记他们,</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把事业搞好,</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辜负他们的期望。</h1></h1><h3><br /></h3><h3><br /></h3> <h3>张爱萍</h3> <h3>中物院人与张爱萍将军之间感情很深。</h3><h3>人们都称他为张老。</h3><h3>张老不仅在研制原子弹时期,</h3><h3>与九院的老一辈科学家,一起奋斗过,</h3><h3>在九院的领导体制转变、</h3><h3>绵阳新基地的审批、</h3><h3>选点到建设都倾注了他的心血。</h3><h3>他的许多诗词</h3><h3>产生于九院和核武器事业。</h3> <h3>为了表达中物院人对张老的热爱,</h3><h3>经院党委研究,</h3><h3>特聘张老为科学城荣誉市民,</h3><h3>并赠金钥匙一把。</h3><h3>右四是张老的夫人李又兰同志,</h3><h3>右一和左二是张老的儿子。</h3> <h3>朱光亚</h3> <h3>朱光亚主任从核武器研究所成立,</h3><h3>到后来任九院副院长,</h3><h3>再到国防科工委、</h3><h3>总装备部任职,</h3><h3>都一直分管核武器的发展。</h3><h3>由于他参与核武器发展的最高决策,</h3><h3>所以中物院的历届领导,</h3><h3>对核武器发展的建议,</h3><h3>都是通过朱主任提到中央的。</h3> <h3>国家计委副主任甘子玉(右二)</h3><h3>和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怀国模(右一)</h3><h3>对中物院的工作</h3><h3>给予了很多关怀和支持。</h3> <h3>中央军委副主席</h3><h3>刘华清对九院的工作非常关心和支持。</h3><h3>我们院许多地方纳入军事设施范围给予保护,</h3><h3>是他亲自批的。</h3> <h3>中物院由国防科工委管理时,</h3><h3>丁衡高主任(右二)多次来院,</h3><h3>对院的工作多是指导和支持。</h3><h3>(左一是聂力)</h3><h3><br /></h3> <h3>曹刚川上将(中间)在任总装备部部长和军委副主席时,</h3><h3>都对中物院的工作给予非常关心和支持。</h3> <h3>自右向左依次为曹刚川、朱光亚、李继耐、姜悦楷、钱绍钧</h3> <h3>国防科工委主任</h3><h3>刘积斌同志(中间)</h3><h3>对于中物院的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和理解。</h3> <h3>国务委员马凯同志</h3><h3>在任时热心为中物院解决了几个难办的问题,</h3><h3>中物院人都感激他。</h3> <h3>陈求发同志在任国防科工局局长时,</h3><h3>对中物院的工作大力支持。</h3> <h3>中间是张志坚副部长。</h3> <h3>杨海清同志(右一),</h3><h3>在绵阳市工作多年,</h3><h3>从九院的"839"工程征地,</h3><h3>到中物院的军转民工作</h3><h3>和科学城办事处的工作</h3><h3>都给予了大力支持。</h3><h3>绵阳许多党政领导,</h3><h3>都对中物院的工作给予积极支持,</h3><h3>中物院的领导和职工永远感谢他们。</h3> <h3>四川省人大副主任,</h3><h3>任凌云同志(右一)</h3><h3>在任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h3><h3>和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时,</h3><h3>为设立科学城人民法院,</h3><h3>给予了满腔热情地支持,</h3><h3>把本办不到的事情努力办成。</h3><h3>本人十分敬佩他。</h3><h3><br /></h3><h3>四川省党政机关</h3><h3>许多部门的同志</h3><h3>都热情替中物院办事,</h3><h3>中物院的领导和职工永远感谢他们。</h3> <h3>李景同志(左一),</h3><h3>多年来作为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h3><h3>与中物院联系的部门领导,</h3><h3>诚心诚意帮助中物院事业的发展。</h3><h3>上面提到的两次领导管理体制转变文件的草拟,</h3><h3>以及院领导班子纳入中央管理,</h3><h3>他以聪明才智,</h3><h3>发挥了特殊的作用。</h3><h3>他是中物院的好朋友。</h3> <h3>一个故事</h3><h3> <br /></h3><h3> <br /></h3><h3> </h3><h3>1971年我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见到阔别了22年的稼先。在那以前,于1964年中国原子弹试爆以后,美国报章上就已经再三提到稼先是此事业的重要领导人。与此同时还有一些谣言说1948年3月去了中国的寒春(中文名字,原名JoanHinton)曾参与中国原子弹工程。(寒春曾于40年代初在洛斯阿拉姆斯[LosAlamos]武器试验室做费米[Fermi]的助手,参加了美国原子弹的制造,那时她是年轻的研究生。)</h3> <h3>1971年8月在北京我看到稼先时避免问他的工作地点。他自己说"在外地工作"。我就没有再问。但我曾问他,是不是寒春曾参加中国原子弹工作,像美国谣言所说的那样。他说他觉得没有,他会再去证实一下,然后告诉我。</h3> <h3>1971年8月16日,在我离开上海经巴黎回美国的前夕,上海市领导人在上海大厦请我吃饭。席中有人送了一封信给我,是稼先写的,说他已证实了,中国原子武器工程中除了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h3> <h3>此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为了民族的自豪?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h3> <h3>稼先逝世以后,在我写给他夫人许鹿希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h3> <h3>--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h3> <h3>--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h3> <h3>--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h3> <h3>--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途径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h3> <h3><br /></h3> <h3>--------摘自扬振宁为"英雄大爱"所作的序</h3><h3><br /></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