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树犹如此》读后感

成都茶客

<p>恕我孤陋寡闻,以前从未知晓,本书作者白先勇,竟为国民党著名军事将领白崇禧之后,直到近年陆续有了关于他的报道。</p><p><br></p><p>一个从军人家庭走出来的文人,并在海内外华人圈享有极高的声誉,这不得不令人感到惊讶和佩服。</p><p><br></p><p>白先生在书中,叙亲情、谈朋友、忆往事、喟沧桑,无不深情款款,意绪绵绵;读罢,掩卷沉思,一股莫名的情愫,倏忽袭上心头……</p><p><br></p> <p>与好友王国祥的<b>"死生契阔,与子成说"</b>,至今仍让我唏嘘不已。</p><p><br></p><p>国祥病重期间,为了找到能救治他的良医良药,作者对自己说:<b>"当时如果有人告诉我喜马拉雅山顶上有神医,我也会攀爬上去乞求仙丹的。"</b></p><p><br></p><p>当国祥生命危在旦夕,他心急如焚:<b>"他的头发本来就有少年白,两年多来,百病相缠,竟变得满头萧萧,在暮色中,分外怵目。开上高速公路后,突然一阵无法抵挡的伤痛袭击过来,我将车子拉到公路一旁,伏在方向盘上,不禁失声大恸。"</b></p><p><br></p><p>这样一种<b>"异姓手足祸福同当的默契"</b>,无不在述说着他对国祥的一往情深。</p> <p>叙及家庭亲友,让作者感佩动容的,唯姐姐明姊莫属。</p><p><br></p><p><b>"明姊掩盖在家中三个出类拔萃的女性阴影之光芒,对于她必定是一种莫大的威胁,她悄然退隐到家庭的一角,扮演一个与人无争的乖孩子。她内心的创痛、惧畏、寂寞与彷徨,母亲是不会知道,也注意不到的。明姊掩藏得很好,其实在她羞怯的表面中,却是一颗受了伤然而却凛然不可侵犯的自尊心。只有我在她隔壁房,有时深夜隐隐听得到她独自饮泣。"</b></p><p><br></p><p>作者此处的笔触,无不是其敏感、细腻,以及高度同理心的表达。</p><p><br></p><p>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闯入幼小脆弱心里的"创伤"事件,日积月累,会成为一个心理情结,在日后相同或相似的生命环境下,这个"情结"可能"沉渣泛起",并给予个体以极大的心理影响。</p><p><br></p><p><b>"母亲沉痛的叹道:小时候,是我把她疏忽了。那个女孩子,都记在心里了呢。接着她哽咽起来:以后我的东西,统统留给她。"</b></p><p><br></p><p>当然,这只是母亲意欲对女儿的"补偿",并不是在"疗伤";因为治愈的前提,是对疮痂下溃疡的清理,尔后才有治疗的开始。</p><p><br></p><p>这个与作者手足情深的姐姐,因心理的创伤,最后竟致精神失常。后经治疗康复,但生活得孤独复抑郁。尽管如此,明姊对家人、佣人的善良,以及表现出的童真般的明亮的心地,却给了作者真切的感动。</p><p><br></p><p><b>"亲戚旧属之所以如此善待明姊,并不完全出于怜悯,而是因为明姊本身那颗纯真的心,一直有一股感染的力量,跟她在一起,使人觉得人世间,确实还有一些人,他们的善良是完全发乎天性的。"</b></p><p><br></p><p>作者这段话具有极大的讽刺意味,明姊虽患精神病,但却表现出更多的人性的真实和善良,如同赤子心怀。这与现实生活中,一些"正常人"的心机和功利观,格格不入,泾渭分明。</p> <p>读罢《树犹如此》,还让我对白先生的人生观有了深刻的印象,这从他对好友、佛教徒画家奚淞的记述,可窥一斑。</p><p><br></p><p><b>"有一个时期,我自己经历了人生十分艰辛的情境,奚淞前后惠赠我两幅他手画的观音像,这两幅画像一直挂在我家玄关的壁上,常常一进家门,我就感到一片安详。"</b></p><p><br></p><p>能达到目睹观音画像,即可让心安详宁静的人,其实早就有了对佛的恭敬和皈依,其"佛缘"也已然扎根于心。</p><p><br></p><p>个体潜意识中,但凡与佛相关的连接,皆能释放出强大的心理能量,并引导当事人以慈悲的感觉,看待和应对人生。</p><p><br></p><p><b>"在奚淞作画的一角,天光从窗台进来,映到白墙上,从容移过,清晨奚淞在此静坐,看着墙上光阴的起灭,不禁兴起生命无常迁演的感怀,于是光阴无穷的变幻便形成他这些禅画隐含的主调了。"</b></p><p><br></p><p>这段话对人感受最大的撞击,是画面的静谧。联想到此前看过的《禅与日本文化》(由日本禅宗大师铃木大拙著),书中对茶道、剑道、插花、以及俳句的文字所表达的意境等,无不与"孤独"和"安谧"联姻。禅修的"直抵人心",其宏大的哲学背景,需要对世情的浮华喧嚣,给予透视和过滤,以便能抓住宇宙之道,直抵人心之本。而这些效果的呈现的前提,是人对自身浮躁、戾气的剔除,以及用"和、静、清、寂"(日本茶道的精髓)的心境,安顿好自己的身心。</p><p><br></p><p>光移景迁,这动与静的物变,无不在述说一个人生的真相:<b>生命无常,"无常乃常"。</b>此时,我更愿意将《金刚经》的警句誊录如次,以期与大家分享:<b>"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b></p><p><br></p><p><b>"我写的常是人的困境,因为人有限制,所以人生有很多无常感。在这种无常的变动中,人怎样保持自己的一份尊严?"</b></p><p><br></p><p>我以为,"无常"给人带来的困境,岂止是"尊严"的"涂鸦"或剥夺,更有可能的,是财产、关系,甚或生命的丧失。如此困境,却又是由不得人自己可以主宰或干预的,唯有以"履薄临深",战战兢兢,以及"顺应、接纳"的姿态,方可能求得人生最大的安稳和平静。</p><p><br></p><p>年轮镌刻的沧桑,既改变了人之外貌,更积淀于人之内心。尤其在动荡岁月,人无时无刻不在处心积虑的为自己和他人的生活,甚或生命的安适操劳和奔波。佛教讲的人生"八苦",无一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使人倍加感受真切复沉重。及至人生暮年,最大的"沉重",莫过于其生命的行将寂灭了。</p><p><br></p><p>宗教虽涉信仰,但处处闪现心理学的影子。这不奇怪,无论宗教,抑或心理学,其最终的指向,皆人之心理(心灵、精神、灵魂)莫属。宗教对人的改变,重点仍是对人之认知的改变。与认知心理学不同的是,前者有其庞大的理论体系,以及一整套严密的教规仪式。此两样东西容易让人产生依赖和归宿感,因而对人的认知调整更显效力。</p><p><br></p><p>白先生花费了大量的篇幅,重温了与奚淞共同探讨、品鉴佛经禅画的祥和安谧的场景,这使我不得不发出一个疑问:他是否在心底已然皈依了佛门?</p><p><br></p><p>当然,我们也可以从作者对艾滋病患者,以及对同性恋的态度,感受到他内在的宽容和慈悲。</p><p><br></p><p>例如,对同性恋的观察,也需要一个客观与平和的心态,人之精神领域的事,尤其不可一锤定音,用非黑即白的二元论,动辄干预,甚或大加挞伐。</p><p><br></p><p>正如他在书中写到的:<b>"我想,人的最后裁判,不是由人来做,只有神一个更高的主宰,才能对人做出最后的判决。"</b></p><p><br></p><p>这里,作者引出了一个更宏大的话题:价值判断的标准。当我们把视野投向历史的长河,以及扩展到另一个疆域,价值判断的绝对性似摇摇欲坠,或已然坍圮。</p><p><br></p><p>由此,我们疑窦丛生,什么是对错?对错有恒吗?又该由谁来定对错?当我们不能完整地回答以上问题时,最轻松的回答,就是把问题抛给"上帝",因为只有"上帝"是全能的,因而也最有资格给出最权威的解答。</p><p><br></p><p>通观全书,一个基本的主线赫然在目:社会演变,世情冷暖;<b>"树犹如此,人何以堪"</b>!</p><p><br></p><p>(2018、06、19 老邓于苏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