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到欧洲旅游,梵蒂冈是众游客必去的地方。因为他是全世界十亿多天主教徒的信仰中心——以教宗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梵蒂冈是一个宗教领袖制国家,主权属于教皇。国虽最小但在政治文化领域拥有和美国、俄罗斯、中国同样重要的影响力。</h3><div>对此我很好奇,也想探个究竟。 </div><div><br></div> <h3>06.24我和先生随旅行团参观了梵蒂冈的一部分 -圣彼得大教堂和广场。终于明白,梵蒂冈以他至高无上的神权和无以伦比的艺术价值,成为了10亿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h3><div>梵蒂冈集中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世界顶级的建筑、绘画、雕塑作品,艺术与宗教的完美结合似乎赋予了这些作品鲜活的生命,吸引众多的游客不忍离去。</div><div>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到2小时)我们也只能观赏其冰山一角。在这里我把自己的见闻与大家分享。</div> <h3> </h3><div> </div><div>一.梵蒂冈概况:</div><div>在全城的制高点可以看到梵蒂冈全貌。</div><div> </div> <h3>梵蒂冈的拉丁语”先知之地”</h3> <h3>每个周日12:00教皇发表演说</h3> <h3>1. 国界</h3><div>到了梵蒂冈边界才知道,梵蒂冈和意大利没有明显的国界。如图在地上的白线。导游说,跨过这条白线到右边就进入另一个国家梵蒂冈了。</div> <h3>2. 圣彼得广场和教堂的高大穹顶</h3><div>进入梵蒂冈立刻被圣彼得广场和大教堂的宏伟气势吸引了:</div><div>这个造型和谐、庞大的广场,被称为世界上最对称、最壮丽的广场。广场呈椭圆形,长340米,宽240 米。最显示宏大气势的是教堂两侧两排半圆形的大理石柱廊,共284根圆柱!呈两臂环抱广场的形态,是贝尔尼尼1656年的得意之作。石柱上共142位形态各异的教徒。广场建设历时11年,可容纳50万人。</div> <h3>柱廊</h3> <h3>圣彼得教堂和广场的全景</h3> <h3>广场上的方尖碑有26 米高,当初是从埃及动用900名工人、140匹马和47部链式绞车运回来的。碑的两侧各有一个喷水池,涓涓清水象征上帝赋予教徒们的生命之水。。。</h3> <h3>远远的方尖碑</h3> <h3>我在圣彼得广场</h3> <h3><br></h3><h3>大教堂的门前左边竖立着圣彼得的高大雕像。他是耶稣的长徒。耶稣升天后,彼得以耶稣继承人的身份传道。公元64年,基督教传播到罗马时,引起了统治者的极大恐慌。尼禄皇帝处死了圣彼得。 彼得殉教后被后人尊为首任教皇。</h3><div>雕像的右手握着两把耶稣送给他的通向天堂的金钥匙,左手拿着一卷耶稣给他的圣旨。头上的缕缕卷发及下巴上的胡须都被雕琢得非常细腻逼真,神情自若。</div> <h3>圣彼得大教堂建于公元1626年,前后经历了120年,12位大师参与了设计。是一座意大利文艺复兴与巴罗克艺术的殿堂。是著名建筑家、艺术家布拉蒙特、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拉斐尔、德拉·波尔塔等人的共同杰作。自1870年以来,重要的宗教仪式几乎都是在这里举行的。</h3><div>下图人物,上一排是:艺术大师布拉蒙特、米开朗琪罗,下排是艺术大师贝尔尼尼、拉斐尔。</div> <h3>进入圣彼得大教堂,映入眼帘的是巍峨华丽的大拱形圆顶,金碧辉煌,美得令人眩目。以《圣经》为题材的巨幅壁画述说着耶稣的故事,栩栩如生的雕像、穹顶和石柱子上精美古典的花纹;一切都让人叹服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艺术功力。无不让人感到神的力量。。。</h3><div> </div><div>伟大的米开朗琪罗设计的大教堂的穹顶是划时代的建筑。穹顶周长71米,穹隆圆顶高138米,是罗马全城的制高点。教堂的长度为230米,总面积15000平方米,可容纳6万人同时祈祷。教堂里还拥有多达100多件的高超艺术品,那是绝无仅有的世界无价资产。</div><div><br></div><div>穹顶的设计外暗内明,深邃、古典、大气。抬头仰望,圆顶的内壁顶上有艳丽的镶嵌画和玻璃窗,观赏的游人仿佛独立于天穹之下。巧妙的天窗设计让自然光透过来,加上大理石的反光,达到了完美的艺术效果。人们在距上帝最近的地方沐浴了圣洁之光。</div> <h3>高高的穹顶</h3> <h3>巧妙的天窗设计透光率高</h3> <h3><font color="#010101">深邃的屋顶、美妙绝伦的的图案,廊柱和房檐上古朴精美的线条及小天使雕塑让人目不暇接,如此完美古典的建筑太伟大了!</font></h3> 二.圣彼得教堂的内殿是一座世界性的艺术宝库。<div><br></div><div>1. 圣彼得大教堂的三件宝。进入教堂右边的圣母小厅,是教堂内标志性雕塑之一,米开朗基罗雕塑的《圣殇》,该作品被誉为“最著名的宗教雕塑”,是教堂的第一件宝。</div> <h3>雕塑近照:年仅24岁的米开朗基罗倾心塑造了圣母玛利亚哀悼儿子耶稣的悲痛情景,哀伤的眼神非常感人,这是他的成名之作。</h3> <h3>第2件宝是教堂中心的“青铜华盖”:是乌尔班八世(Urban VIII)于1624年委托贝尔尼尼(Bernini)制作的。四根高高的螺旋形铜柱支撑华盖,高29米,很气派。华盖下方是圣彼得大教堂的主祭坛,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著99盏长明灯。只有教皇才可以站在这座祭坛上,当着朝圣者举行弥撒。祭坛正对着地下的圣彼得陵墓。</h3> <h3>第3件宝是圣彼得镀金的青铜宝座,也是贝尔尼尼的作品。</h3> <h3>除这三大珍品外,大教堂里还有很多值得观赏的文物,如圣彼得铜像。我身后的铜像照片不够清楚,看下一张铜像近照。</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铜像由阿诺尔夫·迪坎比奥(Arnolfo di Cambio)作于1300年。(1245-1302年)意大利建筑师和雕塑家。擅长陵墓雕塑。</h3><div>圣彼得正襟危坐,举起右手表示“祝福”,左手握着两把象征神权的钥匙。信徒经过此处时,摸一摸铜像的右足,据说能带来好运,右足已被磨得发亮。</div> <h3>圣彼得铜像</h3> <h3>穿着白袍的教堂神职人员从教堂的中廷匆匆走过,吸引了所有参观者的注意。</h3> <h3>我们在内殿留个影:</h3> <h3>2. 名家的壁画和雕塑珍品</h3><div>教堂内保存有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艺术家如贝尔尼尼、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创作的大型壁画和雕塑,太多了,根本看不过来。 幸亏事先做了功课,加上资深讲解员解惑,勉强拍到了几幅著名的作品。</div><div><br></div><div>为了保持壁画丰富的颜色和表面,壁画都是用大理石马赛克人工镶嵌粘贴而成,几百年来工匠们艰辛的劳动造就了这些旷世之作的经久不衰!</div><div><br></div><h3> ⑴ 这幅名为《亚历山大七世》(1655.04.07- 1667.05.22的教皇)的墓龛雕塑是杰出艺术家贝尔尼尼80岁的杰作。这是圣彼得教堂中最著名的教皇纪念碑。 教皇呈跪姿全神祷告,并不理会在红幔下探头挥动沙漏的死神。座下的雕像,四位女神象征仁慈,正义,真理,智慧。纪念碑之下是进出教堂的一道旁门。</h3><div><br></div><div>教皇Alexander VII(1655-1667年在位)是巴洛克大师贝尔尼尼的恩主,圣彼得广场和大教堂内的彼得宝座等都是亚历山大7世授权贝尔尼尼设计建造的。其灵柩位于教堂的西南角门楼之上。</div> <h3>亚历山大7世</h3> <h3> ⑵ 这幅壁画名《谎言》,是兰卡里(Roncalli)1599-1604绘,马赛克镶嵌画制作于1725-1727。 这副画描绘的是亚拿尼亚与妻子撒非喇欺骗教会而受到惩罚的故事。</h3><div><br></div> <h3>⑶下幅壁画名为《主显圣容》。是意大利的天才画家拉斐尔临终(1520年)前的作品。拉斐尔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也是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37岁去世。</h3> <h3>内容取自《马太福音》。耶稣带着三徒上了高山,突然间变了形象,脸面明亮,衣裳洁白。此时,忽然从云彩里传出来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从他。”山顶上的门徒听到后俯伏在地,极其害怕。 油画中地面上的光线阴暗,但人群却被基督显灵的光所照亮。空中的圣光和云朵将基督托起。</h3><div> </div> <h3>⑷ 下图是教堂内四座主雕塑之一《圣朗基努斯》,贝尔尼尼1639年。朗基努斯本是执行耶稣死刑的行刑兵,他用手中长枪要验证耶稣是否已死,耶稣的血溅入他的病眼治好了眼疾。日后朗基努斯便皈依基督教成为圣徒。</h3> <h3>⑸ 下图是《教皇庇护八世》(Pius VIII)的纪念碑与墓龛。纪念碑由Pietro Tenerani建于1866年。教皇庇护8世(1829-1830年在位)在法国占领意大利的1808年,曾因拒绝向拿破仑宣誓效忠而被下狱。他在位时,教廷与英国和德国新教徒的关系有所改善。图片中上方坐的是耶稣,左右各是圣彼得和圣保罗,教皇庇护8世跪在下面祈祷。</h3> <h3>教皇庇护八世</h3> <h3>.(6)该壁画名为《洗礼祭坛》</h3><div>(1722年)由瑞士意大利建筑师卡罗•丰塔纳(Carlo Fontana1634或1638–1714)在马拉塔(Maratta)的原画(1698)基础上设计。</div> <h3>⑺ 下一幅壁画名为《圣塞巴斯蒂安被害》。意大利的素描大师多梅尼基诺(Domenichino)1628 -1631年绘。 塞巴斯蒂安是罗马皇帝戴克里先时期被害的基督徒。</h3> <h3>(8)雕塑“圣水钵”,贝尔尼尼作品</h3> <h3>3. 圣彼得大教堂大门两侧柱龛上雕刻着圣徒雕像,共39尊。每一尊都栩栩如生。</h3><div>来看两座:</div><div><br></div><div>(1) 圣马德琳•苏菲巴拉特(St. Madeleine Sophie Barat)(1779年12月12日-1865年5月25日)法国人,册封1925年雕像由恩里科•夸特瑞尼(Enrico Quattrini),1934年</div> <h3>(2 ) 圣约瑟夫(St. Joseph Calasanctius)(1558年7月31日—1648年8月25日)西班牙人,册封1767年7月16日。雕像由因诺琴佐·斯皮纳兹(Innocenzo Spinazzi) ,1755</h3> <h3>4. 圣彼得大教堂的另一个重要的景点是:圣人们的墓窟。</h3><div> 这是大多数参观者没有留意的。梵蒂冈墓窟的入口在圣安德鲁像下面,在规定的开放时段才会打开。</div><div>据说教皇的遗体都被置于透明的棺材之内,观者可以直接的看到,不吓人的。而棺材的上面则是大理石雕刻的遗体,上下两具,一真一假。 有三尊教皇的肉身像,分为金银铜三种。隔着玻璃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慈祥温和。</div><div>真正的墓地在地下的10米——15米处,内部雕饰精致,庄严肃穆。</div><div>或者说,圣彼得教堂实际是一座精美绝伦的室内墓园。教堂的地宫里安葬了近百位历任教皇。是世界上最大的殡葬纪念馆,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二世,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安提约基亚的圣依纳爵主教,意大利宗教音乐家帕勒斯替那等等圣人。而在地上- 教堂的大殿内为教皇们制作了了相应的壁画或雕塑,</div><div>借一位高人的解释可受启发:</div> <h3>来看两名教皇的墓窟:</h3><div>(1)约翰二十三世,1958年77岁高龄继任教皇,第263任教皇,在任不足5年,但他所开创的天主教新变化意义深远,堪称天主教会史中新时代的开端。</div> <h3>遗体原放置在地下室,他被宣布进天国后遗体从地下室移到圣杰罗姆祭台下,从此这里成了受欢迎的祈祷场所。祭台上是镶嵌画《圣杰罗姆的最后圣餐》</h3> <h3> 2)庇护十一世,1922年继任教皇,第261任教皇,在位17年,致力于同意大利政府维持良好关系,与墨索里尼政府签订了拉特兰条约,使梵蒂冈成为主权国家。</h3> <h3>地面上的墓龛,雕像下方矗立着碑文</h3> <h3>我们往外走准备离开时突然发现一群身穿白衣前来朝圣的基督教徒,也有穿便服的基督教徒。气氛陡然变得肃穆、静谧,人们都默默地看着朝圣团,为他们祝福。</h3> <h3> 教堂是西方一种古老的宗教建筑,历经千百年风雨,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成为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既有宗教崇拜的庄严,又以奢华的艺术形式述说历代君王南征北战、治理国家的往事;他更是人类历史上杰出建筑师、艺术家们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此,我们后人应当对它有一种敬畏之情。值得研究和欣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