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寒风呼啸,雪花如凌乱的棉絮般在雾蒙蒙的空中纷飞飘舞。漫天雪花片片跌落后覆盖了无垠大地,满世界都像撒了一层晶莹砂糖那样洁白如玉……这是生长在东北的我,对儿时故乡大雪的难忘印记。</h3><h3><br /></h3><h3>离开故乡多年后想回故乡看雪景。摄友说,欣赏最美的雪景一定要去雪乡,那个小村庄是最好的晓雾琼花雪世界。</h3><h3><br /></h3><h3>一冬日之晨,自京飞抵哈尔滨,再转乘客车奔赴雪乡,颠簸中看到路边的茫茫雪原无边无际。当我赶到雪乡时,天色渐暗,车窗凝霜,已看不到车外的雪白。虽防寒衣帽已武装到牙齿,一下车还是被寒夜的冷风吹得值打哆嗦。</h3> <h3>晚餐简单吃了几口,趁机向餐厅老板打听了哪些景点最能代表雪乡特色。老板说,最经典的雪乡风景散落在附近的几个院子里,都是个人承包须单独买票才能进入参观和拍摄的。我忙背上相机和脚架出发,想趁天空满是深邃蓝时,多走几个院子,多看些美景,多拍点儿照片。</h3> <h3>雪乡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县双峰林场,占地面积500公顷,海拔1200米。这里降雪期长达7个月,降雪频繁,且雪质好、粘度高,年平均积雪厚度达2米,雪量堪称中国之最,是极富盛名的"中国雪乡"。</h3> <h3>雪乡的皑皑白雪,在积雪期间由风力作用,随物具形,千姿百态。从冰花乍放的清晰到雾凇涓流的婉约,时时处处都散发着雪的神韵。</h3> <h3>入夜,原本凝如脂玉的白雪在一个个大红灯笼的照耀下,宛如天上朵朵白云飘落人间,幻化出无穷魅力。蓝色夜空,红灯笼光影,与厚厚的白雪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雪乡一幅幅美丽圣洁的画卷。</h3> <h3>恍惚间,猛然觉得自己好像走进了童话世界,我是来到了白雪公主的故乡么?栅栏围起的一座座小木屋都张灯结彩,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旁边偶尔升起的烟花映出天地缤纷的色彩,我已融入这喜庆气息扑面而来的欢乐海洋……</h3> <h3>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冰雪世界,每走进一个院子,都看到不同的雪景,不同的特色。不仅有如泡沫般厚厚的积雪压盖住屋顶,不少院子里还有一个个又大又圆的雪馒头,木屋的窗玻璃上结满了各种图案的冰花,屋内灯火通明,团坐在火炉前的人们,他们是不是在热聊一天的见闻和趣事……</h3> <h3>若不是想多走几个院子,多看几处雪景,真想停下脚步,推门掀帘走进暖洋洋的屋内,听他们的欢歌笑语,听他们说说他们的快乐故事。</h3> <h3>逢严寒,天实在是太冷了,每拍完一组照片,都不得不跺跺脚、搓搓手,再捂一捂相机,唯恐相机或手脚不听话不能继续工作了。</h3> <h3>暮撒霜雾炉烟袅,红日隐归月色寒。雪挂屋檐垂三尺,玉树琼花见窗栏。走进这个小院,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h3> <h3>走近看,这是一个音乐酒吧,悠扬悦耳的旋律从屋内传来,冰雪中的我感受到袭来的一丝舒心暖意。没想到,如此大山深处的雪屋内,还会有乡村音乐酒吧。</h3> <h3>旁边有人说,雪乡这里不只有音乐酒吧,你看那个灯火通明的大房间里,还有二人转在演出呢。</h3> <h3>好景要多拍几张。走完雪乡雪景的一大圈路,回程路过这个音乐酒吧又拍了一下。</h3> <h3>夜色催更 ,清尘收露 ,小曲幽坊月暗。被大雪包围的小木屋,有音乐有笑声有温度,不再显得那么苍凉和冰冷……</h3> <h3>好看的木屋,不一定非得建成方方正正很规则的样子。这个盖着厚厚雪被子的小房子,看上去歪歪扭扭,连房外的灯笼杆也是斜插在雪地里,红灯笼不停随风飘动,可这样的画面却怎么看都觉得好看。</h3> <h3>这里的雪一定很粘,不然怎么堆积那么厚都不洒落下来。这个小木屋一定建的很结实,不然压上那么厚的积雪,房子怎会不坍塌呢……</h3> <h3>这个院子里的雪景和灯光都布置的很艺术,画面中有明有暗,有红有蓝,一个个圆圆的雪堆,像是一个个摆在院子里的大玩具,与夜空、木屋、灯光相映成趣。</h3> <h3>看到夜色中如诗如画的雪景,庆幸有这次雪乡之行。眼前的幻彩冰雪世界,全然颠覆了我记忆中大雪和雪后房屋的样子,这里与儿时看到的雪景有很多不同……</h3> <h3>童年在故乡,有时雪也下的很大,常有冬天早起被下了一夜的大雪封门的情况,费了半天劲儿才能推开户门。可即使那样的雪,门前被清扫后,残雪很快被风刮走了。即使堆在背阴的墙根下还有雪,也是不大的雪堆,断不会有房顶堆积几尺厚的壮观大雪。</h3> <h3>那时,家住平房,门前的小院也会围起木栅栏。每逢下大雪,我们都要把院子里的雪搓成堆,再一筐一筐运到院外的远处空地上。有时也会堆砌个雪人,娱乐下自己。</h3> <h3>那些年过年时,家家户户也会挂起灯笼。或许是灯笼挂的太高或挂的太少或不是红色,不记得房门前的灯笼下曾有雪地被染成红彤彤一片的影子……</h3> <h3>若非亲眼所见,不会相信这人字木门檐上的雪,能堆积如此厚、厚到无以复加的程度。</h3> <h3>从这个院门到房门,要踏过几级冰雪台阶,拍照时在想,这个台阶上一定有人因太滑而摔过跟头……</h3> <h3>每走一步这样的台阶,都得小心谨慎吧。</h3> <h3>仔细观察每家每户的红灯笼,不少高高挂着的红灯笼上面,都印有"好日子"三个大字,是不是说明这里的农民和林场工人,在毫不掩饰地讲述他们对自己生活越来越幸福的知足常乐……</h3> <h3>还有些人家,把丰收的玉米也当作装饰物挂在门口和房檐下,那些玉米展示的是北方粗犷的美,也是农民丰收的喜悦。</h3> <h3>这家门前的灯光,一半是红,一半是蓝,黄色的灯光从窗内透出来,让色彩更丰富,这个冰雪小屋的美显得格外迷人。门楣上方有个牌匾,写着"梨园",想必这就是唱二人转的地方吧。</h3> <h3>雪乡的很多雪屋中,这几间房子独具特色,不仅房屋结构不规则、连接错落有致,墙还被涂成了麦黄色。这幢具有艺术气息的房子会不会是专业人员设计出来的。</h3> <h3>作为生长在东北的人,以前看过无数的大雪和雪景。来到雪乡,看到这些魔幻迷人的冰雪奇景,一次次被惊呆、被震撼,这里不愧被称为梦幻家园。那些来自南国不曾见过大雪的游人,来到雪乡一定会感受到更多也更大的震撼吧。</h3> <h3>夜渐深,欢歌笑语之声也渐渐平静下来,小村庄陷入一片沉寂。我也结束严寒中的赏景和拍摄,收起器材回撤了。</h3> <h3>街上的小店还没打烊,买了根冰糖葫芦,又吃了根哈尔滨红肠,明天还有更艰辛的行程等着呢。</h3> <h3>睡了几个小时就醒了,因为凌晨四点又要出发。这次是去黑龙江最高峰大秃顶子山看日出。大秃顶子距雪乡13公里,海拔1691米,因山顶终年积雪不化,一片光秃秃没什么树,得名大秃顶子山。不知何时起,这里被誉为东方的阿尔卑斯山。</h3> <h3>我们乘车抵达山下,又换乘电动雪橇来到山顶。上山途中,尽管身上穿了厚厚的羽绒衣裤,贴了暖宝宝,还是差点儿被冻僵。开电动雪橇的驾驶员说,雪乡当天气温零下三十几度,这里海拔又升高了700米,气温还会再低几度。加上快速行进的电动雪橇受强风冲击,那一刻人的体感温度约有零下四十度。仅是这个极寒的气温,估计很多游客就望而怯步了。</h3> <h3>从电动雪橇下来,给开电动雪橇的小伙子一点儿小费,让他组织几辆电动雪橇并排停好,并同时打开红色尾灯,我拍了几张红彤彤光照下电动雪橇的照片,很好看。接着要爬陡坡上到最顶峰。在一步一稳踏定爬雪坡过程中,感觉自己像是一名登山队员。</h3> <h3>终于来到大秃顶子山最顶峰,太阳也守时出来了。</h3> <h3>金黄色日出红霞徐徐照满远方的山峦,近处是白雪覆盖的光秃秃的山顶。在山顶与太阳之间,目力所及皆为莽莽群山,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被白雪覆盖,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好一派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图景。</h3> <h3>来到顶峰,在光秃秃的山上看到一棵朝向太阳倾斜生长的树,远处电动雪橇还在往复不断运送上下山的游客,这是不多见的瞬间,马上记录下这美好画面。</h3> <h3>换装着长焦镜头相机拉近拍摄最远方的红霞,温暖的阳光把蒙蒙雪山照亮,雪山好像披上了一层金色盛装。</h3> <h3>如果不做对比,一般人恐不会想到,中华名山泰山的海拔高度为1524米,大秃顶子山海拔高度为1791米,比泰山还高267米。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站在大秃顶子山顶,浩瀚群山近在眼前,苍劲而俊朗、秀美而壮观。</h3> <h3>金黄色的朝霞渐渐褪去,天边变成了粉红。雾凇也由白变粉,煞是好看。云层在风吹之下变得越来越薄,千姿百态,波云诡谲。</h3> <h3>远望另一侧山峦,连绵群山之上,有起伏变化中的云海。这种图景,更像是泼墨山水画一样。</h3> <h3>山水画会有必不可少的留白。近看雪山丛林,眼前没有树的皑皑白雪部分,不正是山水画中的留白么……</h3> <h3>万树丛林皆为树,每棵树都是风景的一部分。眼前有棵孤零零的树,这孤零零的一棵树独自构成一道风景。想想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是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h3> <h3>天大亮,同时上山看日出的人纷纷下山了。这两位拿着脚架拍摄的人,也开始收起架子下山,我也该下山了。</h3> <h3>这是载我下山的电动雪橇,也叫雪摩托。我刚下来,就有人咨询驾驶员要搭乘上山。不过这时再上山,可就没有迷人的日出红霞可欣赏了。</h3> <h3>山下路边,劈好的木柴堆成小山,柴堆上盖着厚厚的白雪,散发着林场人家浓浓的生活气息。</h3> <h3>下山回到雪乡的街上,三三两两的游客已开始在街上玩耍了。雪乡之晨,没有嘈杂喧嚣,只有宁静、祥和。</h3> <h3>具有雪乡特色的交通工具,不仅有电动雪橇,还有狗拉爬犁,其实也是一种雪橇。大一点儿的还有带包厢的马拉雪橇车。这是狗拉爬犁。</h3> <h3>这是马拉雪橇车。</h3> <h3>我住的民宿,家里也有马拉雪橇车,用来接送客人和运送行李。我们即将穿越羊草山,不随身携带的行李物品都由这样的马拉雪橇车运走。</h3> <h3>从雪乡住处出发,走6公里至羊草山下。再继续一路负重,踏雪而行。徒步爬雪山全程共15公里,要穿越海拔1235米的羊草山主峰骆驼峰,下山到达五常市的东升林场,那里是著名的中国雪谷。我们即将开始勇者穿越羊草山的爬雪山行程。</h3> <h3>去羊草山路过的一条路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雪韵大街。看到这样的景象,不由得想起一句歌词:在那遥远的小山村……</h3> <h3>来到羊草山脚下,刚开始爬山,就看到路边树枝上的积雪已经变成一坨一坨的白雪坨了。这个穿越羊草山的行程,雪景极为丰富,尤以这样的白色雪坨居多,15公里的冰雪画廊让人不得不时时停下脚步,认真欣赏新奇的雪景,去从心底体验和感受羊草山的雪山之美。</h3> <h3>一些躺倒的大树,树干上也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湛蓝天空、红色树枝与被积雪覆盖的白色山坡融合在一起,画面很美。</h3> <h3>这是更长些的大树躺倒了,像是辛苦的山里人劳作疲乏躺下睡着了。</h3> <h3>再往山上走,积雪越来越多越来越厚,很多积雪被风塑形成千奇百怪的样子,像一个个不同的小动物,一路向前,这样的雪景不断。</h3> <h3>这个风塑雪堆像个坐着的狗熊或熊猫吗?</h3> <h3>有些树枝上还挂着没化的雪,形成好看的树挂,弯成半圆弧形的树枝变成一个接一个的拱门,如婚礼上新郎新娘穿越的一个个拱门,更好看。</h3> <h3>近看树挂拱门银装素裹。</h3> <h3>有的大树在路边折断而弯曲形成大拱门,这个雪拱门在小路边,爬山小路经过这里时,人要从树下弯腰通过。</h3> <h3>这是一棵很长也粗的大树,倒下后每个枝节处都有更多积雪,像小山丘一样,这是很好看的树挂造型。</h3> <h3>在大树前给自己也照张像。来到荒原、雪山之上,独自孤寂体验生活的艰辛,这也算是人生的一种收获吧。</h3> <h3>这棵斜着的美丽雪松,透过阳光洒落的影子很好看。</h3> <h3>有人说,在羊草山穿越,不是冻死就是热死。说的是在接近零下四十度的低温里爬雪山很辛苦,脸上被凛冽寒风吹着一定很冷,可是在深深的雪中挪步或在很滑的冰坡挪动,一定很辛苦,身上汗水已浸透了内衣热的难受。</h3> <h3>爬雪山很耗体力,一般人都要走走停停,遇到适合休息的地方就休息几分钟。整个羊草山穿越行程,一路基本不怎么休息的,会在五个小时左右完成,如休息多、拍照多,恐怕就要接近七个小时了。</h3> <h3>爬雪山与登山完全不一样,不仅仅是往上走那样简单。不仅要深一脚、浅一脚在深雪地中稳定落脚,还要时刻防止滑倒滚下山坡,谁知道哪个雪坡的谷底积雪有多深,可怕的数据显示谷底的平均雪深13米。不知这位朋友是不是在感叹爬雪山的艰难,他爬到这个雪坡时停下脚步,把头埋进了深深的雪堆里……</h3> <h3>这一对儿显然也走的很艰难,小伙子拉着女孩儿的手,哄着鼓励她坚持到底继续前行。</h3> <h3>遇到这样的冰坡,谁都无法继续走了,只能爬在冰坡上慢慢地、一点一点往上挪动。</h3> <h3>我们是反向穿越。从正向穿越的人,也就是从东升林场穿越到双峰林场的人,遇到这样的下坡,就可以坐地沿着冰坡滑行了。</h3> <h3>穿越羊草山能滑行的路段并不多,景区管理规定也不允许游客自带滑雪板在山坡滑行。原因是弯道太陡太多,爬山的行人也太多,坐滑雪板下行难以控制方向,易导致危险情形发生。</h3> <h3>半山腰有个休息站,叫威虎厅。虽《林海雪原》里的威虎山是虚构的土匪山寨,但电影和电视剧中的威虎山都在羊草山取景拍摄的。这个休息木屋是林场下岗职工开的,进去休息要交费20元,可选择喝一杯咖啡、茶或饮料,买包泡面给开水泡好15元,单点一杯奶茶10元,价格偏高,还算合理。</h3> <h3>给身体充充电,再给相机换电池。在极寒天气中,相机的电池耗电很快,想要多拍照片,必须准备好备用电池。</h3> <h3>继续前进,很快就要到达羊草山顶峰骆驼峰了。</h3> <h3>每棵树形好看的大树,尤其是有树挂的,基本上都有人停下脚步欣赏或拍照。</h3> <h3>如果说雪乡的梦幻家园里,一幢幢木屋和一个个雪堆的造型有人工设计的话,羊草山上的全部风景都是大自然赋予的美好,是纯天然无人工雕琢的。</h3> <h3>银装素裹如画山,松高枝奇百丈峦。雾凇树挂满雪坡,赏景山客展笑颜。</h3> <h3>羊草山坡雪路滑,晶莹琼枝美景佳。翻山越岭无所惧,林海遍开腊月花。</h3> <h3>终于爬到羊草山主峰骆驼峰顶上。眼前视野极为开阔,可以360度饱览雪山、原始森林,尽赏蓝天白云下的和谐盛景。</h3> <h3>在骆驼峰的休息站,我又吃了点东西补充体力。接着从山顶各个方向的小路都走了走,去欣赏一样美又有不一样特点的玉树琼枝。</h3> <h3>骆驼峰最上面有些面对阳坡的树,因得到更多的明媚阳光照射,树枝上的雪都已经融化了,露出紫红色的树枝随风摇曳生姿。</h3> <h3>我是从双峰林场的雪乡往东升林场林场的雪谷方向穿越,是沿着很陡的5公里阳坡往上走,到了骆驼峰下山,需要走10公里的背阴坡,但山路比上山好走,走的也更快。这样的穿越被当地人称为反穿越。反之从雪谷到雪乡就是正穿越。</h3> <h3>我扛着三脚架,背着两部相机,还有一个装满水的大保温瓶,也背着备用的衣服和鞋等杂物,负重约30斤。一路上好看的风景凡方便拍照的地方我几乎都停下拍照了。因此我比别人的穿越用的时间更多,下到山底接近东升林场的雪谷时,我几乎用去8个小时的时间。</h3> <h3>临下到山底时,光线渐渐变暗,画面不再白白的一片,雪山有了暖暖的色彩,周围的一切都变的更好看起来。</h3> <h3>那时刚学摄影不久,拍照的瘾正大,不管耗时多少,只要有好看的风景,还会不厌其烦支上三脚架,再按下快门。</h3> <h3>那时在想,祖国江山美如画,很多没有去欣赏的风景在等着我去看,说不定这个地方只能来这一次,不能留下遗憾。现在看,在当地人眼中很普通的树、雪、路,那一刻都成为我的取景对象,都成了我要拍摄的风景。</h3> <h3>正如朋友所言,最美风景永远在自己心中。带着愉悦心情去欣赏风景,很一般的风景也会成心中美景。反之,再好的风景也会成为当下的鸡肋。夕阳下,我拍摄了羊草山穿越的最后一张照片。在我正沉醉于收获多多的喜悦心境中,雪山脚下夕阳西下这个风景,就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这段勇者穿越的时光,就是体验人生的最美时光。</h3> <h3>到雪谷安排好住宿,用过晚餐,我来到雪谷的街头。与雪乡不同的是,雪乡的商业氛围很浓,物价也高,人多也嘈杂,雪谷则更多了些原生态的味道。不过这里也会挂起大红灯笼,也会有灯光闪耀,只是街上的人更少。</h3> <h3>这是临近我所住民宿的一栋房子,房子很大,像是一户比较富裕的人家。不过这房子是砖房,不是雪乡那样的木屋草房。</h3> <h3>这样的房子不再像童话世界里的小屋,更像是我们熟悉的东北平原的村里人家。</h3> <h3>估计也会受到雪乡置景的影响,这里有的房子也会有很多积雪,也会灯火通明。</h3> <h3>这是在雪谷看到的积雪最多、灯光最亮的一户人家。</h3> <h3>这是在雪谷看到布置的最漂亮的院子和房子。</h3> <h3>在雪谷一处民宿的院子里,不知来自何处的一群姑娘小伙子们,伴随着节奏鲜明的音乐,手拉手在篝火旁跳起舞来。难得遇到,必须记录下来。</h3> <h3>唱吧,跳吧,高兴的玩儿吧,青春是宝贵的,青春应有丰富的色彩,青春也可以是用来享受生活、挥霍时光的。</h3> <h3>在雪谷的那一夜,我睡的很早,也很香甜,因为连续两天的艰辛跋涉,体能几乎耗尽,毕竟自己平时并没有经过很多户外运动的锻炼。</h3> <h3>离开雪谷那天清晨,我还是早早起来,到门外街边拍了雪谷的最后几张照片。不知以后是否还会再来,那一刻,只能依依不舍地对雪谷和雪乡道再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