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div> 生活在杭州,真是一种幸运。西湖、西溪、钱塘江、大运河,车水马龙的城市与之错综交织在一起,实难分清城与景的边界,真所谓城在景中,景在城中。</div><div> 几乎是站在70岁的门槛上了,和生活的这座城市朝朝暮暮,仍然有许多值得去的好去处尚未踏足。外地来杭的游客可能认为杭州就一个西湖,那是因为不了解杭州。杭州的山水,远不止一个西湖;杭州的人文底蕴,岂止是一个“厚”字?正史野史,官方民间,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历代的文人骚客留下了太多关于杭州的脍炙人口的诗词赋。所有这些,绝对不是一个大箩筐能装得下的。</div><div>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div><div>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div><div> ……</div><div> 哈哈!按照农历,现在正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时空意境。烈日炙烤下的杭州,空气质量倒是给力,连续多日PM2.5没超过30。空气的纯净度和通透度简直可以和中国版图最北端的漠河相媲美了。</div><div> 连续两个上午,在把外孙送到暑期培训点后,带了手机和单反,去西湖南线从钱王祠游船码头沿湖步行,一直到湖滨三公园西湖音乐喷泉,大约1700米。7月15日,晴空万里,没有一丝云彩,深邃蔚蓝的穹顶犹如没有细微杂质的翡翠,拍出的照片全是蓝色调霸屏;7月16日,照例是大晴天,天幕上游云翩翩,蓝天有了层次感,于是再次前往,拍出的照片就感觉色彩比较丰富,构图比较丰满。</div><h3> 下面这些照片纯蓝天幕的系15日拍摄,有云彩的是16日的画面。</h3> <h3>杭州南山路,树影婆娑。一条有故事的林荫路,众多的咖啡馆,酒吧,带点小资。中国美术学院就在画面的前方不远处。</h3> <h3>南山路钱王祠公交站旁,穿过这排成一直线的五座牌坊,就是西湖和湖边的钱王祠了。</h3> <h3>站在钱王祠码头,遥望湖对面湖滨路、东坡路和延安路的建筑。</h3> <h3>烈日下的游人。</h3> <h3>湖畔的草地绿得可人。</h3> <h3>36摄氏度的高温,撑了伞,体验一把西湖边小憩的感觉。显然是一位外地游客。</h3> <h3>西湖涌金门附近的景致。</h3> <h3>这几位游客在紫藤架下玩自拍。</h3> <h3>大华饭店附近的西湖画面。</h3> <h3>第二天蓝天白云的效果。</h3> <h3>紧挨大华饭店的露天茶室。</h3> <h3>往湖滨方向瞭望。</h3> <h3>往苏堤方向瞭望。</h3> <h3>湖边的建筑便是距今80多年前的1936年开业的大华饭店。饭店有自己的游船,有自己的码头,得天独厚的的黄金地段。大华饭店在杭州并不是很好的饭店,但是她有历史,有故事,曾经长时期作为杭州市政府几个招待所中的重要成员,毛泽东、周恩来等许多老一辈领导人曾下榻大华,中央的许多重要会议也曾在此召开。</h3> <h3>暑热,但是心静。泡上一杯龙井茶,在拂面的柳树下,赏风姿绰约的西湖。</h3> <h3>赤日下,这古装婚纱的拍摄也是够佩服的。</h3> <h3>一公园的集贤亭。</h3> <h3>湖对岸便是宝石山。“雷锋如老衲,宝俶如美人”,被誉为美人的宝俶塔矗立在宝石山上,远远望去隐约其间。山下,镶嵌了断桥和锦带桥的”绿杨阴里白沙堤”娟秀绵长。</h3> <h3>西湖可赏莲,莲叶何田田。</h3> <h3>湖滨一公园香樟树上的鸽子。</h3> <h3>跑过了国内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包括台湾和香港,也去过多个欧美国家,好山好水好地方多了去了。然而,心中所列的世界上神往的旅行目的地,长长的单子,绝大部分只能是心向往之,而不可能一一踏足的。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如此优越的宜居环境,这才是我必然要长期陪伴和厮守的。盘算自己的体能、时间和财务状况,理性地选择出游,用大把的时间好好的呆在杭州,享受杭州吧!涂抹生命的色彩,需要在新的旅行中享受审美发现新美,也要好好品尝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的诗画韵味。殊不知,有时候诗和远方其实就在自己的家门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