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画派:李小武座右铭:不会画画的厨师~不是一个好烹饪大师

西北書畫•殷宏昌藝术研究网

<h3>中国特一级烹饪大师。</h3><div>中国驻非洲刚果(金)大使馆宴请主厨。</div><div>陕西省饭店协会副会长。</div><div>中华厨艺公益形象大使。</div><div>杨凌食文化研究协会会长。</div><div>杨凌区美术家协会会员。</div> <h3>作品70cm*180cm《秦岭江山行舟圖》被中国驻非洲大使馆:崔永乾大使收藏!</h3> <h3>作品与灵山大佛寺~方丈大师结缘</h3> <h3>灵山慈善书画艺卖捐助活动中~现场高价定制结缘</h3> <h3>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副领事~收藏</h3> <h3>小李旗花面</h3><div><br></div><div>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没吃面食嘟嘟囔囔。陕西人吃饭,吃得再饱,只要没吃面,总觉得没吃饱,哪怕吃上一小碗面,就觉得这顿饭吃好了。面食,是陕西关中人民的家常便饭,三天不吃就会想,吃上三年也不会嫌,这就是关中人的饮食习惯。</div><div>这几年,我陆陆续续去杨凌小李旗花面吃了十几次饭,三个月前才知道老板是我的高中同班同学,小李大名李晓武,当年的小李如今也四十五六的人了,发福变胖了很多,可以叫老李了。可一笑起来,说话的声音就马上回到当年同学玩耍笑闹之时。他如今已是杨凌旗花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是陕西省饭店协会副会长,更是中华厨艺公益形象大使。小李旗花面在武功、杨凌甚至西安宝鸡一带名气很大,有时中午和晚上还要排队等座位,很多名人明星都去吃过,包括马季、贾平凹等人,武功、杨凌本地政府官员和老百姓无不到过此店。</div><div> 旗花面是本地的一个名小吃,过去娶媳妇、待女婿才吃的一种饭食,现在已经成为武功、杨凌一带的招牌小吃,到了武功、杨凌,所谓“不吃旗花面,枉来武功县”,说的就是这个面。由于杨凌是从武功分出去的,因此,武功、杨凌是不分家的。</div><div>小李旗花面总店在杨凌,在乾县、咸阳和白鹿原影视城开了三家分店。小李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高中毕业就去学厨艺,从此就爱上了餐饮这个行当,2002年被派去中国驻刚果(金)大使馆做主厨,成为国宴高手,受到国内外高官的好评。2005年他回国后和媳妇在杨凌开了个小门面,主卖旗花面,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到现在具有了一定的规模。目前省卫计委已给旗花面这一民间小吃做了一套企业量化标准,他成立了餐饮文化公司,以旗花面为拳头产品主营陕菜,年产值一千多万,解决社会就业三百余人。</div><div> 旗花面又称“七花面”“奇花面”,因所用鸡蛋花、葱花、海带片切得像旗子一样的菱形或三角形,故而得名“旗花面”。相传明朝中期,孝宗皇帝(朱祐樘,年号弘治)因其最宠爱的妃子妙春患病,不思茶饭,皇帝昭告天下名厨为爱妃烹调饭食,众名厨使出浑身解数,娘娘依旧眉头紧锁,无丝毫食欲。京城附近武功一带有个名叫张未的年轻人,赶集为母亲买了半斤腊肉,顺手将皇榜揭下包裹腊肉,结果被差人带到宫里,面对众多御厨都无法解决的难题,张味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苦思冥想一夜,他想母亲最爱吃他做的面条,娘娘在深宫之内,大鱼大肉已经吃腻,海参鱿鱼更是吃烦了,但却没有尝过民间的饭食,何不冒死做一碗母亲爱吃的面食,或许可以躲过此劫。第二天,他忐忑不安地为娘娘做了一碗味香、醋酸、汤煎、面软的面条,谁料娘娘被碗中的色彩所吸引,胃口大开,吃后更是赞叹不绝,皇帝大喜,亲口品尝,边吃边赞。在吃的时候,皇帝看到碗里臊子菜和菜油黄白绿,色彩分明,挑起面条形如小旗,放进碗内状似花朵,明孝宗特将此面命名为“旗花面”,作为宫廷御膳保留下来。明代,武功人康海是弘治年间钦点的头名状元,官居翰林院修撰,明前七子之一,喜食面食,他让自己的厨师向御膳房的厨师学会旗花面的做法。因宦官刘瑾一案牵连,被罢官后,他带着厨师回到故里,为招待亲友乡里,在武功县城内做了一顿“旗花面”,众人争相品尝,赞不绝口,此面因此在武功一带代代相传,成为当地的一道名小吃。旗花面成品以“汪(油汪汪)、煎(汤要热)、清(汤要清)、稀(汤多面少)、细(面条细)、软(苗条软而筋)、工(造型好看)”著称。一般使用喇叭口状的细瓷碗(即碗口大、碗底小)来盛面。旗花面纯属武功特产,具有薄,筋,光,煎(烫),稀,汪,满口香的特点,风味独特,是中国面食一绝。五百多年来,旗花面一直在武功流传至今。</div><div>旗花面最大的特点在于味道纯正,其味中正醇和,酸香悦口。旗花面的面没有多少,菜也只有少量葱花、鸡蛋饼、海带丝和鸡丝肉,吃面自然是以吃面为主,但旗花面是汤多面少,吃旗花面其实是吃汤、吃味,其汤味偏酸,喝了能开胃健脾。汤越煎越好,油越汪越香,面越细越入味,连吃十几二十碗,吃得满头是汗、肠暖肚满,那才叫舒畅。</div><div>我在小李旗花面庄吃了几年的饭了,一直不知道它是我的同学开的店,一是我离开家乡已经二十多年了,其中有十多年在北京,和当地的同学联系较少,二是我在武功绿野中学只上了一年学,从高二就转学到县城普集高中去上了,和绿野中学的同学联系自然少了一些。</div><div>知道了小李的创业史后,我觉得他很坚强,在当初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做餐饮行业,到现在把企业逐步做大了,还当上了杨凌美食文化研究会的会长,继续研究、传承和发扬地方传统美食,为武功、杨凌的餐饮和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div><div>当我得知小李在做餐饮之余,还学习山水画和牡丹画,我觉得有些好奇,因为餐饮和艺术创作之间差距很大,一个大厨拿起画笔画山水和牡丹是我没有想到的。他拜武功籍山水、牡丹画家殷宏昌为师,殷宏昌为武杨一带有名的山水画和牡丹画名家,师承牡丹画大师张志文,画得一手漂亮的牡丹和山水。小李虽然是半路出家学的绘画,但他的画也很有意境,人到中年,他把人生悟到的东西无形中渗透到画作之中,显得画风老道,看似画山水其实是在画世事和人的境界。他能在商界和艺术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就是他的人缘好,乐于结识各界的朋友,虚心向别人学习,才在商业经营和艺术创作方面相得益彰,有了可喜的发展。</div><div>我常常在想,做餐饮其实不是在做餐饮,而是在做人呢,做餐饮最主要的是真材实料,而且用料还要讲究新鲜、精致,他的食材均是精挑细选,用的是材料货真价实,从不以次充好。这从他的做人就可以看出来,也许这就是他的经营之道,一点也不高超,只要人厚道一些即可。</div><div>武功、杨凌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源地,是炎黄肇始、后稷教稼、苏武爱国、康海戏志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也是中国面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光在武功、杨凌一带就有多达几十种面食,诸如旗花面、辣子面、蘸水面、扯面、biangbiang面、油泼面、破刀面等,滋养着关中腹地这一块土地上的人们,那么,继承和发扬传统美食的重任就落在了小李等关中面食文化传承人的身上,希望小李们能把我们的关中美食文化带到全国、全世界去,给更多的人带去美食和美味的享受。</div><div> 2017年11月9日张春喜写于西安。</div> <h3>2018年上半年部分画作欣赏~欢迎各位艺术界仙家与朋友们指点迷津!</h3> <h3>他的妻子~吴桂君热爱花鸟,尤其是清雅,清趣,清韵,清香~~荷花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