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心见性

宁静致远

<h3>记忆中,今天是第四次进行问道自然了。从第三次开始,也就是去年的冬天,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收获!心中对今天的学习充满了期待。为了搞好今天的植物观察,早上一起床,便试着通过冥想把心调到一个自然、松静的频率。</h3><h3>上午九时许,参加此次太极培训的70多人,来到滇池边的湿地公园。开心的进行合影留念后,太极刘老师进一步交待注意事项,各组有序开始了今天的室外课程。</h3><h3>一个人沿着公园的小路漫不经心地走着,大约十分钟,一抬头,才猛然发现自己鬼使神差似的,又来到了上一次植物观察的地方。百米以外,便认出了那棵给自己带来芬芳和感动的香樟。她长的周正而茂盛,墨绿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光亮。我非常开心得把她向路过的老师和同学们介绍我认识半年的这位好友,细心的郑老师提出,帮我和小树合影留念。</h3><h3></h3><h3><br></h3> <h3></h3><h3>告别老朋友,我开始进一步松下心情,沿着路寻找今天可能遇到的新朋友。</h3><h3>拐弯处,一棵桂花树引起了我的注意。从远处看她的树冠圆整蓬松,树叶不算茂密,树枝有人工修剪过的痕迹。走近一看,长势更加独特:两棵桂花树如同胞兄弟在一起比肩向上,又如一对恋人相扶相拥享受着滇池湖畔的阳光。</h3><h3>我轻轻地抚摸她的叶子,用额头轻触她的树干。全然放松、敞开真心,试图倾听小树发出的声音,可是听了许久,自己没有收到任何表达。</h3><h3>但那时的我一点也没着急,而是选择在树下找到一块石头轻声坐下,安下身心,准备和她进行耐心地沟通。根据前几次的经验,一旦与植物开始互动,其中的信息交流非常之快,以至于稍纵即逝,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将其记录,于是我便打开了事先准备好的纸和笔。</h3><h3></h3><h3><br></h3> <h3>当感到时身心充满愉悦时,我试着向小树提出的第一问题。</h3><h3>您来自何方?</h3><h3>问题一提出,我的脑子里先是出现了一辆吊车,把她从车上吊下来放在此处的情景,紧接着是她生活在大花盆中的图像,然后又是之前她生活在小花盆、一群树苗生活在花农家的苗圃中。</h3><h3>我脑子里想起太极刘老师给我们布置的内容,与桂花树的交流开始了——</h3><h3>Q:您是如何与周围的固态物质交流的?</h3><h3>A:你可以拔一株我身边的小草来观察啊!</h3><h3>我很快照着接受到的信息,从地上拔出一株小草放在手上观察,突然发现土壤能长出生命这件事是多么不可思议。此时,好像听桂花树说,土壤是载体,承载着大地的能量。种子是因, 我从土壤中取收大地的能量和太阳的能量而生,并且是夜间吸收土壤的能量,白天吸收太阳的能量而成长。</h3><h3></h3><h3>我紧接着问,您是如何与气态进行交流的?</h3><h3>A:每一个细胞都是与气态交流的工具,每时每刻都在呼吸。</h3><h3></h3><h3>Q:那么液态呢?</h3><h3>A:根——树杆——枝叶</h3><h3><br></h3><h3></h3><h3>想起太极刘老师要求大家观察一下植物身上有没有常见的几何图形,与是便问她,您身上有直线吗?</h3><h3>答:没有</h3><h3>Q:有圆吗?在我印象是植物身上应该到处都是圆,但她的回答却不合常理。</h3><h3>居然说:“没有”。</h3><h3>Q:有三角形吗?</h3><h3>“没有。直线、圆形、三角形都是人类的概念,在自然中只有和它相似的形状。或者说,这些概念是从自然中抽象而来”。</h3><h3></h3><h3>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感到有些惊奇!以上回答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看来今天进入了良性的互动之中。</h3><h3></h3><h3>Q:您让我看到是为了揭示什么吗?</h3><h3>A:“爱”。爱是生命的起源,爱是生命的终点。</h3><h3></h3><h3>Q:怎么理解?</h3><h3>我所说的爱不是人类两情相悦之爱,而是一种清静空寂之爱,在这种爱中化育了宇宙万物。</h3><h3></h3><h3>Q:怎么理解生命的终点?</h3><h3>A:人类生命的目的就是回到生命的本源之中,就像刚才你听我的声音,其实你什么也没听到,听到只是空静和无声。</h3><h3> </h3><h3>“噢,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对小树的回答有点震惊!</h3><h3><br></h3><h3></h3><h3>Q:为什么要用螺旋的形状表达生命的规律?</h3><h3>A:生命存在于一阴一阳之间,人们见到的生命如我的螺旋一样亦是一阴一阳。只是常人只关注见的到的生命,少有人关注见不到的生命。</h3><h3></h3><h3>Q:见的到的生命也是一种螺旋形状吗?</h3><h3>A:是的,你们的科学已经分析的很透彻了。</h3><h3></h3><h3>她的回答这一下子让我想到了人类的DNA结构。看不见的部分也是螺旋形状吗?</h3><h3>A:既然看不见就没有形状可言,他可以成为人们相像的任何形态。</h3><h3><br></h3><h3></h3><h3>中间静坐三分钟,感恩小树!感恩您的回答!</h3><h3><br></h3><h3></h3><h3>继续问。</h3><h3></h3><h3>Q:人类不断破坏着自然,为什么人类还存在地球之上呢?</h3><h3>A:因为人类有神,而其他物种没有。这种神可以创造万物,人类的神可以转换能量,保持地球上物种的丰富和成长。</h3><h3><br></h3><h3></h3><h3>接下来我加深了问题的难度。</h3><h3>Q:夫妻间最好的状态是什么?</h3><h3>A:我的形状已经给了你答案——两不相害,共同成长。</h3><h3></h3><h3>“我原以为您要回答恩恩爱爱”。</h3><h3>“不相害就是爱,成长才有真正的精彩”</h3><h3></h3><h3>就在我写这个美篇的当下,才想到,夫妻之间不相害就是互不伤害,互相欣赏。</h3><h3>看来,我要抓住机会问几个上档次的问题,不能只问些夫妻关系这些俗事。</h3><h3>Q:伏羲教育如何越办越好?</h3><h3>A:存在就是最好。</h3><h3><br></h3><h3></h3><h3></h3><h3>Q:如果别人问我如何与植物进行沟通,我该如何作答?</h3><h3>A:用心沟通,您打开多少就能接收多少。</h3><h3><br></h3><h3></h3><h3>Q:如何搞好教育?</h3><h3>A:少则得,多则惑。</h3><h3><br></h3><h3></h3><h3>Q:我们昆明伏羲教育的路子是否正确?</h3><h3>A: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一切都是经历,不同的过程有不同的收获而已。</h3><h3><br></h3><h3></h3><h3>Q:怎么看待经典、太极与书法?</h3><h3>A:都是扎根的玩艺儿。</h3><h3></h3><h3>Q:怎么看待数学、英语和语文?</h3><h3>A:都是花和果。无根不会开花,无花少有人驻足欣赏。</h3><h3>当然,欣赏不欣赏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不断成长,经历他本身完美的存在。</h3><h3><br></h3><h3></h3><h3></h3><h3>路边老师们提醒要集合的声音,把我从这次神奇的交流中带了出来。一看表,恍惚之间近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与面前这棵桂花树仿佛从另一处时空出来,看着当下的世界居然有一点陌生。我刚才是谁在对话呢,是树、是人、是心、还是……</h3><h3>我相信终有一天会有答案……</h3><h3></h3><h3>我要用什么来表达对这棵小树的敬意和感恩呢?找开手机的“行色”,轻扫她的枝叶,出现了一首关于桂花的诗,我想轻声吟给她听:</h3><h3><br></h3> <h3>咏桂</h3><h3>——杨万里</h3><h3>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 </h3><h3>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