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主题阅读盛会 遇见快乐诗意人生 —— 运城师范附属小学参加全国第十届主题阅读年会

玉汝于成

<h3>七月的天空蔚蓝欲滴,七月的阳光流金烁石,在这个热情洋溢的七月,运师附小一行教师共赴古都西安,相约高新国际学校,在此领略"第十届主题阅读实验研究年会暨学校课程顶层设计高峰论坛"的风采。</h3> <h3>论坛从12日持续到15日,三天多的时间里,来自全国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与参会代表1000余人济济一堂,共话主题探究课程的核心理念及教学策略,共商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共谋“新样态学校建设”新思路。</h3><div><br></div> <h3>开幕式上,西安高新国际学校校长王志宏致欢迎辞。</h3> <h3>主题阅读发起人刘宪华校长分享了她十年坚守的教育理想,她表示,主题阅读在十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升为以全学科、全学段为研究领域的主题探究课程,旨在让学生沿着一个主题,去阅读、去提问、去探究民族与世界的知识体系、文化脉络以及精神价值。苦心人,天不负,主题阅读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她十年坚持的落地开花。</h3> 西安高新国际学校的三名教师给大家带来的三节课例让我们眼前一亮!第一节基础课程是由任臻老师执教的风雨行路——《丝路情》,第二节拓展课程是由李春燕老师执教的心花路放——微电影写作《另一只鞋》,第三节选择课程之大秦直道是由叶友培执教的人文历史课程《秦直道》。这三节课从学科整合的角度为大家呈现了新样态课程实施方面的路径、方法、策略。<h3></h3> <h3>课程整合是方向</h3><div>未来大势需整合</div><div>如果不整就被整</div><div>赶紧整</div><div>  山西省运城市力行中学的张俊孟老师的《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讲座引人深思,所有的整合都需要创新,而所有的创新都是整合的结果,课改要求,考试要求,以及学生的全人发展,都说明必须进行课程整合。</div> <h3>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教研室副主任张晓辉、河北省承德市宽城县第三小学王玉梅、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实验小学李俊花、山西省运城市力行中学张俊孟四位专家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整合课程的实施、主题阅读和主题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与学术分享,为参会教师进行主题阅读教学提供了方法与方向。</h3> <h3>换种思路教写作</h3><div>核心就是教思维</div><div>一段一段全陪伴</div><div>安全愉悦最重要</div><div>  福州教育研究院的何捷老师的《作文教学的核心密码》讲座幽默风趣又富有哲理。何捷老师说:“课堂教学的核心秘密是教思维,习作要让学生在思维的触动下,写陌生化的语言,写作过程就是一段一段的全程陪伴。写作时还要让学生感到愉悦的氛围,让孩子知道写作是安全的,从而热爱写作,热爱母语。”</div><div><br></div> <h3>新疆乌鲁木齐教研室的鱼利明老师结合《统编版三年级教材解读》给小学语文老师们指明了发展方向,他说:“中小学教师面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使用好部编本教材来转变教育理念、创新课堂形式,开发优质资源、激发学生潜能,推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新课堂落地生根。”他还说:“要加强单元整合和方法指导,加强语言实践和创新编排体例,重视交际表达。语文要素是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语。”他的一句“我们把天使教成了人”让我久久不能忘怀。</h3> <h3>好文如荷,好课如荷,良师如荷</h3><div>语文如荷,教育如荷,人生如荷</div><div>  江苏省南京晓庄学院王宗海教授的《&lt;问荷&gt;编写体例及朗读策略》是如荷般亭亭玉立。荷花,她是文化意象,她是花中君子,中山先生说,“中国当如此花”。朗读要如荷那样优雅,要像荷那样纯洁,好课如荷,我们的教学目标要单纯,就是主题阅读所说的一课一得。这次的讲座让我们深入了解了荷花的同时,也学习了如何更好的朗读。</div><div><br></div><div><br></div> <h3>当然,我们运师附小绝不仅是主题阅读的学习者,我们也是主题阅读路上的探索者。我校的贺春琴老师执教的二年级第八单元整体识字课的主题阅读课例获得了一等奖,并受邀到现场作课,让孩子们在识字晋级卡和游戏识字的方法中进入到了字的海洋。虽然已经是第四节课了,精神疲惫的孩子瞬间热情高涨,兴趣盎然,一节课下来,二年级的孩子们足足认识了66个字。</h3><div><br></div> <h3>三天多的学习,我们畅游在美妙与诗意的课堂中,有分享与交流、有感悟与体验、有欢笑又有惊喜。此次活动让我们汲取到了先进的自主阅读教学理念,拓宽了教育视野,对推进语文阅读教学的传承与发扬,提高我们自主阅读教学水平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相信我校的主题阅读在名师的引领下,在先进理念的带动下,必将绽放不一样的精彩。</h3>

主题

课程

如荷

阅读

整合

老师

阅读教学

运城市

学生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