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的香巴拉----扎尕那 (大甘南纪行之一)

马洪杰

<h3>  甘南之旅,按行程计划到达了甘、川交界的郎木寺镇,这是甘南游的一处必经之地,也是一处著名的旅行地和景观区。一脚踏两省,比较特别的地理位置,也使郎木寺成为了旅行的中转站和落脚点。</h3> <h3>四川一边的郎木寺大门</h3> <h3>  郎木寺,一镇分属两省,一条小溪从镇中流过,名曰“白龙江”,宽不足二三米。溪北是甘肃碌曲县的“赛赤寺”,南岸为四川若尔盖县的安多达仓郎木格尔底寺。中间还夹着回族的清真寺,两个藏传佛教的寺庙在这里隔“江”相望,统称为郎木寺,在这里共同演绎着分而合之的传奇。</h3> <h3>甘肃的郎木寺</h3> <h3>  一个小镇融合了藏、回、汉等多个民族,喇嘛寺院与清真寺和平地共生共存着,拜大佛、做礼拜、诵经做功课,信徒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传达与表现着对信仰的执著和虔诚。郎木寺镇的商业也比较繁荣,街道两边店铺、旅馆酒店鳞次栉比,生意兴旺,游人如织。</h3> <h3>僧人</h3> <h3>四川的郎木寺</h3> <h3>  在游览完了郎木寺庙后,期待着第二天一早去看天葬。可天不作美,早上五点起床后发现天空阴沉一片,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也不知道当天还有没有天葬。但受好奇心和崇拜的驱使,还是决定冒雨前往。撑起雨伞,沿着泥泞的山间小路,向着郎木寺庙的后山走去。路上还有三三两两的和我们一样的游人同行。在前行了三四公里后,才到达了郎木寺的天葬台。</h3> <h3>  到后才知道当天没有天葬活动,这里与色达的天葬不同,天葬不是天天有。但天葬台、天葬用的刀斧工具却留在原地,历历在目(尊重藏族的习俗,不能晒原图),远处山头上的秃鹫还在耐心的等待着。看着眼前简陋原始而又有些零乱的天葬台,仍让人心中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并生出许多感慨。</h3> <h3>  没有看上天葬,只好失望而归。其实看不看上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已经受到了人生的感悟和启示了。我们按照计划又驱车赶往距离郎木寺九十余公里约两个多小时车程的“扎尕那”,去欣赏、感受那个传说已久、向往已久的人间美境,人间的香巴拉。</h3> <h3>拜佛中小憩的信徒</h3> <h3>  一路上还是阴雨下断,省道313的路况不是太好,路上不时的有落石、塌方和泥石流出现,还有牦牛群和羊群在路上慢悠悠的通过,只能小心翼翼的驾车,全神贯注的注视着前方的路面和山坡陡壁,防止突发情况的发生。但前方有美景在召唤,这一切自然都算不了什么。还好,一路疾驰,路上基本算是顺畅。</h3> <h3>这样的场景在路上经常出现</h3> <h3>公路边的山坡</h3> <h3>  车辆在快到甘肃迭部县城时,左拐进入一条县乡道,路口立着一座高大的石木牌坊,上书“扎尕那地质公园”,但此地距扎尕那还有近三十公里的路程。由于在修路,天还在下着时大时小的雨,一路上泥泞不堪,车辆多次打滑,这一段路行走的十分艰难。路上几次动了想返回的念头,心里也一直在嘀咕,是什么样的美境值得这样冒险前去吗?</h3> <h3>  这一段不太长的路程,竟然走了近两个小时。可是当你一踏上扎尕那的土地,面对那世外桃源般的仙境,在被深深的震撼和惊叹的同时,也让你觉得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瞬间就忘却了刚才的那一路艰辛,沉醉在了那迷人的美境中。</h3> <h3>扎尕那全景</h3> <h3>  “扎尕那”是 藏语 ,意为“石匣子”,位于甘肃省迭部县城西北约三十公里处的益哇乡境内,传说这里是神仙涅嘎达娃用大拇指在山间摁开的地方。扎尕那四周由铜墙铁壁般的高耸山峰将其环绕,是一处海拨三千余米、封闭的山谷盆地,扎尕那也因此而得名。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石城。正北是巍峨恢弘、雄伟壮观、耸入云霄的光盖山石峰,称为“ 石镜山 ”,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得其名;东西边耸峙壁立的俊俏岩壁,云雾缭绕;南边两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成石门。扎尕那四周峭壁矗立,山势奇峻,清流跌宕,景色奇特而又十分优美,宛如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你怎么赞美他都不为过!</h3> <h3>仙女湖</h3> <h3> 九十多年前,美国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在迭部山区考察时,发现了这一深藏于大山之中、精美绝伦的人间秘境,并介绍给世人,成为了人们想往的梦中的香巴拉。对于这里的奇美风光,洛克感叹道:“我平生未见过如此绮丽的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曾看到迭部的美景,将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h3> <h3>翠绿的坡地</h3> <h3>  知道扎尕那这个地方,还是源于网友所拍摄的照片。从第一眼看到,就被扎尕那那奇妙无比、田园梦幻般的、世外桃源似的仙境所吸引,扎尕那的美景也就非常清晰的印在了脑海中,挥之不去,而由此念念不忘、十分向往。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和艰险,也要下决心尽快去扎尕那,去分享和感受这一人间仙境的美色。</h3><div> 扎尕那,我来了!</div> <h3>扎尕那一瞥</h3> <h3>  在通往扎尕那的途中,要经过三道两山夹峙的石门,巍然耸立的道道石门阻挡着去路,让去往扎尕那的路途变得遥远而又艰险,但这更激发了人们想要去探究石门背后世界的激情和欲望。沿着崎岖蜿蜒的峡谷中的山路,穿过这一道道石门,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开阔的、奇妙的空间就出现在了眼前。</h3> <h3>  雨中的扎尕那,更显得神秘而又妖娆,景色也更加凸显出世外桃源般的仙境特色。中午时分,雨渐渐的停了,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雨后的扎尕那,云雾在山间缭绕,大朵的白云在山颠上飘荡翻滚;被雨水冲刷后的庄稼山林更加的郁郁葱葱,青翠欲滴,洁净无比。白云、山峰、青植、森林、河流、村寨、田野、寺庙相互映衬,共同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山水画卷,让人犹如置身在仙境之中。雨后的空气,格外地清新通透,空中弥漫着各种花草叠加的芳香。这真是一块没有任何污染、立于世外的处女地,真不愧是大自然所赐的伊甸园。置身于此,真想在此终老此生。</h3> <h3>山坡</h3> <h3>  沿着山路上山,分别上到山谷两边的观景平台,可以从不同方向俯瞰整个山谷的全貌。半山坡上的藏族村落、藏式榻板木屋,鳞次栉比,依山而建,层叠错落,层次分明,嘛呢经幡迎风飘扬。扎尕那村由东哇村、业日村、达日村、带巴村4个自然村和一个藏传佛教寺庙拉桑寺组成,其中东哇村靠近寺庙,是扎尕那最大的村子。拉桑寺位于东哇村北侧海拔三千四百多米的山坡上,是扎尕那的制高点。</h3> <h3>位居高坡上拉桑寺</h3> <h3>藏寨</h3> <h3>  扎尕那如同其名,是一个曝光很少的地方。它是一块山间盆地,这里农业、林业及牧业多种生产方式并存,藏民们的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合理搭配、互补融合,造就了藏民们一个自给自足、自享其乐的生活空间,这宛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h3> <h3>从山的另一边看扎尕那</h3> <h3>  扎尕那村主要居民是藏族,男人们大部分会说汉话 ,着汉装,而女人们则会的不多,平时就穿民族服装。封闭而又优美的自然环境,也同样造就了扎尕那人纯朴善良 、热情好客的良好民风,从他的不收门票就可见一斑。</h3> <h3>拉桑寺与村寨</h3> <h3>村寨一瞥</h3> <h3>  在当地人眼中,这里是神仙创造并赋予的地方,他们过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晨钟慕鼓、炊烟袅袅、安然祥和象神仙般的日子;在人类学家眼中,这里是青藏高原东缘最具典型意义的乡村聚落;在摄影家眼中,这里的风光景色犹如仙境般美好,摄入镜头中的都是一幅幅可以不加修饰的绝美大片……;这更是一个让许多人向往、梦寐以求的地方,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美典范。</h3> <h3>藏民</h3> <h3>扎尕那一角</h3> <h3>  扎尕那的美景也不仅限于此,他还有高山、峡谷、森林、高原海子、草原牧场……,可谓“九色甘南”中的精华。特别是位于扎尕那右上角的大峡谷,谷高林密,宽仅数米,峡谷两面是垂直高耸的山峰岩壁,湍急的溪水悬泻而下,声响如雷。冒雨沿着新修的谷底水泥小路往里走,步步是景,幽静而又深邃。依次走过老虎嘴、一线天、大瀑布,前行了数公里,仍然深不可测。大雨如注,只好半途折返。</h3> <h3>大峡谷</h3> <h3>峡谷中的溪流</h3> <h3>  扎尕那在地形上,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成都盆地三大地形的交界地带。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这个偏安一隅的村寨的质朴与自然得以保存,成为一处难得的秘境。但愿这种秘境能够得以永远的保存,不被人为的干扰和破坏,能够永远的给人们的心灵以洗涤和启示。</h3> <h3>高山草甸</h3> <h3>扎尕那全貌</h3> <h3>  人们只有到了这样的环境之中,在他的熏陶和感染之下,才能够感受到真实的自己,平复心态,修正人生的导向标,沿着自然、淡定、平和、真善美的道路前行!</h3> <h3>大峡谷</h3> <h3>鸟瞰扎尕那</h3> <h3>  我们应该真切的希望,这种原始、纯真、质朴、安然的自然胜境越多越好,能够把人们身上的浮躁、奢华、虚伪、贪婪、物欲、污浊等一切不应有的东西,都能够隔绝屏蔽掉,还给人间以本来的面目。</h3> <h3>  现在的扎尕那,不收门票,只是象征性的收取十元钱的卫生清理费用,让到访的游人大为感动。但是,游客纷至沓来,商业的气息越来越浓,这为当地的藏民们增加了收入,是好事。但她还能保留住纯朴、仙境般的景象吗?真是两难。</h3> <h3>山坡上村寨</h3> <h3>  稍感遗憾的是,由于行程和其他原因,没能在这里小住几日,也没能领略到他的日出日落、星光夜晚、晴空万里、藏民们的日常生活和劳作等全部的神韵和美色。人间大美,不能只来一次,每一次的拥抱、身临其境,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启示。</h3><div> 扎尕那,我一定还会再来的!</div> <h3>峡谷入口的山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