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之旅(二)

唐宋元

<h1> <b>青海湖之旅(二)</b></h1><b>第三天 游青海塔尔寺、坎布拉地质公园</b><div> 早上七点半,我们吃完牛肉拉面之后,又出发了。“魅影”照例介绍了塔尔寺的知识。我觉得她就像一位专业导游,这让我这个学历史专业的有点相形见绌。半个小时后,我们到了塔尔寺。塔尔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之一,九世班禅曾在这里讲经诵法,他圆寂后,舍利被供奉在这里。塔尔寺依山而建,规模宏大,有52座主体建筑。只见那金顶红墙的寺院、古朴精致的楼宇、苍虬繁茂的菩提、香烟袅袅的庭院、神圣安详的佛像、泰然自若的僧侣、大方虔诚的信徒、流光溢彩的宝器、摩肩接踵的游客、精彩纷呈的壁画,美轮美奂的堆绣,惟妙惟肖的酥油花,让人目不暇接。我和同行的“骨头”都注意到,藏传佛教的佛像与汉族地区的佛像有很大不同:如来佛祖并没有那么雍容,观音也没那么温情,弥勒佛更不是那样的大肚和憨笑,更多的是趋于中性。看来,要深究其中的奥秘还得好好研究研究。</div><div> 由于寺院太多,我们都走散了,也忘记了时间。以至于我和“骨头”一路小跑着去集合,好在多数人还没到。在“骨头”的提议下,我们喝了一杯老酸奶。冰凉的酸奶很丝滑,直沁心脾,虽然有一点膻味,但依然香醇。</div><div> 离开塔尔寺之后,我们去了坎布拉地质公园。到了景点门口,破败的建筑和有点混乱的管理让我们有些犹豫。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了,一部分驴友不愿意去坎布拉公园了。“走着走着就散了,星光也淡了……”我问“影子”你怎么看,他说:“我们一行五十多个人,很难组织,众口难调啊,就由他去吧。”检票后,我们坐上了景区观光车,车沿着盘旋的山路逐渐把我们带向高处,司机娴熟的技术如履平地,但我们的心却在车辆不断转弯时产生的强大的离心力中起伏,惊险、刺激。同时,耳胀头晕的高原反应又来了。车越爬越高,渐渐地,山底的美景尽收眼底了,一汪翡翠绿的湖水静静的依偎在群山的脚下,群山和白云的倒影映在湖里 ,天空的蓝和湖水的绿交织在一起,说不清像油画还是水彩画。有驴友说这就是李家峡水电站。车停在了最高处,我们下车步行。来到观景台,群山和湖水一览无余,“山登绝顶我为峰”,于是我们看到了坎布拉地质公园的“真面目”:红色的山体由于长期受风力的侵蚀和高原的特殊气候条件的影响而形成了层状的山体,众多山体又形成峰林状,这就是独特的“丹霞地貌”。想想刚才破败的景区大门和这里宛若仙境的美景是多么大的反差啊,这么好的景区更应该好好开发。“咱们多照些相片,让那些没有进来的人羡慕去吧。”一位驴友说。众人都笑了。是啊,这里不是缺少美,而在于去发现美。</div><div> 离开坎布拉公园后,我们前往兰州。当晚22:24分,我们到达了兰州。 </div><div><b>第四天 游兰州黄河铁桥 返程</b></div><div> 第四天早上,我们步行游览了兰州黄河第一桥、白塔山,匆匆留照之后,便返程了。</div><div> 在行进到宝天高速天水段之后,又遇堵车。由于之前经历了同样的境况,所以大家都很乐观。因为道路单向封闭,所以我们下车休息。这时,落日洒下余晖,大人们坐在路边,一边欣赏山间风景,一边闲聊,孩子们追逐嬉戏。“山丹丹”拿出了自带的户外灶具,给孩子们煮起了方便面,这马路晚餐应该别有一番风味吧。晚上22:10,我们回到了市体育场。</div><div> 好了,就写到这儿吧。也许我浅薄的语言无以表达我们大家此行的心路历程,但有一点我相信是共通的,那就是:我们不仅在乎沿途的风景,更在乎看风景的心情。</div><div> 勇者无畏,行者无疆;人在旅途,走向辉煌!</div><div> 难忘热情练达的“冰冻”、沉稳谦逊的“白龙”、幽默健硕的“天网”、乐观坚强的“雨儿”、优雅端庄的“喵喵”、活泼开朗的“妞妞”、多才多艺的“山丹丹”、聪明无比的“豆豆”。期待下次与你们同行!</div><div> 再见!</div><div><br></div> <h3>塔尔寺</h3> <h3>坎布拉地质公园</h3> <h3>李家峡水电站</h3> <h3>神奇的“峰林”</h3> <h3>“层峦叠嶂”</h3> <h3>和一位喇嘛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丹霞”地貌</font></h3> <h3>兰州黄河铁桥</h3> <h3>羊皮筏子</h3> <h3>“黄河母亲”雕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