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醉人晚霞(手机拍摄)

听涛

<h1><br></h1><div>地理位置</div><div>茂名石化公司废弃的露天矿采矿场和北排土场</div><div>占地面积</div><div>20.31平方公里</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原为茂名露天矿采矿场,位于茂名市区西北角,距离市区红旗北路直线距离约800米,规划面积约10.07平方公里,北排森林公园规划面积约6.93平方公里,选址分别位于茂名石化公司废弃的露天矿采矿场和北排土场,项目总投资约11.52亿元。其建设将有利于修复优化原露天矿采矿区的生态环境,深度挖掘弘扬茂名石油文化的历史与内涵。</div><h1>露天矿前世</h1><div> 茂名市露天矿坑是历史遗留的产物。1958年8月,我国南方最大的露天矿山在茂名破土动工。茂名油页岩开采,犹如给大地动“剖腹产”手术:沿着矿脉中储量最丰富的部位剖开一条缝,把表土剥离,露出原矿,直接在矿脉上掘取矿石运出。上万名由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民工组成的建设大军齐聚茂名油页岩蕴藏区,用锄头、畚箕加扁担,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愚公移山”:在茂名露天矿雷打岭上建起一座小型的试验炉,进行油母页岩提炼原油试验,接着兴建大型干馏炉和炼油厂,炼出一桶桶油。</div><div> 从1961年矿山和页岩干馏装置规模化投产到1992年底停产,累计矿山采掘量近2亿吨,开采油页岩1亿多吨,生产页岩油292万吨,为缓解国家石油困难作出了特殊贡献。</div><div> 露天矿经历半个世纪的历史演变,昔日的沧海桑田,在承载茂名悠久矿业文化、辉煌历史的同时,也留下了一道道“伤疤”:大气污染,水体污染,露天矿开采形成的巨大矿坑可能诱发的滑坡、坍陷、泥石流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尤其是露天矿形成的矿坑湖,水质差,影响着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威胁着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div><div>废弃的巨大矿坑更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昔日的采矿场变成了矿坑湖,矿坑湖系矿场停采后雨水汇聚而成,集雨面积达6.8平方公里。由于没有进水及泄水设施,湖水酸化,且周边水土流失严重,随着湖水水位上涨,还对湖周边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div><h1>露天矿今生</h1><div>建设生态公园</div><div> 2011年,茂名市委、茂名市政府果断放弃该区开发高岭土、煤炭等带来的巨大采矿收益,作出了关停露天矿的决定。</div><div> 2012年2月,茂名高新区启动了露天矿生态公园规划建设工作。按照修复与优化有机结合原则,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因势利导、就地取材,重点建设“引水、修路、种树、建馆”四大工程,尽可能利用现有地形及矿区原有环境、设施。具体内容包括:引鉴江水修筑近1亿立方大型(水库)人工湖,环湖及周边道路改造约23公里,逐年植树造林约6300亩,建设大型石油文化博物馆和引资约10亿元建设1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项目。</div><div> 通过“赏花、观景、戏水、观展”一系列景点布置,创造出集工业特色糅合山水园林矿和休闲于一体的大型开放式生态公园,为市民日常休闲活动提供了一个兼具文化、旅游、休闲与度假多功能于一体的好去处。</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