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咚,咚,咚……<br></h3><h3> 楼下又传来划龙舟的鼓声。这个小区的外围是一条小河汊,最近一段时间有一支准备参加端午龙舟竞渡的团队在河里训练。下午闲暇时分,站在阳台上就能看见划龙舟的场面。听着鼓声,看着小河里游弋的龙舟,不由得想起小时候过端午节的情景来。</h3><h3><br></h3><h3> 我们的小城过端午节是没有赛龙舟的,包粽子才是端午节的主题。那时虽然物资较匮乏,但端午节时家家户户还是会包一些粽子的。小城虽地处南北交界,但北方人居多,所以不少家庭主妇都不太会包粽子,我母亲包粽子的技术就不太好。每年的端午节前一天母亲就早早地泡好了糯米,煮好了青青的粽子叶。记得有时糯米会泡上一夜,煮粽叶时那股清香味儿特别好闻。吃过午饭,邻居七姑就会来帮着母亲包粽子。七姑的娘家是南方人,她包的粽子小巧玲珑煞是可爱。粽叶在她的手里特别听话,叠、折、装米、按实,一手拿裹好的粽子,一手拉起咬在牙间的麻绳,三缠两绕,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包好了。母亲也包,但比不上七姑包得又快又好。我们姐妹围在泡着米的大木盆旁边,一有机会就跃跃欲试,但好不容易用粽叶包好了米,一捆绳又散了,只有讪讪地放弃努力,专心看七姑包粽子。我们姐妹几个,只有四姐心灵手巧,很快就掌握了包粽子的技巧,四姐包的粽子也是有棱有角,小巧可爱。从那以后我们家包粽子如果包的不多,就不会再去请七姑帮忙了。记得小时候家里包的粽子都是甜粽子,纯糯米粽或者蜜枣粽,是没有南方人包的肉粽等咸粽子的。粽子包好后,母亲会在晚饭后开始煮,那时我们家的铁锅很大,满满一锅粽子要用小火焖煮一夜。</h3> <h3> 端午节清晨,一睁眼就闻到了空气中飘荡着的粽子的清香味儿。早饭当然要吃粽子和鸡蛋鸭蛋。端午节早上,母亲会煮很多鸡蛋和咸鸭蛋。一个个绿皮咸鸭蛋是在清明前就腌上了的,端午时拿出来洗去红泥,煮熟后蛋黄沙沙的,流着红油,特别好吃。当然,我们每个人分得的鸡蛋鸭蛋,并不只是吃着解馋的,我们还要拿着它们去和小伙伴们“斗蛋”。伙伴们都用小网袋装着几个精心选出的,自认是比较结实的鸡蛋或鸭蛋,我们聚在一起,各找对手,各自手里拿着一个蛋对碰,谁的蛋先被碰破了,就是输了,输的人就要把蛋给赢家。我的四姐是个鬼机灵,有一年端午她找了一个特别像鸭蛋的鹅卵石,(有时妈妈们会把鸡蛋鸭蛋和粽子一起煮,所以就会有淡褐色的蛋了),“鸡蛋碰石头”,结果可想而知,四姐斗蛋所向披靡。当然聪明的四姐懂得见好就收,在没有被人发现之前,就收起了那颗“石头蛋”。现在想起那年端午的斗蛋趣事,还觉得特别好玩。</h3> <h3> 童年的端午节,最难忘的是粽子的味道,最好玩的是伙伴们相约斗鸡蛋,而最辛苦的是半夜爬起来去排队买油条糖糕。说是半夜,毫不夸张,那时每到端午节,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会去买油条和糖糕。那年月卖早点的店很少,买的人又很多,于是姐姐们往往在凌晨三点多就被母亲喊起来去排队了,记忆中这个差事大多由五姐担当。她总是天还没亮就去离家很近的二饭店排队,等我一觉醒来,热热的油条糖糕就买回来了。我这个懒虫正好赶上吃。特别喜欢吃香香甜甜的糖糕,油炸的糖糕色泽金黄,表皮脆嫩,内层软乎乎的,最里面是白糖作的馅,黏黏的,甜香适口。吃一个糖糕,再吃一个软软糯糯的粽子,那滋味如今想来还会口舌生津。</h3> <h3> 端午节,还是童年印象中“最香”的节日。空气中不仅弥漫着粽子的甜香,还有艾叶的清香和香囊的浓香。端午时,我们这里有在门框上插两株艾草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驱瘟避邪,保家人平安。有不少女子,会摘片艾叶戴在发间,记得还有一句谚语“端午不戴艾,死了变妖怪。”这应该是一个很古老的民间习俗,一直流传至今。那时每到端午节,母亲会缝制各式各色的香囊香包。香草是买来的,记得是那种麦黄色的草,母亲会把香草剪碎,用平时做衣服剩下的各色布头,缝制成长命锁、香袋、荷包、扳腿娃娃等式样颜色各异的香囊,用五彩丝线做成彩绳,用来挂在腰间,戴在身上,满身都是香香的味道,能不能辟邪驱病无法考究,但不再有蚊虫叮咬倒是真的。<br></h3> <h3> 母亲还用五彩丝线为我们做成五彩绳,在端午那天拴在手腕上,以祈求辟邪消灾,祛病延年。手腕上的五彩绳一般会戴到七夕的前一日,母亲才会让我们取下来扔到房顶上,母亲说鸟雀们会把这些五彩丝带衔去搭鹊桥,鹊桥搭成了,牛郎织女才能相会。端午缝制佩戴香囊的历史也是由来已久,楚大夫屈原之《离骚》中,就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诗句。</h3> <h3> 彼时懵懂,小小孩童并不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只知道端午是个快乐的节日,节日里有好吃的还有好玩的。直到后来随母亲一起去看了香港电影《屈原》,才知道端午节与屈原的渊源。后来才知道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又叫端阳节、五月节、重五等,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两千多年前的这一天,楚国大夫屈原抱石投身滚滚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写下了一首壮丽的爱国诗篇。</h3> <h3> 过端午,当然少不了母亲的故事。记忆中母亲的肚子里装着太多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记得有一年端午,母亲给我们讲了白蛇与许仙过端午的故事。话说白娘子与许仙历经波折终成眷属。端午节这天白娘子因为经不住许仙的一再劝说,仗着自己有千年修行的深厚功力,饮下了一杯雄黄酒,结果她抵挡不住雄黄酒的威力,躺在床上现了白蛇原形,吓得许仙魂飞魄散……后来,白娘子飞去昆仑山盗得仙草,才救了许仙一命。关于端午,母亲还给我们讲了蛇虫鼠蚁青蛙癞蛤蟆等等都要去躲端午的故事,记得我们真地在端午节当天跑去郊野寻找虫蚁蛤蟆,确实没有找到,不知到底是何原因。如今想来,故事终归是故事,现实中并没有鬼怪邪魅,但端午时的艾叶、香蒲、朱砂、雄黄,这一切确实可以驱瘟祛病,将古人们认定的“恶月恶日”、熏成个清明吉祥日,成就了登高顺阳天气好的“端阳节”!</h3><h3><br></h3><h3> 关于端午,关于童年的端午,有着太多太多的深刻记忆。那些镌刻在生命里的记忆,有童年的欢乐幸福,有难忘的亲情温馨。粽情飘香,回忆绵长……</h3>